乙酸 羧酸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羧酸
主备:林秀霞审核:史瑞英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掌握酸、酯的概念和化学性质,了解酸的通式、简单酸的命名、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酸的同分异构和简单分类。
★自主学习
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滴在大理石制成的地板上为什么会看到有气泡产生?
(2)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
醋是常见的调味品,食醋中约含有的乙酸。
乙酸又称。
一、乙酸
(一)分子组成、结构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乙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结构简式)。
(二)物理性质
乙酸是色、有味的体,易,密度比水,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1)酸性强弱:(与碳酸比较)
(2)电离方程式: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与大理石反应:
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试比较乙酸、乙醇、苯酚、碳酸、水这些物质中羟基的活泼性?
2、酯化反应:(属于反应类型)
★上课流程
实验:乙酸的酯化反应:
[阅读思考]必修2课本第71页,阅读要点:
①图3-16中的实验装置有何特点?
②反应所需的药品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
③注意观察实验操作要点以及现象。
[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①为什么产生蒸气的导管口要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交流与讨论]
1、浓硫酸的稀释应当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同样,做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实验时,配制溶液的顺序是先加乙醇,在加浓硫酸和乙酸。
2、收集乙酸乙酯时将其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以除去乙酸和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增大水的密度,使酯浮于水面,容易分层析出,便于分离,但不能通入NaOH溶液,否则乙酸乙酯又会和NaOH反应而得不到乙酸乙酯。
3、加热要小心均匀的进行,以防乙酸、乙醇大量挥发和液体剧烈沸腾。
4、导气管末端不能浸入液体内,以防液体倒吸。
[探究]实验2得到的产物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对比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分子结构,试推测乙酸、乙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乙酸乙酯的。
[启发]除了上述可能性之外有没有其他可能存在的情况?
[提问]如何能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能否提供理论或实验依据?
(1)反应进行的条件:
(2)酯化反应的概念:
(3)反应断键的实质的验证:(分析CH3COOH与CH3CH218OH反应时,18O的去向,写出可能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4)浓硫酸的作用: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四)用途
【新知运用】
1、写出工业上由乙炔制乙酸乙酯的有关方程式:(4个)
2、试用实验方法证明物质的酸性:乙酸 > 碳酸 >石炭酸,写出操作过程。
二、羧酸
1、羧酸的概念:
2、写出羧基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3、羧酸的结构通式;
4、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
5、羧酸的同分异构现象:(以C4H8O2分析)
(1)碳链异构:(羧酸类)
(2)官能团异构:(酯类)
(1)酸性反应:(与NaOH反应)
(2)酯化反应:写出反应通式(标明反应条件及断键方式):
(3)甲酸、乙二酸的特殊性质(还原性、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分解):
【新知运用】
写出下列酯化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1、甲酸与甲醇:
2、乙酸与甲醇:
3、乙酸与乙二醇:
4、乙二酸与甲醇:
5、乙二酸与乙二醇:
(1)成链状单分子酯:
(2)成环状单分子酯:
(3)成链状高分子酯: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不能与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
A.油酸
B.裂化气油
C.乙醛
D.乙酸乙酯
2.下列各组均有两种有机物,若分别取相同的物质的量,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两种有机物耗氧量相同的是 ( )
A.乙烯和乙醇
B.乙炔和苯
C.乙烷和乙酸乙脂
D.乙醇和乙醛
3.下列物质不能与水发生反应的是 ( )
A.乙烯
B.乙酸乙酯
C.乙炔
D.苯
4.下列物质在催化剂存在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
A. C17H35COOH
B. C17H33COOH
C. HOCOCOOH
D. CH2=CH—COOH
5.结构简式是 CH2=CHCH2CHO的物质不能发生 ( )
A.加成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
6.今有乙酸、乙醇、乙醛三瓶无色溶液,能从中检验出乙酸的反应是 ( )
A.滴加紫色石蕊后,溶液显红色
B.加金属钠后有氢气放出
C.加银氨溶液后有银镜析出
D.加入新配制的Cu(OH)2悬浊液振荡后,沉淀消失
7.某有机物X可以还原生成醇,也可以氧化生成一元羧酸,该醇与该羧酸反应可生成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X由三种元素组成
B.X只具有还原性
C.X中含碳40%
D.X的分子中有甲基
8. 10g某一元醇A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某酯 17.6 g,还回收未反应的醇 A 0.8 g,则A为( )
A.甲醇
B.乙醇
C.苯甲醇
D.2—丁醇
9.一定量的某一元羧酸完全跟乙醇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 n+1H2n+2O2的酯74 g,等量的该羧酸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生成22.4L CO2(标准状态下),该酸是 ( )
A.CH3COOH
B.CH3CH2COOH
C.CH3CH2CH2COOH
D.HCOOH
10.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将,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
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
目的是防止Na2CO3溶液的倒吸。
造成倒吸的操作上的原因
是。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有气味。
(6)若实验中温度过高,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
(填物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