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对比研究
查勇;唐娅娟;刘萍霞
【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电生理机制差异. 方法采用配对听觉条件/测试刺激范式,对22例难治抑郁症患者(难治组)、26例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非难治组)、25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50测定,测量其P50的潜伏期、波幅. 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非难治组的条件刺激波(S1-P50)、测试刺激波(S2-P50)潜伏期均差异不显著(P>0.05);难治组S1-P50、S2-
P50潜伏期显著延迟(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非难治组S1-P50、S2-P50波幅显著降低(P<0.05),难治组S1-P50、S2-P50波幅均显著降低(P<0.05).与非难治组相比,难治组S1-P50、S2-P50波幅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非难治组S2/S1波幅比值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难治组显著升高
(0.58±0.18vs1.24±0.31,P<0.05). 结论难治抑郁症患者感觉门控抑制机制受损,而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其机制自身未见异常.提示P50受损指标可能是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早期生物学标记.
【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4(045)010
【总页数】4页(P957-960)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事件相关电位;感觉门控P50
【作者】查勇;唐娅娟;刘萍霞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门诊部,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门诊部,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门诊部,宝鸡7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
难治性抑郁症是指如果已经使用两种不同种类的足剂量、足疗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且患者依从性好,但患者症状恢复不明显或轻微改善的抑郁症[1]。

感觉门控(sensory gating,SG)是指大脑抑制无关的感觉信息流输入的功能。

广义的解释
为大脑对传入感觉信息敏感性的调节及过滤功能[2]。

国内外研究已表明,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前注意加工,冲突信息加工的受损机制不同,且难治性受损程度大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3,4]。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感觉门控能力受损
可能是导致抑郁症患者产生临床症状的早期标志[5],但国内外很少报道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感觉门控受损机制是否一致。

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的ERP
技术比较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50指标的差异特征,旨在
探讨其脑对感觉信息的早期过滤能力的差异,以便为难治性抑郁患者提供早期生物学标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11~2014-04宝鸡市康复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按Souery等[1]的符合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标准分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

难治组共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0.4±4.8)岁;平均受教育水平达
(12.8±3.7)年。

病程2-48周,平均(30±6)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分总分20-37分,平均(29±5)分。

非难治组共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1.6±5.7)岁;平均受教育水平达(13.0±3.9)年。

病程2-29周,平均(20±5)周;HAMD评分总分21-
36分,平均(28±6)分。

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组标准:①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Ⅴ)中抑郁障碍诊断标准;②入组前2周内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或其他精神类药物;③患者合作;④受试者和/或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⑤无精神病家族史。

排除标准:①有脑血管病、其他脑部
疾病及重大躯体疾病;②有严重的自杀倾向;③有酒或其他物质依赖或滥用。

对照组:选择年龄、教育程度及性别相匹配的本单位工作人员,无精神病和精神病
家族史,其他标准同患者组。

共25名,男12例,女13例,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0.7±6.1)岁,平均受教育水平达(12.5±4.9)年。

三组间性别构成、年龄、教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条件-测试刺激模式在安静、微暗的环境下,被试坐于与显示器(17英寸彩色显示器,刷新频率75 Hz)距离约70 cm软椅中,实验要求被试一直注视着屏幕中央注视点。

被试先了解指导语,然后练习,E-Prime2.0软件产生耳机输出成对clicks短声,刺激声音持续0.1 ms,声强90 dB。

成对条件(S1)/测试(S2)刺激间
隔500 ms,每对刺激间隔10 s,共呈现 36 对刺激对[6,7]。

1.2.2 ERP测定实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脑电系统,被试戴32导电极帽记录脑电,记录电极参照国际脑电学会10/20标准系统[8,9],测定电极置于Cz点,双
耳电极为参考电极,AFz接地,采样率为500 Hz,头皮阻抗<5 kΩ,灵敏度5μV,带通低频滤波0.1 Hz,高频滤波30 Hz。

