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某大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某大酒店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设计说明及资料 (1)
1.1 原始资料 (1)
1.2设计参数 (3)
1.3 气象资料和围护结构资料 (3)
第2章空调区冷热负荷计算 (5)
2.1 空调区室内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5)
2.2 空调湿负荷的计算 (17)
2.3空调区室内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17)
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20)
3.1 空调系统的分类 (20)
3.2 本系统方案的选择 (21)
第4章空气调节过程设计 (23)
4.1 送风量的确定方法 (23)
4.2 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23)
4.3 全空气空调系统 (24)
4.4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 (25)
4.5 厨房全新风系统 (27)
第5章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29)
5.1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 (25)
5.2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计算 (29)
第6章风口选择方案设计 (32)
6.1 房间气流组织形式 (32)
6.2 送、回风口的选择 (32)
第7章风管系统的水力计算 (34)
7.1 通风管道的设计原则 (34)
7.2 风道设计的原则 (34)
7.3 通风管道的选择与制作 (34)
7.4 风管设计说明 (34)
7.5 风管的水力计算 (35)
第8章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38)
8.1 空调水系统的布置 (38)
8.2 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39)
第9章机房设备的选择 (42)
9.1冷、热源系统的确定及选型 (42)
9.2冷热水泵选型 (43)
9.3制冷站设计 (44)
9.4膨胀水箱的选择 (44)
第10章空调系统消声减震的方案设计 (46)
10.1系统消声 (46)
10.2系统减振 (46)
第11章设计总结 (48)
致谢 (50)
附录 (51)
第1章设计说明及资料
1.1 原始资料
1.1.1 项目名称:某大酒店空调系统设计
一楼缩略图大样
1.1.2 设计地区:河南省郑州市
1.1.3 建筑资料:
该大酒店为多层建筑,地下设备层一层和地上功能房间六层,第一层主要包括厨房、标准客房、大客房、办公室、大厅、公共洗手间、库房;第二层主要包括厨房、中餐厅、标准客房、大客房、大厅、公共洗手间、库房:第三层主要包
括厨房、标准客房、大客房、办公室、大厅、公共洗手间、库房、屋面平台;第四、五、六层主要包括厨房、标准客房、大客房、办公室、大厅、公共洗手间、库房、屋面平台;其中一层层高为4.2米,窗高为2.0米,其余各层高度为3.6米,窗高为1.5米。

建筑平面图详见AutoCAD图纸。

1.1.4 室内各功能房间的照明、设备及人员情况见下表:
表 1-1
1.2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手册差得各个类型房间室内设计计算参数见下表:
表1-2
1.3 气象资料和围护结构资料
1.3.1 基本参数:
2),有内至外依 (1)外墙:Ⅱ型墙体,厚度370mm,传热系数为1.50/
w(k
m*
次分别为: 1、水泥砂浆2、砖墙3、白灰粉刷
2),由内至外一内墙:Ⅲ型墙体,厚度240mm,传热系数为1.97/
w(k
m*
次人别为:1、水泥砂浆2、砖墙3、白灰粉刷
2,由上至下分别为:
(2)屋顶:∏型屋面,传热系数k=0.43/
w k
m*
1、预制细石混凝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砂浆
2、通风层2200mm
3、卷材防水层
4、水泥砂浆托平层20mm
5、沥青膨胀珍珠岩保温层150mm
6、隔汽层
7、现浇钢筋混凝土板70mm
8、内粉刷
(3)门、玻璃窗及墙:外窗采用双层窗结构,玻璃采用3mm厚的普通玻璃,窗框为金属,玻璃比例为80%。

一层窗高为2m、其余层窗高为1.5m,窗帘统一为浅色。

玻璃幕墙采用采用全玻璃6mm双层玻璃,中间冲空气,间隔12mm。

内门采用木门,高2m。

阳台门采用推拉玻璃门,玻璃采用单层吸热玻璃,厚度为6mm,门框为金属,80%玻璃,门高为2m。

门窗玻璃参数表1-3
1.3.2 地区室外气象参数:
郑州, 北纬34°43′,海拔110.4m,大气压力:夏季99.17kpa/冬季101.28kpa。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5℃,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1℃,室外设计风速:2.2m/s.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7℃,室外相对湿度60%,室外设计风速:2.4m/s。

