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战争全面开启,阿里与亚马逊上演生态博弈
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的案例

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的案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贸易壁垒的逐渐降低,跨境电商成为国际贸易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之一,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阿里巴巴为例,探讨其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中的案例。
一、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阿里巴巴自成立以来就积极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
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平台,如淘宝国际、天猫国际等。
阿里巴巴通过打通跨境物流、支付和在线平台等环节,为中国的卖家和全球的买家提供了便捷的国际贸易渠道。
二、阿里巴巴的跨境物流体系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中大力发展跨境物流体系,以提高全球物流效率并降低运输成本。
阿里巴巴通过自有物流公司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构建了覆盖全球的跨境物流网络。
同时,阿里巴巴积极引入智能物流技术,如物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和质量。
三、阿里巴巴的支付体系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中采用自有支付体系,即支付宝。
支付宝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在线支付平台,为全球的买家和卖家提供了便捷的交易方式。
支付宝支持多种货币的交易、快速转账和国际支付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四、阿里巴巴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阿里巴巴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核心战略,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阿里巴巴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方式,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易、服务和咨询支持。
通过线下实体店,买家可以亲自体验和了解产品,并与卖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五、阿里巴巴的市场扩张策略阿里巴巴通过积极开展市场扩张,不断加强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的竞争力。
除了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外,阿里巴巴还积极进军全球市场。
通过收购和合作等方式,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逐步拓展了其国际业务版图。
六、阿里巴巴的国际品牌推广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国际贸易行业中注重打造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跨境电商平台对比五大跨境电商平台对比

