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师:XX
时间:XX年X月X日
教无定法,恳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目录
教材分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课文)
01
课文分析:《竹节人》是范锡林先生回忆小时候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情景而写下 的一篇文章,表现了儿时的生活情趣, 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本课 作为这个阅读策略单元的开篇, 需引导学生初识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怎样读是“有目的地阅读”。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以“有目的地阅读”为主线编排了三篇不同文 体的课文, 课文内容是相互关联的, 突出了阅读方法和策略在学练中的递进 性和发展性。《竹节人》重在明晰怎样 是有目的地阅读,训练选择相关内容和运用方法、策略;
阅读任务一
①找出制作竹节人的相关文字,写一份制作指南。
②找出与竹节人的玩法相关的文字,画出重点字词。
③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为什么用这么多说明性的内容来详细介绍做竹节人的方法和竹节人的玩法呢?
阅读任务二
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
②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斗竹节人的有趣经历(第8—19自然段)。一般来讲,写竹节人搏斗的场面要按照斗竹节人的具体过程来写,但课文中记叙的是几个片段、几个画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构思布局的呢?
阅读要讲究方法默读法,诵读法,浏览法、扫读法、跳读法、寻读法、猜读法,分角色朗读法
老师提示:常用阅读方法
四、综合运用阅读方法,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学生自己练习讲故事。“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要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那 么,你打算怎么讲这个故事?请你先试着讲一讲。2.学生讲故事,相机点评。预设 1:学生简要地复述故事。评价: 能够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信息提炼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 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想故事更吸引人,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展开想象?预设 2: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评价: 抓住了老师和“我”的神态、动作等进行补白, 将故事讲得更具体更 生动。
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快速阅读,选择相关内容。
02
教学难点
并让学生能借助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深入体会竹节人带给我们的快乐
01
教学重点
热爱童年,热爱生活,感恩老师,珍惜时光。
02
教学难点
教法和学法
05
学法:1 以读代讲,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2 师生合作法,通过圈划,质疑讨论,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各种阅读方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及应对策略
02
说学情 玩是孩子的天性使然,我们都曾有那段难忘的岁月。文中孩子们对竹节人的痴迷和喜爱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此之前, 学生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阅读策 略和常用的阅读方法, 这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本课的难 点在于如何根据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减少阅读干扰,快速地找到相关的内容, 并且采用恰当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 完成阅读任务,获得最大的情感共鸣。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精读引领课
《竹节人》
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
我要关注的内容
1
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竹节人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及玩法。
2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投入地做竹节人、装饰竹节人、玩竹节人的部分。
3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老师没收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内容,重点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诗人是魔术师
1.学生阅读《竹蜻蜓》。 2.阅读与交流。 (1)说说作家高洪波笔下的竹蜻蜓与课文中的竹节人有什么不同。 (2)作家高洪波从玩竹蜻蜓中收获了什么呢?
整合阅读
《竹节人》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说课堂小结七个方面展开 。
教法: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的落脚点在于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学习和实 践。2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联系自己生活,加深理解文本。
教学流程
06
一、情境导入,走入文本 在物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孩子们通过自己做玩具、玩玩具获得了心灵的满足和极大的乐趣,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玩具大部分都是买的,但其中的乐趣似乎不如文中的孩子们那样强烈,这会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读课文,圈画感悟。体会玩竹节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2、老师注意随时点拨引导3、通过默读划出你觉得优美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三 小组交流汇报
课堂小结
07
同学们,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同一篇文章, 阅 读的目的不同, 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根据阅读的目的, 综合运 用“快速阅读”“提取信息”“分析推断”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这便是有目的 地阅读。通过《竹节人》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童年的美好,希望更加珍惜童年的流经岁月。
①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阅读任务三
②老师没收竹节人时“怒气冲冲”,玩竹节人时却又“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矛盾吗?你觉得老师的这一行为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吗?
③为什么“我”和同桌虽然没有拿回竹节人,却“心满意足”,而且“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了?
精彩段落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 ),就成了手握( )的( ),号称( )。 竹节人手上装上两根( ),就成为手握( )的( ),号称( )。 还可以用( )剪一把( ),用铁丝系一绺( )做一柄( ),给竹节人装上。
精彩段落
读第17—19自然段,感受场面之热闹。
思考: ①读一读第17、18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②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战的“观众”也很投入?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呢?
教学目标的设定
03
知识能力
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快速阅读,选择相关内容。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
过程方法
2.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目标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童年,热爱生活,感恩老师,珍惜时光。
教学重点和难点
04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