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司法考试:《法理学》每日一练(1月20日)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理学)模拟试卷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理学)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法律监督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检察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B.中国共产党行使的是国家监督C.我国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家法律监督体系和社会法律监督体系D.国家法律监督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正确答案:B解析:考查法律监督。
B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和政协都属于社会监督体系。
知识模块:法理学2.关于法律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正式解释也叫法定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B.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C.文义解释实质上使法律适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严格地受制于制定法,相对于其他的法律解释具有优先性D.客观目的解释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正确答案:D解析:考查法律解释。
客观目的解释是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
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
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
知识模块:法理学3.在现代的法治社会,人们总是要求法律决定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同时具有高度的正当性。
对此,下列不正确的是:( )A.对于特定时期特定国家的法律人而言,法律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B.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C.法的可预测性意在实现法律的安定性、确定性D.法的可预测性和可接受性存在紧张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考查法律适用的目标。
B选项错误,法律的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知识模块:法理学4.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不同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与调整方式都存在较多差异,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就是分类方法的一种。
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专题训练与答案解析(2)

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专题训练与答案解析(2) 法学家们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自然法学,一种是实证主义法学。
下列哪些观点是后者的观点? A.只有体现道德内容的法律,才具有法的品质 B.恶法亦法 C.法与道德之间,实然的法与应然的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法是国家主权者的命令,是一个“封闭的逻辑体系”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实际主要涉及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的观点。
自然法学关注应然的法,实证主义只研究实然的法。
选项A是自然法学的观点。
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权与法律权利在内容上是一致的。
B.人权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
C.人权的主体要比公民权大,不仅包括个体人权,还包括集体人权。
D.人权只有以法律权利的形式存在才有其实际的意义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的考察点是人权。
考生要注意A答案。
人权与法律权利是不一样的,人权主要是一种应然权利,并非所有的人权的内容都经过了法律化,因此,人权的内容要大于法律权利的内容,但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并非固定不变的,法律权利会随着一国的经济和文化状况,以及一国民族传统和基本国情的变化而得到扩充,从而逐渐地靠近人权的内容。
当然,人权本身也是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
所以A答案不对。
下列选项中,关于法与人权的法理阐述,观点正确的是 A.人权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B.法律确认、保护人权 C.人权的法律保护在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为国际法的保护 D.人权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与人权的关系。
人权对法的作用体现在:(1)人权指出了立法和执法所应坚持的最低的人道主义标准和要求,可以作为判断法律善恶的标准。
(2)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3)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有效性,促进法律的自我完善。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题库及答案《法理学》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国的规范性文件中,表现法律原则时,法律一词一般作( ) A.狭义解释B.广义解释C.中义解释 D.普通解释2.中国历史上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中,接近自然法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和墨家B.墨家和道家 C.道家和法家 D.儒家和法家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 )A.法的客观性 B.法的阶级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强制性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统治阶级意志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5.法的关系根源于( )。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法治的经典性论述即“法治应当优于(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孔子 D.韩非子7.法制一词的词义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在( ) 后不断演变。
A.1949年 B.1982年C.1992年 D.1997年8.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法治的时间是( )。
A.17世纪后期 B.18世纪后期C.19世纪初 D.19世纪末9.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中其中与( )的关系尤为密切和重要。
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经济关系 D.经济体制10.法决定于经济基础,是在( )意义上所说的。
A.直接B.最终意义C.基础D.阶级意义11.把利益分为多数利益与少数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的标准是( )A.利益存在的不同领域 B.计算角度的不同C.利益主体不同 D.是否为法律所承认12..主张“恶法亦法”的学派是( )。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 C.社会法学D.政策法学13.原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 )。
