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新题重组:(专题3)电场和磁场(9b)及答案
高考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电场与磁场的理解

电场与磁场的理解一、选择题1.某平面区域内一静电场的等势线分布如图中虚线所示,相邻的等势线电势差相等,一负电荷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由a 运动至b ,设粒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a 、b a ,电势分别为a ϕ、b ϕ,该电荷在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a v 、b v ,电势能分别为p a E 、p b E ,则( )A .a b a a >B .b a v v >C .p p a b E E >D .a b ϕϕ>2.某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x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规定x 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正方向。
若取x 0处为电势零点,则x 轴上各点电势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可能为( )A .B .C .D .3.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V 、17V 、26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V/cm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2V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小7eVD .电子从b 点运动到O 点,电场力做功为16eV4.如图,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将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在A 点以一定的初动能k E 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运动到竖直方向最高点C 时的沿场强方向位移是0x ,动能变为原来的一半(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场强大小为22mgqB .A 、C 竖直方向的距离为0x 的2倍C .小球从C 点再次落回到与A 点等高的B 点时,水平位移是02xD .小球从C 点落回到与A 点等高的B 点时,电场力做功大小为2k E5.如图,圆心为O 的圆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圆平面平行,ab 和cd 为圆的两条直径,60aOc ∠=︒。
将一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W (0W >);若将该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也为W 。
高考物理 电场与磁场有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电场与磁场有答案解析1.(多选)如图1所示为不等量的异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两点电荷的电荷量相差越大,电荷附近电场线的疏密差别也越大。
图中的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根据电场线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同一电子在a、b两点所受的库仑力的大小关系为F a>F bB.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均平行于点电荷连线向左C.a、b两点的电势相等D.正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其在b点的电势能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电场线比b点电场线密,因此a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电场强度大,根据F=Eq可知,同一电子在a点所受的库仑力较大,选项A 正确;在不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均斜向左上方,与点电荷连线不平行,选项B错误;将正试探电荷由a点移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对试探电荷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则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选项C 错误,D正确。
答案AD2.一新型电磁船的船体上安装了用于产生强磁场的超导线圈,在两船舷之间装有电池,导电的海水在安培力作用下即可推动该船前进。
如图2是电磁船的简化原理图,其中MN和PQ是与电池相连的导体棒,MN、PQ、电池与海水构成闭合回路,且与船体绝缘,要使该船水平向左运动,则超导线圈在NMPQ所在区域产生的磁场方向是()图2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解析由电源、海水构成的闭合回路可知海水中电流的方向是从MN指向PQ,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时海水受到的力水平向右,海水反作用于船体的力水平向左,符合题意。
选项B正确。
答案 B3.如图3所示,在绝缘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正电荷的滑块P在电场中向左运动,当它经过H点时动能为E k1=300 J,当它经过B点时具有的动能为E k2=100 J。
若该过程中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90 J,那么滑块的电势能增加了()图3A.100 JB.200 JC.110 JD.400 J解析滑块从H点运动到B点,由动能定理得-W电-W摩=ΔE k,代入数据得-W电-90 J=-200 J,解得W电=110 J,故选项C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能演练专题3电场和磁场3.2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含解析)

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真题再现]1.(多选)(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如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B .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C .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D .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答案:AC解析:根据左手定则,电子、正电子进入磁场后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相反,故两者的偏转方向不同,选项A 正确;根据qvB =mv 2r ,得r =mv qB,若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则轨迹半径不相同,选项B 错误;对于质子、正电子,它们在磁场中运动时不能确定mv 的大小,故选项C 正确;粒子的mv 越大,轨道半径越大,而mv =2mE k ,粒子的动能大,其mv 不一定大,选项D 错误.2.(多选)(2015·全国理综Ⅱ)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 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A .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 倍B .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 倍C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 倍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答案:AC解析:两速率相同的电子在两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且Ⅰ磁场磁感应强度B 1是Ⅱ磁场磁感应强度B 2的k 倍.A :由qvB =mv 2r 得r =mv qB ∝1B,即Ⅱ中电子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 倍,选项A 正确. B :由F 合=ma 得a =F 合m =qvB m ∝B ,所以a 2a 1=1k,选项B 错误. C :由T =2πr v得T ∝r ,所以T 2T 1=k ,选项C 正确. D :由ω=2πT 得ω2ω1=T 1T 2=1k,选项D 错误. 正确选项为A 、C.3.(2015·江苏单科)一台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荷量均为+q 、质量不同的离子飘入电压为U 0的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几乎为零.这些离子经加速后通过狭缝O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最后打在底片上.已知放置底片的区域MN =L ,且OM =L .某次测量发现MN 中左侧23区域MQ 损坏,检测不到离子,但右侧13区域QN 仍能正常检测到离子.在适当调节加速电压后,原本打在MQ 的离子即可在QN 检测到.(1)求原本打在MN 中点P 的离子质量m ;(2)为使原本打在P 的离子能打在QN 区域,求加速电压U 的调节范围;(3)为了在QN 区域将原本打在MQ 区域的所有离子检测完整,求需要调节U 的最少次数.(取lg 2=0.301,lg 3=0.477,lg 5=0.699)答案:(1)9qB 2L 232U 0 (2)100U 081≤U ≤16U 09(3)最少次数为3次 解析:(1)离子在电场中加速,qU 0=12mv 2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qvB =m v 2r 0解得r 0=1B 2mU 0q代入r 0=34L ,解得m =9qB 2L 232U 0.(2)由(1)知,U =16U 0r 29L 2 离子打在Q 点时,r =56L ,得U =100U 081离子打在N 点时,r =L ,得U =16U 09则加速电压U 的范围100U 081≤U ≤16U 09. (3)由(1)可知,r ∝U 由题意知,第1次调节电压到U 1,使原本Q 点的离子打在N 点,L 56L =U 1U 0 此时,原本半径为r 1的打在Q 1的离子打在Q 上,56L r 1=U 1U 0解得r 1=⎝ ⎛⎭⎪⎫562L 第2次调节电压到U 2,原本打在Q 1的离子打在N 点,原本半径为r 2的打在Q 2的离子打在Q 上,则L r 1=U 2U 0,56L r 2=U 2U 0,解得r 2=⎝ ⎛⎭⎪⎫563L 同理,第n 次调节电压,有rn =⎝ ⎛⎭⎪⎫56n +1L 检测完整,有rn ≤L 2,解得n ≥lg 2lg 65-1≈2.8 故最少次数为3次.规律探寻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常设置新情境来考查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确定圆周运动的半径、圆心和运动时间,复杂时需要画出轨迹图,需要结合几何关系求解.单独考查的题型一般为选择题,综合其他知识考查的一般为计算题,难度中等.[考题预测](多选)如图所示,xOy 平面的一、二、三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B =1 T 的匀强磁场,ON 为处于y 轴负方向的弹性绝缘薄挡板,长度为9 m ,M 点为x 轴正方向上一点,OM =3 m .现有一个比荷大小为q m=1.0 C/kg 、可视为质点、带正电的小球(重力不计)从挡板下端N 处小孔以不同的速度向x 轴负方向射入磁场,若与挡板相碰就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碰撞时电荷量不变,小球最后都能经过M 点,则小球射入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 .3 m/sB .3.75 m/sC .4 m/sD .5 m/s 答案:ABD解析:因为小球通过y 轴的速度方向一定是+x 方向,故带电小球圆周运动轨迹半径最小值为3 m ,即R min =mv min qB,解得v min =3 m/s ;经验证,带电小球以3 m/s 速度进入磁场,与ON 碰撞一次,再经四分之三圆周经过M 点,如图1所示,A 项正确;当带电小球与ON 不碰撞,直接经过M 点,如图2所示,小球速度沿-x 方向射入磁场,则圆心一定在y 轴上,作出MN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y 轴的点即得圆心位置,由几何关系解得轨迹半径最大值R max =5 m ,又R max =mv max qB,解得v max =5 m/s ,D 项正确;当小球速度大于3 m/s 、小于5 m/s 时,轨迹如图3所示,由几何条件计算可知轨迹半径R =3.75 m ,由半径公式R =mv qB得v =3.75 m/s ,B 项正确,由分析易知选项C 错误.图1 图2 图3。
电场与磁场专题(2024高考真题及解析)

电场与磁场专题1.(多选)[2024·安徽卷] 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 的带电油滴a ,在纸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当a 运动到最低点P 时,瞬间分成两个小油滴Ⅰ、Ⅰ,二者带电荷量、质量均相同.Ⅰ在P 点时与a 的速度方向相同,并做半径为3R 的圆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Ⅰ的轨迹未画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浮力与阻力以及Ⅰ、Ⅰ分开后的相互作用,则 ( )A .油滴a 带负电,所带电荷量的大小为mgE B .油滴a 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gBREC .小油滴Ⅰ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3gBRE ,周期为4πEgB D .小油滴Ⅰ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1.ABD [解析] 油滴a 做圆周运动,故重力与电场力平衡,可知带负电,有mg =Eq ,解得q =mgE ,故A 正确;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Bqv =m v 2R ,得R =mvBq ,解得油滴a 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gBR E ,故B 正确;设小油滴Ⅰ的速度大小为v 1,得3R =m 2v 1B q 2,解得v 1=3BqR m =3gBRE ,周期为T =2π·3R v 1=2πEgB ,故C 错误;带电油滴a 分离前后动量守恒,设分离后小油滴Ⅰ的速度为v 2,取油滴a分离前瞬间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得mv =m 2v 1+m 2v 2,解得v 2=-gBRE,由于分离后的小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仍然平衡,分离后小油滴Ⅰ的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小油滴Ⅰ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故D 正确.2.[2024·北京卷] 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位于M 、N 两点,P 、Q 是MN 连线上的两点,且MP=Q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点电场强度比Q点电场强度大B.P点电势与Q点电势相等C.若两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P点电场强度大小也变为原来的2倍D.若两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P、Q两点间电势差不变2.C[解析] 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点知,P、Q两点电场强度相等,A错误;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知,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B错误;由电场叠加得P点电场强度E=k QMP2+k QNP2,若仅两点电荷的电荷量均变为原来的2倍,则P点电场强度大小也变为原来的2倍,同理Q点电场强度大小也变为原来的2倍,而P、Q间距不变,根据U=Ed定性分析可知P、Q两点间电势差变大,C正确,D错误.3.[2024·北京卷] 我国“天宫”空间站采用霍尔推进器控制姿态和修正轨道.图为某种霍尔推进器的放电室(两个半径接近的同轴圆筒间的区域)的示意图.放电室的左、右两端分别为阳极和阴极,间距为d.阴极发射电子,一部分电子进入放电室,另一部分未进入.稳定运行时,可视为放电室内有方向沿轴向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E和B1;还有方向沿半径向外的径向磁场,大小处处相等.放电室内的大量电子可视为处于阳极附近,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绕轴线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如截面图所示),可与左端注入的氙原子碰撞并使其电离.