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费舍法案》
• 1918年英国通过了以文教大臣费舍命名的 教育法案。主要内容:为2、5岁的儿童开 办幼儿学校。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5~14 岁等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3.《巴特勒教育法》
• 1944年,英国通过了《巴特勒教育法》,主要内容: (1)设立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教育部,以加强中央
(1)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取消11岁考试,普遍设立综合中学; (3)在高等教育方面,60年代的改革宣布实
行双重制。
现在二十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80年后的英国教育改革
1983年《雷弗休姆报告》:扩大高等教育的入学途径,将
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和学位 结构,加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等。它为英国的高等教 育设计了未来发展蓝图。 “幼儿凭证计划” ——1995年7月,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波德公 布了一套数目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 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愿进学前教育结构的4岁儿童接受
• 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出现了一批反对 封建制度、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启 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
• 1858年,他创立的“兰学塾”(1868年改 为庆应义塾)强调独立精神的培养,重视 数理之学研究,为明治维新培养了许多 优秀人才。主要著作有《劝学篇》等。
• 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 英国的贵族中等教育主要有两种类型:文法学校和公学。 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文,并进行一定 的基础教育。后来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 备学校。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又出现了公学,比较著名的 有温彻斯特公学和伊顿公学等。
现在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现在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贝尔和兰开斯特 创立了导生制。在实行导生制的学校里, 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教师 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到的教学内 容再教给其他学生。这样,一个教师可以 通过导生教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学生。导生 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多、 教师少的矛盾,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初等教 育的发展。
土地,作为创办实施“自由与实用教育”学院的经费。 由于这种学院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受到许多州的重 视。
现在十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1875—1880年帕克在担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 长期间,提出了“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 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主张。在教学方法上,他 废除了背诵法,强调领悟和理解,主张进行实物 教学、观察教学。
现在七页,总共五十七页。
二、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各派别提出了各种 不同的教育改革方案,反映了资产阶级对 国民教育的要求。其中,康多塞、雷佩尔 提和拉瓦锡的教育改革计划具有代表性。
现在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 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 帝国大学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 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部门。 1808年,法国被划分为27个“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 工作。各类学校的学年安排、课程设置、 考试和升级规定等都是全国统一管理。 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成为法国 近、现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
现在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五、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 184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教育厅长贺拉斯·曼积极
倡导由州政府举办公立学校,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公立学校
运动的发展。贺拉斯·曼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
父”。
•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毛雷尔拨地法》,规定各 州凡有国会议员1人,联邦政府就拨给州3万英亩公有
现在二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六、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 (一)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教育概况 明治维新以前,对日本政治、思想文化 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发生了重要影响的思 想主要有:儒学、国学和兰学。
• 幕府时期,日本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幕府 直辖学校、藩学和民众教育所三种类型。 藩学一般设在地方封建主“大名”的领 地上,以培养武士为目的。
在他的倡导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它不仅重视教学,更强 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开创了高等教育 “教学与科研”两大任务并重的新的局面,成为各高校学 习的榜样。
现在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四、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 彼得一世在其统治期间,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的主要内 容有:
(1)实行新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现在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 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类型是 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国立中学实行寄 宿制,重古典学科,主要为学生升大学 服务。市立中学的课程要求低于国立中 学,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担 任国家官员。
现在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三、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 (一)十七、十八世纪的教育改革 •
外国教育史发展历程
现在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第二编 近代外国教育
• 近代外国教育制度
•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 近代外国教育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重点掌握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 和日本近代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史实, 及主要教育改革法案等内容。
现在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7—18世纪的德国中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是 文科中学。文科中学系宗教改革时期由梅 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 科中学演变而来的。它与初等学校无直接 的联系,是为王公贵族服务的。文科中学 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府培养一 般官员。
现在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 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 “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这 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 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重视近代科 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满足了工商 业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五十七页。
