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有哪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有哪些
早教儿歌通常旋律优美动听,欢快和谐的节奏非常适合婴幼儿的发育特点。

下面小编整理了好听的早教儿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好听的早教儿歌介绍
1、春天在哪里
2、世上只有妈妈好
3、粉刷匠
4、娃哈哈
5、小小少年
6、马兰花
7、丢手绢
8、哆来咪
9、小喇叭
10、英文字母歌
11、泥娃娃英文版
12、泥娃娃
13、我的好妈妈
14、雪绒花
15、祝你生日快乐
16、幸福拍手歌
17、鲁冰花
18、妈妈的吻
19、摇篮曲
20、小红帽
21、响叮当(英文版)_亲宝儿歌经典系列
22、秋天催眠曲
23、Little peter rabbit
24、All the pretty little horses
25、Fiddle De Dee
26、bin go
27、Yankee Doodle
28、I am a little teapot.
29、Sally,go round the sun
30、Good night
早教儿歌的特点
结构简单,好学易懂,动听的歌声,语言活泼的特点,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感情的交流,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可以更好的表达对妈妈的爱等。

轻快的节奏,悦耳动听的旋律,简单精悍的文字,篇幅简单,结构单一,语言活波的特点,每首歌的播放时间控制在:2-3分钟。

中英文儿歌的集合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为他们学前教育做好了铺垫,深受小朋友和年轻父母们的喜欢。

简单易学的特点,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早教儿歌的简介及重要性
1.简介:
早教儿歌是针对0-6岁的儿童推出的一些儿歌,是集儿童歌谣,经典儿歌,摇篮曲为一体的儿歌汇合,欢快的节奏,简短的歌词,简单的结构,易学易懂的特点,深受广大小朋友和家长的喜欢。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
形式之一。

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

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

2.重要性:
早教儿歌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婴儿一般都喜欢音乐,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给婴儿快乐的刺激和满足。

经研究表明,多听音乐的婴儿与一般发育的同龄儿童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机灵得多,动作和语言也要早熟一些。

第二篇儿歌有哪些:好听的儿童歌曲排行榜
好听的儿童歌曲排行榜中的歌曲都是很优秀的,这些歌曲的旋律轻快,能够带给小朋友们快乐。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听的儿童歌曲排行榜吧!
好听的儿童歌曲排行榜
1.堆雪人
2.个字母
3.猪之歌
4.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5.人体五官名称
6.赶海的小姑娘
7.我有一只小毛驴
8.吉祥三宝
9.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0.小熊请客
11.小鸟小鸟
12.勾勾手好朋友
13.加油歌
14.司马光砸缸
15.童年的小摇车
16.小兔子乖乖
17.红绿灯
18.阳光少年
19.不怕不怕
20.西游记
好听的儿童歌曲排行榜
1.唱给老师的歌
2.秋天来了
3.八月桂花遍地开
4.找朋友
5.踏浪
6.清早听到公鸡叫
7.大西瓜
8.百变小樱夜之歌日语
9.包饺子
10.明天会更好
11.国旗多美丽
12.我最棒
13.小星星英文版
14.冬天的故事
15.汉语拼音
16.我和奶奶去买菜
17.卖报歌
18.做个好娃娃
19.读唐诗
20.长亭外古道边
好听的儿童歌曲排行榜
1.红河谷
2.小蛋壳
3.诚信
4.友谊地久天长
5.金色童年
6.小种子
7.咏鹅
8.少年英雄小哪吒
9.我还有点小糊涂
10.猴哥
第三篇儿歌有哪些:儿歌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儿歌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儿歌的特点
(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儿歌的内容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

”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

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
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

常见儿歌,一般有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

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简短、单纯,易诵易记。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有些儿歌还采用叠词叠韵,如皮作玖的儿歌《小鸟学我操操》:“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

操好了,再见了,小鸟“噗哧噗哧”飞走了。

”全歌押“iao”韵,使用摹声词及叠词叠韵,表现出汉语语言的音响美、回环美与活泼生动,切合幼儿学习语言需反复记忆的特点。

儿歌的作用
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

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的,因此儿歌对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儿童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

情感教育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
情感熏陶。

心理得到满足。

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如《小板凳》:“小板凳/真听话/和我一起等妈妈/妈妈下班回来/我请妈妈快坐下。

”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

启迪心智
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
训练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语言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

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在我们的记忆中,妈妈曾对我们说起的儿歌还依稀记得。

是啊,儿歌,曾给我们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哪能忘得掉呢!
如今,我们的宝宝也成长起来,妈妈的儿歌重又发挥了作用。

在宝宝小的时候,时常和他说儿歌,对宝宝实在是太重要了。

首先,儿歌对宝宝和语言发展大有好处。

因为儿歌琅琅上口,合辙押韵,宝宝爱听,也容易跟着妈妈学。

其次,儿歌短小精悍,便于宝宝记忆,宝宝一学就会,增强了宝宝的自信心,锻炼了宝宝的记忆力。

第三,通过说儿歌,还能扩大宝宝的知识面,使宝宝学会使用形象语言,描述动物及事物特征。

第四,儿歌有明显的节奏感,宝宝通过说儿歌能体会语言节奏。

儿歌的表现手法
儿歌的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演变。

儿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起兴、摹状、反复、设问等等。

(一)比喻
这是儿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不仅可使儿歌写得更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距离他们生活较远、不易理解的事物。

喻体都是儿童熟悉的事物。

如许浪的《月儿》:“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由于把弯月比作摇动的小船,把
圆月比作转动的银盘,所以在亲切而动态的描写过程中,使月亮盈亏变化的自然现象变得趣味盎然,鲜明生动。

(二)拟人
拟人手法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儿歌创作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李文雁的儿歌《小雨点》:“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

”把小雨点比拟成一个爱干净的孩子,这在儿童看来是十分有趣的事。

(三)夸张
儿歌中的夸张和想象密切关联,而且还常常带点幻想的色彩。

如《种葵花》:“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

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

葵花叶,绿油油,葵花瓣,黄灿灿,葵花杆子如竹杆,离天只有三尺三。

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掉下一颗子,渔人当小船。

……”可以想见,由于夸张,这首儿歌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惊喜。

(四)起兴
起兴一般用于儿歌的开头,用以造成一种气氛。

如传统儿歌《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

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还有一朵给白鸽。

”开头一句是起兴句,看似和后文没有联系,仔细品味,却可以想见小主人公原先坐在板凳上摇着玩,突然见到旁边菊花开的情景,起到了营造环境气氛的作用。

(五)摹状
摹状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出来,包
括摹形、摹色、摹声三个方面。

儿歌中恰当地运用这种手法,会增加儿童的吟唱兴趣。

如丁曲的《冬瓜》:“冬瓜,冬瓜,地上躺;呼噜,呼噜,睡得香;一个一个长得胖。

”既有对形体的摹拟,也有启发联想的对声音的摹拟,增添了作品的情趣。

(六)反复
反复是儿歌的重要形式特征。

如西藏儿歌《雪花白,雪花亮》中“雪花白,雪花亮”这两句,反复了三次,既便于儿童吟唱、记忆,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七)设问
设问,也是儿歌常用的手法。

它可以引人注意和深思,同时也能使儿歌的抒情状物有起有伏,生动别致。

如杨子忱的《雨滴滴》:“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红花开一地。

多少雨滴在飘落一滴两滴三四滴……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草儿绿又绿。

滴滴雨滴落在哪落南落北落东西……”这首儿歌,如果没有两个设问句式的穿插,就会显得平板。

春天的儿歌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