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圣外王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内圣外王思想
浅谈内圣外王思想
“内圣外王”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在塑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品行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上起了巨大的指引作用,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的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思想导向作用十分突出。
什么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自己内心的素养到达圣人的高度,拥有仁义之心、恻隐之心、慈爱之心、求知之心、济世之心和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
外王就是在治世上实行王道,以仁义为中心适当辅以其他手段来治理国家。
内圣是人格理想,外王是政治理想,只有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相结合才能治理好国家。
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能拥有正确的方向,没有道德的政治只会成为霸道,导致暴政,试看秦始皇和隋炀帝,他们拥有伟大的功业,但是最终却早早的终结了自己的王朝,就是因为没有注重道德,没有注重人民的感受。
同样,道德也必须紧紧依靠政治,要不然不会有广泛与长足的发展,也就不会有普遍的影响。
试看儒家的发展道路,正是在汉朝董仲舒的改良儒学以适应大统一的政治诉求才造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才大大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官方化,加速了他的传播与发展。
所以说,内圣和外王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不可分开。
内圣外王的思想虽然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但是他却并非产生于儒家经典,而是产生于道家思想,但是他与儒家思想有着相同之处,以后便发展成为儒家的主要思想。
内圣外王的思想最早见于《庄子天下
没有一定的基础而去教育别人会将别人引上错误的道路。
古人有三立,曰立德、立言、立功。
就是对立人的具体阐释。
那么内圣与外王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关于内圣,古人说“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修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符合仁义的要求,以礼为纲,既要忠于职守又要胸怀天下,即使自己身处卑微之处也不应当放弃奋斗,这种思想成为封建社会出身贫寒的士人们奋斗的动力依据。
关于外王,他的要求是“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将法则与道德结合起来,讲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在统治阶级统治人民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知识分子的塑造符合国家的要求,对于封建官僚的塑造与官僚体系的建立有极大的推进,士人们共同追寻的目标即圣人这个理想永不停止,坚持到最后的成为明君圣王与清官循吏,中途而废的成为昏君庸主与奸佞小人,他对于士人的人格、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不可阻挡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治理结合外儒内法保障了统治秩序的有序性。
试看近代社会,在领导人身上的内圣外王犹可以清晰地看到。
毛泽东一生读书无数且终生都未停止,他从中国绵长而辉煌的历
史中吸收了知识与经验,他虽然是中共与新中国唯一几个没有出过国的领导人之一,但是却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人,这与他的传统思想与内圣外王的良好作用分不开。
再看统治了中国几十年的蒋介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二位领导人对于诗词、历史、传统思想方面的了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在这些方面有着不一般的发展,立己方能立人,内圣方能实现外王。
在今天,封建社会已经早已结束,儒家思想的影响也远不如以前大了。
然而,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还是应当吸取的,对于内圣外王的理解应当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水平与修养,作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立己以立人,天下其不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