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高三生物(ding)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共5小题)1.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相同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不可离体培养增殖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4.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5.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22分)6.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
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 ,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 ,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 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 的方式进行的。
2013生物高考试卷答案及详细分析

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火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4.图1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二.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24.下宪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确实2调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磁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三、非选择题:26(16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富含有机质和无机成分,可用作肥料,但其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含量通常较高,施入土壤会带来二次污染。
2013年高考生物真题(Word版)——新课标1卷(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Ⅰ,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2013课标全国Ⅰ,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2013课标全国Ⅰ,3)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2013课标全国Ⅰ,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5.(2013课标全国Ⅰ,5)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6.(2013课标全国Ⅰ,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29.(2013课标全国Ⅰ,29)(11分)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一)及答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6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5.(6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6分)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54分)7.(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和.8.(10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9.(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10.(6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11.(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12.阅读如下材料: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资料乙:T4溶菌酶在翁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资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和.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3)资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2013•全国卷Ⅰ)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分析】遗传信息位于DNA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密码子位于mRNA,能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携带.【解答】解: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D.2.(6分)(2013•全国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间期减I前的间期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错误;C、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C正确;D、两者末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错误.故选:C.3.(6分)(2013•全国卷Ⅰ)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分析】关于主动运输,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解答】解:A、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也不同,A错误;B、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低温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因而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该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D、叶肉细胞也是活细胞,它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C.4.(6分)(2013•全国卷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分析】1、根据图甲分析,RNA逆转录形成DNA,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2、根据图乙分析,抗HIV抗体水平先增加,后急剧减少.3、根据图丙分析,加入实验药物后T细胞的数量增加.4、根据图丁分析,HIV侵染人体后病毒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接着大量增加;而T细胞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HIV的RNA→DNA应为逆转录过程,A正确;B、由图乙可知,HIV感染实验动物后出现了抗HIV抗体含量的上升,说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B正确;C、由图丙可知,加入实验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加入的实验药物a 抑制了HIV的增殖,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C正确;D、由图丁可知,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的浓度仍上升,说明HIV对实验药物b 不敏感,D错误.故选:D.5.(6分)(2013•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解得X=14000只/140hm2,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100只/hm2.【解答】解:A、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 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00只/hm2,B正确;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但并未灭绝,C错误;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D正确.故选:C.6.(6分)(2013•全国卷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54分)7.(11分)(2013•全国卷Ⅰ)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红色)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填“C”、“N”或“O”).(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分析】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有光(光反应),同时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用来合成有机物.【解答】解:(1)种子的胚乳贮存营养物质,如果要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微粒.(2)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这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3)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故答案为:(1)苏丹Ⅲ(Ⅳ)橘黄色(红色)(2)O(3)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8.(10分)(2013•全国卷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吐,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3)脂肪细胞是(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方式和异同点及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解答】解:(1)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是胞吐;由题意可知,骨骼肌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因此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3)胰岛素的作用是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当胰岛素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时,作用的靶细胞是脂肪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下降.故答案应为:(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3)是(4)先升高后降低.9.(12分)(2013•全国卷Ⅰ)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分析】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且自交后代都是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最可能为基因突变产生的.