A.氏族 B.胞族 C.部落D.部落联盟14.法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激化 B.生产力发展C.社会分工发展 D.人文因素影响 15.法与国家( )A.二者同时产生B.二者产生没有内在联系C.先有国家后有法 D.先有法后有国家16.法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概念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17.在西方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法学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 B.经济分析法学C.批判法学D.分析法学18.法理学概念从西方传人中国的中转站是( ) A.香港 B.澳门 C.日本 D.新加坡19.先秦时期与“法学”近似的知识是( )。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法理学》试题及答案《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对象B.法律书籍C.法律条⽂D.法律现象2.下列不属于封建制法的有()A.萨利克法典B.唐律C.教会法⼤全D.法国民法典3.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盾不可调和4.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标准是()A.法律的调整对象 B.法律调整的⽅法C.法律的制定主体 D.法律的效⼒5.⼤陆法系是以古代()为基础和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罗马法B.⽇⽿曼法C.印度法D.中国法6.原始社会的⾏为规范主要表现形式是()。
A.法律B.政策C.习惯D.命令7.法律规范属于()。
A.技术规范B.社会规范C.道德规范D.团体规范8.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有权制定()A.⾏政法规B.地⽅性法规C.单⾏条例D.⾏政规章9.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是依据()来对法律规范进⾏的分类。
A.法律调整⽅式的不同 B.是否允许依法⾃主调整进⾏C.同个别调整的不同联系 D.法律规则内容是否确定10.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正式解释。
()。
A.任意解释B.⽴法解释C.司法解释D.⾏政解释⼆、不定项选择题1.法律事实分为()。
A.法律后果B.法律动机C.法律⾏为D.法律事件2.法的实施的直接⽬的是()。
A.法的实现B.法的创制C.法学研究D.法律现实3.法的适⽤的法律⽂件包括()。
A.契约 B.判决书C.裁定书 D.决定书4.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法律规范的制定B法律继承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5.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
A.假定B.处理C.制定D.制裁⼀、单项选择题。
1、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D)A、历史渊源B.理论渊源C.形式渊源D.效⼒渊源2、法律意识中的最⾼层次是( A )A.法律理论B.法律观点C.法律⼼理D.法律知识3、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产⽣、变更和消灭的条件或根据称为(D)A.法律关系主体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内容D.法律事实4、属地原则是指(A)A确⽴法律对⼈的效⼒的原则B确⽴法对地域效⼒的原则C确⽴法的溯及⼒的原则D确⽴法的时间效⼒的原则5、中国第⼀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北齐律》6、⾏政执法的特点是(A)A.⼀般具有单⽅⾯性B.具有被动性C.不告不理D.稳定性7、“法治”⼀词的概念是指(A)A.与⼈治对称B.执法者严明C.法律和制度D.与专制对称8、中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A)A.全国⼈⼤及其常委会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政机关9、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A.阶级性B.公开性C.普遍性D.规范性10、法系划分的标准是(A)A.法的历史传统B.法的历史类型C.法的阶级本质D.法的⽴法体制11、徒法不⾜以⾃⾏说的是(D)A.法律万能B.法律可有可⽆C.法律不能⾃⼰⾏⾛D.法律有局限性12、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D)A.可以⾃⼰做出⼀定的⾏为B可以要求他⼈做出⼀定的⾏为C可以⾃⼰不做出⼀定的⾏为D必须做出⼀定的⾏为13、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点是(B)A.规范内容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实施⽅式相同D.表现形式相同14、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是指(D)A.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B.法律规范的制定⽅式C.法律规范的经济基础D.法律规范由哪些部分构成15、普通法法系国家法律的分类是(B)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普通法和根本法D.普通法和⼀般法16、命令性规范和禁⽌性规范可合称为(B)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委托性规范D.准⽤性规范17、法律编纂是⼀种(D)A.对原有的规范性⽂件进⾏整理B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件内容C.不是⽴法活动D.是⼀种⽴法活动18、法的关系根源于(D )A.思想社会关系B.⼈与⼈的关系C.⼈与物的关系D.物质⽣活关系19、我国的司法解释⼀类是最⾼⼈民检察院的解释,另⼀类是(D)A.全国⼈⼤的解释B.⼈⼤常委会的解释C.⼈民法院的解释D.最⾼⼈民法院的解释20、世界上保存最古⽼的成⽂法是(D)A.习惯法B.条约C.法经D.汉谟拉⽐法典21、在现代世界各国中,严格责任确定的是(A)A、民事责任的原则B.刑事责任的原则C.违宪责任的原则D.⾏政责任的原则22、法的本质是指(D)A.法的规范性B.法的表现形式C.法的强制性D.法的阶级性23、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应该是(D)A.互不⼲涉B.法的权威⼤于政策C.政策指导法,法制约政策D.法必须服从政策24、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D)A.有法可依B.⼲部守法C.党员守法D.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观点建⽴起来的⽣产、⼯作、教学、科研和社会⽣活秩序25、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典主要是(D)A.成⽂法的汇编B.不成⽂法的汇编C.判例法的规范化D.成⽂法的整理26、战后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特点表现为(D)A.公法转向私法B.现实主义转向理想主义C.减少法官解释法律的权⼒D.两⼤法系逐步靠拢27、法的社会性⼀般是指(B)A.法是⼀种社会规范B.法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促进社会前进的作⽤C.法是⼈类社会的⾏为规范D.法对社会的⼀种影响28、法体现的是(A)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全体成员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执政党的意志29、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的关系是(D)A.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B.相互对⽴的关系C.法决定道德,道德服从法D.相互渗透、相辅相成30、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D)A.⼈们的思想B.友情关系C.同学关系D.物、精神财富和⾏为3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32、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是(A)A.具备权利能⼒和⾏为能⼒B.达到法定的年龄 C.可以⾃⼰不做出⼀定⾏为的能⼒D.必须做出⼀定⾏为的能⼒33、民主的意思是(D)A.