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就业质量评价的国际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民 就 业 质 量 评 价 的 国 际 比 较
一 文 / 子 川 米
就业增长 是宏观经济发展 和繁荣的 四个 重要 目标之一 。 经过 改革开放 以来 3 多年来 的实践 ,就业增长和 经济发展 、 O 物价 稳定 以及 国际收支平衡一道 , 已经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 的

实 现等的社会性 外在 需求 。这就 是说 ,劳动就 业不仅是 失业 率 统计 等数量性分析 的一种社会经 济现象 ,更 是一种合 乎劳 动 者利 益的追求 工作质量和价值 的定性研 究现象。
高质量就业是指个 人在其认 为具有挑战性 和满意感 的工作 的
综 合环境 中获得谋 生所需工 资的能力 。并且他 强调 ,收入 并 非高质量就业 的惟 一衡量标准 。这与我们所 分析 的就业 质量 有着相 同的观点,具有较 强的代表 性。
就业质量评价 的基本维 度和 国际比较

般 而言 ,对于就业质 量的评价必 须全面考察就业 问题
业的障碍 ,但会在就业质量方 面形成差 距。 二是吸纳就业 的资源及 市场要素 ,主 要包括组织 提供 的 就业机 会、薪酬 、福 利待遇 、教育训练等 资源 以及就 业市场
就业质量评价的 中国实践 年来 ,我
的职业 介绍等服务 。就业市场 也不是就业 质量的 决定者 ,但
曼活性与安全 性 社盒对话与虽工 ●与
‘职生 _● l
社蠹 保护 社 会对 话工作塌所荑系
就业保奠与 杜畚保护 杜 对话 食
体蕾劳动的经济和杜金背■ 工作组织与工作 一生活平衡 工作与采鹰生活的平禽 工时及工作与非工作生活的平衡
内在工作赢t
总体{ I现
5持壤 性瓤●定性 多样性与非歧视性 工作 的奠定性与安全性 职蜻人际关系与工作积极性
是劳动 者 自身 的就 业能力 ,包 括劳动者 的学习经历 、
性 别、劳动时 间和 满足工作 岗位要求 的生产技 能和人 际沟通 能力等 。这是就业 行为 的第 一个前提 ,也是个人 和社会在 就 业层面 发生关系 的一个基本 的 门槛 ,属 于劳动者就业 的进攻
型指标 。就社会工 作机会 的多样性而 言,很多残疾 人或者文 盲都可 以胜任很 多种工作 ,因此劳动者 就业能力 不应 成为就
愿 性 的 失 业 现 象 。这 就 是 说 ,就 业 质 量 已经 成 为 经 济 发 展 中
必须考量 的一个重要 因素 ,从而成 为宏观经济 发展的一个主 要核算 目标 。
就业质量的概念和最新发展
从本质 上考 察 ,就业体现 了劳动者和社 会生产要素 资源
之 间 的 一 种 选 择 关 系 ,是 劳 动 者 个 人 需 求 和 社 会 资 源 配 置 及
度 等发展 中国家都将降低 失业 率作为宏观经 济发展 的重要 目 标。但是 ,在 各 国积极促进宏 观就业增长 ,有效 降低 失业 率 和大力推 行社会保障制度 的同时 ,却很 少考虑到就业 质量的 问题 。凯 恩斯在 《 就业 、利息和货 币通 论》 中曾指 出,在社 会总 需求 和总供给相等 的情况下 ,有 效需求并不 能保 证所有 愿意在 当前工资水平 下完 全就业 ,也就是说可 能存 在着非 自
表2 国内学者就业质量评价维度和指标的比较
表1就业质量评价维度 的国际比较
2 舞曩 和市场 . ■■与工作安全 托业机会 体面的工作时间 3社垂麓鹰 性别平簪 安鸯作业 就业中的公平待遇 安全性与职业道蕾 工斑及就业福利
包窖性与劳 力 动 市婿进入 充足 收入与生产性工作
量所考 核的相关 方主 要包括就 业资源和 市场 、社会制度 以及 相应 的社 会政治经济 环境 。一方面 ,各类 组织在提供 就业机 会 的同时,必须保 障劳动者 的就业质量 ,从薪资 、工时、安 全 、培训 及晋升等 多方面给予 劳动者最好 的资源配置 和满意 度保障 ;另一方面 ,政 府部 门和 社会相关机 构也从外部 保证 了劳动者在 就业过程 中所享有 的权 利和保护 。通常情况 下 , 良好 的就业 质量带给 劳动者更稳 定和持久 的职业感知 ,大大 提升 了职业满意度 ,从而保证 了社会 的和谐 、稳 定和 发展。
在 自由、公平 、安全和具 备人格尊严 的条件下获得 体面 的、