产生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为纯合子,且与紫品种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解答】解:(1)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与紫花品种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2)若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他基因全部显性纯合,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全部为紫花.若该白花植株是5个品系中的一个,则A~H 基因有一对为隐性,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其中会有一个组合出现子代为白花的现象.故答案为:(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10.(6分)(2013•全国卷Ⅰ)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分析】分析表格: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类型变化为: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着演替的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本的种类数都逐渐增多.【解答】解:(1)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不容易遭到破坏,一旦被破坏,不容易恢复,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草丛),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低.(3)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故答案为:(1)次生土壤(2)草丛常绿阔叶林(3)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11.(15分)(2013•全国卷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杂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数量.(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腌制时间和食盐用量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原因是: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分析】本题是考查泡菜制作的原理和和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回忆泡菜制作的原理、过程和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解答】解:(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制作泡菜时所配制的泡菜盐水,要煮沸,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由于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在盐水中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加进乳酸菌的菌种,使乳酸菌的种群数量快速增加.(2)泡菜中乳酸的发酵过程既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乳酸菌。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解析版)

[学科网试卷总评]201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生物部分难度适宜,与去年相比持平,在无偏题,怪题,超难题,超纲题的基础上,围绕主干知识点展开,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实验能力,其中,理综生物卷总分90分,由6题选择题、4题非选择题及两个选学题组成。
既有较易题、中等偏易题,又有中等难度题等,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试题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遗传、代谢、调节、生态依然是整套试卷考察的重点。
试题在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力求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第4题和第29题要求考生能正确识图。
31题要求同学能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并通过严密的实验设计进行验证,同时强调了选修教材中常考热点,如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胚胎工程等都有涉及。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特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学科网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原理、识图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2013年高考生物真题(新课标1)

2013年新课标卷Ⅰ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共39分)29.(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一)及答案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6分)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5.(6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6分)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54分)7.(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和.8.(10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3)脂肪细胞(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9.(12分)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10.(6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11.(15分)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和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原因是:.12.阅读如下材料: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资料乙:T4溶菌酶在翁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位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资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和.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序列发生了改变.(3)资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体,兔乙称为体.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2013•全国卷Ⅰ)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分析】遗传信息位于DNA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密码子位于mRNA,能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携带.【解答】解: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D.2.(6分)(2013•全国卷Ⅰ)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间期减I前的间期制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II后期【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错误;C、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C正确;D、两者末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错误.故选:C.3.(6分)(2013•全国卷Ⅰ)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分析】关于主动运输,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解答】解:A、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也不同,A错误;B、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低温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因而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该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D、叶肉细胞也是活细胞,它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C.4.(6分)(2013•全国卷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分析】1、根据图甲分析,RNA逆转录形成DNA,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2、根据图乙分析,抗HIV抗体水平先增加,后急剧减少.3、根据图丙分析,加入实验药物后T细胞的数量增加.4、根据图丁分析,HIV侵染人体后病毒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接着大量增加;而T细胞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HIV的RNA→DNA应为逆转录过程,A正确;B、由图乙可知,HIV感染实验动物后出现了抗HIV抗体含量的上升,说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B正确;C、由图丙可知,加入实验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加入的实验药物a 抑制了HIV的增殖,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C正确;D、由图丁可知,加入实验药物b后,HIV的浓度仍上升,说明HIV对实验药物b 不敏感,D错误.故选:D.5.(6分)(2013•全国卷Ⅰ)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解得X=14000只/140hm2,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100只/hm2.【解答】解:A、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 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00只/hm2,B正确;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但并未灭绝,C错误;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D正确.故选:C.6.(6分)(2013•全国卷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数分裂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的方法,即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A正确;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54分)7.