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第十六章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七年级第十六章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理解并熟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
2. 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知识;
3.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难点:
如何简单明了地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地球的结构和地理坐标系统,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2. 提出问题(5分钟)
通过问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好奇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地球在运动?
- 为什么有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 地球是如何围绕太阳运动的?
3. 探究地球自转运动(1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和模型,向学生阐述地球自转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并
回答以下问题: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
-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久?
- 地球自转运动引起了什么现象?
4. 探究地球公转运动(15分钟)
再次展示图片和模型,向学生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并
回答以下问题:
-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什么?
-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久?
- 地球公转运动引起了什么现象?
5. 整合知识(10分钟)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知识,并与班级分享。

6. 地理现象实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些运动的理解。

例如:
- 地球自转引起的日出和日落;
- 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

7. 小结(5分钟)
简要复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课堂巩固和拓展活动
1.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型,加深他们对这些运动的理解;
2. 组织观察地球日出和日落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球自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小论文,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 教学目标: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及相关地理现象
-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念
- 教学难点:如何简单明了地解释这些运动及对环境与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探究和实例分析的方式,使学生逐步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了解了这些运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观察实验和小论文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