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市薛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只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②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
A . ②③① .
B . ①②③
C . ③②①
D . ③①②
2. (2分)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四个句子,其中与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

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

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

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

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 . ①句
B . ②句
C . ③句
D . ④句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3. (3分) (2018九上·椒江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

“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
(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1)划线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A . hàng
B . xiàng
(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英
B . 阴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tíqiǎn
借________发挥________责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4. (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种豆南山下,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⑤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无奈与欣慰交织,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⑥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种面对人生的悲喜得失的“淡定与从容”,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

(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5. (7分)根据名著《昆虫记》回答问题。

(1)鲁迅说《昆虫记》“很有益”,该书的“有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2)罗曼·罗兰说法布尔“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举两例说明该作者掌握的小虫子的秘密。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6. (16分)(2020·徐汇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老爸种花老妈种菜
肖世群
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兄妹三人都参加了工作。

操劳了大半輩子的父母,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you)闲中的父亲,在楼房顶层的阳台上种起了花草。

②母亲也不甘寂寞,买来好几个大花盆,种上葱、蒜、生姜、辣椒、紫苏等。

从那以后,我家基本上就没买过这些调味蔬菜。

③有一天夜晚,一个邻居阿姨来到我家,说:“我们老家来亲成了,烧鱼的时候发现没有生姜.能不能借一点?”
④“烧鱼不放姜怎么行啊?”母亲很慷慨地答应下来。

看到自家种的菜解了邻居的燃眉之急,母亲有种莫大的成就感,她有些得意地时父亲说:“你看.我种莱可比你种那些无用的花草好吧?实用、实惠,还能解人急呢。


⑤母亲在花盆里种菜得到邻居的肯定后,受到极大的鼓岸。

她一鼓作气买了20多个大花盆,并把家里废弃的澡盆、脸盆以及只要能盛土保水的器具都用上了。

即使这样,母亲还觉得不够,居然把父亲的花草给扯掉,“征用”父亲的花盆来种菜。

父亲气得好几天没有理睬母亲。

⑥父亲除了摇头叹气,无可奈何。

在我们兄妹心眼里,读书出身的父亲从来就没赢过母亲。

这次他照样败下阵来.并成为母亲种菜的得力助手,经常帮助母亲培土、施肥、浇水。

⑦母亲的“莱园”在鼎盛时期,莱的品种几乎涵盖本地能种植的所有蔬菜,我家吃不完,母亲就拿来送人,还动员邻居随时去摘取。

⑧有一次,我帮母亲培土时,意外地发现土里有两枚一元的硬币.我猜想,可能是某位邻居给母亲的菜钱,被母亲拒绝后,心里过意不去,只好使用此方法。

母亲感叹道:“太见外了,多好的邻居啊!”
⑨父亲的退休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送3个孙子上学,上午和以前的老同事玩牌下棋、散散步、聊聊天,下午接孙子们回家后,再帮着母亲提水浇菜。

