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电影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男孩》电影观后感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为了保持新鲜感,我并未提前做功课。
然而,在观看过程中,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于是我找出这部戏剧进行重温。
《俄狄浦斯王》讲述了忒拜老国王拉伊奥斯年轻时劫走国王佩洛普斯的儿子克律西波斯,因此遭到诅咒的故事。
神谕表明,拉伊奥斯的儿子俄狄浦斯会弑父娶母。
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并将其丢弃在野外等死。
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斯国王波吕波斯,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抚养长大。
俄狄浦斯长大后,因德尔菲神殿的神谕,为避免神谕成真,他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不再回来。
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岔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他的亲生父亲。
当时,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困,为了解救城邦,忒拜人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便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
后来,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为妻,生了两儿两女。
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向神请示。
最终,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自己是拉伊奥斯的儿子,应验了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
震惊不已的约卡斯塔羞愧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开始流浪。
当年接触到《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时,我无法理解其深意。
一方面,作者所创作的轼父娶母的命运安排过于残酷;另一方面,俄狄浦斯既然已经做出了那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干脆选择死亡?随着心智逐渐成
熟,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我终于对这部戏剧有了一些理解。
在当时的古希腊,人类的智慧被开启,人们开始有更多的自觉意识。
虽然人类的力量仍然相对渺小,但开始受到重视。
在此之前,主宰意识领域的是神,人们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早已由神书写好,人只需安分守己地按照规定生活即可。
然而,人的命运真的是被提前注定的吗?或者说,真的有命运这回事吗?古希腊戏剧大师索福克勒斯在《俄》剧中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设定故事的主角俄狄浦斯的命运是提前注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俄狄浦斯不信命,选择行动起来抗争。
他离开养父母,却误打误撞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国度,最终按照命运的安排轼父娶母。
既然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俄狄浦斯在知道自己无法与命运抗争时,也没有完全屈服于命运,而是选择刺瞎自己的眼睛,流浪世间,在尘世间修行。
选择死亡可能是一条更容易的路,但俄狄浦斯是命运的强者,他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这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抗争。
即使最终无法摆脱命运,他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
回到电影,我查阅了一些访谈,了解到电影《老男孩》在设计结局时,导演原本想让男主在发现自己与女儿乱伦后割掉自己的阳具或走向死亡,而饰演男主的演员崔岷植则认为,应该参考《俄狄浦斯王》,割掉引起事端的舌头,让男主继续顽强地活下去。
于是,我们看到了现在的这部电影。
在电影的男主得知了自己乱伦的事实,但他不想放弃已经发生的爱情,于是他寻求催眠师的帮助。
当女主抱住男主时,镜头给了男主面部表情的特写,此处的表演非常到位。
男主一开始笑了,但表情很快变得很难过。
我的理解是,此时的男主并没有被催眠成功,他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可以保守这个秘密,并按自己的选择生活下去。
电影与戏剧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更具叛逆性,更加强调人的力量。
两者都有强大的
“注定”背景,戏剧中的“注定”是神谕,而电影中的“注定”则是有人设计的,同时也有强大的个人意志。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不屈服于命运,选择自我放逐;而在电影中,吴大秀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找到自己被设计的原因,最终成功复仇,推翻了压在自己身上的“命运”。
乱伦在电影中是一种隐喻,是对外部环境强制力量的隐喻。
乱伦是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概念,并非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因此错与对都是基于特定的价值体系而言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可能是错的,但从另一个价值体系来看,也可能是对的。
人到底有没有命运?人的命是由一个个或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组成的。
在做出选择时,能够起作用的因素之一是本心,即性格,另一个因素是理智,也就是利益的权衡。
性格决定了你会喜欢什么,在做决定时,你通常会选择自己喜欢的。
理智会告诉你什么样的决定符合世界的运行规则,什么是利益最大化。
有时候,你可能并不喜欢某个决定,但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你也会选择这样做。
因此,命运最终还是由自己书写的。
人应该如何与命运抗争?当自己喜欢的与世界主流发生矛盾时,要想清楚每种不同选择的后果,以及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些后果。
如果不能承担,那就委屈自己,遵循标准行事;如果能够承担,那就去做随心意的选择,这样就能更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观影后的一些想法。
这部电影的导演朴赞郁是学哲学出身,因此在编剧方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剧情值得回味。
从影视语言的角度来看,电影开头和跳楼的场景与《无间道》相似,构图很酷,但略带一些做作。
配乐非常出色,让我记住了维瓦尔第的《四季》中的《冬》篇章。
这部电影确实给我带来了一定的震撼,一天内连刷两遍的电影并不多。
我思考了很多,也写了很多,但可能表达得并不清楚。
也许我的理解还很浅薄,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电影解读的角度。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