跨境电商平台对比五大跨境电商平台对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崛起。
由于其带来的便利和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跨境电商的领域。
然而,面对众多的跨境电商平台,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比五大跨境电商平台,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一个跨境电商平台是亚马逊(Amazon)。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之一,亚马逊提供了广泛的产品种类和国际物流服务。
它拥有庞大的买家群体,国际市场份额较大。
亚马逊平台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可以帮助您建立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第二个跨境电商平台是eBay。
eBay成立于1995年,是全球最早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
与亚马逊不同,eBay更加注重个体经营和二手商品的交易。
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销售工具和国际物流服务。
尤其适合小型企业和个体卖家进入跨境电商市场。
第三个跨境电商平台是速卖通(AliExpress)。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平台,速卖通面向全球的消费者市场,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为重点。
它提供了多种语言支持和安全的支付方式,方便全球买家购物。
速卖通还提供了免费的广告推广和市场推动工具,帮助卖家提高曝光度和销量。
第四个跨境电商平台是Wish。
Wish是一家以折扣商品为主的平台,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它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广告来吸引全球消费者。
Wish平台特点是个性化推送商品,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和兴趣来定制商品推荐。
这种精准的营销策略为卖家带来了更高的转化率。
最后一个跨境电商平台是京东全球购。
京东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之一,通过京东全球购进军跨境电商市场。
它提供了更快捷和便利的国际物流服务,丰富的商品种类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此外,京东全球购还注重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质量监控,提高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在选择跨境电商平台时,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平台的用户规模和流量,国际物流的速度和可靠性,销售工具和广告推广的效果,以及支持和服务的质量。
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WOT分析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2.02亚马逊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S WO T分析文/吕锦源中国跨境电商正处在稳健成长期,中国商家在国内外电商平台占有重要份额,其中就包括亚马逊公司。
在长达14年的市场开拓后,亚马逊决定将在中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跨境出口。
本文基于国内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亚马逊平台市场基础,对亚马逊在中国进行跨境电商发展进行S WO T 分析,找出现阶段存在问题的解决方式并提出建议。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1.1国内跨境电商环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二十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保持波动上升,以2009年和2016年为节点基本可分为三段增长区间。
出口总额近四年平均增长率6.7%,出口贸易相对稳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
《2013-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研究报告》中指出,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
同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敦煌网推出外贸开放平台,兰亭集势成为美交所上市的中国第一股。
2015年以来,跨境电商出口增速超过30%,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经济增长点[1],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有重要意义。
2015年,国务院设立杭州为第一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截止2021年10月,全国共计五批105个城市及地区批准成为试验区。
1.2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距19年新冠疫情爆发将近两年,全球经济依然处在复苏中,且世界各地发展不均衡,外贸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全球供应链也未离开疫情的消极影响。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各行业供应链的中断正在抬高消费成本,并减缓全球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
报告显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边境管制、行动限制、国内消费需求被压抑等情况都影响了全球生产力和供应链,商品成本也因此上升,而全球G D P 却不会因此增加。
国内生产恢复较快,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物流运输依然受全球政策、码头、劳动力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这使得国内跨境电商同时面对生产优势和物流挑战。
跨境电商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跨境电商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跨境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跨境电商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
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必须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某些国家对于特定商品的进口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认证要求,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定,可能会导致商品无法顺利进入市场,甚至面临罚款等风险。
产品的选择和优化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趋势,选择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同时,要不断优化产品的品质、功能和包装,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比如,对于电子产品,要注重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对于服装类产品,要关注时尚潮流和尺码适配性。
此外,建立良好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和质量控制,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品牌建设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个具有独特品牌形象和价值的企业,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通过精心设计品牌标识、宣传口号和品牌故事,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个性特点。
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网红营销等手段,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客户服务,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建议,以维护品牌的良好形象。
营销推广策略对于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利用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多种渠道,将产品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标客户。
在进行营销推广时,要根据不同渠道的特点和受众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
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可以通过发布有趣的内容、举办互动活动等方式,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而在搜索引擎优化方面,则要注重关键词的选择和网站内容的优化,提高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
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是跨境电商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境电商市场竞争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境电商市场竞争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跨境电商市场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争夺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对跨境电商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特点和趋势。
一、市场竞争的特点1. 市场扩张与海外布局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各大电商企业都加大了对海外市场的扩张力度。
通过建立跨境物流、仓储基地,开设海外仓库等方式,实现了全球市场的布局。
例如,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多个物流中心和本地化仓库,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2. 跨境支付和货币汇率跨境电商市场中,支付方式和货币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因素。
各个电商平台要提供便捷的支付渠道和多种货币的支付方式,以满足各国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电商平台也要关注货币汇率的波动,及时调整价格,确保商品的竞争力。
3. 高效的物流配送物流运输是跨境电商的关键环节,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化物流配送系统,提高配送效率,缩短运输时间,将成为电商平台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同时,要合理利用各类优惠政策和税收政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4. 跨境电商政策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环境对于跨境电商市场的竞争也有着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或地区出台了优惠政策和法规,鼓励跨境电商的发展,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消费者。
例如,中国自2013年起全面推行跨境电商新政策,简化了跨境贸易手续,降低了进口关税等,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的趋势1. 数据技术的应用跨境电商市场竞争中,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电商平台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定制化的服务。
同时,数据技术也可以优化运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2. 服务升级与品牌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商平台需要通过升级服务和建设品牌来提高竞争力。
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忠诚度,将成为电商平台的竞争优势。
跨境电商平台的比较分析

跨境电商平台的比较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境电商平台逐渐成为各国间进行贸易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有许多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可供选择。
本文将从市场份额、商品品类、交易流程、费用结构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对几个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比较分析。
一、市场份额在市场份额方面,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
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在线零售商,其全球市场份额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eBay则是一个全球性的在线拍卖和购物网站,也在跨境电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阿里巴巴则是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其全球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二、商品品类在商品品类方面,不同的跨境电商平台有着不同的特点。
亚马逊以其庞大的商品库存而闻名,几乎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各个品类商品的需求。
eBay则以二手商品为主,而阿里巴巴则聚焦于批发和制造商直销。
三、交易流程跨境电商平台的交易流程对于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至关重要。
亚马逊和eBay都提供了完善的交易流程,让买卖双方能够高效地完成交易。
阿里巴巴则更加注重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的配送,以确保商品能够安全地运送到买家手中。
四、费用结构费用结构是跨境电商平台吸引商家和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亚马逊和eBay通常会收取商品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手续费,同时也可能对其他服务收取费用。
而阿里巴巴则主要通过广告和会员费来获取收入。
五、服务质量在跨境电商平台中,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对于吸引和保留用户至关重要。
亚马逊和eBay都设有专门的客户服务团队,可以及时处理用户的问题和投诉。
阿里巴巴也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如客户在线咨询和多语种支持等。
综上所述,亚马逊、eBay和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在市场份额、商品品类、交易流程、费用结构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当选择跨境电商平台时,需根据具体需求和偏好来进行比较和选择。
最重要的是,选择具备良好声誉和稳定市场地位的平台,以确保交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亚马逊与阿里巴巴为例