(11分)(2013•全国卷Ⅰ)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红色)色的脂肪微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填“C”、“N”或“O”).(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和所需的矿质元素.【分析】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有光(光反应),同时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元素,用来合成有机物.【解答】解:(1)种子的胚乳贮存营养物质,如果要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苏丹Ⅲ(Ⅳ)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橘黄色的脂肪微粒.(2)种子萌发时首先必须进行大分子有机物的水解,这需要种子吸收大量的水分.干重增加应该是脂肪水解时加入的水的质量,故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3)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幼苗必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的条件是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故答案为:(1)苏丹Ⅲ(Ⅳ)橘黄色(红色)(2)O(3)适宜的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8.(10分)(2013•全国卷Ⅰ)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吐,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3)脂肪细胞是(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方式和异同点及血糖平衡调节过程,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解答】解:(1)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是胞吐;由题意可知,骨骼肌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因此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3)胰岛素的作用是加速物质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当胰岛素促进糖类转化为脂肪时,作用的靶细胞是脂肪细胞.(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下降.故答案应为:(1)胞吐协助扩散(2)增加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3)是(4)先升高后降低.9.(12分)(2013•全国卷Ⅰ)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分析】大量种植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1株白花植株,且自交后代都是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最可能为基因突变产生的.产生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为纯合子,且与紫品种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解答】解:(1)该紫花品系能稳定遗传,应该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AABBCCDDEEFFGGHH.产生的白花品系能稳定遗传,说明其为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aBBCCDDEEFFGGHH(与紫花品种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2)若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其他基因全部显性纯合,5个白花品系杂交,后代全部为紫花.若该白花植株是5个品系中的一个,则A~H 基因有一对为隐性,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其中会有一个组合出现子代为白花的现象.故答案为:(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10.(6分)(2013•全国卷Ⅰ)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分析】分析表格: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类型变化为: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着演替的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本的种类数都逐渐增多.【解答】解:(1)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不容易遭到破坏,一旦被破坏,不容易恢复,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草丛),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低.(3)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故答案为:(1)次生土壤(2)草丛常绿阔叶林(3)复杂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11.(15分)(2013•全国卷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1)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杂菌.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数量.(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的细胞质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腌制时间和食盐用量等.(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原因是:乳酸菌比杂菌更耐酸.【分析】本题是考查泡菜制作的原理和和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回忆泡菜制作的原理、过程和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解答.【解答】解:(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制作泡菜时所配制的泡菜盐水,要煮沸,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由于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在盐水中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加进乳酸菌的菌种,使乳酸菌的种群数量快速增加.(2)泡菜中乳酸的发酵过程既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乳酸菌。
2013高考生物全国卷I、II含答案

2013年全国卷I一、选择题: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解析:选D 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基因表达过程的理解能力。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C错误;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真核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正确。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解析:选C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染色体数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意在考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分析比较及理解能力。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期,两者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相同,A、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分子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并没有分开,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也不变,因此,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但DNA分子数目相同,C正确;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的2倍,D错误。
3.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解析:选C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及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3年高考1卷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3年高考1卷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2013年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全国新课标卷Ⅰ)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约140公顷,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最新2013山东高考理综真题生物部分答案及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A.神经细胞的树突B.线粒体的嵴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答案】 A【解析】真核细胞中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细胞器膜。
神经细胞的树突是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所以A不属于;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增加了膜面积并为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附着提供场所,B属于;糙面内质网即为酶附着在内质网上,甲状腺细胞内质网C属于;叶绿体增加膜面积的方式为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故D属于。
2、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答案】 D【解析】将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的常用是显微注射法,A错误;核糖体蛋白是构成核糖体的结构蛋白,在所有细胞中都具有,不能确定是否分化,B错误;完成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的能力,肌纤维是由小的肌原纤维组成,C错误;肌肉前体细胞还具有分裂能力,若在分裂间期受到电离辐射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所以比肌肉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D正确。