每个氙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近似为零.氙离子经过电场加速,最终从放电室右端喷出,与阴极发射的未进入放电室的电子刚好完全中和.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对于氙离子,仅考虑电场的作用.(1)求氙离子在放电室内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求径向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2;(3)设被电离的氙原子数和进入放电室的电子数之比为常数k,单位时间内阴极发射的电子总数为n,求此霍尔推进器获得的推力大小F.3.(1)eEM (2)mEB1eR(3)nk√2eEMd1+k[解析] (1)氙离子在放电室时只受电场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eE=Ma解得a=eEM(2)电子处于阳极附近,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绕轴线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沿轴向向右的匀强磁场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B1ev=m v 2R可得v=B1eRm轴线方向上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左)与径向磁场的洛伦兹力(水平向右)平衡,即Ee=evB2解得B2=mEB1eR(3)单位时间内阴极发射的电子总数为n,设单位时间内被电离的氙原子数为N,根据被电离的氙原子数和进入放电室的电子数之比为常数k,可知进入放电室的电子数为Nk又由于这些电离氙原子数与未进入放电室的电子刚好完全中和,说明未进入放电室的电子数也为N即有n=N+Nk则单位时间内被电离的氙离子数N=nk1+k氙离子经电场加速,有eEd=12M v12-0可得v1=√2eEdM设时间Δt内氙离子所受到的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有F'·Δt=N·Δt·Mv1解得F'=nk√2eEMd1+k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霍尔推进器获得的推力大小F=F'则F=nk√2eEMd1+k4.[2024·福建卷] 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上八等分放置电荷,除G为-Q,其他为+Q,M、N为半径上的点,OM=ON,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O点场强大小为,M点电势(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点电势.将+q点电荷从M沿MN移动到N点,电场力(选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4.2kQR2大于做正功[解析]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特点可知,除了MN连线上的正负电荷外,其余的6个电荷形成的电场在O点处相互抵消,故O点场强大小为E O=kQR2+kQR2=2kQR2;根据对称性可知,若没有沿水平直径方向上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则M和N点的电势相等,由于M点靠近最左边的正电荷,N点靠近最右边的负电荷,故M点电势大于N点电势;将+q点电荷从M沿MN移动到N点,由于电势降低,故电场力做正功.5.[2024·甘肃卷] 一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接1,电源E给电容器C充电;开关S接2,电容器C对电阻R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增加,充电电流增加B.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M点流向N点C.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减小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负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N点流向M点5.C[解析] 充电过程中,随着电容器带电荷量的增加,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增加,充电电流在减小,故A错误;根据电路图可知,充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N点流向M点,故B错误;放电过程中,随着电容器带电荷量的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放电电流在减小,故C正确;根据电路图可知,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上极板带正电荷,流过电阻R的电流由M点流向N点,故D错误.6.(多选)[2024·甘肃卷] 某带电体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中实线所示,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仅在此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N分别是运动轨迹与等势面b、a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负电荷B .M 点的电场强度比N 点的小C .粒子在运动轨迹上存在动能最小的点D .粒子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6.BCD [解析] 根据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曲线轨迹的凹侧可知,带电粒子带正电荷,故A 错误;等差等势面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故M 点的电场强度比N 点的小,故B 正确;粒子带正电,因为M 点的电势大于N 点的电势,故粒子在M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 点的电势能,故D 正确;由于带电粒子仅在电场作用下运动,电势能与动能总和不变,故可知当电势能最大时动能最小,故粒子在运动轨迹上到达最大电势处时动能最小,故C 正确.7.[2024·甘肃卷] 质谱仪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仪器,其原理如图所示.Ⅰ为粒子加速器,加速电压为U ;Ⅰ为速度选择器,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1,方向沿纸面向下,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方向垂直纸面向里;Ⅰ为偏转分离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从S 点释放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做直线运动,再由O 点进入分离器做圆周运动,最后打到照相底片的P 点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1)粒子带正电还是负电?求粒子的比荷. (2)求O 点到P 点的距离.(3)若速度选择器Ⅰ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E 2(E 2略大于E 1),方向不变,粒子恰好垂直打在速度选择器右挡板的O'点上.求粒子打在O'点的速度大小.7.(1)正电E 122UB 12(2)4UB 1E 1B 2 (3)2E 2-E1B 1[解析] (1)由于粒子在偏转分离器Ⅰ中向上偏转,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设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粒子进入速度选择器Ⅰ时的速度为v 0,在速度选择器中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有qv 0B 1=qE 1在粒子加速器Ⅰ中,由动能定理有 qU =12m v 02联立解得粒子的比荷为q m =E 122UB 12(2)在偏转分离器Ⅰ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 0B 2=m v 02r可得O点到P点的距离为OP=2r=4UB1E1B2(3)粒子进入速度选择器Ⅰ瞬间,粒子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F洛=qv0B1向下的电场力F=qE2由于E2>E1,且qv0B1=qE1所以通过配速法,如图所示其中满足qE2=q(v0+v1)B1则粒子在速度选择器中水平向右以速度v0+v1做匀速运动的同时,在竖直面内以速度v1做匀速圆周运动,当速度转向到水平向右时,满足垂直打在速度选择器右挡板的O'点的要求,故此时粒子打在O'点的速度大小为v'=v0+v1+v1=2E2-E1B18.(多选)[2024·广东卷] 污水中的污泥絮体经处理后带负电,可利用电泳技术对其进行沉淀去污,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涂有绝缘层的金属圆盘和金属棒分别接电源正、负极,金属圆盘置于容器底部,金属棒插入污水中,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分布,其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M点和N点在同一电场线上,M点和P点在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B.N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大C.污泥絮体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对其做正功D.污泥絮体在N点的电势能比其在P点的大8.AC[解析] 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大小,电场线越密则电场强度越大,由于N点附近的电场线比P点附近的稀疏,故N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小,B错误;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故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污泥絮体带负电,故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若从M点移到N点,则电场力对其做正功,A、C正确;由于M点和P点在同一等势面上,故M点电势等于P点电势,则N点电势高于P点电势,污泥絮体带负电,即q<0,根据电势能E p=qφ可知,污泥絮体在N点的电势能比其在P点的小,D错误.9.[2024·广东卷] 如图甲所示,两块平行正对的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幅值为U0、周期为t0的交变电压.金属板左侧存在一水平向右的恒定匀强电场,右侧分布着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电粒子在t=0时刻从左侧电场某处由静止释放,在t=t0时刻从下板左端边缘位置水平向右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内,在t=2t0时刻第一次离开金属板间的电场、水平向右进入磁场,并在t=3t0时刻从下板右端边缘位置再次水平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已知金属板的板长是板间距离的π3倍,粒子质量为m.忽略粒子所受的重力和场的边缘效应.(1)判断带电粒子的电性并求其所带的电荷量q;(2)求金属板的板间距离D和带电粒子在t=t0时刻的速度大小v;(3)求从t=0时刻开始到带电粒子最终碰到上金属板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W.9.(1)带正电πmBt0(2)√3πU0t08B√π3U024Bt0(3)(π3+16π)mU048Bt0[解析] (1)由带电粒子在左侧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后加速运动的方向可知粒子带正电(或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方向结合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正电).设粒子在磁场内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半径为r,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 v 2r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个圆周所用的时间Δt=3t0-2t0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Δt又知T=2πrv联立解得q=πmBt0(2)设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粒子在金属板间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E=U0Da=qEmt 0~2t 0内,粒子在金属板间的电场内做两个对称的类平抛运动,在垂直于金属板方向的位移等于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直径,即y =2r 在垂直于金属板方向有y =2×12a (t 02)2在沿金属板方向有π3D =vt 0 联立解得D =√3πU 0t 08B ,v =√π3U 024Bt 0(3)由(1)(2)可知y =2D3由对称性可知,3t 0~4t 0内,粒子第二次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内,粒子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仍为y ,由于y <D ,故粒子不会碰到金属板.t =4t 0后,粒子进入左侧电场,先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加速,并在t =6t 0时刻第三次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内,此时粒子距上板的距离为h =D -y =D3,注意到h =y2,故粒子恰在加速阶段结束时碰到金属板.粒子第一次、第二次进出金属板间的电场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0,粒子第三次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后,电场力做功为qEh ,设粒子在左侧电场中运动时电场力做功为W 左,根据动能定理有 W 左=12mv 2电场力对粒子做的总功为W =W 左+qEh联立解得W =(π3+16π)mU 048Bt 010.[2024·广西卷] xOy 坐标平面内一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从O 点沿x 轴正向开始运动,粒子过y 轴时速度与y 轴正向夹角为45°,交点为P .不计粒子重力,则P 点至O 点的距离为 ( )A .mv qBB .3mv2qBC .(1+√2)mvqB D .(1+√22)mvqB10.C [解析] 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 =m v 2r ,可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mvqB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P 点至O 点的距离为L PO =r +r sin45°=(1+√2)mvqB ,故选C .11.[2024·广西卷] 如图所示,将不计重力、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的小圆环套在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半圆弧上,半圆弧直径两端的M 点和N 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27Q 和64Q 的负点电荷.将小圆环从靠近N 点处静止释放,小圆环先后经过图上P 1点和P 2点,己知sin θ=35,则小圆环从P 1点运动到P 2点的过程中 ( )A .静电力做正功B .静电力做负功C .静电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 .静电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11.A [解析] 沿电场线越靠近负电荷则电势越低,画出两个不等量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甲所示,半圆与电场线的交点中其电场强度沿半径方向时,该点对应的电势最高,设该点为P ,如图乙所示,设连线PM 与直径MN 的夹角为α,则P 点到M 点的距离d M =2R cos α,P 点到N 点的距离为d N =2R sin α,M 点处点电荷在P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 M =k 27Q d M2,N点处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电场强度为E N =k64Qd N 2,P 点的电场强度沿着圆半径方向,由电场叠加原理可知E NE M=tan α,联立解得α=53°,已知P 2点和N 点连线与直径MN 的夹角恰好为37°,则P 2点和M 点连线与直径MN 的夹角恰好为53°,故半圆上P 2点的电势最高,因此带负电的圆环从P 1点运动到P 2点的过程中,电势一直升高,静电力一直做正功,选项A 正确.12.