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以亚马逊与阿里巴巴为例随着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无疑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跨境电商平台,它们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对于理解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
亚马逊是一个第三方平台,它通过提供市场和技术支持来连接卖家和买家。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以销售商品为核心,通过建立强大的物流和配送网络来提供高效的服务。
而阿里巴巴则是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它提供了商品搜索、交易撮合、信用评价等一系列服务,为卖家和买家提供了更全面的电商解决方案。
其次,在商业模式运营方面,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亚马逊注重用户体验和物流效率,通过提供快速配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留住用户。
同时,亚马逊注重利润最大化,通过向卖家收取佣金和广告费用来获取收益。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扩展。
阿里巴巴通过打造自己的支付、物流和云计算等生态系统,将卖家和买家固定在自己的平台上,从而实现了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再次,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在国际化战略上也有所不同。
亚马逊是一家全球性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亚马逊拥有强大的物流和仓储网络,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配送服务。
而阿里巴巴在国际化方面的布局相对较弱,主要通过海外合作伙伴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然而,最近几年来,阿里巴巴也在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收购海外电商企业和建立跨境物流网络来提高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最后,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在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亚马逊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它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亚马逊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领域具有强大的实力,并将其运用于商品推荐、价格优化和市场分析等方面。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则更加注重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融合,通过移动支付、社交媒体和O2O(线上到线下)模式来提升用户体验和促进交易。
Amazon跨境电商案例分析

Amazon跨境电商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背景介绍 (2)2. 报告目的和研究范围 (3)二、Amazon跨境电商概述 (4)1. Amazon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 (5)2. Amazon跨境电商的主要业务模式 (7)3. Amazon跨境电商的市场特点 (8)三、案例选择与分析对象 (9)1. 案例分析的目的和原则 (11)2. 案例分析对象的选择标准 (11)3. 案例分析对象的简介 (12)四、案例分析 (13)1. 跨境电商平台模式分析 (15)2.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分析 (17)(1)物流网络构建 (18)(2)物流效率优化 (19)(3)物流成本控制 (20)3. 跨境电商营销模式分析 (22)(1)营销策略制定 (23)(2)市场推广手段 (25)(3)客户关系管理 (26)五、案例分析 (27)1. 面临的挑战 (29)(1)市场竞争激烈 (30)(2)法规政策风险 (31)(3)消费者需求多样化 (32)2. 对策与建议 (33)(1)优化产品供应链 (34)(2)加强品牌建设 (36)(3)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37)六、案例分析总结与启示 (37)一、内容概括本文旨在深入分析Amazon跨境电商的运营策略,对其跨境电商市场背景进行深入解读。
针对其历史背景与发展概况展开宏观与微观的讨论,并进一步对其运营方式的特点进行详细解析,诸如运营模式分析、物流配送方式等方面将进行详细探讨。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从而为广大电商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案例分析将以具体数据、真实事件为依托,着重阐述Amazon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发展策略和成功之道。
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新动力。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凭借其完善的生态系统、先进的物流体系以及丰富的商品资源,为全球卖家和消费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跨境购物体验。
电商巨头博弈阿里巴巴亚马逊