专指国家的形式B.永恒存在的现象 C.⼈民管理⼀切事务D.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34、社会主义法制的中⼼环节是(B)A.有法可依B.执法必严C.违法必究D.有法必依35、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C)A.⾃发形成的B.强制灌输的C.⾃觉培养⽽成的D.⾃然赋予的36、根据⼀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D)A.⽴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规体系D.法律部门37、英国的法律属于(D)A.⼤陆法系B.民法法系C.法典体系D.普通法法系38、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根本条件是(B)A.⼈民群众的觉悟B.社会⾰命C.先进的理论指导D.物质⽣活关系变化39、我国的⽴法体制是指(D)A.⽴法技术⽔平B.⽴法的规划C.⽴法的分⼯D.⽴法权限的划分40、按照法律的创制和适⽤主体的不同,法律规范划分为(D)A.成⽂法和不成⽂法B.⼀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1、法与道德的关系是(D)A.道德是法的⼀种形式B.法与道德⼀致C.法与道德⽆关D.法与统治阶级的道德⼀致42、拿破仑主持的法典编纂中影响最⼤的是(B)A.刑法典B.民法典C.宪法典D.商法典43、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A.统治阶级的意志B.中国⼈的意志C.全国⼈的意志D.全国⼈民的意志44、关于法的产⽣、消亡问题的正确看法是(D)A.法⾃古以来存在B.法是与⼈类共始终C.法将会永恒存在D.法是随阶级和国家⽽产⽣,并随之⽽消亡45、法的规范性是指(C)法对⼈的⾏为的指导作⽤B法为⼈们提供了是⾮标准C法为⼈们提供了⾏为模式D法总结和概括了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46、狭义的法律是由什么机关制定的(A)A.全国⼈民代表⼤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地⽅权⼒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47、法律调整的对象有(A)A.⾏为关系B.思想关系C.意志关系D.同学关系48、对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法(D)A.社会调查的⽅法B.历史考察的⽅法C.语义分析的⽅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法49、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是(A)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50、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来源于(B)A.古希腊B.古罗马C.英国D.美国51、为了犯罪,准备⼯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最新法考《法理学》复习题集含解析共16套 (2)

法考《法理学》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10题,单选)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法的作用【答案】:D【解析】: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
A 项“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的应是法的指引作用,故A项不选。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这里,行为的对象是他人。
B项“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的应是法的评价作用,故B项不选。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法的教育作用对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促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具有重要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2.在学习“法的起源、法的发展”这部分内容时,法学院的同学小李与小薛进行了讨论。
小李认为:①在奥古斯丁看来,作为最高理性的自然法来自神的理性,人定法源于自然法;②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发展到自然界阶段才有了人类,人类精神的发展产生法:③明治宪法,日本是以1850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制定明治宪法属于法律移植的表现。
小薛认为:①美国法律社会学家塞尔茨尼克等认为一个群体的法律秩序,是基于合理性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②1902年,清政府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诏令沈家本、伍廷芳等主持修律,标志着中国法的现代化在制度A、小李的观点①、②B、小薛的观点②C、小李的观点①和小薛的观点③D、小李的观点②和小薛的观点①、②>>>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法产生的一般规律【答案】:C【解析】:考查法的起源。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2)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题与答案解析(2) 多项选择题 甲去外地出差,偶拾一块金表,本想据为己有,可又担心受到法律制裁,于是将表送到失物招领处。
根据上述情节,张甲的行为体现法的哪些规范作用?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教育作用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此属于法的指引和预测作用。
有关机关在进行法律责任归结时必须遵循公正原则,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该原则的要求? A.对一切违法行为均依法追究责任 B.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当 C.依法定程序追究责任 D.同等情况同样追究 【正确答案】ABCD 法系是法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关于法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系是一个比较法学上的概念,是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 B.历史上曾经存在很多个法系,但大多都已经消亡,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法系只有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 C.民法法系有编纂成文法典的传统,因此,有成文法典的国家都属于民法法系 D.法律移植是一国对外国法的借鉴、吸收和摄取,因此,法律移植是法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法系是比较法学上的基本概念,具体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做的分类。
据此分类标准,凡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
因此,A项说法正确。
在历史上,世界各主要地区曾经存在过许多法系,诸如印度法系、中华法系、伊斯兰法系、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等等。
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是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
因此,B 项说法错误。
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法,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由于该法系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欧洲大陆国家,特别是法国和德国,且主要法律的表现形式均为法典,所以又称为大陆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
但是,并非所有有成文法的国家都属于民法法系,因此,C项说法错误。
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第一章法的本体,司法考试题库下载