(多选)[2024·海南卷]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 (q ≥0),固定于相距为2r 的P 1、P 2两点,O 是P 1P 2连线的中点,M 点在P 1P 2连线的中垂线上,距离O 点为r ,N 点在P 1P 2连线上,距离O 点为x (x ≪r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1P 2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到O 点的距离为√33rB .P 1P 2中垂线上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4√3kq9r 2C .在M 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的加速度一直减小D .在N 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12.BCD [解析] 设P 1处的点电荷在P 1P 2中垂线上某点A 处产生的场强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根据场强的叠加原理可知,A 点的合场强为E =k 2qr 2sin 2 θcos θ,根据均值不等式可知当cos θ=√33时E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E m =4√3kq9r 2,此时A 点到O 点的距离为y =√22r ,故A 错误,B 正确;在M 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由于r >y =√22r ,可知电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电场力一直减小,则电子的加速度一直减小,故C 正确;根据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可知,电子运动过程中,O 点为平衡位置,可知当发生的位移为x 时,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为F =keq ·4rx(r -x )2(r+x )2,由于x ≪r ,整理后有F =4keqr 3·x ,在N 点放入一电子,从静止释放,电子的运动可视为以O 点为平衡位置的简谐运动,故D 正确.13.[2024·海南卷] 如图,在xOy 坐标系中有三个区域,圆形区域Ⅰ分别与x 轴和y 轴相切于P 点和S 点.半圆形区域Ⅰ的半径是区域Ⅰ半径的2倍.区域Ⅰ、Ⅰ的圆心O 1、O 2连线与x 轴平行,半圆与圆相切于Q 点,QF 垂直于x 轴,半圆的直径MN 所在的直线右侧为区域Ⅰ.区域Ⅰ、Ⅰ分别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B 2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区域Ⅰ下方有一粒子源和加速电场组成的发射器,可将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由电场加速到v 0.改变发射器的位置,使带电粒子在OF 范围内都沿着y 轴正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 0沿纸面射入区域Ⅰ.已知某粒子从P 点射入区域Ⅰ,并从Q 点射入区域Ⅰ.(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影响) (1)求加速电场两板间的电压U 和区域Ⅰ的半径R.(2)在能射入区域Ⅰ的粒子中,某粒子在区域Ⅰ中运动的时间最短,求该粒子在区域Ⅰ和区域Ⅰ中运动的总时间t.(3)在区域Ⅰ加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的大小E =Bv 0,方向沿x 轴正方向.此后,粒子源中某粒子经区域Ⅰ、Ⅰ射入区域Ⅰ,进入区域Ⅰ时速度方向与y 轴负方向成74°角.当粒子动能最大时,求粒子的速度大小及所在的位置到y 轴的距离(sin37°=35,sin53°=45).13.(1)mv 022qmv 0qB (2)πmqB(3)2.6v 0172mv 025qB[解析] (1)根据动能定理得qU =12m v 02解得U =mv 022q粒子进入区域Ⅰ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题意某粒子从P 点射入区域Ⅰ,并从Q 点射入区域Ⅰ,故可知此时粒子的运动轨迹半径与区域Ⅰ的半径R 相等,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Bv 0=m v 02R 解得R =mv0qB(2)带电粒子在OF 范围内都沿着y 轴正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 0沿纸面射入区域Ⅰ,由(1)可得,粒子在区域Ⅰ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半径为R ,因为在区域Ⅰ中的磁场半径和轨迹半径相等,所以粒子射入点、区域Ⅰ圆心O 1、粒子出射点、轨迹圆心O'四点构成一个菱形,由几何关系可得,区域Ⅰ圆心O 1和粒子出射点连线平行于粒子射入点与轨迹圆心O'连线,则区域Ⅰ圆心O 1和粒子出射点连线水平,根据磁聚焦原理可知粒子都从Q 点射出,粒子射入区域Ⅰ,仍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 B2v 0=m v 02R '解得R'=2R如图甲所示,要使粒子在区域Ⅰ中运动的时间最短,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最小,可知在区域Ⅰ中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弦长最短,即此时最短弦长为区域Ⅰ的磁场圆半径2R ,根据几何知识可得此时在区域Ⅰ和区域Ⅰ中运动的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都为60°,粒子在两区域磁场中运动周期分别为 T 1=2πR v 0=2πmqBT 2=2π·2R v 0=4πmqB 故可得该粒子在区域Ⅰ和区域Ⅰ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t =60°360°T 1+60°360°T 2=πmqB甲(3)如图乙所示,将速度v 0分解为沿y 轴正方向的速度v 0及速度v',因为E =Bv 0,可得qE =qBv 0,故可知沿y 轴正方向的速度v 0产生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粒子同时受到另一方向的洛伦兹力qBv',故粒子沿y 轴正方向做旋进运动,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v'=2v 0sin 53°=1.6v 0故当v'方向为竖直向上时粒子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 v m =v 0+1.6v 0=2.6v 0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此时所在的位置到y 轴的距离为 L =R'+R'sin 53°+2R +2R =6.88R =172mv 025qB乙14.[2024·河北卷] 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a 、b 、c 、d 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14.C [解析] 在静电场中,等差等势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等差势线越密,则电场强度越大.由题图可知,c 点等差等势线最密集,故c 点电场强度最大,C 正确.15.[2024·河北卷]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电荷量均为q (q >0)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正三角形ABC 的顶点B 、C.M 为三角形ABC 的中心,沿AM 的中垂线对称放置一根与三角形共面的均匀带电细杆,电荷量为q2.已知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a ,M 点的电场强度为0,静电力常量为k.顶点A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2√3kq a 2B .kq a 2(6+√3)C .kq a 2(3√3+1)D .kqa2(3+√3)15.D [解析] 如图所示,B 、C 两处点电荷在M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 1=E 2=kq(√33a )2=3kqa 2,由于M 点的电场强度为0,故带电细杆在M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 3=E 1cos 60°+E 2cos 60°=3kq a 2,B 、C 两处点电荷在A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 4=E 5=kqq 2,合场强E 合'=E 4cos 30°+E 5cos 30°=√3kqa 2,方向向上,由于M 点与A 点关于带电细杆对称,故细杆在A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E 6=E 3=3kqa 2,方向向上,因此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 =E 合'+E 6=kqa 2(√3+3),D 正确.16.(多选)[2024·河北卷] 如图所示,真空区域有同心正方形ABCD 和abcd ,其各对应边平行,ABCD 的边长一定,abcd 的边长可调,两正方形之间充满恒定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正方形所在平面.A处有一个粒子源,可逐个发射速度不等、比荷相等的粒子,粒子沿AD方向进入磁场.调整abcd的边长,可使速度大小合适的粒子经ad边穿过无磁场区后由BC边射出.对满足前述条件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粒子穿过ad边时速度方向与ad边夹角为45°,则粒子必垂直BC射出B.若粒子穿过ad边时速度方向与ad边夹角为60°,则粒子必垂直BC射出C.若粒子经cd边垂直BC射出,则粒子穿过ad边时速度方向与ad边夹角必为45°D.若粒子经bc边垂直BC射出,则粒子穿过ad边时速度方向与ad边夹角必为60°16.ACD[解析] 若粒子穿过ad边时速度方向与ad边夹角为45°,则粒子必经过cd边,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图,如图甲所示,由对称性可知,粒子从C点垂直于BC射出,A、C正确;若粒子穿过ad边时速度方向与ad边夹角为60°,则粒子可能从cd边再次进磁场,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此时粒子不能垂直BC射出,粒子也可能经bc边再次进入磁场,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丙所示,此时粒子垂直BC边射出,B错误,D正确.17.[2024·河北卷]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系住一带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图中A、B为圆周上的两点,A点为最低点,B点与O点等高.当小球运动到A 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恰好为0,已知小球的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电场强度E 的大小.(2)小球在A 、B 两点的速度大小.17.(1)U L(2)√Uq -mgLm√3(Uq -mgL )m[解析] (1)A 、B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L ,在匀强电场中,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可知E =U L(2)当小球运动到A 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Eq -mg =mv A 2L解得v A =√Uq -mgLm小球由A 点运动到B 点,由动能定理得 Uq -mgL =12m v B 2-12m v A 2 解得v B =√3(Uq -mgL )m18.[2024·湖北卷] 如图所示,在以O 点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圆形区域外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带电粒子沿直径AC 方向从A 点射入圆形区域.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的运动轨迹可能经过O 点B .粒子射出圆形区域时的速度方向不一定沿该区域的半径方向C .粒子连续两次由A 点沿AC 方向射入圆形区域的最小时间间隔为7πm3qBD.若粒子从A点射入到从C点射出圆形区域用时最短,粒子运动的速度大小为√3qBR3m18.D[解析] 根据磁场圆和轨迹圆相交形成的圆形具有对称性可知,在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内,沿着径向射入的粒子总是沿径向射出,所以粒子的运动轨迹不可能经过O点,故A、B错误;粒子连续两次由A点沿AC方向射入圆形区域的时间间隔最短对应的轨迹如图甲所示,则最小时间间隔为Δt=2T=4πmqB,故C错误;粒子从A点射入到从C点射出圆形区域用时最短对应的轨迹如图乙所示,设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可知r=√33R,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 v 2r ,解得v=√3qBR3m,故D正确.19.(多选)[2024·湖北卷] 关于电荷和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B.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低的等势面指向电势高的等势面C.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D.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将从高电势的地方向低电势的地方运动19.AC[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故A正确;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关系可知,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故B错误;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则电场力做正功,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根据φ=E pq可知,正电荷将从电势高的地方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负电荷将从电势低的地方向电势高的地方运动,故C正确,D错误.20.[2024·湖南卷] 真空中有电荷量为+4q和-q的两个点电荷,分别固定在x轴上-1和0处.设无限远处电势为0,x正半轴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2020届高考物理通用二轮题:电场和磁场练习及答案

h B.2
h
h
C.4
D.8
5、如图所示,电子经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在磁
场中转半个圆周后打在 P 点,通过调节两极板间电压 U 可以控制 P 点的位置,
设 OP=x,能够正确反映 U 与 x 关系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6、[多选]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 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 F 和物体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 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则( )
A.物体的质量 m=0.5 kg
8 / 15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 C.第 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2 J D.前 2 s 内推力 F 做功的平均功率 P =1.5 W 解析:选 ACD 由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知道在 2~3 s 的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 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2 N,在 1~2 s 的时间内,物 体做匀加速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所以 a=2-1 0 m/s2=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所以 m=0.5 kg,A 正确;由 f=μFN=μmg, 得 μ=mfg=0.4,B 错误;第 2 s 内物体的位移是:x=12at2=1 m,克服摩擦力做 的功 W=fx=2×1 J=2 J,C 正确;在第 1 s 内物体没有运动,物体在第 2 s 运 动,前 2 s 内 F 也只在第 2 s 做功,F 做的功为 W′=Fx=3×1 J=3 J,所以前 2 s 内推力 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 =Wt′=32 W=1.5 W,D 正确。 7、如图所示,MON 是固定的光滑绝缘直角杆,MO 沿水平方向,NO 沿竖直方 向,A、B 为两个套在此杆上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一指向竖直杆的水平力 F 作用在 A 球上,使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 A 球向竖直杆方向缓慢拉动一 小段距离后,A、B 两小球可以重新平衡.后一平衡状态与前一平衡状态相比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电场和磁场电场真题汇编

