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思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反思暨求同思维操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实验设计与分析: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常见实验的原理、流程以及结果的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

(5)植物激素:联系生产实际考查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应用。

(6)光合与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光合与呼吸的综合应用、光合与呼吸速率的测定。

(7)稳态与调节:分析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物质交换的关系)和理化性质(渗透压—水平衡),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的过程和特点、不同植物激素的来源、运输、作用、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8)种群和群落:种群和群落的判断、种群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类型的判断。

(9)遗传基本规律:基因的来源、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遗传方式、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概率、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前提条件、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推断某个体的基因组成及亲子代之间基因的关系等理性思维;该考点常与变异、育种、基因的表达和进化综合。

(10)生态系统及功能:创设某一营养级某种生物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或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为背景,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绘制、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判断、功能类型的特点;食物链中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等等。

2.2关键能力
(1)理解能力
要求深入了解必备知识的内涵并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将单一、零散的知识构建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作为能力培养与素养发展的基石。

第1题: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图文转化
第2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联系
第3题:信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机理
(2)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是生物学自然科学属性的鲜明体现。

在对所学实验的实践和学习后,能够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如分析问题、设计实验、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或作出解释,掌握科学探究的整个流程。

第2题:解释合理的是
第3题:治疗方法合理的是
第4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第29题:(1)由图可判断NO3-进入跟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______
(3)判断依据是______
(4)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第30题:(1)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原因是______
第32题:(2)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第37题:(4)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第38题:(3)说明_____(答出1种情况即可);说明 _________。

(4)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________ 。

(3)解决问题能力
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理念的体现,反映了生物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与生物学相关的生活生产实践等情境中的问题。

第3题:肌肉痉挛治疗问题
第6题:养鸡场选育问题
第29题:第(4)问,农业生产上,促进矿质元素吸收采取措施是
第32题:确定基因型问题
第37题:确定最适浓度问题
(4)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生产实践等情境中的问题,能够运用知识、经验、获取的相应信息,提出新解释、新方法、新思路或得出新结论;或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新证据得出新的结论或提出新的观点第31题:调查动物种群密度采用空中拍照优势是:
第37题:制糖废液利用的意义是:
2.3生物学科素养
(1)知识与观念(知)
结构与功能观;物质、能量和信息观;进化与适应观;
稳态与平衡观;第2题;系统观;生态观等。

第5题、31题
科学思维(意)
(2)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建立模型、分析与综合、第4题;批判性思维等。

第30题
(3)责任与担当(情)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健康生活、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等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

第3题、第37、38题、第29题
(4)探究与创新(行)
观察提问、设计实验、方案实施、交流讨论:第32题、第37题
4、精选练习题,提高训练质量。

一轮衡水金卷;重点题型卷10套。

6+4+1;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十套;高三核心模拟卷六套;高三理科综合考试卷(模拟考试卷);高考样卷三套(信息卷);考试说明统一考试样卷10套(二轮限训专练);近年高考试题选择专练及主干知识分类汇编等。

5、加强集体合作。

做好分工
三、复习备考中的不足与建议
1、引导学生看课本不够。

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考试是考教材,考试内容来源于书本。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
2. 对情境的创设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练习不足。

情境——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
3.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教学不足.
4.知识网络构建不足.
求同思维简化复杂生物学问题
1.在多个概念的相似表达方面求同存异
1. 1 从概念包含的要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例如, 运用“产生来源→作用→化学本质”这一模式来理解酶和抗体的定义。

又如, 运用“两同一不同”来归纳下列几组概念。

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 来源不同(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 ) ;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 不同表现类型;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一对相对性状 ( 不同 )的两个基因;
种群: 生活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一群 ( 不同 )个体。

还有些概念可以直接从字面上去理解。

如体液与体温、应激性和向性运动、染色质和染色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等。

1. 2 从概念的本质联系进行归纳
例如,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这几组概念的本质联系就是先天性( 通过遗传而生来就有的) 和后天性 (出生后逐渐形成的 ) 。

又如, 各个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稳态。

分子水平的稳态: 细胞内的各种理化性质大致维持相对稳定, 如渗透压、 pH、Na+/K+的衡等;
各种酶促反应的进行受到反馈调节——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
基因有选择地表达过程存在稳态。

内环境( 个体水平) 的稳态: 生理学家将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 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叫内环境的稳态。

宏观领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水平 ) 的稳态: 种群数量的 S型增长中, K值——环境容纳量说明了稳态; 群落的演替, 最后形成顶级群落也说明了稳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可见稳态不是恒定不变, 而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即动态平衡。

2. 在某些生理活动的影响因素方面万法归宗
2. 1 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总结影响的因素
例如, 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有内因 (因遗传物质影响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 和外因 ( 因温度、氧气、 pH 等因素影响呼吸作用供能 )。

又如,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内因( 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光合速率不同) 和外因( 光照、CO2、温度、矿质元素、水、O2
等) 。

同样,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也有内因(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呼吸速率不同 )和外因 (如 CO2、温度、水、O2等)。

2. 2 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总结影响的因素
例如, 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大致归纳为: 物理致癌因子( 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等 ) 、化学致癌因子 (砷、苯、煤焦油) 和生物致癌因子(病毒等) 。

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归纳为: 物理因素( X射线、激光、紫外线等) 、化学因素( 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和生物因素 ( 病毒和某些细菌等 )。

提高CO2含量的措施有物理方面( 通风、施放干冰 )、化学方面 ( CO2发生器、施用适量的碳铵化肥)以及生物方面 (增施农家肥, 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提供 CO2, 等等 ) 。

3. 在某些过程的发生进程方面殊途同归
3.1 几种生殖过程可用一个模式图表示: A→B→C
A代表亲代, C 代表子代, 若为分裂生殖, 则B为亲代产生的幼体;
若为孢子生殖, 则 B为孢子; 若为出芽生殖, 则 B 为芽体;
若为营养生殖, 则 B 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若为组织培养, 则 B 为根尖、芽尖或花粉;
若为有性生殖, 则 B 为受精卵。

3.2 某些人体和人体细胞内信息传递机制可用下面这一模式图表示:
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则①表示感受器, ②表示神
经中枢, ③表示效应器, 其中信息以局部电流和神经递质的形式传
导;
若该图中①表示下丘脑,②表示垂体, ③表示甲状腺, 则③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①分泌
4、②分泌5均具有抑制作用;
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则
①表示DNA, ②表示RNA, ③表示蛋白质;
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 则①表示抗原决定簇, ②表示吞噬
细胞和T细胞, ③表示 B 细胞。

3.3 多个不同的生物学知识可以用一类曲线图表示
若纵轴代表耗氧量, 横轴代表环境温度, 则下降曲线代表恒温动物耗氧量的变化曲线(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 代谢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减慢, 消耗氧气就少 ), 上升曲线代表变温动物耗氧量的变化曲线(代谢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耗氧量增多 ) ;
若纵轴代表生长素浓度, 横轴代表根、茎的生长状况, 则下降曲线代表根的生长状况( 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 浓度越高,生长越慢), 上升曲线代表茎的生长状况( 茎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适宜的高浓度仍然促进茎的生长 ) ;
若纵轴代表稳定性, 横轴代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则下降曲线表示恢复力稳定性, 上升曲线表示抵抗力稳定性。

4.完成不同生理活动的结构不谋而合
渗透压的调节中枢、血糖的调节中枢、体温的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温度感受器的分布、过敏反应的抗体的分布都在皮肤、黏膜等; 染色质、DNA、幽门螺旋杆菌、水绵的带状叶绿体在长筒状细胞中的排列方式等都具有螺旋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