第2章 空调区冷热负荷计算
2.1 空调区室内夏季冷负荷的计算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很多,如谐波反应法、反应系数法、Z 传递函数法和冷负荷系数法。

我国常用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本设计采用冷负荷系数法。

冷负荷系数法与谐波反应法不同传递函数法计算得热量和冷负荷不考虑外扰是否呈周期性变化,也不用傅里叶级数表示,而是把边界条件按照z 变换离散成按时间序列分布的单位扰量,即为1-z 的多项式。

该多项式的系数等于该连续函数在相应次幂的采样时刻上的函数值。

为了简化计算,对日照的热所形成的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利用传递函数法的基本方程和相应的房间传递函数形成了空调冷负荷系数。

对维护结构传入热所形成的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利用相应传递函数形成了冷负荷温度。

这样,当计算某建筑空调冷负荷时,则可按照相应条件查出冷负荷系数与冷负荷温度,用一维稳定热传导公式就可计算出日照得热形成的冷负荷和经围护结构传入形成的冷负荷。

空调房间冷负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1外墙和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1Nx w t t KF CL -= (2-1) ρk k t t t a d w w )('11+= (2-2) 式中: CL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 wl t '-----外墙和屋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Nx t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wl t -----以北京地区气象条件为依据计算出的外墙和屋顶冷负荷的逐时
值(℃),根据外墙和屋顶的不同类型查设计手册。

d t ------不同类型构造外墙和屋顶的地点修正值(℃),根据不同设计地
点查设计手册。

a 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查设计手册获得。

ρk ------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查设计手册获得。

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一律采用=0.90,即ρ=1.0. F -----外墙面积(2m )
K -----外墙的传热系数[)/(2℃⋅m W ] 2.1.2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按下式进行计算: )(Nx ls t t KF CL -= ls wp sl t t t ∆+=
式中: CL 、F 、K 、Nx t -----同式(2-1); 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按下表可选);本设计选3℃。

温度的差值表 2-1
2.1.3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1Nx d w w w w t t t F K C CL -+= (2-3) 式中: CL -----外墙或屋顶瞬变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W ) Nx t -----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
w F -----窗口面积(2m )
w F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2℃⋅m W ]
1w t -----外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查设计手册得 w C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的修正值,根据窗框类型查下表。

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 表 2-2
2.1.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LQ j w i s a C D F C C C CL max ⋅= (2-4) 式中:w F -----窗口面积(2m )
a C -----窗玻璃的有效面积系数,查表6得。

i C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s C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
max ⋅j D -----各地区的日射得热因数
LQ C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LQ C 值按南北区的划分而不同。

南北区划分标准为:建筑地点在北纬27°30′以南的地区为南区,以北的地区为北区,其具体值查设计手册得。

窗玻璃的有效面积系数 表 2-3
2.1.5 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LQ s C Q CL = (2-5) 式中: CL -----设备或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

LQ C -----设备或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查设计手册可得,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LQ C =1.0。

s Q -----设备或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W ),本设计中s Q 按下式进行计算: η/1000321N n n n Q s = (2-6) 式中:N -----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 ) 1n -----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0.5-1.0。

2n -----利用系数(安装系数),电动机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7-0.9。

3n -----电动机负荷系数,一般取0.4-0.5。

η-----电动机效率,可从产品样本差得。

2.1.6 照明设备冷负荷,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不同,其计算方法也不同,本项目采用明装荧光灯,计算公式:
LQ NC n n CL 211000= (2-7) 式中: CL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时,
1n 取1.2;
2n ----- 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2n =0.5-0.6,荧光灯罩五通风孔者取0.6-0.8。

N -----照明设备所需功率(W )。

LQ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查设计手册可得。

2.1.7 人体散热冷负荷
1)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公式:
LQ s s C q n CL ϕ= (2-8) 式中: s CL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n -----室内全部人数。

ϕ-----群集系数。

s q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下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查设计手册可得。