⑩有一年,母亲种的大蒜出苗了。

大清早,母亲对父亲说:“今天你送完孙子后.去割些草来。

这么毒辣的太阳,蒜苗不用草覆盖的话,会被晒死的。


⑪父亲遵命,背着竹筐,拿着镰刀,到家对面的山坡上去割草。

78岁的父亲老眼昏花,一脚踏空,从几米高的坡上栽下来,不省人事。

送到医院抢救,检查后被诊断为:颅内出血,病危。

⑫经医院全力抢救和治疗,父亲的病情才得到了有效控制。

清醒后的父亲趁母亲出去的间隙,把我们几个子女叫到他跟前,低声说:“千万不要再提起我摔倒的原因。

你们的妈妈已经很内疚,她的心脏病严重,别再让她受刺激。


⑬父亲在医院里一躺就是20多天,母亲一直坚持自己陪护、照顾父亲,不允许儿女接替她。

⑭母亲的理由是:“你们的爸爸这辈子身体一直很好,难得住一次院,我也难得有机会何候他一次,你们就别跟我抢了。

"她嘴上没有承认自己在父亲摔伤这件事上的过错,脸上却写满自责。

⑮父亲出院后,母亲又买了几个花盆,用商量的口气对父亲说:“现.在菜价跌得凶.这菜种起来没意思。

干脆,菜就不种了,改种花吧?”
⑯父亲说:“还是种菜吧。


⑰母亲说:“还是种花吧。


(1)看拼音写汉字:(you)闲________
(2)故事情节围绕着父母阳台种植的事情展开,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父亲认为种花怡情,母亲觉得种菜实惠,父母对事物价值的认识有差异。

B . 父亲成为母亲的种菜助手,是因为他最终认同了母亲种菜能够帮助别人。

C . 父亲把帮母亲种菜作为自己规律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他包容随和的个性。

D . 父亲清醒后不许子女提自己摔倒的原因,体现出他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

(4)文中三处画线句是对母亲的三次语言描写,请结合母亲说话的语气,分析母亲对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析文章结尾⑯⑰段的特点和作用。

7. (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衣服上的补丁
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个大款。

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表皮。

在等待车辆维修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他决定还是回去。

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

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工作太忙,他回去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穿着那件缝了补丁的衣服在各种场所穿梭,还谈成了一笔久拖未决的
大业务。

一直忙到了晚上,他想起了身上穿的是件破衣服,就脱了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第二天早上,他照例驾车到公司上班。

不一会,进来两个警察,警察说明来意。

原来,昨晚本市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绑匪绑架了跟他相邻的一家公司的老总。

老总家里报了案,如今绑匪已被擒获。

在审讯绑匪时,绑匪竟然意外地说,他们原来是想绑架他的,所以警察今天来提醒他注意安全。

他吃了一惊,问警察:“那他们为什么没有绑架我呢?”他知道,如果他遭遇绑架,他百分之百不会报警,而会尽一切可能满足绑匪的要求。

他以前曾经考虑过这种事的应对方案,他惟一想的是必须不惜代价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为你西装上面的补丁。

”警察说。

绑匪交待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架他的,可他们看到了他西装上面的补丁,便推想,他也许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有钱,因为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

还有一个绑匪说,他衣服上的补丁就像他母亲给他自己衣服上缝的补丁,因为他们有这样相同的母亲,所以他不支持绑架他,而中途换了目标。

他一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意外的补丁竟然救了他。

警察临走的时候问他,他衣服上的补丁是谁缝的,他说是他的母亲。

警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


上午,他昨天谈成的那笔业务正式签字,客户问他:“你昨天穿的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今天怎么没穿?”
他不好意思地说:“换下洗了。


那位大客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

从小小的补丁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你是个艰苦朴素的人,而一个艰苦朴素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

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1)文章围绕打了补丁的西装讲了两个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2)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从划线词语赏析)
②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

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从描写方法赏析)
(3)主人公在接过母亲打了补丁的西装后,在情节发展中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章暗写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4)“补丁”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8. (13分)文言文阅读。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划线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之:________
②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________
(2)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 (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折戟:折断了的戟。

戟,古代兵器。

B . 铁未销:铁还没有完全烂掉。

销,销蚀。

C . 将:将要。

D . 铜雀:台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所建,供歌舞宴游的场所。

楼顶立有高丈五的铜雀,故名。

(2)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是晚唐诗人杜牧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有感于三国时英雄之成败而写下的。

B .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C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两句为人们所传诵,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锁住东吴二乔了。

D . 诗歌运用以大见小的表现手法,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2019九上·杭州期末) 阅读以下文言短文,按要求改写。

谢公与客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要求:从“谢公”或“客”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将这则短文改写成150字左右的故事。

11. (5分) (2019九上·慈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突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
3-1、
3-2、
3-3、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4-1、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5-1、
5-2、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7-4、
六、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
8-1、
8-2、
8-3、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9-1、
9-2、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10-1、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