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每天有1500人猝死警惕猝死前5大征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骤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几 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2 把握急救10分钟
当家人出 现呼吸或 心跳中止 症状时, 应在10分 钟内进行 如下抢救: 第一步,拨打“120”或“999”紧急呼救。 第二步,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 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按压幅度为3—5 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30次心脏按压辅以两次 人工呼吸。
猝死前有哪些征兆?
其实,猝死的发病征 兆并不多,特别是有 特异性和有价值的征 兆。也正因如此,猝 死易出现在年轻人身 上。年轻人大多认为 自己身体素质好,不 太在意健康状况,有 点儿难受的感觉,通 常不会立即就医,而 一旦出现恶性病因, 往往反应是猝死的 发病征兆中,最易 被我们抓住和感知 的信号。当感到胸 部出现剧烈、紧缩、 压榨性的疼痛,且 感到透不过气时, 就要提高警惕。
4 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源性猝死
发病时,没有疼痛 的感觉,更加让人 猝不及防。造成这 种情况的原因是, 心脏跳动突然紊乱, 导致其没能有效地 射血,进而打断脑 供血,以致所有的 器官供应被打断, 包括心脏自身。如 果救助不及时,人 马上就会不行了。
5 大血管堵塞来不及反应
还有一种情况是 来不及感到疼痛, 大血管的根部突 然一下就堵塞了, 还没来得及感到 疼痛,人就不行 了,这种情况多 发生在有基础病 史的人群中。
3 冠心病猝死率高
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心 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 心病里面的。典型的冠心 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 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 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 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 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 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 觉。
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 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9月19日 当地媒体9月19日消息, 阿联酋迪拜酋长长子拉 希德•穆罕默德•拉希德• 马克图姆突发心脏病去 世,年仅34岁。拉希德 是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 德最年长的儿子,为迪 拜多家投资公司、银行 主要合伙人,曾被福布 斯评为全球最热门年轻 皇室成员之一,还多次 获国际耐力赛奖项。
不到10天时间内,连续发生 多起心脏病猝死事件,在20 日北京马拉松赛道上,又曝 出有选手心脏骤停的新闻。 心脏病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据9月17日第十五届世界心 律失常大会公布的统计数字 显示,中国心律失常患者约 有两千万人,每年约54万人 心脏性猝死。 54.4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小 城市的人口总和,这让中国 心脏性猝死总人数位居世界 之首,远远超过美国每年30 万—40万的死亡数字。在所 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 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据统 计,还有70%的人因为没有 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 命。
文章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9月份刚刚发生的三个新闻:
9月13日 从NBA传来噩耗, NBA传奇、联盟历 史上得分排名第8、 篮板排名第5的超级 巨星摩西·马龙于13 日去世,享年60岁。 具体死因为是在睡 梦中,因心脏病突 发而猝死。
9月16日 在武汉武昌区平安 路雅安街公交站旁, 丈夫驾车途中猝死, 妻子跪地为亡夫遮 阳,这一幕令过往 行人唏嘘不已。据 悉,死者胡先生现 年46岁,心脏有点 问题,独自开车出 门时,在驾车途中 猝然离世。
3 忽视体检
上述高危人群更容 易因工作繁忙而顾 不上体检,或自以 为根本不用体检, 从而耽误了病情。
此外,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大于55岁的女性,吸烟者、高血压患者、糖尿 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肥胖者、缺乏运动及工作 紧张者,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猝死的最危险人群。
2 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
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 史。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 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 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 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 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 疑可能是肺栓塞。对于主动脉 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 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 重度的血压升高。
1 压力过大
这在白领、企业家中 最为常见。工作压力 大使交感神经长期处 于紧张状态,许多猝 死就发生在精神过度 紧张、情绪差、连续 加班后。
2 膳食结构不合理
特别是明星、企业 领导等,他们普遍 应酬多,常吃高脂、 高胆固醇的食品, 大量饮酒、吸烟, 这都是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会增加猝死几率。
突发心脏性猝死怎么办?
突然发生、出 人意料是心脏 性猝死最为可 怕的地方,因 为很多人发病 不是在医院, 而是在家中甚 至是公共场合, 使得及时抢救 变得困难。
1 心脏骤停急救越早越好
美国心脏协会统计结果 显示,80%的心脏骤停 发生在家中,意外发生 时,周围的人从拨打 120到获得救助的时间 超过5分钟。而研究发 现,倒地1分钟内进行 心肺复苏,救活的概率 为90%;2分钟内为 60%;超过10分钟几乎 为零。
【导读】NBA传奇摩西·马龙于9月13日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9月19日, 阿联酋迪拜酋长长子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4岁;在9月20日北京马拉松 赛道上,又曝出有选手心脏骤停的新闻……睡上一觉就再也醒不过来,这 并不是危言耸听。在我国,每年有多达54万人因心脏性猝死身亡。很多中 青年看起来身体壮硕,却瞬间倒地不省人事。猝死有哪些提前预警?出现 猝死该如何急救?《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为你讲解有关猝死的来龙 去脉。
40—50岁是猝死高发年龄
NBA传奇马龙只有60 岁,武汉胡先生只有 46岁,而迪拜酋长长 子只有34岁!他们的 年龄并不算很大,其 中一个是运动员一个 曾多次获国际耐力赛 奖项。为什么猝死频 频盯上中青年人群? 专家表示,一些综合因素导致中年人易发心脏猝死。心源性猝死的高 发年龄是40—50岁,其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在 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