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图中b可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
B.图中乙细胞不能表示靶细胞
C.图中a可表示呼吸酶
D.图中甲细胞不能表示神经细胞
2.研究发现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CNA的合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C.曲线表明PCNA不可能辅助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D.癌细胞PCNA含量的变化周期比正常细胞短
3.某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该性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其后代紫花:白花为9:7
C.测交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C.自然选择过程中,通过直接选择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5.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其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只能是神经递质
B.若a表示血糖,b表示胰岛B细胞,则c表示的只能是肝细胞C.若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则c可能是甲状腺
D.若a表示抗原,b表示B细胞,则c表示T细胞
6.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由甲实验得到的指导措施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点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大于,等于,小于),CE段,ATP的合成具体部位是.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理由是.由图乙给我们的指导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根据这两个数据是否能计算细胞呼吸量和光合作用量?,理由是.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
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自变量如何控制? .
8.狗的毛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B)、褐毛(aaB)、红毛(Abb)和黄毛(aabb).图1为狗的控制毛色的基因及其所在常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小狗的毛色为,正常情况下,它能产生种配子,基因Aa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2)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如图2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导致,该可遗传变异称为.
(3)一只黑毛雌狗与一只褐毛雄狗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毛、红毛、黄毛的三种表现型,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若子代中的黑毛雌狗与黄毛雄狗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性的概率为.
9.如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物质b表示,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c控制d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
10.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λ值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增长,第5年λ变小的原因是.
(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探究这种化肥对上述昆虫的存活的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实验步骤:①
②实验组用喷洒过化肥的牧草饲喂,对照组用的牧草饲喂.
③将两组昆虫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饲养.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说明此化肥不利于该昆虫的生存;
若,说明此化肥对昆虫没有影响;
若,说明此化肥对昆虫的生存有利.
三。
【生物选修3现代科技专题】
11.基因工程和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广泛应用,请据图回答:
(1)①②过程采用最多的是农杆菌转化法,原因是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人受体细胞可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要用作探针.
(2)图中③④过程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中除加入营养物质外,还需添加两种物质,两者的比例是否相同,③④过程是否都需光.
(3)若要获取转基因植物人工种子,需培养到阶段,再进行人工种皮的包裹;如用植物细胞实现目的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类药物的工厂化生产,培养到阶段即可.
(4)若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新的植物体,细胞间杂交一般采用作为诱导剂诱导细胞融合,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
势是.
2016-2017学年江西省宜春三中高三(上)第一次质检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A.图中b可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
B.图中乙细胞不能表示靶细胞
C.图中a可表示呼吸酶
D.图中甲细胞不能表示神经细胞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解答】解:A、图中b可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A正确;
B、图中乙细胞可以表示靶细胞,B错误;
C、呼吸酶是胞内酶,图中a不能表示呼吸酶,C错误;
D、图中甲细胞可以表示神经细胞,D错误.
故选:A.
2.研究发现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CNA的合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C.曲线表明PCNA不可能辅助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D.癌细胞PCNA含量的变化周期比正常细胞短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据图分析,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在S期含量较多,此时DNA进行不停复制,可推断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而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发生在末期,因此PCNA不可能辅助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解答】解:A、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在S期含量较多,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产物,A正确;
B、PCNA是蛋白质,S期含量较多,此时DNA进行不停复制,可推断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错误;
C、PCNA含量在S最多,而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发生在末期,因此PCNA不可能辅助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C正确;
D、癌细胞的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分裂周期短,PCNA含量的变化周期比正常细胞短,D正确.
故选:B.
3.某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性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其后代紫花:白花为9:7
C.测交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D.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说明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测交后代中,紫花植株为AaBb,白花植株为Aabb、aaBb、aabb.
【解答】解:A、根据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可判断该性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亲代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其后代紫花:白花为(9A_B_):(3A_bb+3aaB_+1aabb)=9:7,B正确;
C、测交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C正确;
D、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植株(A_B_)中能稳定遗传的为
AABB,占,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B.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
C.自然选择过程中,通过直接选择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单倍体一般表现为植株矮小,并且高度不育.
自然选择只能选择表现型,不能选择基因型.
种群中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A错误;
B、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因此不会产生米粒,B错误;
C、自然选择过程中,只能通过选择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D正确.
