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世界观——权力无处不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几日看了一遍文章《因富而生的悲剧史:千年首富进化史》,猛然发现一个规律:古今中外千百年来的财富史,不过是商业智慧向权力寻租的历史。

原以为,只有丑陋的中国人才普遍存在着官商勾结,没想到,西方经济发展史上,这种权力寻租现象更胜一筹,小则一个人控制一个城邦,大则几个家族控制整个欧洲。

奇怪地是,这反而促进了市场的整合和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权力寻租现象称为腐败,视为非法,这与传统道德相悖。

而在西方,却是大张旗鼓,比如西方选举筹款制度,这不明摆着我给你钱帮你选举,成功之后,你再给我利益回报。

如果用简单的道德批判来愤世嫉俗,未免从于流俗,失之表面了。

最近工作上也在思索。

企业为什么要找明星代言?那肯定是明星有知名度和良好的形象,能够帮助企业促进销售。

不过,这不是答案,这只是把问题详细复述了一遍,再把问号改成句号。

看了那篇文章之后,渐渐明了。

这明星代言也是一种权力——明星与媒体相结合的影响力。

企业看中明星的,不过三点:
1、知名度:被人们所熟悉的人,更能占据人们的视角。

2、美誉度:代言人的个性品质,影响人们对于所代言产品的判断。

这是明星的光环效应。

3、
3、媒体,是社会的有限资源,永远是以精英为主角。

精英是权力上位,财富上位,道德上位,魅力上位,文化上位的人。

明星也是精英之一。

媒体乐以明星为题材。

(注:网络时代的兴起,超女作为标志性事件,平民走进舞台中央,但严格来说,走上这个舞台的,也算是出类拔萃的精英了。


所以企业请代言人,不过是用自己的钞票,换取明星代言的影响权力。

细细想来,这生活也是政治的生活,权力无处不在。

于是梳理一下先。

权力的本质:
人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各种价值资源,这就需要人对自己的价值资源和他人的价值资源进行有效地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权力的根本目的。

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客体(自己或他者)价值和资源的能力。

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可以对权力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社会领域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经济权力、政治权力(含军事权力)和文化权力(含宗教权力);
从国家政治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生产权力、(流通)销售权力和消费权力;
从机体活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思维活动权力、行为活动权力和生理活动权力;
从行为活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行为目标选择权力、行为方案决策权力、行为结果评价权力;从执行流程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目标方案决策权、行为执行权、监督评价权;
从主体存在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人生生存权、人身自由权与人生发展权;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人生自由控制权、生活资料消费控制权、生产资料所有控制权、价值观控制权;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人事任免权、工作安排权、责权利分配权;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可分为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
从作用对象的角度来看,可分为作为集体成员在集体中权力,作为社会成员在社会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力;作为社会关系对于他人的权力。

权力的类型
1、强制性权力。

这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

指,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为受到甲的威
胁,虽然不愿做但是不得不去做。

乙是否到底满足甲的意志,取决于乙的决定;要么按照甲的希望去做,要么面对甲的威胁。

如果乙按照甲的希望去做了,威胁就成功了;如果违背甲的意志,甲就必须决定是否实施威胁。

2、功利性权利。

利性权力基本上与强制性权力相反,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某种好处。

这种权力被称为功利性的,是因为权力主体对客体提供的东西是实用的、有价值的。

作为功利性的政治奖励,主要包括财富、职位、雇用、荣誉及权力(权力既可以作为手段,也可以作为目的)。

3、操纵性权利。

纵性权力并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之上,而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地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

这类权力假设,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能够被重造,他就会以别人所希望的方式去作为。

如果你能够彻底地重塑一个人的态度以便让他按你的方式去思维,你就毋需威胁或奖励,他会按你的行为方式去作为,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已完全被你同化了。

实行操纵性权力的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

4、人格型权力。

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与过程的崇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具有人格型权力的人并不一定占居官职,人们对他们的服从主要是因为其人格因素。

当然,在现代政治中,来自机构中的权威与来自个人的人格魅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细细观察生活,我们总是被大大小小的权力所包围:官员们决定着公共利益的分配,领导决定我们的升迁,老板决定我们的薪水,家庭代表着道德与亲情权力,客户的消费权力让销售员们尽力满足其需求,身边的同事也有在他人面前评论我们的权力,食堂的师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街头混混偶尔也会决定我们碰到意外的几率,即使流浪的乞丐,也有决定我们在理性和良知之间徘徊的道德权力……几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足以影响或决定我们生活甚至命运的权力。

我们被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权力所包围,不过不需要沮丧,我们自己也有权力。

官员有项目审批权,我们有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领导的人事任命权、工作安排权,我们有财富支配权,有讨好逢迎的话语权;老板有决定我们待遇、地位的权力,我们有努力工作,创造效益的权力;客户有自主消费权,我们也有引导客户的影响力……不再赘述。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我们每天在发生着利益的交换;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我们每天都发生着权力的寻租。

我们用自己的权力下的利益(租金),换取他人权力下产生的利益(租金),各取所需。

权力世界观也对应着权力的方法论,如:
1、每个人都有权力。

不卑,因为我们自己有权力,不亢,因为别人也有权力。

2、在规划未来的同时,不忘谋划现在。

哪些是自己所需,这些所需从何权力产生,我有哪些权力及其产生的利益,去交换。

3.、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势,也是一种权力权衡的过程,这不仅是出于心理学管理学考虑,也是经济学政治学的命题。

附:寻租理论租金
租金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

最早,租金就是地租。

后来泛指一切稀缺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超额收入。

现代研究发现,政府的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发放、价格管制,乃至特定行业的特殊管制包括对从业人员数量的限制等等,都可以造成人为的稀缺,从而也会形成超额收入。

注意力经济又被形象地称作“眼球经济”,是指实现注意力这种有限的主观资源与信息
这种相对无限的客观资源的最佳配置的过程。

在网络时代,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注意力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也可以使网络商获得巨大利益,注意力已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这就是注意力的商品化。

注意力作为一个个体资源虽然是有限的,但如果从全社会总体角度看,它又是非常丰富的资源,而且其再生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引发的经济效益是具有倍增的乘数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的点击数(访问量)、网民数往往比利润更受到风险投资者的重视。

因为点击率能够帮助我们破译注意力“密码”,从而准确地把握市场走向。

在这里注意力是第一位的,利润反居次要地位。

在网络时代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而没有利润的企业最终要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