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B【解析】吞噬细胞具有吞噬抗原的功能,但不具特异性,A错误;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存在于体液免疫,还存在于细胞免疫过程,D错误。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I卷)解析版

2013年高考理综生物(课标卷Ⅰ)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二、非选择题(共39分)29.(11分)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
2013年全国1卷生物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就是在细胞核中合成得C、反密码子就是位于mRNA上相邻得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得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得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与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与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与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与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得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得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得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得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得情况,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 )A、从图甲可以瞧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瞧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瞧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得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得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得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 )A、鹰得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得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得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得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得就是( )A、所选实验材料就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得显隐性就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就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就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与统计分析方法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
2013年山东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试题及精讲答案(WORD)

2013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部分一、选择题(每个6分)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膜系统,真核细胞中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细胞器膜。
神经细胞的树突是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
神经细胞的树突是从胞体发出的一至多个突起,可扩大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
线粒体的嵴是线粒体内膜内陷形成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甲状腺细胞内的内质网本身就是膜结构。
叶绿体的基粒是由类囊体薄膜堆叠而成,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2、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携带myoD基因的载体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肌肉前体细胞B、检测图中细胞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确定细胞分化与否C、完成分化的肌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形成肌纤维D、肌肉前体细胞比肌肉细胞在受到电离辐射时更容易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综合,考查的知识点有物质跨膜运输及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基因工程、细胞分化和分裂、细胞的癌变。
A选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两种,一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二是主动运输。
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不能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且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式为显微注射技术。
B选项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组织即行驶不同的功能,为了检测细胞是否分化应该检测该类细胞所表达的特有基因,而不是每个细胞都会表达的基因,即奢侈基因和管家基因的区别,核糖体蛋白质基因不管细胞分化与否在各个细胞中都会表达。
C选项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有丝分裂的能力,肌肉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D选择正确。
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B解析:A选项,吞噬细胞并非特异性地吞噬抗原,还可以吞噬细胞内衰老、凋亡的细胞等。
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i)含答案解析

an dAl l t h i ng si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I )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 .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 .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3个碱基D .线粒体中的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6分)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不同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C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D .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 分子数目不同 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6分) 如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 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 可能对实验药物a 敏感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 对试验药物b 敏感5.(6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 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nisgnihtllA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I)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6分)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遗传信息位于DNA上,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密码子位于mRNA,能编码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携带.【解答】解:A、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B、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D、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要求考生识记RNA 的种类及功能,明确密码子、反密码子和遗传信息所在的位置;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有丝分裂前期:出现染色体,且排列散乱;中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染色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含量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分裂.【解答】解: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A错误;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B错误;C、两者后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C正确;D、两者末期DNA分子数目相同,但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能对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 3.(6分)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分析】关于主动运输,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载体,二是能量,载体是蛋白质,不同生物和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上的载体有差异,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解答】解:A 、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也不同,A 错误;B 、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低温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因而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B 错误;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因此该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C 正确;D 、叶肉细胞也是活细胞,它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细胞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主动运输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4.