电商巨头博弈阿里巴巴亚马逊电商巨头博弈:阿里巴巴和亚马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也成为未来经济的一大亮点。
在全球范围内,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这两家巨头企业已经成为电商领域的代表,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本文将从发展历程、商业模式、全球拓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这两个电商巨头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发展历程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在发展历程上有很大的差异。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由马云创立,起初只是一个B2B平台,通过为中国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开创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阿里巴巴逐渐发展壮大,并成功进军C2C和B2C市场。
而亚马逊则在1995年由杰夫·贝索斯创办,最初是一个在线书店,随后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涉及到各种商品的销售,并通过自家的物流和云计算服务实现了快速增长。
二、商业模式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商业模式上也有所不同。
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平台经济为核心,通过拥有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等多个电商平台,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互联网服务。
利用平台的优势,阿里巴巴通过广告、流量变现和交易手续费等方式实现盈利。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则包含了自有商品销售、第三方平台销售以及云计算服务等多个业务板块。
亚马逊通过自己的商品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也为其他卖家提供了销售平台,提高了盈利能力。
三、全球拓展阿里巴巴和亚马逊都非常重视全球市场的拓展。
阿里巴巴通过自身的跨境电商平台和全球物流网络,积极扩大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规模。
阿里巴巴的国际化发展策略是以“一带一路”为基础,加强与东南亚、欧洲等地区的合作。
亚马逊则凭借其强大的物流网络和全球市场渗透力,逐渐进入了欧洲、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市场,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商平台之一。
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电商巨头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阿里巴巴致力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智能推荐、精准营销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为商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亚马逊则在物流和云计算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
亚马逊与阿里巴巴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

亚马逊与阿里巴巴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B2C (Business-to-Consumer)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并比较亚马逊与阿里巴巴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情况,以便为后续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两者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包括其市场定位、产品策略、营销策略、物流体系、支付体系等方面。
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旨在揭示这两种商业模式的异同点,并探讨其背后的商业逻辑和成功因素。
本文还将对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进行绩效评估,包括其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盈利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键指标的分析,本文将评估这两种商业模式的实际运营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本文将对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炼出一般性的商业启示和建议。
这些建议将有助于其他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两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并为其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亚马逊B2C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分析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其B2C跨境电商平台的商业模式具有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主要围绕“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展开,注重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便捷的购物体验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服务。
在商品选择方面,亚马逊通过开放平台策略,吸引了大量第三方卖家入驻,极大地丰富了商品种类和数量。
这种多元化的商品结构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为卖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亚马逊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确保了商品的质量和信誉,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购物保障。
在购物体验方面,亚马逊注重提供简洁明了的页面设计、快速响应的搜索功能以及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
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以天猫国际为例(国际贸易专业)