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第一章法的本体,司法考试题库下载2016年司法考试快开始了,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做一做司法练习题吧。
司法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提供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第一章法的本体,相信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单选题及答案:第一章法的本体单项选择题:1、《公司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这属于以下哪项所述性质?A.法律原则B.法律规范C.规范性法律条文D.非规范性法律条文正确答案:D2、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项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法律规则?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C.“本法自一九九○年十月一日起施行”D.“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正确答案:D3、我国《立法法》规定:“军事法规、军事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规定的原则规定。
”对于这一条文的正确表述是哪一选项?A.授权性规则B.准用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确定性规则正确答案:C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请辩护人辩护。
这一规定属于何种法律规范?A.义务性规范B.准用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正确答案:D5、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正确答案:B6、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正确答案:C8、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司法考试的备考过程中充满着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每一位考生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选择题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1.某法学院学生就有关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正确?A.甲同学说,一个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可以具有不确定的指引作用B.乙同学说,法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必须是规范性的,是适用于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而不能是个别性的指引,不能是只针对具体的人或具体情况的指引C.丙同学说,立法者表述法律并创造法律D.丁同学说,在我国,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可以作为国内法的渊源,但国际惯例不可以作为国内法的渊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举例说明,比如《合同法》第162条规定:“出卖人多交标的物的,买受人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
”此条规定内容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故是确定性规则;确定的指引,是指通过设定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而本条文给人们以一定的选择,“可以接收或者拒绝接收多交的部分”宣告的是买受人的权利,是不确定的指引。
所以“一项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可能表达出不确定的指引”是正确的。
故A选项正确。
法的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的,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
法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这种对人(指引自己)的行为的指引分为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
前者指通过一个具体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后者指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个别指引非常重要的,不过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
故B选项错误。
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只是在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权威予以保护。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多选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多选题专项练习及答案司法考试的备考过程中充满着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每一位考生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司法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多选题专项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司法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多选题专项练习及答案1[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BD)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判例法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多选题]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A.党的领导B.市场经济C.民主政治D.民众的法治需求3[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A.行政法B.婚姻法C.刑法D.公司法4[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A.合同法B.商标法C.继承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5[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ACD)A.整体性原则B.比例原则C.均衡原则D.兼顾新法原则6[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A.平等B.自愿C.等价有偿D.合意7[多选题]下列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规范的是(AC)A.行政法法律部门B.刑法法律部门C.经济法法律部门D.诉讼法法律部门8[多选题]下列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A.资格B.主张C.利益D.可能9[多选题]下列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A.法律性B.明确性C.绝对性D.工具性10[多选题]下列权利属于基本权利的的是(AB)A.言论自由B.选举权C.名誉权D.知识产权。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2)