LQ C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额冷负荷系数,查设计手册可得。

2.1.8 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计算公式:
2nq Q ϕτ= (2-9) 式中: s Q -----人体潜热冷负荷(W )。

n -----空调区总人数。

ϕ-----群集系数。

2q -----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查设计手册可得。

2.1.9 食物显热冷负荷,进行餐厅冷负荷计算时,食物的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每位就餐客人9W 考虑。

本设计书中以门厅100为例,列出具体负荷计算列表,其余房间的负荷见附表。

10
门厅100冷负荷计算
1、北外墙冷负荷
查《空调工程》附录7查的Ⅱ型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1w t ,即可按式(2-1)算出外墙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2、北外窗冷负荷
查《空调工程》附录15,郑州地区玻璃窗地点修正值d t =2,由82.156.55.30=+=νa )/(2K m W ⋅,7.81=a )/(2K m W ⋅,根据《空调工程》附录11差得窗玻璃传热系数w K =2.93)/(2K m W ⋅。

由表5 查的玻璃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金属框双层玻璃修正值为1.2 。

由《空调工程》附录13查的玻璃窗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1w t ,根据公式(2-3)计算出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11
3、东外玻璃幕墙冷负荷
玻璃地点修正值同上,本设计中,玻璃幕墙选用的是6mm 双层普通玻璃,间隔层冲空气,查《空调工程》附录14,玻璃传热系数
w K =3.3)/(2K m W ⋅,由表5查的传热系数修正值选1.00 ,玻璃逐时负荷计算温度同上,根据(2-3)算出东外幕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结
12
4、南外墙冷负荷
查《空调工程》附录7查的Ⅱ型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逐时值1w t ,即可按式(2-1)算出外墙逐时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5、北外窗日照得热冷负荷
由表6查的,双层钢窗有效面积系数a C =0.75 ,查《空调工程》得玻璃窗遮阳系数s C =0.86 ,窗内遮阳设施系数i C =0.5 ,北向日照得热因子max ⋅j D =122 ,因郑州地区属于北纬34°43′,属于北区,故查《空调工程》附录21得北区有内遮阳玻璃窗冷负荷系数逐时冷负荷值LQ C ,按公式(2-4)计算逐时进入玻璃窗日照得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7、照明引起的冷负荷
门厅照明设施为10盏明装的荧光灯,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选n1=1.2,灯罩隔热系数选n2=0.8,单盏功率N=200W ,根据室内照明时间为16:00---24:00 ,开灯时数为8小时,由《空调工程》附录26查的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按式(2-7)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13
8、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宾馆属于极轻劳动,室温为26℃时,成年男子每人散发显热q1=60.5W,潜热q2=73.3W,集群系数ψ=0.94,门厅人数按10人计算,按式(2-8)和(2-9)计算,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9、西内墙传热冷负荷
由气象参数知郑州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1℃,按表4 选传热温差为3℃,按内墙传热公式计算传热冷负荷,计算结果见下表:
14
10、各项逐时负荷汇总
15
门厅100热负荷计算表
16
2.2 空调湿负荷的计算
空调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内湿源(人体散湿、敞开水池表面散湿、地面积水散湿)向室内的散湿量,本设计中仅考虑人员散湿量。

人体散湿量按下式计算:
g n m w Φ⨯=001.0 (2-9) 式中 w m -----人体散湿量,kg/h ; n -----室内全部人数;
Φ-----群集系数;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查设计手册可得;
注:酒店等公共服务建筑要考虑食物的散湿量,一般食物散湿量可按就餐人数,每人10g/h 考虑。

2.3空调区室内冬季热负荷的计算
热负荷计算与冷负荷计算考虑的因素不同,因为冬季空调室内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故无需考虑冷风渗透或侵入所形成的热负荷。