生产 性 的可 持续工作机会 。”研 究表 明,体面 劳动包括 了就 业 质量和就 业数量两个侧 面的 内涵 ,因此体面 劳动 包括 了就
业质 量。
工作获得 的个人职业 能力提升 ,是体现劳 动者就业质 量的重
要指标 。
国学者也开始在 国际质量 评价指标体 系的基础 上,提 出适 应
中国现阶段就业特征的一些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我 国的就业质量 的研 究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 19 年 国际劳 98
工组织提 出的 “ 体面劳动 ”的较大 影响 。作为 一个涵盖宏微 观经 济范畴 的概 念 ,就业 质量必然 受到一 国的文化 、历史和 特殊 国情 的影 响 ,因此 ,加强体面 劳动和就业质量 的本土化 研 究至关重要 。但是 ,我 国的就业质 量研究又不 能简单等 同 于体面 劳动。体面劳动 ( e e t w r )是 为了应对 全球 化给 d c n o k 劳动 领域带 来的挑战而 提 出的,I O L 把它定义 为:“ 促进 男女
通过 《 基本劳工权利 原则宣言 》,将 核心劳工 标准 明确 规定
为四个方面 的权利 :结社 自由并 承认集体谈判 权利 、消 除一 切 形式 的强迫劳动 、有效废 除童工 、消 除就业 歧视等 。
2 0 年 以来 ,欧 盟有 关组 织 一直在 努 力推 广 工作 质量 00
( u lt i o ) 的理 念 。工 作 质 量 , 意 味 着 不 仅 关 注 和 Qaiy n Jb 考 虑 有 酬 就 业 的 存 在 ,而 且 更 加 关 注 有 酬 就 业 。工 作 质 量 是
标反 映了劳动者对 工作 岗位 的综 合满意程度 ,如果面对 一份
满 意 的工作 ,劳动者 会持续工作 并且从 中体会到个人 价值 、
享有个性 尊严和彰 显社 会地位 ,会继续为 之工作 。相反 ,劳
动者则会放弃工作 ,重新进行选择 。 五是就业 能力的可持续 性和稳定性 ,用来考察劳 动者和 组织 、社会 以及劳动 力市场相对 稳定 的关 系和不 断通 过更换
个 重要政策 取向和经济 目标 。西方 国家和 中国 、巴西、印
早在 1 6 年代 ,美国社会就开始 关注 工作经历对 于劳动 90 者健康 、福利 以及员工满 意度等方面 的直接或 间接 的影 响。
美国政府甚至成立 了一个联邦生产力委员会 ,采用 问卷调查和 统计实验等方法来系统研究工作经历和工作生活质量 (u l t Qa iy o o k L f ,简称Q L f W r ie W )对个人生活造成 的影 响。 国 际劳工组织 ( L )最早提 倡 的 “ IO 就业 质量 ”,是 以 “ 核心劳工 标准 ”形 式 出现的 。1 9 年3 9 5 月在丹 麦 哥本 哈根 举 行的联合 国社会 发展 问题世界 首脑大 会上 ,I O L 首先提 出 “ 核心劳工标准 ”(o e L b r S a dr s 的概念 ,旨在通过 Cr ao tn a d) 国际公约形式确立和保障世界范围 内的劳工权利 。1 9 年 IO 98 L
事实上 ,简单地把 取得较 高薪酬作为劳动者 是否就业 以 及就业 质量的好坏 ,并不能深刻地反 应就业质 量的 内在价值 和 社会关系 。相对 于一般化 的就 业质量而 言,近年来 ,学 术 界 又提出 了高质量 就业 ( i h q a i y m l y e t H g — u l t e p o m n )的概 念 。F e r c 首次定义 了什 么是高质量就 业 ,他认为所 谓的 r dik
可 以推动 就业水平 的发展和质量 提升 ,使 人们找 到更 有品质 和更加适合 自己的工作 。 三是社会促进 和社会保 障,主要是指 社会为劳动 者就业 提供 的政 策和技术 性支持 ,包括 社会 公平 、安全 、强 制性劳 动保护 、失业社会保障等 ,是 劳动者就业 的防守型指标 。 四是劳动者 的生活体验和对 就业 的综 合满意度 ,这个指
根据 我 国学者提 出的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体 系,我们整理 了不同研究者对于就业质量评价的维度差异和指标 比较 。
本文综合 了多项 国际上 关于就业质 量评价 的文献 和相关 研 究成 果 ,综合 比较上述五个维 度的指标 构成和评价倾 向 , 用来说 明就业质量评价 的复杂 性和 多样 性。