考点九静电场1.(2018·全国卷I ·T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 、b 和c ,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 ,bc=3 cm ,ca=4 cm 。
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
设小球a 、b 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 ,则 ( )A.a 、b 的电荷同号,169k =B.a 、b 的电荷异号,169k = C.a 、b 的电荷同号,6427k = D.a 、b 的电荷异号,6427k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三点:(1)判断a 、b 电荷的带电情况。
(2)判断小球c 所受a 、b 电荷库仑力的方向。
(3)根据几何关系,找出小球c 所受a 、b 电荷库仑力的关系。
【解析】选D 。
假设a 、b 的电荷同号,若小球c 与a 、b 的电荷同号,则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斜向上;若小球c 与a 、b 的电荷异号,则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斜向下,这样与已知条件“小球c 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 的连线”相矛盾,故a 、b 的电荷异号。
设ac 与ab 的夹角为θ,则tan θ=34=bc ac ,根据库仑定律有:bc 02=()b c q q F k bc 、ac 02=()a c q q F k ac , 而tan θ=bc ac F F ,解得6427ab q k q ==。
2. (2018·全国卷I ·T21)图中虚线a 、b 、c 、d 、f 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面b 上的电势为2 V 。
一电子经过a 时的动能为10 eV ,从a 到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6 e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c 上的电势为零B.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fC.该电子经过平面d 时,其电势能为4 eVD.该电子经过平面b 时的速率是经过d 时的2倍【解析】选A 、B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题:电场和磁场

高考物理(电场和磁场)二轮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双选)质谱仪是用来分析同位素的装置,如图为质谱仪的示意图,其由竖直放置的速度选择器和偏转磁场构成。
由三种不同粒子组成的粒子束以某速度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射入速度选择器,该粒子束沿直线穿过底板上的小孔O 进入偏转磁场,最终三种粒子分别打在底板MN 上的P 1、P2、P 3三点,已知底板MN 上下两侧的匀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且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 1、B 2,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不计粒子的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A .速度选择器中的电场方向向右,且三种粒子均带正电B .三种粒子的速度大小均为E B 2C .如果三种粒子的电荷量相等,则打在P 3点的粒子质量最大D .如果三种粒子的电荷量均为q ,且P 1、P 3的间距为Δx ,则打在P 1、P 3两点的粒子质量差为qB 1B 2Δx E2、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均为l 的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0 B.33B 0 C.233B 0 D .2B 03、(多选)如图所示,在某空间的一个区域内有一直线PQ 与水平面成45°角,在PQ 两侧存在垂直于纸面且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
位于直线上的a点有一粒子源,能不断地水平向右发射速率不等的相同粒子,粒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质量为m,所有粒子运动过程中都经过直线PQ上的b点,已知ab=d,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相互间的作用力,则粒子的速率可能为()A.2qBd6m B.2qBd4m C.2qBd2m D.3qBdm4、(双选)如图所示,绝缘中空轨道竖直固定,圆弧段COD光滑,对应圆心角为120°,C、D两端等高,O为最低点,圆弧圆心为O′,半径为R;直线段AC,HD粗糙,与圆弧段分别在C、D端相切;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竖直虚线MC左侧和ND右侧还分别存在着场强大小相等、方向水平向右和向左的匀强电场。
2020届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近四年全国高考卷电场和磁场综合练习含答案

电场和磁场综合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 、17 V 、26 V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 5 V/cm 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低7 eVD .电子从b 点运动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2.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 0的带电金属球,以球心O 为坐标原点沿某一半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 轴,x 轴上各点的电势φ随x 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x 1、x 2、x 3分别是x 轴上A 、B 、C 三点的位置坐标.根据φ-x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球带负电B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 点的电场强度 C .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332x x φφ--D .电量为q 的负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比在C 点的电势能低|q (φ2-φ3)|3.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A .3BωB .2BωC .BωD .2Bω4.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A .11B .12C .121D .1445.如图所示,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a >m b >m cB .m b >m a >m cC .m c >m a >m bD .m c >m b >m a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实线MN 是一条方向未标出的电场线,虚线AB 是一个电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电子在A 、B 两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 、B a ,电势能分别为PA E 、PB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一定从A 向B 运动B .若A a >B a ,则Q 靠近M 端且为正电荷C .无论Q 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一定有PA E <PB ED .B 点电势可能高于A 点电势7.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A 点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落回到与A 点等高的位置B 点(图中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距离A 点的高度为20v gB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qEv mgC .小球运动过程中最小动能为()222022mq E v mg qE +D .AB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22022qE v mg三、解答题8.一足够长的条状区域内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其在xOy 平面内的截面如图所示:中间是磁场区域,其边界与y 轴垂直,宽度为l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磁场的上、下两侧为电场区域,宽度均为l ´,电场强度的大小均为E ,方向均沿x 轴正方向;M 、N 为条状区域边界上的两点,它们的连线与y 轴平行,一带正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M 点沿y 轴正方向射入电场,经过一段时间后恰好以从M 点入射的速度从N 点沿y 轴正方向射出,不计重力. (1)定性画出该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2)求该粒子从M 点入射时速度的大小;(3)若该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π,求该粒子的比荷及其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时间.9.如图,在y >0的区域存在方向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在y <0的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氕核11H 和一个氘核21H 先后从y 轴上y =h 点以相同的动能射出,速度方向沿x 轴正方向.已知11H 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45︒,并从坐标原点O 处第一次射出磁场. 氕核11H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 氘核21H 的质量为2m ,电荷量为q ,不计重力.求: (1)11H 第一次进入磁场的位置到原点O 的距离;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3)21H 第一次进入磁场到第一次离开磁场的运动时间.10.如图,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xOy 平面)向里的磁场.在0x ≥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B ;<0x 区域,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B λ(常数>1λ).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带电粒子以速度0v 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正向射入磁场,此时开始计时,不计粒子重力,当粒子的速度方向再次沿x 轴正向时,求: (1)粒子运动的时间; (2)粒子与O 点间的距离.参考答案1.C 【解析】 【详解】A .如图所示,在ac 连线上,确定一b ′点,电势为17V ,将bb ′连线,即为等势线,那么垂直bb ′连线,则为电场线,再依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电场线方向如下图,因为匀强电场,则有:cb U E d =,由比例关系可知:'26178cm 4.5cm 2610b c -=⨯=- 依据几何关系,则有:3.6cm b c bcd bb '⨯==='因此电场强度大小为:2617 2.5V/cm 3.6cb U E d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根据φc -φa =φb -φo ,因a 、b 、c 三点电势分别为:φa =10V 、φb =17V 、φc =26V ,解得原点处的电势为φ0=1 V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因U ab =φa -φb =10-17=-7V ,电子从a 点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W =qU ab =-e×(-7V )=7 eV因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那么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高7eV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磁场(含答案详解)

高考磁场复习 ( 附参照答案 )1.图甲是盘旋加快器的表示图,此中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在加快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E k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忽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快时间,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E k-t图中应有t 4-t 3= t3-t 2=t2-t 1B. 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当等于t n- t n-1C. 要使粒子获取的最大动能增大,能够增大“D”形盒的半径D. 在磁感觉强度B、“D”形盒半径尺、粒子的质量 m及其电荷量q不变的状况下,粒子的加快次数越多,粒子的最大动能必定越大答案: AC分析:依据盘旋加快器的原理可知,带电粒子运动周期同样,每经过半个周期加速一次,在E k-t图中应有 t 4-t 3= t 3- t 2= t 2-t 1,选项A正确;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当等于 2( t-tn-1) ,选项 B 错误;粒子的最大动能只与盘旋加快器的 D 型盒半径和磁感觉强度有关,n与加快电压和加快次数没关,要使粒子获取的最大动能增大,能够增大“D”形盒的半径,选项 C 正确 D错误。
2.如下图,带异种电荷的粒子、b 以同样的动能同时从点射入a O 宽度为 d 的有界匀强磁场,两粒子的入射方向与磁场界限的夹角分别为30°和 60°,且同时到达P 点。
a、b 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A.1∶2B.2∶1C.3∶ 4D.4∶ 3答案: C分析:依据粒子 a 、b 动能同样,121 2r a =d/3 ,2 m a v a = 2m b v b ;a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半径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半径 r =d ,所对的圆心角为120 °,轨迹弧长为 s =2π r /3=2 πbaad/3 3 ,运动时间 t a = s a / v a ;b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60°,轨迹弧长为 s b =π r b /3= πd/3 ,运动时间 t b = s b / v b ;联立解得为 a 、 b 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T/6 ,依据周期公式, T= 2 mP 点,的质量之比为 m ∶ m =3∶ 4,选项 C 正确。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9:磁场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磁场及复合场中的运动(附答案解析)

F Oa Ob mg T ab ==安由此可知细线对b 的拉力不变,故AC 错误;
BD 、根据F Oa Ob mg T ab
==安,可知随着ab 间距离在逐渐增大,故导线ab 间相互作用的安培力逐渐增大,因此可知导线a 对地面的作用力变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对a 的作用力变大。故B 错误,D 正确。
B 【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分析磁场的方向,根据磁场的叠加结合题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关系进行解答。
【解答】解:设通电长直导线在M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B ,根据I B k r
=以及M 、N 两点到导线的距离之比为6:5,可知通电长直导线在N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等于65B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长直导线在M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向外、在N 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向里,则有0062()
AB、由左手定则可知,ab边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左,bc边所受安培力竖直向上,cd边所受安培力水平向右,ad边所受安培力竖直向下,线框各边所受安培力方向都不相同,故AB错误;