对于民用建筑来说,空调冬季的经济性队空调系统的影响比夏季小。

因此,空调热负荷一般是按稳定传热理论来算的,起计算方法与供暖系统的热损失计算方法基本一样, 2.3.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 )(k w d n h t t aAk Q ⋅⋅-= 式中: a -----温差修正系数,见表2-1; A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m 2;
k -----围护结构冬季传热系数,[)/(2℃⋅m W ]; d n t ⋅-----冬季室内设计温度,℃; k w t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表 2-4
2.3.2 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a)朝向修正耗热量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采用的修正方法,规定朝向修正率可按下列数值选用:
北、东北、西北 0~10﹪,本设计中取5﹪;
东南、西南 -10﹪~15﹪;
东、西 -5﹪;
南 -15﹪~-30﹪,本设计中取-20﹪;
b) 风力附加耗热量
中国各地冬季平均风速一般都不大,因而对传热的影响也不是很显著,故一般情况可忽略不予考虑,所以本设计不考虑风力附加耗热。

c) 高度附加耗热量
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当房间高度在4m以下时,可不予考虑沿房屋高度室内温度上升对耗热量的影响。

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以一层负荷为例,其它层见附录;
一楼湿负荷汇总表2-5
第3章空调系统方案的确定
3.1 空调系统的分类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空气处理设备和空气输送管道以及空气分配装置组成,根据需要,它能组成不同形式的系统。

在工程上应该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性质,热湿负荷特点,温湿度调节和控制要求,空调机房的面积和位置,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许多方面的因素,确定合理的空调系统。

3.1.1按照空气处理设置的情况分类
(1)集中系统集中系统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机,冷却器,加湿器,过滤器等)都设置在一个房间内。

(2)半集中系统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半集中系统还设置有分散在被调房间内的末端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空气进入被调房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设备的空气做进一步补充处理。

(3)全分散系统这种机组把冷热源和空气处理,输送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

可以按照需要,灵活而分散的设置在空调房间内,因此局部机组不需要集中的机房。

3.1.2 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分类
(1)全空气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处理的空气来负担的空调系统。

在室内热湿负荷为正的场合,用低于室内空气焓值的空气送入房间,吸收余热余湿后排出房间。

低速集中式空调系统,双管高速空调系统均属这一类型。

由于空气的比热较小,需要用较多的空气量才能达到消除余热余湿的目的,因此要求有较大断面的风道或者较高的风速。

(2)水系统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作为冷热介质来负担,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大的多,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只需要较小的水量,从而使管道所占的空间减小许多。

但是,仅靠水来消除余热余湿,并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

因而通常不单独采用这种方式。

(3)空气-水系统随着空调装置的日益广泛使用,大型建筑物设置空调的
场合越来越多,全靠空气来承担热湿负荷,将占用较多的建筑物空间,因此可以同时使用空气和水来负担空调的室内负荷。

诱导空调系统和带新风的风机盘管系统就属于这类型。

(4)冷剂系统这种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来吸收余热余湿。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分散安装局部空调机组,但由于制冷剂管道不便于长距离输送,因此这种系统不适宜作为集中空调系统来使用。

3.1.3 根据集中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类
(1)闭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于空调房间本身,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

因此房间和空气处理设备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环路。

封闭式系统用于无法采用室外空气的场合。

这种系统冷热消耗量最省,但卫生效果差。

当室内有人长期停留时必须考虑空气的再生。

这种系统应用于战时的地下庇护所等战备工程以及很少有人进出的仓库。

(2)直流式系统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自室外,室外空气经过处理后送入室内,然后全部排除室外,因此与封闭式系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这种系统适用于采用回风的场合。

(3)混合式系统从上述两种系统可见,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直流式系统经济上不合理,所以两者都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对于绝大多数场合,往往需要综合这两种的利弊,采用混合一部分回风的系统。

3.2 本系统方案的选择
本酒店坐落于郑州市,其中一、二楼大厅为中空设计,空间较大、人员集中,本设计中对大厅单独设全空气空调系统。

除大厅外,包间、客房、餐厅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相混合,送风温差选7℃。

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特点是:房间可以独立地进行温度调节,设计技术相对简单(因此设计风险不大),设备国产化程度高,投资少(通常我们所谓的高档写字楼。

该投资不包括与空调相配套的配电及自控,并且,只有主要设备,如冷冻及水泵等采用进口设备。

)但该系统其缺点是噪音大,新风标准低,灵活性差,维修量大,无法解决人们的舒适度要求,更无法解决室内的空气污染问题。

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方式理由如下:
1)与集中式空调系统相比,可进行局部地区的温度控制,使用更为灵活;
2)各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的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
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要回风管道,节省建筑空间;
4)由于风机盘管体积较小,结构紧凑,因此布置灵活,有较好的适用性。

