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讲义:第2课时 体察散文内外语境由浅入深细解词句内涵(训练课) Word版含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睡在稻草上。

小憩的庄稼人。

贪玩的孩子。

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

花儿一样的梦。

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

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

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
回去的。

人回去,心也回去。

....
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

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子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

今年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
....
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

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

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

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

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

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

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

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

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我也种过水稻。

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

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

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

也有骄傲,也有自豪。

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

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

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

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

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去的记忆里。

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

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

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

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

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

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

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

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

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

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
(有删改)
★1.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

(1)连滚带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抵足而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句的意思,然后根据语句的意思把握词语的内涵。

比如“连滚带爬”一词,出现在第三段,写作者有年冬天回家的景象。

分析这个词语的内涵时,一方面要写出词语描写的对象的特征,比如“艰难”;另一方面要写出体现的作者情感“归乡心切”等。

同样的,“抵足而眠”在第五段,写作者与父亲一起休息的状态,表现了“父子情深”。

答案(1)状写归途艰难,自嘲的背后深含归乡情切。

(2)形象地表现了父子间关系亲密,骨肉情深。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2.赏析第六段关于父亲“铺床”的细节描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从写作方法看,第六段描写的是想象的场景,属于虚写的范畴;从动作的细节描写的角度看,这段话中的“捏”“撸”“切”“铺”等表现了父亲做这件事的熟练程度;从抒发的情感的角度看,表达了两个方面:一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二是儿子对父亲的爱。

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条列举,比如先从想象的角度分析,再从父亲的动作的角度分析等。

答案①“捏”“撸”“切”“铺”等一系列动作细节,显示出父亲“铺床”的娴熟与细致,倾注了对儿子深沉的爱。

②虚境实写:使想象的情景更加真切;在情意相通的感念中,凸显父恩难忘。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把握文章结构要关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以及线索、情节等。

一般要识记一些特殊文段的作用。

如开头段:开门见山,揭示主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等。

过渡段:承上启下,转换自然等。

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等。

然后根据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梦起梦结,首尾呼应。

②以“稻草床”为线索,使文章成为有机整体。

③现实返乡与精神“返乡”彼此对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④虚实结合,深化文章的主题。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4.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结尾部分的这些语句的主要作用是总结上文、表达作者情感等。

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体现的意义,即“稻草”“父亲”体现的人生、社会意义以及表达出来的“我”的情感等。

比如睡在“稻草上”体现出来的是“我”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是对乡村的思念;而睡在“父亲”身边,体现的是“我”与父亲的父子情深等。

同时还要注意,“稻草”加上“父亲”,体现出来的是“我”对乡村文化的追忆和思念之情。

答案①故土情真,父子情深,游子思乡的渴念得到满足。

②“稻草”“父亲”别有意蕴,寄托了传统乡村的文化理想。

③迷茫的现代人,借归乡之途完成了精神的寻根之旅,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吃喝之外
陆文夫
我觉得许多人在吃喝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注意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气氛、心情、处境等等。

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是找不到的。

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过中午,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鳜鱼养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

我觉得此乃上策,便进入那家小饭馆。

这家饭馆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架在湖口的大河上。

房屋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

店主领我从店堂内的一个窟窿里步下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扁圆形的篾篓,篓内果然有一条活鳜鱼,约两斤不到。

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上了楼。

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隐隐青山若现。

“青山隐隐水迢迢,尽江南草未凋。

”鱼还没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两斤。


两斤黄酒,一条鳜鱼,面对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唧,“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低吟浅酌,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数次的鳜鱼,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鳜鱼,都不及三十多年前在小酒楼上吃到的那么鲜美。

其实,那小酒楼里的烹调是最简单的,和得月楼的鳜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小酒楼。

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小馄饨、豆腐花、臭豆腐干、糖粥等这些儿时或青少年时代常吃的食品。

找到了以后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

可能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赚小钱,不过,此种不足还是可以想办法加以恢复或改进的,可那“味道”的主要之点却无法恢复了。

那时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边,妈妈用绣花挣来的钱替你买一碗粥,看着你站在粥摊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你又饿又馋,她的眼中含着热泪。

你吃的不仅是糖粥,还有慈母的爱怜、温馨的童年。

那时候你吃豆腐花,也许是到外婆家做客的,把你当作宝贝的外婆给了一笔钱,让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观,那一天你们简直是玩疯了。

吃遍了玄妙观里的小摊头之后,还看了出猢狲把戏。

童年的欢乐,儿时的友谊,至今还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馄饨,也许是正当初恋,如火的恋情使你们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风,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在那空寂无人的小巷里,无休止地弯来拐去。

到夜半前后,忽见远处有一簇火光,接着又传来了卖小馄饨的竹梆子声,这才使你们想到了饿,感到了冷。

那小馄饨的味道也确实鲜美,更主要的却是爱情的添加剂。

如今你耄耋老矣,他乡漂泊数十年,归来重游旧地,住在一家高级宾馆里,茶饭不思,只想吃碗小馄饨。

可你还是觉得宾馆里的小馄饨没有担子上的小馄饨有滋味。

世界上最高明的厨师,也无法调制出那初恋的滋味。

冬夜、深巷、寒风、恋火已经与那小馄饨共酿成一坛美酒,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灵深处埋藏了数十年,酒是愈陈愈浓愈醇厚,也许还混合着不可名状的百般滋味。

近几年来,饮食行业的朋友们也注意到了吃喝时的环境,但往往只是注意饭店装
修,洋派、豪华、浮华甚至庸俗。

也学人家服务,由服务员分菜,换一道菜换一件个人使用的餐具,像吃西餐似的。

西餐每席只有三四菜,好办。

中餐每席有十几二十几道菜,每道菜都换盘子、换碟子,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吃的人好像是在看操作表演,分散了对菜肴的注意力。

有一次我和几位同行去参加此种“高级”宴会,吃完了以后我问几位朋友:“今天到底吃了些什么?”一位朋友回答得好:“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


★5.怎样理解“吃了不少盘子、碟子和杯子”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很多人吃饭为不少讲究、繁复、虚荣的形式所累,却难以感受到美食之美、气氛之妙和情感之美。

6.“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却往往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呼应标题,点明文章写的是吃喝以外虚的东西。

②总领全文,全文内容是写饮食中虚的因素对食客的影响,自然引出下文“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③表明了作者对“虚影响着实”的饮食文化思考,营造出一种美好、怀旧的氛围。

7.这篇散文围绕标题“吃喝之外”展开。

请据此梳理文章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篇点题,指出“吃喝之外”的虚的境界直接影响着实的食物。

②分别叙写环境、乡情、亲情、爱情等虚的“吃喝之外”的因素对食物的影响,给人们留下了温暖美好的回忆。

③联系现实中令人遗憾的“吃喝之外”,隐晦地批评了奢靡、浮华的吃喝之风。

8.请联系全文,探究文章的主旨。

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吃喝之外”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旨:对传统的美食文化的留恋怀念之情;对乡情、亲情、爱情等记忆深处的美好情感的怀念;对当下庸俗、追求豪华、讲究繁复形式的浮华饮食之风的否定;思考:略。

(能结合现实简单分析,比如遗憾现实中人们只注重吃喝的形式,遗忘了很多吃喝之外的美好诗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