CD、离通电直导线MN越近的地方磁感应强度越大,ab边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于cd 边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ab与cd边的长度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I大小相等,由 可知,ab边所受安培力大小大于cd边所受安培力大小,bc、ad两边所受安培力F BIL
5
B B B B +=-解得0516B B =,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磁场的叠加,关键是能够根据安培定则分析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明确矢量合成方法。
【例2】(2022秋•普陀区期末)两根通电直导线a 、b 相互平行,a 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固定在O 点正下方的地面上;b 通过一端系于O 点的绝缘细线悬挂,且Oa Ob =,b 静止时的截面图如图所示。若a 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b 中的电流缓慢增大,则在b 缓慢移动的过程中()
高考物理二轮新题重组:(专题3)电场和磁场(9a)及答案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新题重组练专题三电场和磁场9a1.[2018·陕西质检](多选)导体导电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结果,这些可以移动的电荷又叫载流子,例如金属导体中的载流子就是自由电子。
现代广泛应用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N型半导体,它的载流子为电子;另一类为P型半导体,它的载流子是“空穴”,相当于带正电的粒子。
如果把某种材料制成的长方体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且与长方体的前后侧面垂直。
长方体中通入水平向右的电流,测得长方体的上、下表面M、N的电势分别为φM、φN,则该种材料( )A.如果是P型半导体,有φM>φNB.如果是N型半导体,有φM<φNC.如果是P型半导体,有φM<φND.如果是金属导体,有φM>φN[解析] 由左手定则可知,载流子受力方向竖直向下;若是P型半导体,则相当于带正电粒子的“空穴”向下表面N运动,则φN>φM,C项正确;若是N型半导体或金属导体,则电子受向下的力,向N运动,则φN<φM,D项正确。
[答案] CD2.[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如图所示,界面MN与水平地面之间有足够大正交的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磁感线和电场线都处在水平方向且互相垂直。
在MN上方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经电场和磁场到达水平地面。
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通过电场和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小球的电势能保持不变C.洛伦兹力对小球做正功D.小球的动能增量等于其电势能和重力势能减少量的总和[解析] 带电小球在刚进入复合场时受力如图所示,则带电小球进入复合场后做曲线运动,因为速度会发生变化,洛伦兹力就会跟着变化,所以不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选项A 错误;根据电势能公式Ep =q φ,知只有带电小球竖直向下做直线运动时,电势能保持不变,选项B 错误;根据洛伦兹力的方向确定方法知,洛伦兹力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不做功,选项C 错误;从能量守恒角度知道选项D 正确。
高三物理 专题复习 《电场与磁场的理解》(含答案解析)

复习备考建议1.电场问题是动力学与能量观点在电磁学中的延续,主要考查点有电场叠加、电场描述、电场能的性质、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能够综合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等.这部分内容综合性强,是命题的热点.2.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综合了洛伦兹力、牛顿运动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等知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对磁场叠加、安培力的考查,难度一般不大.高考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考查,多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难度适中,所以要重点复习,但不要过于繁、难.第6课时 电场与磁场的理解 考点电场性质的理解1.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的表达式及特点对比表达式特点电场强度E =F q ,E =k Q r 2,E =U d矢量,由电场本身决定.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电势 φ=E pq标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势能 E p =qφ,ΔE p =-W 电标量,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2.电势高低的比较(1)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2)带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场中的某点移至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越多,则该点的电势越高;(3)根据电势差U AB =φA -φB ,若U AB >0,则φA >φB ,反之φA <φB .3.电势能变化的判断(1)由E p=qφ判断:正电荷在电势高的地方电势能大,负电荷在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大;(2)由W AB=E p A-E p B判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3)只有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守恒.4.运动轨迹问题(1)某点速度方向即为轨迹在该点的切线方向;(2)从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受力方向(轨迹向合外力方向弯曲),从而分析电场方向或电荷的正、负;(3)结合速度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确定电场力做功的正、负,从而确定电势能、电势的变化等.例1(多选)(2019·贵州安顺市上学期质量监测)两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2的点电荷分别放在x 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段中的C点电势最高,则()图1A.q1带正电,q2带负电B.A、N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C.NC间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D.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一直增大答案AC解析由题图可知,在q1附近电势为正,q2附近电势为负,可知q1带正电,q2带负电,故A 正确;φ-x图象的斜率表示场强E,可知A、N两点电场强度不为零,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由N至C,电势升高,所以场强方向沿x轴负方向,故C正确;由N至D,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则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到D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变式训练1.(多选)(2019·全国卷Ⅲ·21)如图2,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图2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答案BC解析b点距q近,a点距-q近,则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A错误;如图所示,a、b 两点的电场强度可视为E3与E4、E1与E2的合场强.其中E1∥E3,E2∥E4,且知E1=E3,E2=E4,故合场强E a与E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C正确;由于φa<φb,负电荷从低电势处移至高电势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D错误.2.(多选)(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卷·9)在金属球壳的球心有一个正点电荷,球壳内外的电场线分布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M点的电场强度比K点的大B.球壳内表面带负电,外表面带正电C.试探电荷-q在K点的电势能比在L点的大D.试探电荷-q沿电场线从M点运动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答案ABD解析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知,M点的场强大于K点的场强,A正确;由于感应起电,在金属球壳的内表面感应出负电,外表面感应出正电,B正确;负电荷在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错误,D正确.例2(多选)(2018·全国卷Ⅱ·21)如图4,同一平面内的a、b、c、d四点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此平面平行,M为a、c连线的中点,N为b、d连线的中点.一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其电势能减小W1;若该粒子从c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减小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 .此匀强电场的场强方向一定与a 、b 两点连线平行B .若该粒子从M 点移动到N 点,则电场力做功一定为W 1+W 22C .若c 、d 之间的距离为L ,则该电场的场强大小一定为W 2qLD .若W 1=W 2,则a 、M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一定等于b 、N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答案 BD解析 结合题意,只能判定U ab >0,U cd >0,但电场方向不能确定,A 项错误;由于M 、N 分别为ac 和bd 的中点,对于匀强电场,则U MN =φa +φc 2-φb +φd 2=U ab +U cd2,可知该粒子由M至N 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 =W 1+W 22,B 项正确;电场强度的方向只有沿c →d 时,才有场强E =W 2qL ,但本题中电场方向未知,C 项错误;若W 1=W 2,则U ab =U cd =U MN ,即φa -φb=φM -φN ,φa -φM =φb -φN ,可知U aM =U bN ,D 项正确. 变式训练3.(多选)(2019·山东日照市上学期期末)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5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 V 、16 V 、24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坐标原点的电势为18 V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1.25 V/cmC .电场强度的方向从c 点指向a 点D .电子从b 点运动到坐标原点,电场力做功为2 eV 答案 ABD解析 根据φb -φa =φc -φO ,因a 、b 、c 三点电势分别为φa =10 V 、φb =16 V 、φc =24 V ,则原点处的电势为φO =18 V ,故A 正确;如图,y 轴上y =2点(M 点)的电势为φM =φO -φO -φa 4=16 V ,所以b 点与y 轴上y =2点的电势相等,连接b 点与y 轴上y =2点的直线即为等势线,过a 点作Mb 的垂线即为电场线,方向与y 轴负方向成37°角斜向上,垂足为N ,由几何关系得:∠abM =37°,aN =ab ·sin 37°=4.8 cm ,φN =φb ,所以E =U Na aN =1.25 V/cm ,故B 正确,C 错误;φb <φO ,则电子从b 点运动到坐标原点,电场力做正功,W =2 eV ,故D 正确.考点 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1.直线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 (1)动能定理:不涉及t 、a 时可用.(2)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涉及a 、t 时可用.尤其是交变电场中,最好再结合v -t 图象使用.2.匀强电场中偏转问题的处理方法 (1)运动的分解已知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且初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 ①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t =Lv 0.②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m =qE m =qUmd .③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y =12at 2=qUL 22md v 02.④速度偏向角tan φ=v y v 0=qUx md v 02――→x =L tan φ=qULmd v 02; 位移偏向角tan θ=y x =qUx 2md v 02――→x =Ltan θ=qUL 2md v 02. (2)动能定理:涉及功能问题时可用.注意:偏转时电场力做的功不一定是W =qU 板间,应该是W =qEy (y 为偏移量). 3.非匀强电场中的曲线运动(1)电荷的运动轨迹偏向所受合外力的一侧,即合外力指向轨迹凹的一侧;电场力一定沿电场线切线方向,即垂直于等势面.(2)由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再由功能关系判断动能、电势能的变化.例3 (2019·全国卷Ⅱ·24)如图6,两金属板P 、Q 水平放置,间距为d .两金属板正中间有一水平放置的金属网G ,P 、Q 、G 的尺寸相同.G 接地,P 、Q 的电势均为φ(φ>0).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自G 的左端上方距离G 为h 的位置,以速度v 0平行于纸面水平射入电场,重力忽略不计.图6(1)求粒子第一次穿过G 时的动能,以及它从射入电场至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大小; (2)若粒子恰好从G 的下方距离G 也为h 的位置离开电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应为多少? 答案 (1)12m v 02+2φd qh v 0mdhqφ(2)2v 0mdh qφ解析 (1)PG 、QG 间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 .粒子在PG 间所受电场力F 的方向竖直向下,设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a ,有E =2φd ①F =qE =ma ②设粒子第一次到达G 时动能为E k ,由动能定理有 qEh =E k -12m v 02③设粒子第一次到达G 时所用的时间为t ,粒子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 ,则有h =12at 2④l =v 0t 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解得 E k =12m v 02+2φd qhl =v 0mdhqφ(2)若粒子穿过G 一次就从电场的右侧飞出,则金属板的长度最短.由对称性知,此时金属板的长度为L =2l =2v 0mdhqφ. 变式训练4.(2019·湖南六校4月联考)如图7所示,空间中存在着由一固定的负点电荷Q (图中未画出)产生的电场.另一正点电荷q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MN 运动,在M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沿MP 方向,到达N 点时速度大小为v ,且v <v 0,则( )图7A .Q 一定在虚线MP 下方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电势高C .q 在M 点的电势能比在N 点的电势能小D .q 在M 点的加速度比在N 点的加速度小 答案 C解析 场源电荷带负电,运动电荷带正电,它们之间是吸引力,而曲线运动合力指向曲线的内侧,故负点电荷Q 应该在轨迹的内侧,故A 错误;只有电场力做功,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守恒,运动电荷在N 点的动能小,故其在N 点的电势能大,故C 正确;运动电荷为正电荷,故N 点电势高于M 点电势,故M 点离场源电荷较近,则M 点场强较大,所以q 在M 点的加速度比在N 点的加速度大,故B 、D 错误.5.