故选:D.
5.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其中传递信息的物质只能是神经递质
B.若a表示血糖,b表示胰岛B细胞,则c表示的只能是肝细胞C.若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则c可能是甲状腺
D.若a表示抗原,b表示B细胞,则c表示T细胞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内某些信息的传递过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在反射弧中,信息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A错误;B、血糖调节过程,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成脂肪等,所以c可指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等,B错误;
C、若a表示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b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c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
D、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所以b是T细胞,c是B细胞,D错误.
故选:C.
6.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合成乙烯的部位是果实,乙烯利能加快番茄的成熟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
(2)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
(3)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4)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5)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6)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解答】解:赤霉素能诱导种子在不发芽时产生α淀粉酶;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及脱落;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不仅只有果实能合成.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通过信息分子,A错误;
B、赤霉素能使大麦种子加快发芽,迅速产生α﹣淀粉酶,B正确;
C、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C错误;
D、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不仅只有果实能合成,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由甲实验得到的指导措施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B点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等于(大于,等于,小于),CE 段,ATP的合成具体部位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生长.理由是F点低于A点,表明密闭大棚内减少的CO2用于有机物的积累.由图乙给我们的指导是在密闭大棚内种植作物时要注意适当补充CO2.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
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根据这两个数据是否能计算细胞呼吸量和光合作用量?不能计算细胞呼吸量,能计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理由是因缺少12之前的初始重量,故不能计算细胞呼吸量,但b﹣a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单位时间内上浮圆叶片的数量,自变量如何控制?通过移动台灯与容器的距离来实现对光照强度的控制.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
图乙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E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 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
图丙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装置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
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2)图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E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因此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吸收的CO2多于产生的CO2.比较图中的A点和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该二氧化碳用于合成有机物储存于植物体中,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叶片的初始质量,因此不能得出细胞呼吸量.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合理密植
(2)等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生长F点低于A点,表明密闭大棚内减少的CO2用于有机物的积累适当补充CO2
(3)不能计算细胞呼吸量,能计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因缺少12之前的初始重量,故不能计算细胞呼吸量,但b﹣a为光合作
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单位时间内上浮圆叶片的数量通过移动台灯与容器的距离来实现对光照强度的控制
8.狗的毛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毛(AB)、褐毛(aaB)、红毛(Abb)和黄毛(aabb).图1为狗的控制毛色的基因及其所在常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小狗的毛色为黑色,正常情况下,它能产生 4 种配子,基因Aa与BB或Dd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2)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如图2所示的卵细胞,可能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该可遗传变异称为基因重组.
(3)一只黑毛雌狗与一只褐毛雄狗交配,产下的子代有黑毛、红毛、黄毛的三种表现型,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AaBb ;若子代中的黑毛雌狗与黄毛雄狗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性的概率为.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1)图1所示小狗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毛色为黑色,由于A、a和B、B或D、d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所以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正常情况下小狗产生了如图2所示的ag在同一条染色体,如果这只小狗产生了如图2所示的aG在同一条染色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联会或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基因重组.
(3)一只黑毛雌狗(A_B_)与一只褐毛雄狗(aaB_)交配,产下的子代中有黄毛(aabb),则亲本黑毛雌狗的基因型为AaBb,褐毛狗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的黑毛雌狗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 (),其与黄毛雄狗(aabb)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毛雄性(A_bb)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黑色 4 BB或Dd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联会或四分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3)AaBb
9.如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 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物质b表示,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或蛋白质)
(2)c控制d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ATP和四种核糖核苷酸,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翻译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甲、乙(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外负内正.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DNA,d为RNA,e为酶.
【解答】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丙是甲状腺,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实质是糖蛋白.
(2)c为DNA,d为RNA,e为酶.c控制d形成的过程是转录.其过程需要ATP、酶、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NA一条链为模板.d结合在核糖体上,生成的e催化丙酮酸分解,因此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翻译.
(3)寒冷时下丘脑通过分泌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释放b 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通过负反馈调节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4)神经纤维膜外主要分布钠离子,膜内主要分布钾离子.当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外流,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表现为内正外负.
故答案为:
(1)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糖蛋白(或蛋白质)
(2)ATP和四种核糖核苷酸翻译
(3)甲、乙(负)反馈
(4)钠外负内正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0.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