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2)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练习题及答案〔2〕1[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BD)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判例法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多项选择题]以下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B)A.省级政府B.较大市的人大C.自治区人大D.经济特区3[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A.行政法B.婚姻法C.刑法D.公司法4[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 A.合同法C.继承法D.反不正值竞争法5[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那么的是(ACD)A.整体性原那么B.比例原那么C.均衡原那么D.兼顾新法原那么6[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A.同等B.自愿C.等价有偿D.合意7[多项选择题]以下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标准的是(AC)A.行政法法律部门B.刑法法律部门C.经济法法律部门D.诉讼法法律部门8[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A.资格B.主见D.可能9[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A.法律性B.明确性C.肯定性D.工具性10[多项选择题]以下权利属于根本权利的的是(AB)A.言论自由B.选举权C.名誉权D.学问产权11[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公法责任的有(ACD)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诉讼责任12[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制裁的是(ABD)A.罚款B.行政拘留C.国家赔偿D.有期徒刑13[多项选择题]我国对环境污染责任所采纳的过错原那么是(B)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公允责任D.过错推定责任14[多项选择题]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现代化(ABCD)A.法律制度B.法律标准C.法律组织机构D.法律设施15[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的有(ABD)A.贯彻法治原那么B.确立现代法律价值观C.完善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D.法律心理、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16[多项选择题]我国法制建立方针和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7[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是(ACD)A.法律至上B.三权分立C.法律统一D.法律独立18[多项选择题]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A.党的领导B.市场经济C.民主政治D.民众的法治需求18[多项选择题]村民于晓玲想到山上砍一棵树,父亲劝阻她说,砍树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否那么违反《森林法》,于晓玲听从父亲的劝导没有砍树。
司法考试法理学习题

42.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BCD)A.刘某因赌博欠吴某1万元B.甲区警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C.何某为急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D.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43.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BD)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2.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B)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解析: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律规范、法律部门(部门法),甚至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权利和义务的相互联系有:第一,从结构上看,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权利和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他们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第二,从数量上看,两者的总量是相等的。
第三,从产生和发展看,两者经历了一个从浑然一体到分裂对立再到相对一致的过程。
第四,从价值上看,权利和义务代表了不同的法律精神,它们在历史上受到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因为两者在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有主、次之分的。
在当今的民主法制社会,强调的是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即权利本位。
义务设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权利的实现。
B项认为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的履行义务,这违背了“权利本位”的思想。
所以B是错误的,而ACD是正确的。
3.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A)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解析:违法行为一般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1)以违反法律为前提;(2)是某种违反法律的作为或不作为;(3)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4)一般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5)行为人具有法定行为能力或法定责任能力。
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司法考试法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法理学十分的抽象,以至于很多法学生未能学好,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简单的法理学试题,大家来看看是否年能够全部理解呢?1[单选题]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B. 规范性调整C. 习惯性调整D.具体性调整【答案】B2[单选题]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
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作什么?A.法律事件B.法律事实C.事实行为D.事实关系【答案】B【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是意志行为,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的表现。
题中魏明与桂敏登记结婚的行为引起婚姻关系的产生,是一种法律行为。
3[单选题]社会主义法产生的根本前提是( )。
A. 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消灭私有制C.消灭剥削阶级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答案】D4[单选题]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 )。
A. 单纯的说服教育B.必要的强制C. 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答案】C5[单选题]“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这段话是由谁阐述的?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亚里士多德【答案】D【解析】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述法治问题的先哲。
6[单选题]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 )。
