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
班主任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播种者、耕耘者。

班主任教育学生,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

在这过程中,班主任的语言便是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心灵火花的重要工具。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注重情感的交融。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
一、顺水推舟,宽容相待。

学生的自尊心尤如一株含羞草,一触即收,因此需要细心照料、精心呵护。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学生有意无意地犯些小错误,或在老师面前揭发同学的短处。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常常是宽容相处、淡然处之。

一次播送操结束回到教室,一名学生站起来告诉我:老师,今天播送操做得很不认真。

那位被指名的学生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我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语气平和地说:可能他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所以做是不好,不过老师相信,他明天一定能做好。

那位学生慢慢抬起了头,向我投来感谢的目光。

果然,第二天播送操时,他做得格外地认真。

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并巧妙地给学生台阶下,维护他们的自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分更强烈。

二、选准时机,事半功倍。

我们批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

在批评教育时,我较注意选择最正确的教育时机,使用最恰当的语言。

曾经有些任课老师向我告状: 真是不听话,批评他还犟头倔脑,不屑一顾。

对这样的学生,我通
常采取置之不理,冷眼旁观的态度,因为此时任何的批评教育,都只会引起他更对立的情绪。

等到他冷静下来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已感到不好意思了,这时时机成熟,再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深入浅出,因势利导。

深入浅出,因势引导,常常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可采取的语言策略。

在这次运动会上,我决定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接力赛是一项最能反映集体协作精神,班级团结友爱的工程.所以我告诉学生,参赛同学要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啦啦队同学要呐喊助威,为参赛同学增添力量。

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一番深入浅出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集体的内涵。

比赛那天,场上的运发动相互协作,配合默契,场下的啦啦队员奋力呐喊,扬臂助威。

使我班取得了男子接力,女子接力,男女混合接力年级组第一,同学们欢呼雀跃,共同庆祝这集体的荣誉。

四、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anzhuren 〕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我往往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使他们心服口服;对思维敏捷,口头表达力强的学生,我力求做到掌握事实根据,以理服人;对自我防卫心理强烈,不肯轻易认错的学生,我常常以突击式的语言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等等。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师生的心才能贴近、融洽,才能碰撞出教育的火花。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要想取得最正确效果,就得讲求谈心艺术,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采取个别交谈,分组交流,集体座谈等形式。

我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与后进生谈心发现闪光点
后进生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因而情绪低落,对老师常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

与这些学生谈心,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抬起来走路,树立自信心。

2、与中等生谈心挖掘动力点
中等生总觉得自己比上缺乏,比下有余,因此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

对这类学生可采取触动式谈心方式,以刚克刚,促其猛醒。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触动要掌握分寸,看准火候,用富于哲理性的内容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3、与优等生谈心找出自省点
优等生一般比拟自信,也容易自负,有时看不到自身的缺点。

与他们谈心,要运用提醒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含蓄地指出其缺乏,促使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教育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班主任的语言艺术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造,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言教配合身教,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与学生到达真正的交流与融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