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政治模拟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冲刺】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道
德与法治试卷政治模拟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1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政治模拟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分析说明题
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XXX同学上网查阅了民法典的编纂过程,找到了以下材料:
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10次审议,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2万条意见和建议。

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向民众征求意见以及广大民众的积极回应分别告诉我们什么?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进行阐述。

2.2020年春节期间,中学生XXX在班级群里转发“玩雪会感染”等不实言论。

有同学指出他传播的是谣言,要求他停止传播。

XXX辩解称,发什么是我的自由。

老师发现XXX的行为后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请以材料中老师的身份,写一段教育XXX的话。

(要求150字左右)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为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初中生XXX汇集到以下统计数据,如下列图表所示:
指标
全球创新指数
2015年
世界第29位
试卷第1页,总2页
2019年
世界第14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国际科技期刊论文发表量
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
6.3件
8286篇
亿元
13.3件

.6亿元
1)从图、表中可以分别获得怎样的结论?你获得该结论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我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30年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XXX同学对此目标的实现充满信心。

2)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回答,XXX同学对于目标实现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4.“人民英雄”XXX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

肺炎疫情发生后,年逾七旬的他逆行出征,紧急飞赴武汉指导中医医疗队开展临床救治;他临危受命,创造性地提出组建中医方舱医院;他手术摘除胆囊后便再度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为了让同在抗疫一线的儿子安心抗疫工作,拒绝了儿子的探望。

XXX坚守武汉到最后才撤退。

某班级决意召开“研究英雄XXX履职尽责勇继承”的主题研究举动,你是否愿意成为该主题研究举动的策划者?结合案例,综合运用所学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试卷第2页,总2页
参考答案
1.①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大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纪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增进人与社会的配合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②法治还要去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根蒂根基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举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详解】
此题考察依法治国。

依据题文描述,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向民众征求依据以及广大民众积极回应,表明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法治要求实现良法之治,要求实行善治。

言之有理即可。

2.提纲: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
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依法行使权利,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结合教材知识,从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正确行使权利;自由的含义等方面来组织答案即可。

3.(1)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我国全球创新指数不断提高,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多。

依据: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广大人民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等。

2)落实科教兴国计谋,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自主创新本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将来的方针,坚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益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益于创新的举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益于创新的舆论空气和法治情况。

详解】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注意各个调查内容,具体围绕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我国全球创新指数不断提高,论文发表数量不断增加,我
答案第1页,总2页
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多分别概括图、表中的内容。

对这些结论的依据的认识,从我国实施的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民创新意识的增强等方面进行概括说明。

2)审好题目要求,本题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和理解。

依据教材知识,从实施的战略、工作重心的转移、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的方针以及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4.愿意。

理由:①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②作为中华儿女,他做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③他承担责任,不言价格与回报;具有无私贡献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详解】
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判断出该主题研究活动具有积极影响,所以我愿意成为该主题研究活动的策划者。

理由结合教材知识和人物事迹,从坚定文化自信的做法、作为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等方面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