(2019·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 第一次诊断)如图8所示,地面上某区域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 的带负电的小球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 0由O 点射入该区域,刚好竖直向下通过竖直平面中的P 点,已知连线OP 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电场力大小为3mg2B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3mg3 C .小球由O 点到P 点用时3v 0gD .小球通过P 点时的动能为52m v 02答案 C解析 设OP =L ,从O 到P 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到达P 点的水平速度为零;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水平方向:L cos 60°=v 02t ,竖直方向:L sin 60°=12gt 2,解得:t =3v 0g ,选项C 正确;水平方向F 1=ma =m v 0t =3mg3,小球所受的合外力是F 1与mg 的合力,可知合力的大小F =(mg )2+(F 1)2=233mg ,选项A 、B 错误;小球通过P 点时的速度v P =gt =3v 0,则动能:E k P =12m v P 2=32m v 02,选项D 错误.考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对磁场的理解(1)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垂直; (2)电流元必须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公式B =FIL才成立;(3)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与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及方向均无关. 2.磁场的叠加对于电流在空间某点的磁场,首先应用安培定则判断出各电流在该点的磁场方向,然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 3.安培力(1)若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垂直:F =BIL . (2)若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平行:F =0. (3)方向判断:左手定则.(4)方向特点:垂直于磁感线和通电导线确定的平面. 4.磁场力做功情况磁场力包括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由于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和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垂直,洛伦兹力不做功,但是安培力可以做功.例4 (2019·全国卷Ⅰ·17)如图9,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知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图9A .2FB .1.5FC .0.5FD .0 答案 B解析 设三角形边长为l ,通过导体棒MN 的电流大小为I ,则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导体棒ML 和LN 的电流大小为I2,如图所示,依题意有F =BlI ,则导体棒ML 和LN 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F 1=Bl ·I 2=12F ,方向与F 的方向相同,所以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1.5F ,选项B 正确.变式训练5.电磁炮是一种理想的兵器,它的主要原理如图10所示,利用这种装置可以把质量为m =2.0 g 的弹体(包括金属杆EF 的质量)加速到6 km/s ,若这种装置的轨道宽d =2 m 、长L =100 m 、电流I =10 A 、轨道摩擦不计且金属杆EF 与轨道始终垂直并接触良好,则下列有关轨道间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力的最大功率结果正确的是( )图10A .B =18 T ,P m =1.08×108 W B .B =0.6 T ,P m =7.2×104 WC .B =0.6 T ,P m =3.6×106 WD .B =18 T ,P m =2.16×106 W 答案 D解析 由v m 2=2aL 和BId =ma 可得B =18 T , 最大功率P m =BId ·v m =2.16×106 W ,故D 正确.6.(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上学期期末)一课外探究小组用如图11所示实验装置测量学校所在位置的地磁场的水平分量B x .将一段细长直导体棒南北方向放置,并与开关、导线、电阻箱以及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导体棒正下方距其l 处放一小磁针,开关断开时小磁针与导体棒平行,现闭合开关,缓慢调节电阻箱阻值,发现小磁针逐渐偏离南北方向,当电阻箱的接入阻值为5R 时,小磁针的偏转角恰好为30°.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k Ir (r 为该点到通电长直导线的距离,k 为比例系数),导体棒和导线电阻不计,则该位置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大小为( )图11A.3kE5lR B.3kE6lR C.3kE15lRD.3kE18lR答案 B解析 通电长直导体棒在其正下方距其l 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k Il,方向沿东西方向,其中的I =E R +5R =E 6R;如图,由磁场的叠加可知B x =B 1tan 30°=3kE6lR ,故选B.考点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基本公式:q v B =m v 2r ,T =2πrv重要结论:r =m v qB ,T =2πmqB .2.基本思路(1)画轨迹:确定圆心,用几何方法求半径并画出运动轨迹.(2)找联系:轨迹半径与磁感应强度、运动速度相联系;偏转角度与圆心角、运动时间相联系;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和周期相联系.(3)用规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特别是周期公式和半径公式. 3.轨迹的几个基本特点(1)粒子从同一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时,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如图12,θ1=θ2=θ3. (2)粒子经过磁场时速度方向的偏转角等于其轨迹的圆心角,即α1=α2.图12(3)沿半径方向射入圆形磁场的粒子,射出时亦沿半径方向,如图13.图13 图14(4)磁场圆与轨迹圆半径相同时,以相同速率从同一点沿各个方向射入的粒子,出射速度方向相互平行.反之,以相互平行的相同速率射入时,会从同一点射出(即磁聚焦现象),如图14所示. 4.半径的确定方法一:由物理方程求.由于Bq v =m v 2R ,所以半径R =m vqB;方法二:由几何关系求.一般由数学知识(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通过计算来确定. 5.时间的确定方法一:由圆心角求,t =θ2πT ;方法二:由弧长求,t =sv . 6.临界问题(1)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关键在于运用动态思维,寻找临界点,确定临界状态,根据粒子的速度方向确定半径方向,同时由磁场边界和题设条件画好轨迹,定好圆心,建立几何关系.(2)粒子射出或不射出磁场的临界状态是粒子运动轨迹与磁场边界相切.例5 如图15所示,在矩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5.0×10-2 T ,矩形区域长为235m ,宽为0.2 m ,在AD 边中点O 处有一粒子源,某时刻,粒子源沿纸面向磁场中各方向均匀地发射出速率均为v =2×106 m/s 的某种带正电粒子,带电粒子质量m =1.6×10-27kg 、电荷量为q =+3.2×10-19C(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图15(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多大?(2)从BC 边界射出的粒子中,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3)从BC 边界射出的粒子中,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多少? 答案 (1)0.2 m (2)π3×10-7 s (3)π2×10-7 s解析 (1)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 v B =m v 2R解得:R =0.2 m.(2)因为所有粒子的轨道半径相同,所以弦最短的圆所对应的圆心角最小,运动时间最短,作EO ⊥AD ,则EO 弦最短,如图所示.因为EO =0.2 m ,且R =0.2 m ,所以对应的圆心角为θ=π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 v B =m (2πT )2R解得:T =2πmqB最短时间为:t min =θ2πT =θm qB解得:t min =π3×10-7 s.(3)从BC 边界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时,粒子运动轨迹与BC 边界相切或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指向OA 方向,转过14圆周,对应的圆心角:α=π4,粒子的最长运动时间:t max =14T =πm 2qB ,解得:t max =π2×10-7 s.变式训练8.(2019·山东菏泽市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如图16所示,abcd 为边长为L 的正方形,在四分之一圆abd 区域内有垂直正方形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粒子从b 点沿ba 方向射入磁场,结果粒子恰好能通过c 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图16A.qBLm B.2qBLmC.(2-1)qBL mD.(2+1)qBL m答案 C解析 粒子沿半径方向射入磁场,则出射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过圆心,由于粒子能经过c 点,因此粒子出磁场时一定沿ac 方向,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2L -L =(2-1)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 v 0B =m v 02r ,求得v 0=(2-1)qBLm ,C 项正确.9.(2019·全国卷Ⅱ·17)如图17,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图17A.14kBl ,54kBl B.14kBl ,54kBl C.12kBl ,54kBl D.12kBl ,54kBl 答案 B解析 如图,电子从a 点射出时,其轨迹半径为r a =l4,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 v a B =m v a 2r a ,又e m =k ,解得v a =kBl 4;电子从d 点射出时,由几何关系有r d 2=l 2+(r d -l2)2,解得轨迹半径为r d =5l 4,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e v d B =m v d 2r d ,又e m =k ,解得v d =5kBl 4,选项B正确.专题突破练级保分练1.(2019·山东济南市上学期期末)长为L 的直导体棒a 放置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固定的长直导线b 与a 平行放置,导体棒a 与力传感器相连,如图1所示(俯视图).a 、b 中通有大小分别为I a 、I b 的恒定电流,I a 、I b 方向未知.导体棒a 静止时,传感器受到a 给它的方向向左、大小为F 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I b与I a的方向相同,I 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FI b LB.I b与I a的方向相同,I 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FI a LC.I b与I a的方向相反,I 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FI b LD.I b与I a的方向相反,I 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FI a L答案 B解析因传感器受到a给它的方向向左、大小为F的拉力,可知电流a、b之间是相互吸引力,即a、b中的电流同向;根据F=BI a L,可知I b在a处的磁感应强度B大小为B=FI a L,故选B.2.(2019·浙江绍兴市3月选考)如图2所示,下边缘浸入水银槽中的铝盘置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可绕转轴转动,当转轴、水银槽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时,铝盘开始转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2A.铝盘绕顺时针方向转动B.只改变磁场方向,铝盘的转动方向改变C.只改变电流方向,铝盘的转动方向改变D.同时改变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铝盘的转动方向不变答案 A3.(2019·安徽合肥市第一次质量检测)如图3所示,真空中位于x轴上的两个等量负点电荷,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下列关于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图3答案 A解析设x轴的正方向代表电场强度的正方向,两负点电荷所在位置分别为A、B点,等量负点电荷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①在A点左侧电场线水平向右,场强为正,离A点越近,场强越大;②在A到O之间,电场线向左,场强为负,离A越近,场强越大;③在O到B之间,电场线向右,场强为正,离B越近,场强越大;④在B点右侧,电场线水平向左,场强为负,离B越近,场强越大.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4.(2019·福建厦门市第一次质量检查)如图4所示,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点,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C连线上的M点与N点,且OM=ON,则()图4A.B、D两处电势相等B.把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C.A、C两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同一个试探电荷放在A、C两处时电势能相等答案 A5.(多选)(2019·全国卷Ⅱ·20)静电场中,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自M点由静止开始运动,N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的另外一点,则()A.运动过程中,粒子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在M、N两点间,粒子的轨迹一定与某条电场线重合C.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D.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答案AC解析在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中,一带同种电荷的粒子在两点电荷的连线上自M点(非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粒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正确;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带电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粒子运动到N点时动能不小于零,则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不低于其在N点的电势能,选项C正确;若静电场的电场线不是直线,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会与电场线重合,选项B错误;若粒子运动轨迹为曲线,根据粒子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粒子在N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不与粒子轨迹在该点的切线平行,选项D错误.6.(多选)(2019·广东珠海市质量监测)如图5,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处于该电场中的直角三角形ABC 直角边BC =20 cm ,∠A =60°,AD 是∠A 的角平分线.