所 涉及到 的各 个主体 ,其 中包括 劳动 者 、工作 岗位 、市场 及 社会 之间 的一 种复杂关 系,所考察 的维度也应包 含丰富 、有
序 的经济环境和 社会 变动趋势。这些维度应该包括 :

劳动者 基本 的就 业技能及 培训情况 。而对 于就业相 关方 的考
察 ,则 比较全面 、严格和充满 人文主义 关怀 。劳动者 就业质
定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 。
依照传统 的充分就业理想 ,每 一个想要工作 的人都可 以 短时 间内找 到一个就业 岗位 ,只有 很少一部分人会 因为 自愿 失业或 者摩擦性 失业 找不到工作 。值得注意 的是 ,各国经济 的快速 发展和经济全 球化 的大趋 势,从根本上 改变 了传统经 济发展 方式 的资源 配置模式 ,使 一国的经济发展 呈现更多 的 不确 定性和更复 杂的社会矛盾 ,从而使得劳动 者就业面临更 多风 险和挑战 ,即使就业也难 以养活 自己,难 以获得应有 的 劳动尊 严和实现个 人最终 的理 想。按照美 国社会 心理学家 马 斯洛 的需求层次理论 ( a lw S h e a c yo e d ),有 M so ’ ir r h f n e s 尊严 地就业可 以实现人类 的最高层次 的需求 ,即 自我实现 的 需求 。在这个层 次,就业不再 是简单 的挣工 资养家糊 口这么 简单 ,也不是仅 仅为 了生理 需求、安全 需求 、情感和归属 需 求等 自我层 次的需求 ,而是实 现被尊重 的需求 以及 自我价 值
个相对 的、多维指 向的概念 ,介于宏观 和微观之 间。在广
义 上 ,它 涉 及 到 就 业 者 、就 业 岗位 及 其 关 系 和 由此 带 来 的 个
人体验 。具体 来说包 括 : ( )与就 业相联 系 的客观特 征 : 1 工作 本身 的具体特 征和 工作场所 的具体 特征 : ( )就 业 岗 2
把就业人 口或失业率放在 了首位 ,而且对于相关 的统计 指标 体系 的设计、统计调 查、数据分析 和相应的失业率 公布都有

位上 人的特 点 :由就业者 带给工 作 的特 征 ; ( )就 业 岗位 3 上 人的特 点和工作 要求 的匹配 ; ( )就 业者对 上述特 征 的 4
主观评价 ( 作满意度 )。 工

经济均衡发 展的谈判式结合 ,通过劳动 工资完成价值实 现和
转移的一个过程 。因此 ,简单地看待就业 问题 ,就会 出现 就 业和失业两 种貌似对立 的概 念和状态 ,是典型 的二分法 的思 维模式 。这 种思维从社会 经济统计 的角度考虑 ,就 是单纯考
察 就 业 率 和 失 业 率 的状 况 , 各 国 的宏 观 经 济 活 动 分 析 通 常 都
资料 来源:本表 由作者根据有关资料编译分类 ,//参考。 Z ̄ ,
我 国的就业 质量评价的多年实践体现 了下面几个特点 :

资料来源:本表 由作者根据有 关资料编译 分类,仅供 参考。
是普遍将 工资收入作为 考察工作质量 的核心要素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