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
□侯燕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提供了重要素材。

【关键词】历史教育;爱国主义;中职教育
【作者简介】侯燕(1980.4 ),女,安徽人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历史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一、以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振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1]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深刻了解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的伟大民族。

早在170万年前就有了远古人类活动,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起了奴隶制国家,并于公元前475年步入封建社会,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要比西欧国家早一千多年。

在这悠久的历史时期里,辛勤的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在生产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成就。

诸如:在生产生活方面,中华民族最早将水轮、风车等应用于农业生产,最早掌握了纺纱、陶瓷技术;在文学艺术方面,先后涌现出一大批文豪,以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令人称颂的领导者,四大名著等文学典籍影响深远;在科学技术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有关日食、月食两种自然现象的国家,并著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等,此外,在勾股定理特例、圆周率等数学计算方面我国也遥遥领先于世界,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为世界人们的生产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共同进步,也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着重教育学生从根本上认识这些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并教导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些伟大历史成就所表征的民族精神,以此来振奋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意
他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评判教师的评分是否合理,然后给出评分,其他小组的评分占总评一定的比例。

各个小组和任课老师根据陈述和实际的作品一起互相打分、评价,指出作品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和同学们一起写出报告。

通过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的学习,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掌握的更加深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思考
(一)校内实践教学环境要优化。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要在校内模拟企业生产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等,各个实验室要配置必须的硬件、软件、材料,实验室布局要按企业生产的现实分工和安排来设计,体现企业生产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进入企业工作的感觉。

(二)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力度,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在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实习中锻炼,再配合校内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企业生产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教师综合能力需要提高。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教好学生,然尔高校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没有参加过企业工作的实践,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所以教师也要多下企业,在企业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

五、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设置为一个个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这一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老师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钻井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2.刘斯远,王博琼.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型高职工科课程教学模式[J].职教论坛,2010,29
3.吴国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单片机课程开发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余晓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建设与教学机制研究[J].纺织教育,2010,10
5.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
641
·
识。

二、以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自豪于中华民族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的同时,
我们必须正视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摧残的史实。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后,帝国主义列强相继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外国侵略者分割大面积的土地、获得了巨额赔款、强迫政府开埠通商、协订关税。

在割地方面,英国先后通过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分别割占了香港岛、九龙尖沙咀,以后又强迫租借了“新界”;沙皇俄国先后通过《中俄暖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三个条约,割去中国东北、西北领土约144万平方公里,加上后来的几个条约,共从中国夺去土地面积近160万平方公里;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

在赔款方面,数额更是惊人———《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白银2100万两;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要求中国政府赔偿日本军费、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赎辽费共计两亿三干万两白银,相当于当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倍;1901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在开埠通商方面,从《南京条约》开通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起,中国被迫开放的商埠多达107处,遍及沿海、沿边及内地各处。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完整准确地讲请历史概念,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近代这段屈辱的历史,帮助学生认清这段历史现象的本质,
引导学生理解并总结出这部血泪史中所呈现的深刻历史教训,以此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与时俱进、赋予爱国主义以时代的精神
江泽民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厉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2]
爱国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
它的内涵是在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的。

同样,爱国主义教育更不能停留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而应当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富含时代的精神。

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西文化产生冲突、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

在那一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就主要表现在把爱国主义和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旧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深刻道理。

20世纪末,世界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就体现在要增强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精神应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都
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都应该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都应该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3]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责任感,引导学生将学习工作同国家建设相结合、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未来相结合,自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四、利用民族英豪杰和时代英雄的爱国事迹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作为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单靠空洞的说教、不能仅凭简单地讲述乏味的历史教材,还要通过历史上英雄豪杰、
当今爱国者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有更加感性的认识,以此感化学生的心灵、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

历史上为人们所称颂的民族英雄数不胜数,为后人所乐道的爱国事迹亦不计其数。

宋朝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敬佩。

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范仲淹屡遭奸人所害,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的博大胸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道出了所有中国人的爱国大志。

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林则徐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彰显了其禁烟的决心以及爱国的热忱。

除了上述民族英雄之外,在当代仍有许多爱国楷模。

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执行任务中沉着冷静、果敢缜密,为航天事业谱写出崭新的篇章;“三栖尖兵”何祥美,百折不挠,百炼成钢,拳拳赤子心,满怀报国志;玉树地震中,
康巴铁汉才哇徒手刨挖废墟,救助30多名村民却失去了三位至亲;舟曲泥石流,舟曲之子王伟搜救23名群众却没能接起妻子的电话;师范毕业生李灵为关注留守儿童,回到家乡创办希望小学,自费培养300多名学生;“雷锋传人”
郭明义,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家中几乎一贫如洗却资助180多名特困生……
教师应以饱满的热情带着学生去深入解读这些民族英雄的爱国事迹,通过褒扬他们感天动地的爱国精神,触动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使学生由衷地对这些仁人志士产生崇高的敬意,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热忱。

此外,教师应通过教导使学生明白,
并不是只有成就壮举才算爱国,爱国主义的范畴很广———没有丰功伟绩,我们还可以默默奉献;不能名垂青史,我们尚可感动他人。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以英雄楷模为榜样,顽强拼搏、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04
2.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N ].人民日报,1999-05-04
3.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R ].新华网,2005-09-03·
7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