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以天猫国际为例【摘要】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互联网行业也迅速发展,跨境电商的发展得益于这些的发展,当前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
但跨境电商相对于其他传统行业,毕竟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初步研究发现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监管不到位、营销不足、供应链不完善,人才储备不充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若想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必然要正视这些问题,并寻找相关的解决对策。
本文第一部分对跨境电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阐释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定义和分类,以及说明了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阶段与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从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跨境电商监管、供应链、营销、人才、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全面剖析跨境电商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天猫国际进行全面的PEST以及SWOT方法分析;第四部分是针对我国跨境电商遇到的挑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跨境电商;天猫国际;PEST分析;SWOT分析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 a case study of Tmallinternational[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accelerated, and the Internet industry also develops rapidly. All these have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short development tim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to flourish, it is necessary to face up to these problems and find relevant solutions.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cross-border e-commerce,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business, and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 The second part starts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latforms in China,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the supervision, supply chain, marketing, talents,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China. The third part is a comprehensive PES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of Tmall international. The fourth part is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China's cross-border e-commerce.[Keywords]Cross-border e-commerce Tmall international PEST analysis SWOT analysis目录1 前言 (1)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3.1研究内容 (3)1.3.2研究方法 (3)1.4创新与不足 (4)1.4.1创新 (4)1.4.2不足 (4)2 跨境电商的概述 (5)2.1 跨境电商的定义与分类 (5)2.1.1 跨境电商的定义 (5)2.1.2跨境电商的分类 (5)2.2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 (5)3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7)3.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分析 (7)3.1.1 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与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7)3.1.2我国2016年-2020年海淘用户规模及预测 (8)3.1.3 海淘消费趋势 (9)3.1.4 2018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市场分布 (9)3.1.5 2018年中国海淘用户主要购买商品品类分布 (10)3.2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趋势 (11)3.2.1交易规模逐渐增长 (11)3.2.2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1)3.2.3 参与主体不断增多 (11)3.2.4 产品种类日渐丰富 (11)3.3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 (12)3.3.1跨境电商平台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 (12)3.3.2 跨境电商营销推广不足 (12)3.3.3 货物供应链仍不完善 (12)3.3.4跨境电商缺乏相关人才 (13)3.3.5 跨境电商法律仍然有待完善 (13)4 天猫国际案例分析 (15)4.1 天猫国际简述 (15)4.2 天猫国际发展概况 (15)4.2.1 天猫国际的用户年龄段分布 (15)4.2.2 天猫国际不同人生阶段消费者占比 (16)4.2.3天猫国际五大品类销售额占比 (16)4.2.4天猫国际2019年网络口碑与其他跨境电商平台对比 (17)4.3 天猫国际PEST环境分析 (18)4.3.1政治环境分析 (18)4.3.2经济环境分析 (18)4.3.3社会环境分析 (19)4.3.4技术环境分析 (19)4.4 SWOT分析 (20)4.4.1 S—优势分析 (20)4.4.2 W-劣势分析 (21)4.4.3 O-机会分析 (22)4.4.4 T-威胁分析 (23)5 针对我国跨境电商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25)5.1 国家层面 (25)5.1.1 进一步完善电商法,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 (25)5.1.2 大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25)5.2 跨境电商平台层面 (25)5.2.1 诚信经营,把控产品质量 (25)5.2.2 做好平台产品的营销 (26)5.2.3 完善货物供应链 (26)6 结束语 (27)1 前言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近年来,跨境电商成绩骄人,已然成为众多商业形式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特点与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特点与制约因素分析作者:丁珏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第4期丁珏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编号:M16JC054)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国内各类电商相继开通农产品跨境交易平台,甚至各国驻华机构也踊跃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合作,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发展。
而在当下传统农产品贸易发展趋缓、贸易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商则有利于重塑农产品贸易链条,有效减少贸易中间环节和农产品流转成本,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我国转变农产品贸易方式,加速农产品贸易转型升级。
一、基于跨境电商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特点(一)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eBay、亚马逊、阿里巴巴、敦煌网、兰亭集势等跨境电商平台相继发力,农产品跨境交易量显著增长。
2013年起,进口农产品(跨境生鲜交易等)又成为新的跨境电商热点,淘宝天猫、京东商城、我买网、1号店、“我要跨境购”相继开通海外农产品贸易频道,2014年上海自贸区也开通了“跨境通”、“报税店.COM”两个农产品跨境电商平台,农产品入境交易量同比快速增长。
据阿里巴巴平台数据显示,2013年农产品入境交易同比增长近61%,而“1号店”2013年就已引进了全球近70个国家的2万种商品,进口量非常大。
另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元人民币,这也势必进一步促进中国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二)参与主体更多元化,信息沟通更顺畅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农产品贸易的参与者不仅有外贸企业、工厂,还有品牌商家、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和直接消费者,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
同时,各类农产品贸易信息在跨境电商平台与全球企业和消费者及时公开与共享,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通过平台互动,国际卖家及时掌握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多样性需求,通过跨境电商网上预售等手段,还可有计划地安排农产品生产与跨境交易,而国际买家通过平台可以方便地接触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的多样性、高品质农产品,选择面更广,选择也更多了。
亚马逊的电商战略分析

亚马逊的电商战略分析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于1995年创立于美国。
多年来,亚马逊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张,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在线购物帝国。
本文将对亚马逊的电商战略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未来的挑战。
一、多元化产品线亚马逊以其庞大而多元化的产品线而闻名。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销售各类商品,包括图书、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鞋帽等等。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亚马逊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消费者。
同时,亚马逊还开设了亚马逊市场,允许第三方卖家在其平台上销售商品,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线。
二、强大的物流系统亚马逊投资了大量资源开发自己的物流系统,包括仓储和配送网络。
通过建立先进的仓储设施和智能化的自动化系统,亚马逊实现了高效的订单处理和快速的配送。
此外,亚马逊还推出了Prime会员计划,为会员提供快速的免费配送和其他额外福利,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三、个性化推荐和数据驱动亚马逊利用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兴趣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推荐。
无论是在网站上还是在移动应用上,用户可以看到基于其过去购买和浏览历史的个性化推荐产品。
这种精准的推荐不仅提高了用户购买的可能性,也为亚马逊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四、云计算服务亚马逊通过旗下的亚马逊云服务(Amazon Web Services,AWS)提供云计算服务。
AWS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各种云服务,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等。
通过发展云计算服务,亚马逊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并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五、全球扩张和市场占有率亚马逊通过全球扩张战略增加了市场份额。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实体零售网站,并开展了国际物流网络。
通过进军新兴市场和提供本地化服务,亚马逊逐渐攻占了全球各地的电商市场,并获得了更多的用户和销售机会。
未来挑战与发展前景尽管亚马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公司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亚马逊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激烈,包括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的竞争,以及与传统实体零售商的竞争。
电商平台的国际化战略

