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三月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且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D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之称。
2.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药剂量适当B.合理选择药物
C.按时用药D.抗生素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详解】
用药时,根据病情,适当用药,属于安全用药,A正确;合理选择药物,属于安全用药,B正确;服药时,要按时.C叙述正确;抗生素长期使用或滥用,就会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而失去治疗效果。
D叙述错误。
3.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
A.b B.d C.p D.q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是上下左右都相反。
【详解】
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
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像是d。
故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4.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属B.种C.界D.科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5.在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血管中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对这些血普描述正确的是()
A.管壁极薄,仅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构成B.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C.结构特点与其适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D.管内血被流动速度较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
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它有下列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管壁薄、管腔细、血流慢、数量多。
【详解】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其中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管壁的内面没有瓣膜。
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选项C正确。
【点睛】
对于毛细血管适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可根据它的三大特点:薄、细、慢进行掌握。
6.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 B.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
C.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 D.病毒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
【答案】B
【解析】
(1)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
A、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A错误;
B、细菌数量最多,分布广泛,而且十分微小,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的结构,B正确;
C、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营养方式异养,C错误;
D、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是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点睛】
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7.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液泡数量和体积的变化是()
A.液泡数目逐渐减少,体积增大B.液泡数目逐渐减少,体积减小
C.液泡数目逐渐增多,体积增大D.液泡数目逐渐增多,体积不变
【答案】A
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就是细胞生长。
细胞不能无限生长。
【详解】
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质里的许多小液泡逐渐融合形成大液泡。
当细胞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体积就不再增大,细胞停止生长,这时一般只有一个大液泡。
所以“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液泡的变化是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如图: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胞生长的概念和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的变化。
8.2018年3月15曰,全球首例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成功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满百日了。
“中中”和“华华”的遗传物质与供体体细胞相同,这些遗传物质储存在()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答案】D
【解析】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所以“中中”和“华华”的遗传物质与供体体细胞相同,这些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D正确。
9.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详解】
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C、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的功能。
10.海马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A.哺乳类B.鱼类C.昆虫D.爬行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详解】
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点睛】
关键是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11.下列哪一项活动不会造成食物链的缩短
A.砍伐森林B.围湖造田C.开垦草原D.稻田养鱼
【答案】D
【解析】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
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使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减少,因此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食物链的缩短,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等。
而稻田里养鱼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12.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结构是()
A.甲状腺B.胰腺
C.垂体D.肾上腺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
卵巢)等。
(2)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是分泌物是否由导管排出体外。
【详解】
胰脏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
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可以消化食物,分泌物属于消化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内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能分泌胰岛素。
所以既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胰腺。
【点睛】
解题关键是掌握胰脏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
13.关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桃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桃花结果需经过:开花→花粉管的形成→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C.细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D.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详解】
桃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A正确;
花开后历经传粉和受精,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桃花结果需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B错误;
细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C正确;
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D正确。
【点睛】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熟练掌握。
14.2014年春晚,一首深情的歌曲《时间都去哪了》,使大萌萌父女一夜爆红,父女俩30年的30张合照感动众人,演绎了天下父母的大爱,也记录了女儿“女大十八变”越来越漂亮的过程。
那么,与女性体型特征在青春期变化有直接关系的器官和物质分别是
A.卵巢、生长激素
C.卵巢、雌性激素
D.子宫、雄性激素
【答案】C
【解析】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卵巢是分泌的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C正确。
15.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双胞胎个体发育的部分过程,据图推断甲、乙两人一定()
A.同为男性B.同为女性C.性别相同D.性别不同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一分为二后,两部分分别发育而成的,因此属于同卵双胞胎。
同卵双胞胎的性染色体是相同的,性别也是相同的,至于是男是女要看是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故C符合题意。
点睛: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同卵双胞胎的性染色体是相同的,因此其性别也一定相同。
16.如图是人的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由1、2两部分组成
B.4把1与2连接起来
C.5内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
D.脱臼就是1从2内滑脱出来的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窝,③关节软骨,④关节囊,⑤关节腔。
【详解】
A不正确;由于④关节囊把①关节头与②关节窝牢牢地连接起来,使关节具有牢固的特性,B正确;⑤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可增强关节活动时的灵活性,C正确;脱臼就是由于不正确的活动,导致①关节头从②关节窝内滑脱出来的现象,D正确。
【点睛】
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7.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秦冠”等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
A.扦插B.压条C.嫁接D.播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据此作答。
【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因此一棵树上能结出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苹果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苹果树上即可。
可见C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嫁接的知识,最好既能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题目,又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18.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胎盘和子宫
B.脐带和子宫
C.胎盘和脐带
D.子宫和卵巢
【答案】C
【解析】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9.下列腺体中,不属于消化腺的是()
A.肠腺、胃腺B.甲状腺、肾上腺
C.肝脏、唾液腺D.肠腺、胰腺
【答案】B
【分析】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据此解答。
【详解】
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唾液腺分泌唾液,胆囊储存胆汁,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
因此不属于消化腺的是甲状腺、肾上腺。
故选B。
【点睛】
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20.人在抓到一个烫手的鸡蛋时,会不假思索地迅速松手,对此所受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简单反射,由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B、属于简单反射,由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C、属于复杂反射,由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D、属于复杂反射,由大脑中的神经中枢控制完成
【答案】A
【解析】略
21.消化道吸收的水分运输到肾脏排出体外,不需经过的部位是()
A.肾动脉B.肾静脉
C.下腔静脉D.右心房
【答案】B
【解析】
【分析】
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人喝进体内的水被消化道吸收后进入了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至肾脏的一部分水可能随尿液排出了体外。
【详解】
人喝进体内的水在消化道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一部分水随血液循环流出)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即在肾小球处,一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水就不经过肾静脉而排出了体外。
B正确。
【点睛】
22.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是()
A.身高和体重突增B.脑部生长速度加快
C.性发育和性成熟D.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答案】B
【解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突增,A正确;
青春期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大脑的兴奋性比较强,但脑的重量不再迅速增加,B错误,D正确;
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C正确。
23.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后,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经脱色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的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下面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光合作用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
B.本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C.滴加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为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详解】
A、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