A. 法的调整性职能B.法的保护性职能C. 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 法的社会公共职能【答案】B7[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从法的规范作用看,该项规定属于下列哪一情况?A.个别指B.确定的指引C.有选择的指引D.非规范性指引【答案】C【解析】法的指引作用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从法官裁判的角度看,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条文规定的内容?(2012年卷一10题,单选)A.条文涉及法的渊源B.条文规定了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C.条文直接规定了裁判规则D.条文规定了法律关系正确答案:A解析:《民法通则》第6条涉及的“法律”、“国家政策”均属于法的渊源,故A项正确。
法与政策的一般关系是二者是存在区别,也存在联系。
该条未涉及此,故B项错。
所谓裁判规则,是指决定案件争议问题如何处理的规则,即案件的裁判标准,或者说,案件判决结论的大前提。
《民法通则》第6条仅仅是指示如何适用法律、国家政策,该条不能直接作为法院裁判结论的大前提,故C 项错。
法律关系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该条未涉及具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故D项错。
知识模块:法理学2.甲法官处理一起伤害赔偿案件,耐心向被告乙解释计算赔偿数额的法律依据,并将最高法院公报发布的已生效同类判决提供乙参考。
乙接受甲法官建议,在民事调解书上签字赔偿了原告损失。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2011年卷一14题,单选)A.法院已生效同类判决具有普遍约束力B.甲法官在该案调解时适用了判例法C.甲法官提供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说服力D.民事调解书经乙签署后即具有行政强制执行力正确答案:C解析:一般地,法的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后者,是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合同等的法的效力。
这些文件在经过法定程序之后也具有约束力,任何人不得违反。
但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适用法律的结果而不是法律本身,因此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司法考试一卷《法理学》专题训练与答案解析(1)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中的“法”通常指的是:A. 法律条文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体系答案:C2.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道德约束D. 个人信仰答案:B3.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A. 增加法律条文B. 消除法律条文的模糊性C. 改变法律条文D. 创造新的法律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原则?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律至上原则答案:C5. 法律推理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7.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和公民B. 国家机关和法人C. 公民和法人D. 国家机关、公民和法人答案:D8. 法律效力的终止通常基于:A. 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B9. 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是: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10.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C.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推理的种类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BCD4.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目的解释答案:ABCD5. 法律效力的根据包括:A. 法律的制定程序B. 法律的内容C. 法律的适用范围D. 法律的实施效果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仅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司法考试《法理学》考前测试题及答案

司法考试《法理学》考前测试题及答案司法考试《法理学》考前测试题及答案 11、[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 )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判例法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答案】ABD2、[多选题]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类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多选题]有机联系的整体。
本题选项中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香港和大陆虽然属于不同法系,但是都属于同一法律体系,因此C项是正确的。
我国古代虽然是“诸法合体”,没有划分部门法,但不能因此说不存在法律体系,因此D项是错误的。
3、[单选题]下列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A.省级政府B.较大市的人大C.自治区人大D.经济特区【答案】B4、[多选题]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 )A.行政法B.婚姻法C.刑法D.公司法【答案】AC5、[多选题]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 )A.合同法B.商标法C.继承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答案】ABC6、[多选题]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A.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B.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C.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多选题]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和发展为条件D.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权利本位”思想,在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中,权利处于最终地位,义务始终是为权利服务的,因此B项是错误的。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_真题-无答案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秦某以虚构言论、合成图片的手段在网上传播多条“警察打人”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县公安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8日的处罚。
秦某认为自己是在行使言论自由权,遂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应承担法律责任。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卷一8题)A. 相对于自由价值,秩序价值处于法的价值的顶端B. 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个案平衡原则解决法的价值冲突C. “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仅是对案件客观事实的陈述D. 言论自由作为人权,既是道德权利又是法律权利2.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5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实施罚款处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收缴的罚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