若在直角顶点B 处有一个射线源,能朝空间各方向射出动能为1 000 eV 的电子,则能在顶点A 和C 分别探测到动能为1 100 eV 和900 eV 的电子,本题中运动的电子仅需考虑匀强电场的电场力,则( )图5A .AB 间的电势差U AB =100 V B .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 =1 000 V/mC .电场强度的方向沿A 指向D D .整个三角形内,顶点C 的电势最高 答案 ABC解析 从B 到A 由动能定理可得:-eU BA =1 100 eV -1 000 eV ,可得U BA =-100 V ,所以U AB =100 V ,故A 正确;由题可知BC 间的电势差U BC =100 V ,所以AC 间的电势差为U AC =200 V ,由几何知识可得AC 在AD 方向上的投影是AB 在AD 方向上的投影的2倍,这就说明电场的方向一定沿着AD ,并且由A 指向D ,故C 正确;AB 在AD 上的投影AB ′=AB ·cos 30°=BC ·tan 30°·cos 30°=BC ·sin 30°=10 cm ,所以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1000.1 V /m =1 000 V/m ,故B正确;分析可知,整个三角形内,顶点A 的电势最高,故D 错误.7.(2019·山西晋城市二模)一正方形导体框abcd ,其单位长度的电阻值为r ,现将该正方形导体框置于如图6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用不计电阻的导线将导体框连接在电动势为E 、不计内阻的电源两端,则关于导体框所受的安培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6A .安培力的大小为2EB r ,方向竖直向上B .安培力的大小为4EB3r ,方向竖直向下C .安培力的大小为EBr ,方向竖直向下D .安培力的大小为EBr,方向竖直向上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电路接通后流过导体框的电流方向为ad 及abcd ,假设导体框的边长为L ,由欧姆定律可得流过ad 边的电流大小为I 1=E Lr ,流过bc 边的电流大小为I 2=E3Lr ;又由左手定则可知ab 、cd 两边所受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d 、bc 两边所受安培力方向均竖直向下,则导体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 =BI 1L +BI 2L =4EB3r,方向竖直向下,故选项B 正确. 8.(多选)(2019·山东烟台市上学期期末)如图7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A 、B 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 ,两极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静止于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带电粒子带负电B .若仅将A 板稍微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则带电粒子仍将保持静止C .若仅将两极板各绕其中点快速顺时针转过一定小角度,则粒子将向左做直线运动D .若断开电源并将B 板稍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则带电粒子将向上做直线运动 答案 AD解析 带电粒子静止于P 点,则所受电场力竖直向上,因电场强度方向向下,知粒子带负电,故A 正确;若仅将A 板稍微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因电压U 不变,E =Ud ,则电场力减小,因此粒子将向下运动,故B 错误;将两极板顺时针旋转α角度后,电场强度E ′=Ud ·cos α,而且电场强度的方向也旋转了α,由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合力为0,水平方向有电场力向右的分力,所以粒子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若断开电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不变,根据C =Q U ,E =U d 及C =εr S 4πkd 得E =4πkQεr S ,则知将B 板稍向右移动一定距离,电场强度E 增大,则带电粒子将向上做直线运动,故D 正确.9.(多选)(2019·江西赣州市上学期期末)如图8所示,在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圆平面(未画出).一群比荷为qm 的负离子以相同速率v 0(较大),由P 点在纸平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中发生偏转后,又飞出磁场,最终打在磁场区域右侧的荧光屏(足够大)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离子的重力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3 电场与磁场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2)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A组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上、下两块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且浸没在海水里,金属板面积均为S=1×103m2,板间距离d=100 m,海水的电阻率ρ=0.25 Ω·m。
在金属板之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 T,方向由南向北,海水从东向西以速度v=5 m/s流过两金属板之间,将在两板之间形成电势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稳定状态时,金属板M的电势较高B.由金属板和流动海水所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E=25 V,内阻r=0.025 ΩC.若用此发电装置给一电阻为20 Ω的航标灯供电,则在8 h内航标灯所消耗的电能约为3.6×106JD.若磁流体发电机对外供电的电流恒为I,则Δt时间内磁流体发电机内部有电荷量为IΔt的正、负离子偏转到极板2.(重庆八中模拟)质谱仪可用于分析同位素,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群质量数分别为40和46的正二价钙离子经电场加速后(初速度忽略不计),接着进入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在底片上,实际加速电压U通常不是恒定值,而是有一定范围,若加速电压取值范围是(U-ΔU,U+ΔU),两种离子打在底的值约为片上的区域恰好不重叠,不计离子的重力和相互作用,则ΔUU( )A.0.07B.0.10C.0.14D.0.173.在第一象限(含坐标轴)内有垂直xOy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均匀磁场,规定垂直xOy平面向里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磁场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变化周期为T0。
某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t=0时从O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只在第一象限内运动,若要求粒子在t=T0时距x轴最远,则B0= 。
4.(福建龙岩一模)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纸面)内,x>0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存在方向沿、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大小为v、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θ=60°的速度沿纸面从坐标为(0,√3L)的P1点进入磁场中,然后从坐标为(0,-√3L)的P2点进入电场区域,最后从x轴上的P3点(图中未画出)垂直于x轴射出电场。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考点1电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解析 由图知,a 点处的电场线比 b 点处的电场线密集,所以 A 正确; 过 a 点画等势线,与 b 点所在电场线的交点设为 e,由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以及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φb>φe,所以 b 点的电势高于 a 点的电势, 故 B 错误;两个负点电荷在 c 处的合场强为 0,在 d 处的合场强为 E1,竖 直向下,正点电荷在 c、d 处的场强大小均为 E2,方向相反,由电场强度的 叠加原理知 Ec=E2,Ed=E2-E1,C 正确;将一个正试探电荷从 d 移到 c, 正点电荷对其不做功,两个负点电荷对其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可得 d 点 电势高于 c 点电势,故 D 正确。
解析
2.(2017·全国卷Ⅲ) (多选)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 xOy 平面,平面内 a、b、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 的电势分别为 10 V、17 V、26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2.5 V/cm B.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 1 V C.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低 7 eV D.电子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9 eV
第一部分 专题特训题组
专题三 电场和磁场 考点1 电场 带电粒子在 电场中的运动
经典特训题组
1. (多选)两个相同的负点电荷和一个正点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 所示,c 点是两负点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点电荷的正上方,c、d 到正 点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 B.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 C.c 点的电场强度比 d 点的大 D.c 点的电势比 d 点的低
解析
6.(多选)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 d,板间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 时刻,质量为 m 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 v0 沿中线射 入两板间,0~T3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 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板边缘飞出, 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关于微粒在 0~ T 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磁场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磁场(二轮)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通入电流为I的长直导线在周围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该点到导线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B=k (k为常量)。
如图所示,竖直通电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方向向上,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P处有一带正电小球从图示位置以初速度v水平向右运动,小球始终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轨迹用实线表示,若从上向下0看,则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2、一个可以自由运动的线圈L1和一个固定的线圈L2互相绝缘垂直放置,且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如图所示。
当两线圈中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时,从左向右看,线圈L1将()A.不动B.顺时针转动C.逆时针转动D.在纸面内平动3、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互相绝缘的三根无限长直导线ab、cd、ef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三根导线通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O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M、N分别为O关于导线ab、cd的对称点.已知三根导线中的电流形成的合磁场在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在M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若撤去导线ef,而ab、cd中电流不变,则此时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B1+B2B.B1-B2C.B1+B22D.B1-B224、(多选)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
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
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A.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B.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3∶1C.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D.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5、(多选)如图所示,在一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重力不计)从AC边的中点O垂直于AC边射入该匀强磁场区域,若该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均为2l,则下列关于粒子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该粒子的入射速度为v=qBlm,则粒子一定从CD边射出磁场,且距点C的距离为lB.若要使粒子从CD边射出,则该粒子从O点入射的最大速度应为v=(2+1)qBlmC.若要使粒子从CD边射出,则该粒子从O点入射的最大速度应为v=2qBl mD.当该粒子以不同的速度入射时,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πm qB6、(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粗糙细杆上自由滑动,细杆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圆环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直至处于平衡状态,则圆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能为()A.0 B.12m v2C.m3g22q2B2D.12m⎝⎛⎭⎪⎫v20-m2g2q2B27、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a、b、c,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粒子速率最大,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B.c粒子速率最大,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C.a粒子速率最小,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D.c粒子速率最小,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8、劳伦斯和利文斯设计出回旋加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忽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加速电压为U.若A处粒子源产生质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加速器中被加速,且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RfB.质子离开回旋加速器时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U成正比C.质子第2次和第1次经过两D形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2∶1D.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和交流电频率f,仍用该回旋加速器释放质量为m的质子,则最大动能不变*9、如图所示,虚线MN将平面分成Ⅰ和Ⅱ两个区域,两个区域都存在与纸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阶段训练(三) 电场和磁场 含解析

