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八年级《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三课、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教案)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周仁忠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什么是友情,理解友情的特点,认识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逐渐养成善于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教学重点:什么是友情
教学难点:什么是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九单元——寻求真挚友情。
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友情的名句、诗篇、和文章,更有许多感人至深的友情故事。
当你把快乐告诉给一个朋友,你会获得两个快乐;当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诉说,你将分掉一半忧愁。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真挚的友情,那么,什么是友情?人们为什么渴望获得友情?怎样寻求和发展真挚的友情?这都是这一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今天学习第三十三课,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讲授新课:
1、展示材料——在长征中,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谢
一次谢老生病,粮食吃完了,徐老把自己的粮食送给了他,
林老给他打洗脚水。
请问:这一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引出友情,并讲解什么是友情。
2、理解友情要理解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亲密情谊
2)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3)交往
3、请学生举出一些值得赞美的友情实例。
教师要准备一些事例,以便对学生想到的事例进行补充或纠
正。
4、讲解友情的特点。
1)展示材料——张丽和李芳是一对好朋友,张丽能每天坚
持写日记,日记中藏了她的许多小秘密,李芳很想知道。
一Array次,李芳趁张丽不在时偷看了她的日记。
后来,张丽知道后很气愤,并逐渐疏远了李芳。
请问:李芳为什么会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相互尊重——前提
提问: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尊重?有什么重要性?在同学之间有没有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同时辨析:随便给人起绰号是感情深厚的表现。
2)展示材料——马克思在1863年月日1月8日接到恩格斯的一封信,恩格斯在信中说自己的妻子病逝了,他很悲痛。
马克思当时正陷于困境,他读了来信后提笔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感到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随后他就叙述了自己如何困难。
恩格斯本来非常痛苦,他写信想让马克思安慰他,但马克思对此只写了一句,恩格斯十分生气,“这么冷冰冰的,那象20年的老朋友。
”于是给马克思写了封回信,发了一通火。
马克思收到信后认识到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过了几天,估计恩格斯的气消后给他写了封真诚的道歉信,并解释了当时的情况。
恩格斯读后很感动,他给马克思回信说,我高兴的是没有在失去妻子的同时又失去一位最老最好的朋友。
请问:恩格斯为什么生马克思的气?他们为什么能和好的?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相互理解——关键
提问:理解他人是指理解他人的什么?怎样才能理解他人?——理解他人是指理解他人的感情、行为、痛苦和需要。
——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讨论:假如你被别人误解了,应该怎么办?
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加强勾通,不做让人产生误解的事,自我反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找他人帮忙解释,写信解释等
3)在历史上,我们把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交往称为“管鲍之交”请同学看P39页的材料,思考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教师归纳:相互信任——钮带
特别强调在朋友观点不一致时也要相互信任。
课堂小结Array一、什么是友情
——友情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密情谊。
二、友情的特点
1)相互理解——关键
2)相互尊重——前提
3)相互信任——钮带
课堂练习
1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听了这一首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教师归纳
如: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朋友之间要以诚相待,相互理解等。
2以下成语分别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交友有什么启示?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求同存异
3下列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1)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2)友谊需要真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