分析时程为刺激呈现后600 ms,基线为刺激前100 ms,离线矫正眨眼等伪迹,单次测试值波幅大于±70μV者视为伪迹[8,9]。

测定成对刺激诱发的S1、S2波幅及潜伏期。

P50波为刺激呈现后在30-90 ms间出现的最大正相波[5]。

由条件刺激诱发
的P50波称为条件刺激波(S1-P50),测试刺激诱发的P50波称为测试刺激波(S2-
P50),计算S2-P50波幅/S1-P50波幅的比值(S2/S1)。

S2波幅为零或负,则认为
S2波被完全抑制,假如S2-P50波幅大于或等于S1-P50波幅,则认为S2-P50
波脱抑制,S2/S1波幅比值最大值设为2。

以S2/S1表示SG的强弱,比值越大表示抑制功能越差[5-7]。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的年龄、教育程度、ERP指标和S2/S1比值,分析ERP指标的P值采用Greenhouse Geisser法校正,两两事后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

χ2检验比较组间性别构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间P50潜伏期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非难治组的S1-P50、S2-P50潜伏期均差异不显著(P>0.05),难治组潜伏期均显著延迟(P<0.05)。

与非难治组相比,难治组S1-P50、S2-P50潜伏期均显著延迟(P<0.05,见表1)。

2.2 三组间P50波幅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非难治组、难治组S1-P50、S2-P50波幅均显著降低(P<0.05),与非难治组相比,难治组S1-P50、S2-P50波幅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2.3 三组间S2/S1波幅比值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非难治组S2/S1波幅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难治组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1 非难治性组、难治组与对照组P50潜伏期、波幅的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P50 amplitudes and latencies among non-treatment-resistant group,treatment-resistant group,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s)与对照组比较,a P<0.05;与非难治组比较,b P<0.05非难治组 26
48.68±14.82 3.24±1.23a 50.35±17.45 2.01±1.08a 0.62±0.17难治组 25
72.23±17.23ab 1.36±0.74ab 78.34±18.47ab 1.68±1.28ab 1.24±0.31ab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S1-P50波幅高于S2-P50波幅,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2,10],说明大脑对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和过滤机制被启动,即条件刺激S1
信息流激活了大脑兴奋性神经元,从而其输入装置开关打开产生了P50反应,同
时抑制性神经元也激活,从而也启动了抑制性神经通路[10]。

但是两条神经通
路被序列性激活,即存在先后顺序,由于抑制性神经通路被激活时间得太晚以致于其对S1-P50没有发生作用,但抑制了 S2诱发的 P50反应[10],从而提示大
脑的SG功能正常,具有排除无关刺激的能力。

本研究显示,非难治组和难治组
S1-P50、S2-P50潜伏期的变化特征不同,说明非难治性抑郁患者早期对外界信
息的选择和过滤的启动速度没有受损,即可能非难治性抑郁患者的前注意信息自动化加工机制不受损;难治性抑郁患者早期选择和过滤无关刺激的机制启动速度延迟,可能因为难治性抑郁患者的兴奋性神经通路或抑郁性神经通路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神经传递速度减慢。

可能联系了抑郁症患者的精神运动迟滞临床症状[11]。


研究显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S1-P50、S2-P50波幅均降低,难治组降低程度更大,说明难治性与非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早期注意的前驱加工机制均受损,难治性患者受损程度大于非难治性抑郁患者。

可能是因为大脑兴奋性输入装置的激活通路和抑制性通路被激活的程度降低,或者可能是两者的激活通路不同,不同的神经元通路导致受损的程度不一致[7]。

此外,也可能说明难治性抑郁患者不仅感觉门控抑制能力降低,而且涉及多领域的认知功能受损[12],如早期注意能力、感知觉的
加工与编码等,根据认知资源的分配理论,可能是因为难治性抑郁患者早期的认知资源的分配严重受损[13],即可能是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时,出现了知觉加工
与编码异常,需要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大脑对外界信息进行过滤时的兴奋性输入装置的神经元激活和抑制性通路神经元激活的认知资源缺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2/S1波幅比值非难治组差异不显著,而难治组显著升高,说明非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感觉门控能力正常,而难治性抑郁患者的感觉门控能力严重受损,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流的选择和过滤能力受损。