”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卷一8题)A. 表达的是禁止性规则B. 表达的是强行性规则C. 表达的是程序性原则D. 表达了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3. 赵某与陈女订婚,付其5000元彩礼,赵母另付其1000元“见面礼”。
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赵某诉请陈女返还该6000元费用。
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求返还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陈女返还。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3年卷一12题)A. 法官所提及的“习俗”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 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 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符合《婚姻法》第19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之规定D. 《婚姻法》和《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均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4. 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是针对特定人之间发生的具体案件而作出的,不具有“规范性”,也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故B项“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述错误,C项“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的表述错误。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基础知识练习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基础知识练习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基础知识练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平时的努力,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基础知识练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起到帮助!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法律渊源的有(ABD)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判例法D.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下列机构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B)A.省级政府B.较大市的人大C.自治区人大D.经济特区3、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AC)A.行政法B.婚姻法C.刑法D.公司法4、下列属于民商法法律部门的子部门的是(ABC)A.合同法B.商标法C.继承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5、下列属于法律部门划分原则的是(ACD)A.整体性原则B.比例原则C.均衡原则D.兼顾新法原则6、下列属于民商法的调整特点的有(ABCD)A.平等B.自愿C.等价有偿D.合意7、下列法律部门中没有以一部法典作为轴心法律规范的是(AC)A.行政法法律部门B.刑法法律部门C.经济法法律部门D.诉讼法法律部门8、下列属于权利要素的有(ABCD)A.资格B.主张C.利益D.可能9、下列属于权利和义务的特征的是(ABD)A.法律性B.明确性C.绝对性D.工具性10、下列权利属于基本权利的的是(AB)A.言论自由B.选举权C.名誉权D.知识产权11、下列属于公法责任的有(ACD)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诉讼责任12、下列属于制裁的是(ABD)A.罚款B.行政拘留C.国家赔偿D.有期徒刑13、我国对环境污染责任所采用的过错原则是(B)A.过错责任B.无过错责任C.公平责任D.过错推定责任14、法制现代化的静态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现代化(ABCD)A.法律制度B.法律规范C.法律组织机构D.法律设施15、以下属于法制现代化的动态目标的有(ABD)A.贯彻法治原则B.确立现代法律价值观C.完善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D.法律心理、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16、我国法制建设方针和要求是(ABCD)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17、下列属于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是(ACD)A.法律至上B.三权分立C.法律统一D.法律独立18、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动力包括(BCD)A.党的领导B.市场经济C.民主政治D.民众的法治需求二、名词解释1、法律移植: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题(1) 含答案

司法考试卷一法理学模拟试题(1)含答案 1.谈到“法”这个词的词源及其含义,几位法律界人士分别发表了如下看法,你认为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说,通过考察法的词源,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一个民族的法律文化 B.乙说,古代中国法、刑、律只是不同时期指称同一现象的不同语词,三者的核心是刑 C.丙认为,中国古代法的名称从“刑”到“律”的变化,表明了中国法律的根本性变迁 D.丁认为,在欧洲,法与正义有联系,并存在法律二元论的观念 2.以下有关法的表述中,哪项是法的本质的最终体现?()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正式行为规范 B.法的内容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C.法体现的国家意志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3.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B.就性质而言,法律和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C.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D.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4.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项为正确的组合?() ①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均有约束力,为人们提供了行为的标准,因而具有法的特征和效力 ②一位党的干部因受贿被判处刑罚,同时被开除党籍,这些都是法的实施方式的体现 ③法是司法机关的办案依据,因此,可作办案依据的典型判例、行政规章、国家政策都可列入法的范畴 ④法的适用范围具有普遍性,由于北京市地方性法规只能在北京市有效,因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A.①④B.②③④C.都不正确D.④ 答案解析 1.答案ABD 解析:考察法的词源和词义,可以从中了解早期人类对法律现象的认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一个民族的法律文化。
在古代中国,法与刑、法与律可互训,其含义相通,法、刑、律只是不同时期指称同一现象的不同语词,三者的核心依然是刑,并不表明中国法律的根本性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考试资料网 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
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的关系。
选项A、B、C是正确的,选项D是错误的。
本题要求选错误的,因此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