第三编 现代外国教育
第六章 现代外国教育制度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结合现 代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特点, 重点认识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和 前苏联教育制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其 特点,认识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对20世纪各 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现在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 19世纪20年代,英国开展了“新大学运 动”。
• 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为 伦敦大学。
现在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 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 (福斯特法案)。规定对5-12岁的儿童 实施强迫教育、用地方税收举办公立初 等学校等。1870年的初等教育法,是英 国一次创立国民初等义务教育制度的尝 试,奠定了英国教育制度的基础。
现在十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 1918年,美国成立的“中等教育改组委 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7大目标。
• 主要内容是: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 知识技能、做家庭的有作为的成员、具 有就业能力、胜任公民职责、会利用闲 暇时间、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美国中等 教育目标的制定,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 和社会生活方式对个人和教育的影响, 一直成为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 寺子屋是民众的初级教育机构,寺子屋 的开办人多为僧侣、武士等。寺子屋的 学生称“寺子”,以平民子弟居多。学 习的科目主要是读、写、算和诵读佛经 等。到明治维新前夕,寺子屋已发展到2 万多所,为日本明治维新后初等教育的 普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现在二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 18世纪末,德国兴起了泛爱主义的教育 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巴西多。
现在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二)十九世纪初洪堡德的教育改革
• (1)在初等教育方面,特别重视提高师资培养的数 量和质量,努力改进培训工作。 (2)在中等教育方面,十分重视文科中学的改革。 (3)在高等教育方面,重视新大学的建设工作。1810年,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五十七页。
一、现代英国教育制度
(一)英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教育改革 1.《巴尔福法案》
• 1902年英国颁布了一项法案,规定每个地 方教育当局设教育委员会,从而形成了中 央控制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教育领导体制。 该法案授权地方举办中等学校的权利,建 立了公立中等教育制度。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五十七页。
对教育的集中领导;
(2)把义务教育年限从原先的9年延长为10年;
(3)公立中学实行免费;
(4)详细规定了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等。
• 1944年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 重要的教育法令,它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 基本方针和政策。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二)英国20世纪5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 十七世纪,英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学园” 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开设了一些近代 的课程如数学、自然哲学、政治科学、历 史等。它为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模式。
• 1781年,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工人子 弟兴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要是利用 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和宗教知识, 而被称为“星期日学校”。到19世纪初。 星期日学校的就学人数已达100多万。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五十七页。
(二)明治维新后日本教育的发展
• 1872年8月,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 校制度。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中央集权制,规定开 办初级和高级两段各4年的小学校,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 1890年,政府以天皇诏敕的名义颁布了以儒家忠孝、 仁爱为教育内容,掺杂近代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 《教育敕语》。它的颁布,规定了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的方向,奠定了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直成为 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领。
1、“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
1947年,郎之万、瓦隆提出了“教育改革方案”。 “方案”以“现代化”、“民主化”为目标提出六 条教改原则:
• (1)要求一切儿童都应受到教育;
• (2)无论知识分子还是一般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都 应有同样的尊严;
• (3)一切儿童和成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等。 它是法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法国 二战后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
现在九页,总共五十七页。
• 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两 次颁布有关初等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 “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6-13 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 育实行免费;要求学校与宗教脱离等。 费里教育法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 和世俗性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他强调要废除强制与威胁的制度,主张教师要把尊重学 生、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最高原则。帕克在教育实践
中所创立的原则和方法被称为“昆西教学法”,在当 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现在十八页,总共五十七页。
• 19世纪末,美国中小学学制由8—4制改成了 6—3—3制,这是美国成功解决教育问题的范 例,它在没有增加太多教育经费的情况下, 收到了普及初等教育和扩充中等教育的双重 实效,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通教育都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
(2)中等教育主要形式有文法、技术、现代、综合 中学等几种形式,数量最多的是综合中学,还保 留有自成系统的公学。
(3)高等教育主要有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 学、新大学、技术大学以及开放大学等。
现在三十二页,总共五十七页。
二、现代法国教育制度
• 19世纪末,法国已逐步形成了现代学制的雏形,是 一种典刑的双轨学校制度。
(2)开办普通学校;
(3)设立专门学校; (4)创建科学院。 为改变俄国的落后局面做出了贡献。
• 18世纪中期,俄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突出成就是
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这所大学是在俄国科学家罗 蒙诺索夫的倡导下设立的,具有世俗性的特点。
现在十五页,总共五想和教育实践 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教育家乌申斯基详细 论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合理 组织的国民学校是在国民日常生活中获得可 靠的进步的基础,应按俄国民族特点和国情 建立俄国的学校。
3个月高质量教育的费用。
现在三十页,总共五十七页。
英国目前的教学改革:
1、课程控制: 校本课程
2、教学决策: 教师自治
国家课程
目标导向
3、教学模式: 儿童中心
学科中心
4、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现在三十一页,总共五十七页。
(三)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1)初等教育分为两段,5—7岁的儿童人幼儿学校, 7—11岁儿童进初级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