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 分 类 号 :G 6 3 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2 6 — 1 5 9 一 O 1
数学是人们对 客观世界定性 的把握 和定量 的刻 画 , 并逐步 抽象概括所形成 的方法与理论 。通过解 应用题 ,可 以培养学生 们从数学 的角度去思考 、解决 问题 ,使学生们能更加深刻地感 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 的密切联系 , 也能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小学进入 到初 中学 习 ,在数学学习上存 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如部 分学 生感 到课 堂上的知识容量和 难 度增 加太多 ,跟不上教师的节奏 ,尤其是在面对应用题时 , 常常一看就头疼 。这表 明应用 问题 的教 学已然成 为整 个中学数 学教学 中一个不 容忽视的问题 。应用题 已成 为每年 中考 的必考 题 ,其 内容涵盖 了工商 、人 口、土地 资源等方 面 ,中学应用题 的教学就更加成 为中学数 学教 学中的热点 、难点 问题 ,而且将 成为一种教育趋势 。所以 ,对 于数学 中应用题 的解法 ,应该得 到学生和家长 的共 同重视 。本文就通过具体实例来 阐述数学应
课 程 研 究
数 学 应 用题 教 学 的思 考
张 杰
4 7 7 2 0 0) ( 河 南 省 鹿 邑县 郑 家集 乡 中心 学校 河 南 鹿 邑

要 :随着新课 程改革的深入 ,如何 更好 地培养 学生运 用数 学知识 解决 实际 问题 的能 力显得越 来越 重要 。本文结合
笔者 多年的教 学经验探讨 了初 中数 学应 用题教 学的策略 问题 。 关键词 :数 学教 学;应 用题 ;学生
的含义 ,同时讲清百分 比浓度 的计算方法 , 然后要在上课前准
备几 个杯子 ,并称好一定质量的水 ,还要 准备几包 小袋食盐 , 并 带进教室 ,以便在讲例 题时使用 。例如 : 一杯含盐 1 5 %的

盐水 2 0 0 克, 要使盐水含盐 2 0 %, 应加盐多少 ?分析 :教师可 以先 当着学生 的面配制 1 5 % 的盐 2 0 0水克 ,然后要将 1 5 %的 盐水 2 0 0克配制成 2 0 %的盐水 , 师要加入盐 , 但不知加人多少 重 量 的盐 ,只 知 道 盐 的 重 量 发 生 了变 化 。这 样 ,就 可 以 根 据 盐 的重量变化列方程 。在含盐 2 0 %的盐水 中 , 含盐的总质量减去 2 0 0克含盐 1 5 %的总质量 ,就等 于后加 的食盐质量 了。设应加 盐 为 x克 ,则 可 得 方 程 ( 2 0 0+ x )×2 0 % 一2 0 0 ×1 5 % = x, 解此方程 ,便得后加盐 的重量 。教材中的例题有很 多鲜活 和有 趣的案例 ,可 以提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要想更好地运用直观分 析法来 解应用题 ,不仅要求学生应懂得更多的常识 ,需要积累 定 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能理解应用题所给出的J 隋景 ,还要学 会整理 和分析应用题 给出的信息 ,分 清哪些是对解题有用 的 ,
用题教学 。 充 分 向学 生 展 示 思 维 过程

如何 从题 目中所给的 已知数人手 , 然后逐 步分析他们之 间的关
系 ,最 终 列 出一 个 由全 部 已知 数 组 成 的算 式 ,求解 未知 数 ) 来 解应 用题 ,也可 以用代数方法 ( 首先用字母代 替未 知数 ,列 出
所需要 的代数式 , 然后根据题意找寻 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相等 关系 ,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最后再通过解 方程或方程组 ,求 出 未知数 的值 ) 来解应用题 。无论用 哪种方法来解 ,都需 要在列 方程 的过程 中认真分析 、研 究 ,然后找 出题 中的相等关系 ,解 出未知数 。以浓度 问题为例分析 ,我们首先要讲 清百分 比浓度
阅读 题 目的 习 惯 ,很 容 易 出错 ;还 有 一些 学 生 根 本 就 看 不 懂 题
哪些 与解题无关 ,并 可以把题 目给出的信息 翻译成数学语言 、 生 活 语 言 ,变 成 数 学 问题 、生 活 问题 ,能 够 准 确 地 分 析 例 题 , 会用数学工具去解决 。通过这种训 练方 式 ,将使 学生 在解题 时 产生强烈 的审题意识 和审题 习惯 , 有助于学生将问题 情境 所提 供 的全部信息准确地消化 ,为成功解题 奠定坚实 的基础 。创设 四 、独 立 思 考 、交 流 探 讨 的平 台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 品 质
过程是 :
1 、有条件 ( 1 )可知 甲乙的工作效率 : 2 、有条件 ( 2) 知三人合作 ,工作 时间是 4天 ,将工作量 看成单位 1 ,只需知道丙的工作效率 ,则 问题可解 。 二 、提 高学生 的数学 阅读 能力 应用题文字较长 ,数据信息较多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要求较 高。很多学生拿到题 目之后就忙着去做 ,根 本没有认真
一、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应用题时 ,大部 分学生基 本题 掌握 比较好 ,然而 ,当 题 中的数量关系稍有变化 ,而对变化后 比较 复杂 的应用题 ,学 生 大都会束 手无 策 , 其主要原 因是教师 忽视 了应用题 教学 中如 何 向学 生展示思维过程 , 使学 生的思维有感 知一 理解一 应用逐 渐深化 , 逐 步掌握思维方法, 发展思维能力 。如 :一件工程 : ( 1 ) 甲单独完成 ,需 1 5天 ,乙单独完成 ,需 l 2天 ;( 2)甲 、乙 、 丙三人合作 , 4天可 以完成 , 丙单 独完 成需 几天? 此题 的思维
意 ,无从下手 。针对这种情况 ,我觉得应从初一年 级就 开始 抓
波利亚 曾说 :“ 学 习任何知识 的最佳途 径都是 由 自己去发 现 ,因为这种发 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 中的内在规
律 、性质和联 系。 ”所 以 ,在教学 中对数学知识 的形 成过程 , 必须有学生的参与 ,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 个 问题 呈 现 后 , 教 师 不 要 急 于讲 解 , 应 该 让 学生 自己先 做 一 做 , 并 且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 ,当他有了想 法后再往后进行 。 同时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