阶段训练(三) 电场和磁场(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专题能力训练第25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浙江4月)当今医学上对某些肿瘤采用质子疗法进行治疗,该疗法用一定能量的质子束照射肿瘤杀死癌细胞。
现用一直线加速器来加速质子,使其从静止开始被加速到1.0×107 m/s 。
已知加速电场的电场强度为1.3×105 N/C,质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电荷量为1.6×10-19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过程中质子电势能增加B.质子所受到的电场力约为2×10-15 NC.质子加速需要的时间约为8×10-6 sD.加速器加速的直线长度约为4 m 答案:D解析:质子做加速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A 错误;质子所受到的电场力F=qE=2.08×10-14N,B 错误;a=Fm ≈1.25×1013m/s 2,t=va =8×10-7s,C 错误;x=12at 2=4m,D 正确。
2.如图所示,空间中固定的四个点电荷分别位于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并不存在)的四个顶点处,AB=l ,A 、B 、C 、D 四个顶点各放置一个+q ,A 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 )A.√6k q 2l 2 B.√32k q 2l 2C.√3k q 2l 2D.√63k q 2l 2答案:A解析:底面上B 、C 、D 的三个电荷对顶点上电荷的库仑力分别都是F=k q 2l 2,通过A 点作底面的垂线,设棱与高线的夹角为θ,底部平面上的高线长l sin60°=l √32,四面体高线的垂足在底面高线的23,四面体的高线、四面体的棱和底部平面高线的23构成了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四面体的高线为√63l ,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出cos θ=√63,A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F h =3k q 2l cos θ=√6k q 2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18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新题重组练专题三 电场和磁场9b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其中第1、6、7、8小题为多选题。
)1.[2018·山东临沂一模]如图所示,长均为d 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MN 、PQ 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2d ,板间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从MP 的中点O 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以v0射入,恰沿直线从NQ 的中点A 射出;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M 点射出(粒子重力不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粒子带正电B .该粒子带正电、负电均可C .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v0D .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5v0[解析] 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M 点射出,根据左手定则知粒子应带正电荷,故A 正确,B 错误;设粒子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粒子射入电磁场时的速度为v0,则粒子沿直线通过场区时:Bqv0=Eq 。
撤去电场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粒子做圆周运动,由几何知识知r =d 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v0B =m v20r =2mv20d。
撤去磁场,粒子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的加速度为a ,穿越电场所用时间为t ,则有:Eq =ma ,y =12at2,d =v0t ,联立解得:y =d 。
设末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qEd =12mv2-12mv20,解得:v =5v0,故C 错误,D 正确。
[答案] AD2.[2018·江西八校联考]如图所示,空间存在足够大、正交的匀强电、磁场,电场强度为E 、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从电、磁场中某点P 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粒子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对于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下落的最大高度H ,下面给出了四个表达结果,用你已有的知识计算可能会有困难,但你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对下面的四个结果作出判断。
你认为正确的是( )A.2mE B2q B.4mE2B2q C.2mB E2q D.mB 2Eq[解析] 根据量纲法,可得A 为正确答案。
[答案] A3.[2018·东北三校模拟]如图所示,某种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电势差为U2的两导体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中,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 、N 两点间的距离d 随着U1和U2的变化情况为(不计重力,不考虑边缘效应)( )A .d 随U1变化,d 与U2无关B .d 与U1无关,d 随U2变化C .d 随U1变化,d 随U2变化D .d 与U1无关,d 与U2无关[解析] 设带电粒子在加速电场中被加速后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有 qU1=12mv20。
带电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出来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在磁场中有r =mvqB ,而d =2rcos θ,v0=vcos θ,联立解得d =2mv0qB =22B·mU1q,因而选项A 正确。
[答案] A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从距地面2h 高处的A 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带正电小球(可视作质点),带电小球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若q 、m 、h 、B 满足关系式πm qB =2hg(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落点与抛出点A 间的水平位移是( )A .v02h g B.mv0qBC .v0h g D.2mv0qB[解析] 带电粒子在重力场和磁场的复合场中同时做两方面的运动,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有2h =12gt2⇒t =2h g ,另一个是在垂直于纸面的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周期T =2πm qB ,因为πm qB =2h g,可见小球落地时做了半个圆周运动,水平位移是圆周运动的直径D =2r =2mv0qB。
D 对,选D 。
[答案] D5.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水平固定绝缘杆上套有带电小球P ,P 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P 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小球由静止开始滑动,设电场、磁场区域足够大,杆足够长,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a0,最大速度为v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先加速后减速,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当v =12v0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C .当v =12v0时,小球一定处于加速度减小阶段D .当a =12a0时,v v0>12[解析] 开始运动阶段qvB<mg ,加速度a1=qE -μ-m,小球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加速运动;当qvB =mg 之后,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垂直杆向下,小球的加速度a2=qE -μ-m,小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到0后匀速运动,则可知小球一直加速最后匀速,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为0不变,A 错;作出小球的加速度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图象如图所示,两阶段的图线斜率大小相等,有v1<12v0,则v =12v0一定处于加速度减小阶段,选项B 错、C 对;a =12a0可能出现在加速阶段或减速阶段,选项D 错。
[答案] C6.[2018·太原检测]如图所示,带负电的物块A 放在足够长的不带电的绝缘小车B 上,两者均保持静止,置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在t =0时刻用水平恒力F 向左推小车B 。
已知地面光滑,A 、B 接触面粗糙,A 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下列四图中关于A 、B 的v -t 图象及A 、B 之间摩擦力Ff -t 图象大致正确的是( )[解析] t1时刻之前,A 、B 相对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t1后,A 、B 出现相对滑动,A 物体所受摩擦力Ff =μ(mAg -qvB),因速度越来越大,洛伦兹力越来越大,使A 物体加速的摩擦力越来越小,所以A 物在t1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A 对B 错;因为A 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所以A 物体的摩擦力减小的越来越慢,Ff -t 图线曲线的斜率反映减小的快慢,所以C 对D 错;选A 、C 。
[答案] AC7.[2018·银川模拟]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 型金属盒的半径为R ,两金属盒间的狭缝很小,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与金属盒盒面垂直,高频率交流电的频率为f ,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 ,若中心粒子源处产生的质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在加速器中被加速。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改变磁感应强度B 和交流电的频率f ,该加速器也可加速α粒子 B .加速的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随加速电压U 增大而增大C .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2πRfD .质子第二次和第一次经过D 型盒间狭缝后轨道半径之比为 2∶1[解析] 由于质子和α粒子的比荷不同,由T =2πm qB 知能加速质子的加速器不能加速α粒子,A 错;由R =mvqB⇒v =qBR m ,所以被加速粒子的动能Ek =12mv2=q2B2R22m ,可见和加速电压U 无关,B 错;被加速质子的周期T =2πm qB与加速电压的周期相同,所以f =qB 2πm ,被加速质子的最大速度v =qBRm =2πRf ,C 对;质子第一次被加速有qU=12mv21⇒v1=2qU m ,半径R1=mv1qB =1B2mU q ,质子二次被加速有2qU =12mv22⇒v2=4qU m ,半径R2=mv2qB =1B4mUq,所以R2∶R1=4∶2=2∶1,D 对,选C 、D 。
[答案] CD8.[2018·江苏高考]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 ,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与I 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H ,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H 满足:UH =k IHBd,式中k 为霍尔系数,d 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 远大于RL ,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 )A .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 .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C .IH 与I 成正比D .电压表的示数与R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解析] 由左手定则可判定,霍尔元件的前表面积累正电荷,电势较高,故A 错。
由电路关系可见,当电源的正、负极对调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IH 和所在空间的磁场方向同时反向,前表面的电势仍然较高,故B 错。
由电路可见,IH IL =RL R ,则IH =RL R +RL I ,故C 正确。
RL 的热功率PL =I2L RL =(RIH RL )2RL =R2I2HRL ,因为B 与I 成正比,故有:UH =k IHB d =k′IHI d =k′I2H +dRL,可得知UH 与RL 成正比,故D 正确。
[答案] CD二、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
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2018·郑州二摸]如图所示,空间中有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y 轴为两种场的分界线,图中虚线为磁场区域的右边界.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位置(-l,0)处,以初速度v0沿x 轴正方向开始运动,且已知l =mv20qE(重力不计)。
试求:(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的大小。
(2)若要使带电粒子能穿越磁场区域而不再返回电场中,磁场的宽度d 应满足的条件?[解析]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意在检验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时l =v0t ①vy =qEmt ②v =v20+v2y ③由①②③得:v =2v0(2)tan θ=vyv0=1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qvB =m v2R④ d≤R(1+sin θ) ⑤解得:d≤2+qB即磁场宽度d≤2+qB[答案] (1)2v0 (2)d≤2+qB10.[2018·大庆质检]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建立一xOy 坐标系,水平桌面处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中,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沿+y 方向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竖直向下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
在0时刻,一质量为10 g 、电荷量为0.1 C 的带正电金属小球自坐标原点O 处,以v0=2 m/s 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射出。
已知E0=0.2 N/C 、B0=0.2π T 。
求: (1)1 s 末金属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1~2 s 内,金属小球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和半径; (3)6 s 内金属小球运动至离x 轴最远点时的位置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