(6分) 如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 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 可能对实验药物a 敏感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 对试验药物b 敏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逆转录、免疫等知识.1、逆转录是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的过程,即RNA 指导下的DNA 合成.逆转录是RNA 病毒的复制形式,需逆转录酶的催化.艾滋病病毒(HIV )就是一种典型的逆转录病毒.HIV 侵入人体,攻击的主要对象是T 淋巴细胞,病毒在寄主细胞内能逆转录形成病毒DNA 并整合到染色体的DNA 上,并能随寄主细胞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且不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所识别.2、免疫系统是免疫调节的基础,由免疫器官(如骨髓、脾、胸腺、扁桃体)、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菌酶)组成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动物身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只有当病毒或胞内寄生菌侵入宿主细胞,细胞表面出现了来自病毒等病原体的小分子蛋白质抗原,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成复合物时,T细胞才能识别,进而引发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暴露出隐藏其中的病原体,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解答】解:A、分析图甲可知,实验动物感染HIV后发生了从RNA到DNA的分子合成过程,即逆转录,A正确;B、乙图中横标为感染时间,纵标为抗体水平,体液免疫发挥免疫效应的方式是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正确;C、丙图横标为感染时间、纵坐标为T细胞的数量,该图显示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进而HIV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C正确;D、丁图横标为感染时间,纵轴是HIV病毒的数量,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特异性免疫过程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识图、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1、从作用对象上看,体液免疫清除的是游离在寄主细胞外的抗原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细胞免疫则摧毁侵入到寄主细胞内的病毒、胞内寄生菌或外来的组织团块、癌变的细胞等.2、从作用方式上看,体液免疫是通过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并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来清除抗原;细胞免疫则是通过效应T细胞(杀伤T细胞)分泌穿孔素使靶细胞溶解死亡.5.(6分)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解得X=14000只/140hm2,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100只/hm2.【解答】解:A、鹰是鼠的天敌,鹰的数量肯定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00只/hm2,B正确;C、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但并未灭绝,C错误;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因此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D正确.故选:C.at i me an d光照 和 所需的矿质元素 .【考点】检测脂肪的实验;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解答】解:(1)基因工程中,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显微注射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2)资料乙中可以看出,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提高T4溶菌酶的耐热性,该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蛋白质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3)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资料丙中,兔甲是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兔乙是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故答案为:(1)显微注射法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2)蛋白质工程现有蛋白质新的蛋白质氨基酸(3)同供受【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工具和过程、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步骤、胚胎移植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培养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识记的能力.第13页(共13页)。
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生物试卷及答案

答案:(1)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 观察子代花色 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 因突变造成的; 在5各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 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 一
答案:(1)显微注射法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 移到受体细胞中(2)蛋白质工程 现有蛋白 质 新的蛋白质 氨基酸 (3)同 供 受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 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 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进行了DNA的复制,所以在着丝点 分裂之前,染色体数目、DNA数目都相同,在减一前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以及部分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A、B错误;有丝 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加倍,而减一后期只是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 染色体数目没变,两个过程的DNA数目没变化,C正确;有丝分裂的末期,由同一个 着丝点连接的两个染色单体分成的两个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分裂结果是 两个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是同源染色体分开进入不同 的子细胞,分成两个次级性母细胞,染色体减半,DNA分子数目都减半,二者DNA分 子数目相同,D错误。
• 【答案】(1) 防止盐水中有杂菌 泡菜液 中有乳酸菌 • (2)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 (3)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腌制时间 (4)乳酸菌数量增加 其他杂菌较少 酸性 条件下,不利于杂菌生存,增加乳酸菌的 数量
课标一高考卷2013年生物部分

1. D2.C3.C4.D5.C 6.A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9.(11分)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盘为种子千重的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高三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第一学期生物2013.1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Ⅰ(本题有30小题,共3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B.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相同C.细胞质中没有DNA聚合酶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2.下列关于DNA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红细胞都不含DNA B.人体精子的细胞溶胶中不存在DNA C.乳酸菌细胞中的DNA都分布在拟核中D.噬菌体DNA分布在细胞溶胶和拟核中3.关于物质检测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检测的理想材料B.叶绿体色素种类的鉴定可利用层析液进行色素的分离C.检测花生子叶中的油脂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位于细胞之间的脂肪滴D.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接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4.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rrayA.图中的两种膜都可存在于多种细胞器中B.影响图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都是温度C.图(2)的生化反应可发生在某些生物的细胞膜上D.图(1)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图(2)结构上的反应提供的5.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置于a~d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的状态如下图,根据渗透作用原理,细胞液浓度范围最精确的是6.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市高三生物试卷—1(共10页)市高三生物试卷—2(共10页)A .核仁解体B .影响染色体中蛋白质的合成C .细胞膜被破坏D .分泌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7.谷氨酸脱羧酶催化1 mol 谷氨酸分解为1 mol -氨基丁酸和1 mol CO 2。
