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土地的誓言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誓言
【学习目标】
1、深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本文含义,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积累词语。

2、理解体会文章具有激情的语言。

3、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
“呼告”修辞的作用。

【走进作者】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

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

【背景追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

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拓展链接】
关于土地俗语
此地无银三百两;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死无葬身之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面朝黄土背朝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强龙不压地头蛇;
【自主学习案】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炽.痛()嗥.鸣()斑斓
..()污秽.()怪诞.()亘.古()田垄.()
2.辨析下列字形
谛:()梁:()
蹄:()粱:()
踊:()诞:()
涌:()涎:()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热烈而深切。

():(野兽)大声嚎叫。

():灿烂多彩。

():没有根据的话。

():奇怪,古怪。

():远古。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肮脏的东西。

4.走进文本(设计对课文整体感悟的问题)
①怎样理解题目《土地的誓言》?
答:
②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了大量物产、景色有什么作用?
答:
③试分析“不得不回去”“应该回去”“我必须回去”一类的话?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④“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随堂巩固案】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炽.痛(zhì)胸膛.(tánɡ)喷涌.(yǒnɡ)嗥.鸣(háo)
B.仰.望(yánɡ)白桦.(huā)呻吟.(yīn)亘.古(gèn)
C.斑斓.(lán)召.唤(zhào)缠.绕(chán)田垄.(lǒng)
D.默契.(qiâ)山涧.(jiàn)浆.液(jiānɡ)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炽痛喷涌泛乱白桦
B. 仰望山涧斓语浆液
C. 呻吟嗥鸣斑澜怪诞
D. 默契蚱蜢污秽缠绕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C.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D.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4.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B.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C.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D.目前,我国正在治理“舌尖上的浪费”人手,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消费’’的良好社会风气。

5.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6.在横线上选填恰当的关联词
或者都即使不管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_ _我走到哪里,_ _我睡得很沉,_ 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_ 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课后提升案】
一、综合运用
1.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五华诞,为了反制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学校将开展“热爱家乡,歌颂祖国”的爱国主义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请你按照以下几个活动内容和要求完成所设计的题目。

①七(1)班班长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想在同学们中征集“爱国名句”,你提供的爱国名句是
答:
②下面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请仿照示例学写几句。

每个人都是旗手,每一座高山都是旗座,每一棵大树都是旗杆;每一个人都是鼓手,每一寸土地都是鼓面,每一次心跳都是鼓点;每一个人都是歌手,每一条江河都是琴弦,_ _;每一个人都是舞者,每一缕春风都是喜讯,。

二、阅读理解
阅读《红书包》,完成第1~5题
红书包
秦文君
①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②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③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

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

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④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

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

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

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看,一会儿()看,过一会儿(),单眼看。

“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

”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⑤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

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

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⑥“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⑦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

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

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

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⑧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

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⑨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

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⑩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

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

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⑪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⑫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

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⑬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⑭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

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⑮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

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①打烊(yáng):关门停止营业。

②旖旎(yǐnǐ):柔和美好。

1.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
答:
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捂着眼凑近着退远点B.凑近着捂着眼退远点
C.凑近着退远点捂着眼D.退远点捂着眼凑近着
3.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我找到卖后书包的文具店→→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4.文中画线句子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的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

修改前:晚上,妈妈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答:
5.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那些内容?(答出三点即可)
答: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案】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chì)(háo)(bān lán)(huì)
(dàn)(gèn)(lǒng)
2.辨析下列字形
(dì)谛听(liáng)栋梁三尺
(tí)马蹄(liáng)高梁
(yǒng)踊跃(dàn)怪诞
(yǒng)涌现(xián)垂涎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炽痛嗥鸣斑斓谰语
怪诞亘古默契污秽
4.走进文本(设计对课文整体感悟的问题)
①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

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

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

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②作者把故乡写得如此美好,如此丰饶,能让我们更爱她,并为她的美好被埋葬而感到悲愤。

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恢复故乡的美好的信念和决心。

③“不得不回去”带有一定的被迫的意味,“应该回去”表示理所当然,“必须回去”则有一定之意,带有命令的口气。

语气逐级加强,态度愈加坚定。

④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之情。

表明“我”将抗击侵略者,为保卫家乡牺牲一切,并具有相信最终能获胜的坚定信念。

【随堂巩固案】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解析:A选项里“炽痛”的“炽”应读“chì”;B选项里“仰望”的“仰”应读“y ǎng”;D选项里“默契”的“默契”应读“qì”。

故选 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解析:A选项里“泛乱”的“乱”应写成“滥”;B选项里“斓语”的“斓”应写成“谰”;C选项里“斑澜”的“澜”应写成“斓”。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解析:B选项里顿号全部改为逗号;C选项里“都有着土粒”后面改为分号;D选项里顿号全部改为逗号。

故选A。

4.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C)
解析:C关联词使用不当,在“对于”前添加“而且”。

5.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D)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_ _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_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_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课后提升案】
一、综合运用
1.①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下面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请仿照示例学写几句。

每个人都是旗手,每一座高山都是旗座,每一棵大树都是旗杆;每一个人都是鼓手,每一寸土地都是鼓面,每一次心跳都是鼓点;每一个人都是歌手,每一条江河都是琴弦,每一朵浪花都是音符;每一朵鲜花都是笑颜;每一个人都是舞者,每一缕春风都是喜讯,。

二、阅读理解
阅读《红书包》,完成第1~5题
1.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
答:对美的无比热爱,但又不知如何去体会美;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虚荣心在作怪,也想人前显贵。

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C )
3.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我找到卖后书包的文具店→磨父母买红书包→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
4. 把“妈妈”改为“爸爸”,正和前文“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的情节相照应,还和后文写红书包来之不易并受到父亲的教育相一致。

这样一改不但结构上更加严谨,而且更能体现父母对“我”疼爱。

(4分,意思对即可)
5.①人都应追求美好的东西;②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3)追求美但不一定要得到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