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练习六位名家书法临帖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练习六位名家书法临帖推荐
临帖是书法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康有为说:“学书必先摹仿,不得古⼈形质,⽆以得其性情也。
”可见,不但普通⼈需要临帖,就是历代名家,也少不了效仿古⼈,练上⼏笔。
今天,让我们通过宋、元、明、清时期六位名家的墨宝,感受⼀下临帖的独特魅⼒!
原帖:王羲之《圣教序》
临帖:元代赵孟頫
《圣教序》,唐太宗撰⽂,弘福寺僧⼈怀仁集王羲之字刻碑,也称《⼤唐三藏圣教序》或《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完美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艺术特征,被书法界奉为圭臬。
王羲之《圣教序》(局部)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临圣教序》,书于皇庆⼆年(1313年)三⽉,赵⽒时年六⼗岁,此帖精美流妍,遒劲潇洒,被誉为“神品”。
赵孟頫《临圣教序》
原帖:王羲之《兰亭序》
临帖:明代⽂征明
被誉为“天下第⼀⾏书”的《兰亭序》,为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在绍兴兰渚⼭下以⽂会友时所作的诗序,也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
帖》《三⽉三⽇兰亭诗序》。
此帖⽂采斐然,书法出神⼊化,⾃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晋⼈风致⼀览⽆余,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吴中四才⼦”之⼀、明代书法家⽂征明,天赋不是最突出的,但后天⽤功最深,声望极⾼。
他先后⾄少四度临写《兰亭序》,此作为89岁⾼龄时最后⼀次
所书,法度严谨,意态⽣动,⽓势直逼书圣。
明代⽂征明临《兰亭序》原帖:王献之《廿九⽇帖》
临帖:明代祝允明
临帖:明代祝允明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圣”之称。
《廿九⽇帖》师古创新,不拘体式,楷、⾏、草共处⼀纸,⾃然和谐,充分展现了新创“破体书”(⼤令体)的书风。
世传“⼆王”真迹,当推此帖为冠。
王献之《⼆⼗九⽇帖》
“吴中四才⼦”之⼀、明代书法家祝允明,号枝⼭,⼯于书法,名动海内。
他以古⾃期,强调“沿晋游唐,宁守勿失”,对原帖形貌、神采和章法把握精准,所临最为得神。
左侧为(明)祝允明临王献之《⼆⼗九⽇帖》
原帖:颜真卿《争座位帖》
临帖:宋代苏轼
颜真卿《争座位帖》,⼜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书双璧”,与《祭侄⽂稿》《祭伯⽂稿》合称“颜书三稿”。
此帖信笔疾书,豪宕尽兴,姿态飞动,苍劲古雅,受到历代推崇,堪称颜⽒⾏草精品。
颜真卿《争座位帖》
苏轼是宋代书法尚意代表,擅长⾏书、楷书,取晋、唐、五代诸家之长,尤其受颜真卿书风影响最深。
其书丰腴跌宕,精微沉着,⽓势奔放,后世学书,从苏字中尽窥唐⼈奥秘。
原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原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临帖:清代赵世骏
《雁塔圣教序》,也称《慈恩寺圣教序》,唐代楷书⼤家褚遂良五⼗⼋岁时书,是书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
此碑瘦硬刚劲,空灵清挺,铅华绰约,堪称褚⽒楷书代表作。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清代书法家赵世骏,楷书初学钟、王,晚学褚遂良,⼏可乱真。
所临《雁塔圣教序》,得褚书“变起伏于锋杪”之妙,轻灵流美,仪态万⽅。
赵世骏临
原帖:⽶芾《蜀素帖》
临帖:清代张照
“宋四家”之⼀、书法天才⽶芾,三⼗⼋岁时应好友林希之邀,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在蜀素上即兴写诗⼋⾸。
此帖飞扬恣肆,神采⽣动,变化⽆穷,被后⼈誉为中华第⼀美帖,成就了⽶⽒万世不祧的书坛地位。
⽶芾《蜀素帖》
清代书法家张照,擅长⾏、楷,常为乾隆皇帝代笔,书法先后取法董其昌、颜真卿、⽶芾,所临《蜀素帖》,天⾻开张,⽓魄浑厚,⽶书之雄,可窥⼀
斑。
(清)张照临⽶芾《蜀素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