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PPT课件分析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点A、B,设在A点速度为V1, 高度为h1,在B 点速度为V2,高度 V1 为h2,请推导A点的机械能与B点 的机械能大小的关系。
V2
A
B h1 h2
结论: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机械能 守恒。
思考讨论:
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与B点的机械能相等吗?
v0
A
v1
h1
B
h2 v2
如图,质量为m的 物体做平抛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
复习回顾
1.什么是机械能?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3.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4.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
重力势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动能
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 化的过程中遵循什么 样的规律呢?
4、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问题中,会判定机械能 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 的表达式。
随着人类能量消耗的迅 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提高能 量的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 的一项重要任务,右图是上 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 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 道有一个小的坡度。
车站
明珠号列车为什么在站台上 要设置一个小小的坡度?
进站前关闭发动机,机车凭惯性上坡,动能变成势能 储存起来,出站时下坡,势能变成动能,节省了能源。
❖
5.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 外,创 作主体 至关重 要。政 治清明 、经济 繁荣、 文化昌 盛,为 文艺家 勇攀文 艺高峰 创设良 好客观 条件, 但伟大 杰出作 品的产 生依然 有赖于 文艺家 自身努 力,换 句话说 ,创作 主体高 度决定 文艺高 度。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 向现代 ,从单 一走向 多元, 生产技 术装备 不断升 级,农 产品产 量快速 增长都 得益于 科技对 农业的 支撑。
p2
E k1
E
)
p1
思考:
1.跳伞运动员在离
开飞机后的开始 一段时间内降落 伞没有打开,将 自由下落,此时 机械能守恒吗?
2.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将匀速下降
,此时机械能守恒吗?
类比探究:
被压缩的弹簧将小球弹出的过程中,小球的动 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将怎样变化?(水平面光滑)
AO B
——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相 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 能保持不变。
思考 1、如何理解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 2、如何理解弹力?
3、判断滑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 是否守恒?
V (1)斜面光滑
(2)斜面粗糙、匀速下滑
判断下列各题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 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 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空气阻力忽略 不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 飘逸、 富有想 象力,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浓浓 的文学 韵味, 让人回 味无穷 。
❖
11.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 亮。它 来自幽 暗的捞 纸房某 个角落 ,水从 一只装 满纸浆 的槽缸 里溢出 来,匍 匐进地 面。几 近难以 察觉的 流水声 ,被无 边的寂 静扩大 了。水 声泠泠 ,像由 远及近 的银铃 声从云 霄洒落 大地。
重力
重力
重力
θ
理A 解B 为:
h1 v1
h2 v2
}
沿光滑曲面
重力
重力
下滑
支持力
①物体只受重力。
②除重力外还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 或其它力做功之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述: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内,
---条件
}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结论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2=E1
(
E k2
E
3: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 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
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中小球受哪些力 ?
2、各个力做功情况如何 ?
3、这个实验能量间是如何转化的 ?
V
G
思考: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 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
探究活动:探寻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规律
如图所示,小球从某高处自由下 V0=0 落(不计空气阻力),先后经过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
4.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 传统经 济模式 到新动 能模式 的转型 升级, 中国经 济才有 无可限 量的未 来这一 观点。
如图,质量为m的 小球从最高点下摆 (不计空气阻力)
如图,质量为m物 体的小球沿着光滑 的曲面下滑
质量为的m物体自由落体、平抛、摆动、光滑曲面下滑 ,选地面为零势能面
v0
运动类型
A
v1
A
v1
自由落体
共同h1 点vB2:h2 只有h重1 力h2 Bv做2 功
平抛 摆动
受力 情况
重力
重力
重力 拉力
做功 的力
❖
7.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 举杯, 这一情 景极具 仪式感 ,既是 雪夜酒 叙情节 的收束 ,也是 全文的 升华, 带给读 者无限 遐想。
❖
8.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 的种种 变化, 就是因 为这些 变化是 在相当 长的时 间里达 到的。
❖
9.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 议,是 因为和 空间相 比,时 间既无 法把握 ,又无 法挽留 。
❖
1.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 的向度 来看, 有着悠 久的历 史;从 内容和 品质的 维度来 看,却 并不是 呈现为 鲜明的 向前发 展的进 步性, 而是出 现经常 性回复 或几种 形态并 存的倾 向。
❖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Lθ
A
B
O
把质量为m的石头从h高的山崖上以角θ向斜上方
v 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v0,求石头落地时的速度vt
是多大?(不计空气阻力)
0
解:设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
h
初状态 E 1
mgh
1 2
mv
2 0
末状态
E2
1 2
mv
2
t
vt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mgh
1 2
m
v
2 0
1 2
m
v
2 t
解得
vt
v
2 0
2 gh
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只发生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 械能守恒 D.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 守恒 E.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说明:机械能是否守恒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V2
A
B h1 h2
结论: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机械能 守恒。
思考讨论:
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与B点的机械能相等吗?
v0
A
v1
h1
B
h2 v2
如图,质量为m的 物体做平抛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
复习回顾
1.什么是机械能?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3.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4.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 相互转化.