二层大部分是办公区域,房间面积随较大,但使用时间比较规律,也很适用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式空调系统,本次设计中二层采用了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更有利于节能;三层是是客房,完全符合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毋庸置疑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3.3 冬季空调供暖方案选定及说明
本设计冬夏共用一套管路系统,市政管网提供95℃热水,通过机房内的水--水板式换热器实现对酒店的空调供暖。

第4章 空气调节过程设计
4.1 送风量的确定方法
1)根据已知的室内空气状态参数,在d i -图上找到室内空气状态点N 。

2)根据计算出的空调房间冷负荷Q 和湿负荷W 计算出热湿比W
Q =ε,再
通过N 点画出过程线ε。

3)选取合理的送风温差t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中的规定,当送风口高度
≤5m 时,5℃≤t ∆ ≤10℃; 根据所取定的送风温差t ∆求出送风温度O t ,O t 等温
线与过程线ε的交点O 即为送风状态点。

但是对于舒适性空调一般采用露点送风,其露点为它的送风状态点。

4)计算送风量,按下公式:(s kg /) 1000⨯-=-=
O
N O N d d W
i i Q G (4-1) 4.2 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1、确定新风量的依据有以下三个因素:
1) 卫生要求 一般可按规范确定:不论每人占房间体积多少,新风量按大于等
于30人⋅m 3采用;对于人员密集的建筑物,如采用空调的体育馆、会场,每人所占的空间较少(不到103m ),但停留时间短,可分别按级、吸烟或不吸烟的情况,新风量以7~15人⋅h m 3计算。

2) 补充局部排风量
3) 保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当按上述方法得出的新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0%时,也应按10%计算,以确保卫生和安全。

本设计中客房设计新风量为30)]/([3人⋅h m ,餐厅设计新风量15)]/([3人⋅h m ,大厅设计新风量为10)]/([3人⋅h m 。

4.3 全空气空调系统
4.3.1 夏季一次回风空气处理过程
由于舒适性空调没有精度要求,为了节能可采用大送风温差送风,根据《建
筑节能设计规范》5.3.21节规定,整个111大厅采用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经机组处理到机器露点送风。

焓湿图见下图:
空气处理机组负担冷负荷计算公式:
)(1O C i i G Q -= (4-2) 式中:G ----送风量,s kg ;
C i ----混合空气状态的焓值,kg kj ; O i ----送风状态点的焓值,kg kj 。

本设计中对大厅单独设置全空气系统,大厅111状态点参数见下表:
表4-1
大厅111 ID 图状态点参数
状态点名称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 容积 焓 N
26
20.33
17.66
60
12.79
0.8643
58.85
由上表可知N i =58.85kg kj ;C i =61.74kg kj ;O i =50.73kg kj ,则计算送风量得:
=-=-=
s kg i i Q G O N /73
.5085.58882
.8110.08s kg =30727h m /3 新风量W G =10%G =1.008s kg
又设计新风量为300⨯1.181/3600=0.0984s kg <1.008s kg , 所以新风量取 1.008s kg =3073h m /3
则回风量为W H G G G -==30727-3073=27654h m /3
空气处理机组负担冷负荷)(1O C i i G Q -==10.08⨯(61.74-50.73)⨯1000=110981W
4.4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
在风机盘管加新风新风系统中,新风在夏季要经过冷却减湿处理,在冬季要经过加热或加湿处理。

本节以包间101为例,夏季新风处理到室内比焓值的过程见下图:
4.4.1 风机盘管风量的确定方法
s kg G G G W F -= (4-3)
式中:G ----总风量,s kg ;
W G ----新风量,s kg ;
4.4.2 新风冷负荷公式:
)(N W W i i G Q -= (4-4) 式中:W G ----新风量,s kg ; W i ----室外空气的焓值,kg kj ; N i ----室内空气的焓值,kg kj 。

4.4.3 风机盘管负荷计算公式:
)(M N F F i i G Q -= (4-5) 式中:F G ----风机盘管风量,s kg ;
N i ----室内空气的焓值,kg kj ;
M i ----风机盘管处理后空气的焓值,kg kj 。