难治性抑郁患者感觉门控的受损从而导致无关信息流超载,大量进入高级信息加工机制,进而可导致与注意有关的各种精神症状。

国外研究表明,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神经环路主要参与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流的选择与过滤[14]。

丘脑是对感觉信息流的滤过、门控、加工和转导等过程的关键脑区,是接受网状激活系统的主要结构,并与杏仁核等脑区紧密联系。

近年来研究显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丘脑-前额神经环路异常和丘脑葡萄糖代谢异常[15],丘脑-前额-边缘叶功能连接降低[16]、丘脑和杏仁核灰质体积降低[17]。

因此,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感觉门控机制受损,可能是相应的大脑的神经环路或通路的异常所致。

具体受损脑区或神经环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提示感觉门控神经通路受损的ERP指标可能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严重程度的生物学客观标记,也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早期易感性标记。

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小,也未能排除难治性抑郁患者的长期用药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感觉门控能力的影响。

下一步将扩大样本量进行长期随访研究,并观察P50指标是否可作为预测难治性抑郁患者的客观指标,以便临床上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及康复制订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Souery D,Papakostas GI,Trivedi MH.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06,67(suppl 6):16-22.
[2]Smith DA,Boutros NN,Schwarzkopf SB.Reliability of P50 audi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 indices of sensory gating[J].Psychophysiology,1994,31(5):495-502.
[3]贾婷,陈玖,杨来启,等.难治性与一般性抑郁症患者冲突性负波的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619-1621.
[4]邓自和,陈玖,杨来启,等.难治性与一般性抑郁症患者失配性负波MMN
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6):443-445.
[5]Fuerst DR,Gallinat J,Boutros NN.Range of sensory gating values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in normal subjects[J].Psychophysiology,2007,44(4):620-626.
[6]吴兴曲,陈玖,杨来启,等.36小时睡眠剥夺对青年军人听感觉门控P50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3):200-203.
[7]黄平,陈玖,唐英.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听感觉门控的对比[J].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11-1313.
[8]Chen J,Yang LQ,Zhao J,etal.Hemispheric dominance during the mental rotation task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Shanghai Arch Psychiatry,2012,24(2):76-82.
[9]Chen J,Yang LQ,Liu GX,etal.Event-related potentials during mental rotation tasks in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depression
[J].Shanghai Arch Psychiatry,2012,24(4):208-216.
[10]Moura GS,Tri anes-Pego Y,Carrillo-de-la-Pea MT.Effects of stimuli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n auditory p50 and n100 sensory gating[J].Adv Exp Med Biol,2010,657:5-17.
[11]陈玖,杨来启,马文涛,等.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心理旋转任务诱发电位
P500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2):78-84.
[12]Chen J,Yang L,Ma W,etal.Ego-rotation and object-rotation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Psychiatry Res,2013,209(1):23-29.
[13]Chen J,Yang LQ,Zhang ZJ,et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isruption of motor imagery and the number of depressive episodes of major depression[J].JAffect Disord,2013,152(2):337-343.
[14]Hu L,Boutros NN,Jansen BH.Sensory gating-out and gating-in in normal and schizophrenic participants[J].Clin EEG Neurosci,2012,
43(1):23-31.
[15]Li CT,Chen LF,Tu PC,etal.Impaired prefronto-thal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s a key feature of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a combined MEG,PET and rTMS study [J].PLoS One,2013,8(8):e70089.
[16]Lui S,Wu Q,Qiu L,etal.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J].Am J Psychiatry,2011,168(6):642-648
[17]Li CT,Lin CP,Chou KH,etal.Structural and cognitive deficits in remitting and non-remitting recurrent depression:a voxel-based morphometric study[J].Neuroimage,2010,50(1):347-3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