重力势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动能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动能
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 化的过程中遵循什么 样的规律呢?
4、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问题中,会判定机械能 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 的表达式。
随着人类能量消耗的迅 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提高能 量的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 的一项重要任务,右图是上 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 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 道有一个小的坡度。
车站
明珠号列车为什么在站台上 要设置一个小小的坡度?
进站前关闭发动机,机车凭惯性上坡,动能变成势能 储存起来,出站时下坡,势能变成动能,节省了能源。
❖
5.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 外,创 作主体 至关重 要。政 治清明 、经济 繁荣、 文化昌 盛,为 文艺家 勇攀文 艺高峰 创设良 好客观 条件, 但伟大 杰出作 品的产 生依然 有赖于 文艺家 自身努 力,换 句话说 ,创作 主体高 度决定 文艺高 度。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 向现代 ,从单 一走向 多元, 生产技 术装备 不断升 级,农 产品产 量快速 增长都 得益于 科技对 农业的 支撑。
p2
E k1
E
)
p1
思考:
1.跳伞运动员在离
开飞机后的开始 一段时间内降落 伞没有打开,将 自由下落,此时 机械能守恒吗?
2.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内运动员将匀速下降
,此时机械能守恒吗?
类比探究:
被压缩的弹簧将小球弹出的过程中,小球的动 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将怎样变化?(水平面光滑)
AO B
——在只有弹力做功的系统内,动能和弹性势能相 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 能保持不变。
思考 1、如何理解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 2、如何理解弹力?
3、判断滑块沿固定斜面下滑过程中机械能 是否守恒?
V (1)斜面光滑
(2)斜面粗糙、匀速下滑
判断下列各题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 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 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空气阻力忽略 不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细腻,文采 飘逸、 富有想 象力,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浓浓 的文学 韵味, 让人回 味无穷 。
❖
11.另一种水声,是流水声,细弱又清 亮。它 来自幽 暗的捞 纸房某 个角落 ,水从 一只装 满纸浆 的槽缸 里溢出 来,匍 匐进地 面。几 近难以 察觉的 流水声 ,被无 边的寂 静扩大 了。水 声泠泠 ,像由 远及近 的银铃 声从云 霄洒落 大地。
重力
重力
重力
θ
理A 解B 为:
h1 v1
h2 v2
}
沿光滑曲面
重力
重力
下滑
支持力
①物体只受重力。
②除重力外还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 或其它力做功之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述: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内,
---条件
}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结论
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2=E1
(
E k2
E
3: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 的观点来解释物理现象。
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中小球受哪些力 ?
2、各个力做功情况如何 ?
3、这个实验能量间是如何转化的 ?
V
G
思考: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 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
探究活动:探寻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规律
如图所示,小球从某高处自由下 V0=0 落(不计空气阻力),先后经过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
4.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 传统经 济模式 到新动 能模式 的转型 升级, 中国经 济才有 无可限 量的未 来这一 观点。
如图,质量为m的 小球从最高点下摆 (不计空气阻力)
如图,质量为m物 体的小球沿着光滑 的曲面下滑
质量为的m物体自由落体、平抛、摆动、光滑曲面下滑 ,选地面为零势能面
v0
运动类型
A
v1
A
v1
自由落体
共同h1 点vB2:h2 只有h重1 力h2 Bv做2 功
平抛 摆动
受力 情况
重力
重力
重力 拉力
做功 的力
❖
7.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 举杯, 这一情 景极具 仪式感 ,既是 雪夜酒 叙情节 的收束 ,也是 全文的 升华, 带给读 者无限 遐想。
❖
8.作者指出人之所以能适应人生境遇 的种种 变化, 就是因 为这些 变化是 在相当 长的时 间里达 到的。
❖
9.时间之所以让人感到渺茫和不可思 议,是 因为和 空间相 比,时 间既无 法把握 ,又无 法挽留 。
❖
1.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 的向度 来看, 有着悠 久的历 史;从 内容和 品质的 维度来 看,却 并不是 呈现为 鲜明的 向前发 展的进 步性, 而是出 现经常 性回复 或几种 形态并 存的倾 向。
❖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Lθ
A
B
O
把质量为m的石头从h高的山崖上以角θ向斜上方
v 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v0,求石头落地时的速度vt
是多大?(不计空气阻力)
0
解:设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
h
初状态 E 1
mgh
1 2
mv
2 0
末状态
E2
1 2
mv
2
t
vt
由机械能守恒可得
mgh
1 2
m
v
2 0
1 2
m
v
2 t
解得
vt
v
2 0
2 gh
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只发生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 械能守恒 D.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 守恒 E.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说明:机械能是否守恒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