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的应用研究
摘要:针对城市园林空间的植物景观色彩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能够为植物的色彩组合搭配、不同类型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相关依据,有利于优化植物色彩设计方案,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的配色组合,为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色彩一直被公众所推崇和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改变。
当代的色彩更加倾向于简明、醒目、亮丽等特点。
关键词:色彩运用;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一、植物的色彩应用
(一)植物色彩上的特殊性
在园林设计中硬质景观的色彩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这些景观的搭配可以进行人为控制,并且色彩搭配持续的时间长,能够形成长期效果。
但是园林植物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会根据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这种色彩的变化性和不均一性就增加了色彩设计工作的工作量以及难度,使得色彩的构成较为复杂。
色彩是园林植物最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它与质感、体量、形状、芳香共同构成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
植物的色彩主要由叶子、花及果实的颜色构成,此外植物的色彩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从而营造不同的季节氛围,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使人们享受到植物景观的艺术。
园林植物的色块在轮廓上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和复杂性。
因而对于色彩的面积所占比例就很难进行确定。
这和城市环境中的色彩比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也就是说园林设计中色块比例无法运用定量测定的手段进行测量。
另外植物本身的色块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甚至植物本身的色块会随着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因此客观上的季节变化和更替也会对植物的色块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园林植物在色彩上的应用
1.园林树木在配置上的方式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设计工作时,植物的色彩拥有较强的吸引力。
这种情况下就给彩色叶植物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因为彩色叶植物的叶片颜色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它的观赏期比较长。
因而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植物的应用过程中所占比例较大。
另外彩色叶植物所具有的特点是在植物的生长周期内,叶片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园林植物的配置以及种植,都需要根据该景观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变化。
就园林植物的配置关系而言,可以分成三种形式。
规则式、混合式和不规则式。
规则式的平面关系可以采用对值三角形种植等规则型的种植方式。
另外在植物配置中还可以采用孤植、丛植等其他种植方式。
2.植物色彩应用于花镜
这种造景形式主要是运用一两年或者多年的花灌木等植物,并且用斑块状这一种自然方式来进行种植。
花镜所布置的地方都比较偏僻,但是也有在中心地带进行花镜的布置。
这种造景方式具备一定的和谐性。
另外花镜实现了规则和自然之间的过渡,人为和自然之间的融合。
花镜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景观的质量。
就目前的园林设计而言,花镜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大,并且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花镜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凸显,在形式和意境上带给人们一种美感。
花镜的应用对景观设计上的丰富力产生一定影响,对景观设计中的多样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花镜在园林设计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花镜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求较高。
通常情况下,花镜需要植物具备较长的花期,较为明显的视觉效果以及较强的自然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在进行日常管理时比较轻松。
另外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周边植物种类从而形成具有自然特点的图案。
从而实现花镜的目的;第二;在进行植物的配置时,基本上依照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
因此具备较强的自然特点,能够显现出景观的自然美,甚至是野趣。
第三,设计构图以条带式为主角。
依照周围的环境进行布置,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到环境影响因素,展现出景观的整体性以及和谐性,在城市园林中,花镜拥有将空间进行分割,将环境进行美化等优势。
3.色彩应用于地被植物
中国地域辽阔,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覆盖在藤本植物、地表草本或者低矮灌木的则称为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的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可以呈现出较为丰富的色彩季节变化以及层次感。
另外地被植物的适应能力强并且其管理方面的成本低,所以广泛被园林设计所采用。
就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设计而言,很多城市关注地被植物的应用。
但是一些小城市对于这类植物的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被植物的种类少,种植形式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另外,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没有充分融合地方特色。
地被植物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地被植物经济方面的效益以及景观上的观赏效果。
在地被植物的引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种后植物的色彩感,季节感,层次感是否能够有效体现。
这样才可以塑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视觉感受。
二、植物色彩种植方案上的措施
(一)以色彩呈现景观空间及环境气氛
就景观园林的空间组成而言,是由多种多样的元素来形成的。
不同元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同地角色,拥有着不同的内涵。
如果我们可以将植物的特点囊括到元素含义中去,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比方说可以在开阔的地方例如广场这类地方进行草坪的种植。
然后利用颜色多彩的植物或者其他元素对这一区域进行修饰。
这样可以呈现出一种拥有特定气氛的空间,让人在这一空间中感受到自然美。
或者在空间相对幽闭狭小的地方进行浅色植物的种植,突出封闭空间的安静。
人们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地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以色彩呈现景观时序及季相
实际上在景观设计工作中,植物主要扮演的就是对空间和环境进行修饰这一角色。
我们可以利用植物在不同季节展现出的各种色彩来装点环境,以色彩呈现景观时序及季相。
比方说在早春的时候,植物大都刚刚发芽,拥有翠绿的枝叶,同时很多花在早春时节竞相开放,所以植物在早春时节色彩具有一定的丰富性。
到了仲夏,植物的绿色是环境的主色调;深秋的时候则是黄色的树叶,红色的枫叶,以及硕果累累的景象,这时的色彩也具有一定的丰富性。
寒冬时期的色彩主要是由梅花所体现。
由此可知,一年四个季节中的色彩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和季节
性。
设计者可以将这种季节性的色彩变化充分研究和掌握,并且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其欣赏价值也会大大地提高。
我们以杭州的西湖作为典型的例子,早春呈现出绿色红色,晚春时节则是雍容华贵的牡丹,亭亭玉立的荷花是夏季的代表,火红的枫叶是秋季的体现,冬季则是孤傲的蜡梅了。
这些植物能够体现较强的季节变化特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去观赏。
三、结论
色彩是景观设计中必须密切注重的要素,色彩在景观视觉感受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影响人类的心理同时它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我们应当好好运用色彩,同时也要提高审美素养,这样人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多姿绚烂。
马克思认为,色彩具有明显的大众性,是表达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在园林设计中,色彩必须要充分利用,而且色彩的应用能够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色彩,不难发现色彩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比方说,在杂乱的色彩环境中,会让人烦躁甚至心情郁闷。
而在和谐简单的色彩环境中会让人觉得舒心愉快。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一定要引起设计者的重视,利用色彩凸显意境和美感,从而提升环境质量,以及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熊俊.色彩的意象表达—浅谈苏州古典园林中色彩的运用[A].中国流行色协会[C].中国流行色协会,2014:71-72-73-74-245.
[2]陈熊俊.色彩的意象表达—浅谈苏州古典园林中色彩的运用[A].中国流行色协会[C].中国流行色协会,2014:71-72-73-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