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色老照片1917—1919年期间的四川乡村生活(组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上色老照片:1917—1919年期间的四川乡村生活
本组老照片的摄影师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

甘博先生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十八岁,刚刚高中毕业的甘博是随家人来华,这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下了毕生的不解之缘。

他深受伟大的东方文化吸引,为她的贫穷而震惊,对她勤劳好客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读完大学并获得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甘博多次来到中国。

从1917-1919年、1924年-1927年以及1931年-1932年,甘博作为一名志愿者,先后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社会调查干事,并就职燕京大学基金会。

在中国期间他一共完成了五部社会调查作品;他还在中国西部地区游历,拍下了大量的珍贵照片。

在返回美国之后,他继续在基督教青年会服务,直至去世。

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拍摄照片及影片,对现代人类学来说,当时所采的研究方式已非常先进。

甘博共出版了五本有关北京及中国其它地区社会面貌的着述,但至今只有《北京的社会调查》一书被译为中文。

甘博拍摄的照片是以同情的角度来研究及了解当时的中国,他认为许多贫穷的中国人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却用过于平和的心态去忍耐,但甘博认为这种贫困的程度是很不合理的,希望通过社会调查及评究,从而探求帮助的手法。

甘博的大部分相片一直未被发现,直至一九八四年他的女儿凯瑟琳在一个鞋盒内发现了,这些照片被交给杜克大学图书馆完成数字化并公开展示。

一九八九年,这批相片首次在北美十九个城市及中国内地十三个城市巡回展出。

1968年,甘博在纽约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