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医疗招聘考试心理学资料: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将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的重点做一下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觉察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

应激反应对于个体生存和适应都是必须的,一般性适应综合征分为三期,分别是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情景或事件认知评价的结果。

心理应激的意义:为医学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框架和思路,在应激与疾病的发病机理、健康促进领域具有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应激源是引起应激的刺激,也就是应激的原因。

通常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要求并进而导致充满紧张性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刺激物。

应激过程的中介因素包括两种,主要是心理中介和生理中介。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也称应激的心身反应。

应激的生理反应有三条中介途径,分别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并且这三种途径是一个整体。

应激的心理反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情绪性应激反应、认知性应激反应、行为性应激反应。

应激的后果分为三种,分别是适应、不适应和亚适应。

不适应常引起各种各样的医学后果,可引发生理变化,也可以引起精神心理障碍。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
关。

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是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习三大理论。

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原则,都应该兼顾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最后我们通过一道例题,回顾今天的知识点。

【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应激的后果:
A.适应
B.不适应
C.亚适应
D.抵抗
【答案】D。

解析:应激的后果分为三种,分别是适应、不适应和亚适应。

不适应常引起各种各样的医学后果,可引发生理变化,也可以引起精神心理障碍。

故本题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