包间101各状态点参数见下表:
表4-2 101 ID 图状态点
状态点名称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 含湿量 容积 焓 N 26 20.33 17.66 60 12.79 0.8643 58.85 W 35 27.5 25.18 56.58 20.42 0.901 87.76 M 16.62 12.75 9.96 64.61 7.68 0.8304 36.22 O 19 16.9 15.76 81.42 11.11 0.8418 47.36 L
21.46
20.28
19.79
90
14.63
0.8537
58.85
表4-3 热湿过程线
热湿过程线名

起点名称 起点温度 起点湿度 终点名称 终点温度 终点湿度 热湿比 WL
W
35
20.42
L
21.46
14.63
4989.89
ML M 18.94 12.53 L 21.46 14.63 3781.21 εO 19 12.58 N 26 12.79 38307.41 SM N 26 12.79 M 18.94 12.53 31483.46
4.4.4 本章以一楼风量、负荷计算为例具体负荷见下表,其余层见附表。

4.5 厨房全新风系统
本设计中一楼厨房采用全新风系统,采用排风扇排风,系统焓湿图见下:图中各个状态参数下下表:
由上表知:
N
i=58.85kg
kj;
W
i=87.76kg
kj;
O
i=50.18kg
kj,则送风量为:
=
-
=
-
=s
kg
i
i
Q
G
O
N
/
18
.
50
85
.
58
7046
.9
1.12s
kg=3414h
m/3
则空气处理机组负担冷负荷:
)
(
1O
W
i
i
G
Q-
==1.12⨯(87.76-50.73)⨯1000=41475W
110 ID图状态点
状态点名称
干球温

湿球温

露点温

相对湿

含湿量容积焓N 26 20.33 17.66 60 12.79 0.8643 58.85 W 35 27.5 25.18 56.58 20.42 0.901 87.76 O 18.18 17.64 17.38 95 12.56 0.84 50.18
对于厨房选用顶装式空气处理机组,厨房选样参考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温差吊装式空气处理机组,机组性能见下表:
28
第5章空气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5.1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
5.2.1各层空调机组的选择
在本设计中每层设置独立新风机组来直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处理到室内等焓状态点,新风机组独立承担新风负荷,满足整个建筑物的新风需求,保证了高品质空气,为办公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根据各层夏季新风机组承担的冷负荷和送风量的大小及气体相关条件选取空气处理机组,本次选用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选择机组型号规格见表:
表5-1
5.2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计算
5.2.1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计算法
(1)根据房间的用途了解确定房间的各种要求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冷负荷、湿负荷等。

(2)选择风机盘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对于严寒地区,应以房间的冬季的供热负荷为依据,选取风机盘管机组
的型号,再校核夏季的供冷量。

而对于其他地区(郑州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通常以以夏季房间供冷量为依据,选取风机盘管的型号,凡是满足夏季要求的,冬季供热是没有问题的。

2)选择风机盘管时要考虑到人体得到舒适感范围比较宽,为满足不同人员对温、湿度的不同要求,有一个适当灵活调节范围是必要的,还应考虑盘管结垢和积尘的因素。

3)选定机组后,应使机组的全部冷量能满足空调区的要求。

4)此外,除了机组冷量满足空调区的要求外,还应该校核机组的额定风量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机组不能同时满足冷量和风量的要求时,应以机组的风量为主要选择机组,这是因为空气的风量是冷量的载体。

也就是说,在冷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如果风量不够,则只能是机组附近的局部空气达到要求,但是不能将冷量输送到所需要的空调区,从而不能保证空调区的要求,故优先保证风量。

在本设计中新风独立处理到室内空气状态点送入室内,风机盘管机组不承担新风负荷。

(3)考虑到风机盘管机组使用过程中积垢积尘对传热的影响,要进行必要的修正冷负荷乘以修正系数a见下表(5-1)。

修正系数表5-2
开利空调有限公司的空调机设备,其结构形式均为卧式暗装型,风机盘管设备型号选择如下列表:
一楼风机盘管的选型设备表 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