下图纵轴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反应速度,横轴为谷氨酸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谷氨酸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8.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时,一同学以水代替了乙醇,其余操作均正确,则他所得的实验结果最可能为(不考虑滤纸条长宽比)9.把水稻植株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给水稻提供C 18O 2,可在水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找到H 218OB .给水稻提供H 218O ,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找不到C 18O 2C .给水稻叶片提供C 18O 2,水稻根细胞中不会产生含18O 的乳酸D .给水稻提供18O 2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在水稻叶肉细胞中找不到含18O 的丙酮酸10.在某一光照条件下,一株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以下示意图能代表该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情况的是11.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神经干细胞与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其基因组成相同,表达的基因也有相同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变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④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粘连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联络用的语言或文字A .①③④⑤B .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12.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AB C D市高三生物试卷—3(共10页)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 .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C .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D .进入c 过程的细胞,细胞核的体积减小,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13.下图为细胞中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B. 核糖体相对移动的方向从右向左C.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①都是由细胞核内DNA 直接转录形成D. 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 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14.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②③④过程分别需要RNA 聚合酶、蛋白酶、逆转录酶B .②③④过程均可在线粒体中进行C .该图所示的所有过程可以在某个生物体内发生D .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15.如图,用面包霉的单倍体红色菌丝(A)与单倍体白色菌丝(a)杂交,获得二倍体合子。
在子囊中该合子经过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生成8个单倍体子细胞(子囊孢子)。
按顺序依次取出这8个子囊孢子,并在不同试管中分离培养。
结果有4个试管中长出红色菌丝,4个试管中长了白色菌丝。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直接证明了基因分离定律B. 杂交后形成的合子的基因型是AaC. 产生红色菌丝的4个子囊孢子的基因型是AaD. 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中有2个A 和2个a 配子市高三生物试卷—4(共10页)A B C D高 16.某种植物的株高由五对基因共同控制,显性基因越多植株就越高。
现将最高和最矮的2个极端类型作为亲本杂交,F 2表现型的预期分布与下列哪一曲线最接近1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 .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有非等位基因随之发生自由组合C .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18.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遗传上的共性是A .都导致性状改变B .都能产生新的基因型C .都能产生新基因D .都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19.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不同的B.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D. 同一群落中的各个体相互影响,因此进化是以群落为基本单位进行的20.图示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不符合该关系的是A. 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淋巴B. Ⅰ突触膜,Ⅱ突触后膜,Ⅲ突触前膜,Ⅳ受体蛋白C. Ⅰ核酸,Ⅱ脱氧核糖核酸,Ⅲ核糖核酸,Ⅳ染色体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Ⅳ细胞免疫21.右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③代表组织细胞,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 2等物质B .④与②中的液体可以直接发生交换C .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 的剧烈变化D .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 .生长素可用于无籽番茄的培育,赤霉素可用于无籽葡萄的培育B .细胞分裂素促进草莓叶片增大,提高果实含糖量C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D .育苗中用较高浓度生长素处理促进生根,可显著提高成苗率和苗木质量23.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注:Y=C或T,R=A或G)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不一定在识别序列的内部C.限制酶切割后一定会形成黏性末端D.限制酶能识别和切割烟草花叶病毒核酸24.下列关于免疫接种的说法错误的是A. 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来防甲流,属于主动免疫B.注射抗体简单有效,所以医学上一般采用注射抗体预防一些传染病C.多次接种产生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能提供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D.接种过破伤风杆菌的动物体内血清可用来医治破伤风杆菌感染者25.近年有西方科学家培育“设计婴儿”,成功对一对丈夫家族有乳腺癌发病史夫妇的后代进行胚胎筛选,排除了后代携带致癌基因的隐患。
下列关于“设计婴儿”培育过程中所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人工方式获得多个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数排卵和人工受精的手段B.检测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针”进行检测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进行剔除D.要将受精卵培养到8细胞胚或早期囊胚后,再移植入子宫26.2012 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申弥等人用病毒把多种转录因子基因引入动物体细胞,诱导分化产生的iPS细胞在形态、基因表达、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干细胞相似。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iPS细胞具有细胞周期B.实验所利用的病毒充当基因工程中的载体C.iPS细胞可在适当条件下定向诱导分化D.iPS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该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27.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连续细胞系大多数具有二倍体核型B.动物细胞培养时要保证氧气供应,不能通二氧化碳C.培养胚胎干细胞过程中加入饲养层细胞是为了促进细胞的分化D.长期动物组织培养经常只能使单一类型的细胞保存下来,最终成了简单的细胞培养市高三生物试卷—5(共10页)市高三生物试卷—6(共10页)28.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B .胚胎移植时,受体母畜的生理状态必须与供体母畜相同C .经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克隆鸡D .培育试管动物时,受精过程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均在体外进行2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分割技术是一种快速繁殖良种畜的方法B .“试管婴儿”技术无法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真正的孩子C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 .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变,但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30.下列措施不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类型的是A .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B .在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C .把人畜粪便转化为复合肥D .利用蚯蚓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蚓粪残渣作肥料二、选择题Ⅱ(本题有10小题,共2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31.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活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B .在细胞的一生中,DNA 、RNA 分子种类和数量是不断变化的C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通常作为鉴别真核生物亲缘关系的辅助手段D .嘌呤与嘧啶的数目比值一般与RNA 特异性有关,与DNA 特异性无关32.胰岛素的A 、B 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沸水浴加热之后,胰岛素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但肽键不断裂B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 单链分别是控制A 、B 两条肽链合成的模板链C .转入了人类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直接合成的胰岛素不具有生物活性D .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形成胰岛素需经蛋白酶的作用33.下列生理过程与生物膜无关的是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B .光合作用过程中ATP 的形成C .细菌侵入人体引起体液免疫的过程D .人体内抗体与感冒病毒特异性结合过程34.下图甲表示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乙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 2释放量和O 2产生总量相对值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