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经典古诗词阅读鉴赏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旦经典古诗词阅读鉴赏解释
元旦经典古诗词阅读精选鉴赏解释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

那么关于元旦古诗词有哪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元旦古诗词鉴赏解释,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醉桃源·元日
词牌名:醉桃源|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
五更枥马静无声。

邻鸡犹怕惊。

日华平晓弄春明。

暮寒愁翳生。

新岁梦,去年情。

残宵半酒醒。

春风无定落梅轻。

断鸿长短亭。

赏析/鉴赏
“元日”,即元旦。

“五更”两句,写一年复始,一切都趋于清静无为的状态之中。

言在元旦的凌晨,卧槽之马在寂静地休息着,邻家的打更鸡,也象是在怕要惊醒人们的好觉似的,不再打鸣。

“日华”两句,概述一天变化。

言拂晓时太阳出来了,跟着似乎春天也降临到了人间,万物开始清明复苏,然而到了入暮时分残寒侵体,又使人感到了一种无明的忧愁。

上片是概述自己元日之中的一天感受,及心情的变化。

“新岁梦”三句,写己之醉梦至醒的过程。

言元旦清晨的好梦,是对去年的眷恋之情。

而自己在除夕夜所饮的酒,过了一夜如今也已半醒过来。

“春风”两句,醒后见闻。

言柔和的春风在轻轻地飘东拂西,将梅花瓣缓
缓地送至地面。

忽然听到从驿亭那边传过来几声孤雁的凄鸣声,不由使人感到了一种孤独中的悲哀。

下片述己孤身度日的无聊情状。

全词娓娓而谈,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哀伤。

元日·玉楼春
朝代:宋代
作者:毛滂
原文: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注释
作者:佚名
①莲花漏:一种状如莲花的铜制漏水计时器,相传为庐山僧惠远所造。

②酴酥:即屠苏,酒名。

③东君:春神。

写赏析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

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

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

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作者介绍
毛滂,字____,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

有《东堂集》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
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赏析
作者:佚名
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

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

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

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

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

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