电商平台的国际化战略——共享经济时代下的新机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电商行业也迎来了全球化浪潮。
纵观全球电商市场,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纷纷开始向海外市场布局,争夺全球消费者的关注。
这种趋势不仅展现了电商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共享经济时代下的新机遇。
一、电商国际化的趋势电商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当下电商企业的普遍选择。
早在2000年,亚马逊就开始了其国际化战略。
如今,亚马逊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其业务遍及全球各个角落。
同样的,阿里巴巴、京东等中国电商企业也已经开始了其国际化征程。
具体来说,电商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极端互联网化:电商企业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突破传统商业的地理界限,打破国界的限制,实现全球业务的展开。
2. 平台全球化:通过跨境贸易、物流建设以及平台技术的开发等手段,实现全球业务的覆盖和拓展。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巴巴国际站,就是阿里巴巴针对海外市场推出的B2B电商平台。
3. 消费者全球化:消费人群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地发生了全球化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电商企业通过深度挖掘海外市场,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需求。
二、电商国际化目的的实现在进行国际化战略之前,电商企业需对目的进行明确。
以此为基础,电商企业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国际化战略并实施。
具体来说,电商国际化的核心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拓展市场:通过进军海外市场,拓展业务发展的新空间。
2.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跨境贸易、物流建设等技术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3. 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全球化的营销渠道,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实现更高的盈利率:通过拓展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实现更高的盈利率。
三、电商国际化面临的挑战电商国际化的实施必须要面对全球商业环境的巨大差异。
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除了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外,电商国际化还面临以下挑战:1. 法律法规问题: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不同,电商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合规。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6)二、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概述 (7)2.1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发展趋势 (8)2.2 跨境电商的定义与特点 (9)2.3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0)三、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 (11)3.1 法律法规不完善 (12)3.2 物流体系不健全 (13)3.3 支付结算风险高 (14)3.4 市场竞争激烈 (15)3.5 技术人才短缺 (16)四、我国跨境电商的对策研究 (18)4.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9)4.2 加强物流体系建设 (20)4.3 优化支付结算方式 (21)4.4 提升品牌竞争力 (23)4.5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 (24)五、案例分析 (26)5.1 亚马逊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27)5.2 阿里巴巴的国际化战略 (28)5.3 其他国家跨境电商的政策与措施 (30)六、结论与展望 (31)6.1 研究结论总结 (33)6.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3)6.3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35)一、内容描述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的市场环境变化,包括消费者需求、市场竞争格局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
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政策法规的调整,如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制约与机遇。
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技术创新的驱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
提出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挑战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措施,以促进我国跨境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异同

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异同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阿里PK亚马逊,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关键词:对于中、美两大电商巨头而言,阿里与亚马逊未来必有一战,但是两者的商业模式存在着本质差异,近年来的新业务重点和打造的生态圈以及创始人风格也有较大区别,这意味着两家公司都将具有广阔的空间。
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商大促销节日——“双十一”即将来临。
阿里和其他的电商正紧锣密鼓准备中,我们相信又一个销售神话即将诞生。
特别是在阿里巴巴完成纽约上市后,第一份双十一销售数据对于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美国也有圣诞购物季,但双十一却是阿里巴巴发起的一个中国特色虚拟节日,也足可以见阿里及中国电商的影响力。
其实不仅是双十一,我们可以发现阿里巴巴成长的历程,并不能与大洋彼岸的电商巨头亚马逊或者ebay完全类似。
比如两者的商业模式就存在本质差异,近年来的新业务重点和打造的生态圈也有较大区别。
两者曾经都有一个共同的竞争对手:ebay(易趣),而且都赢得了对ebay的战争。
两者的创始人马云和贝索斯都是极具战略视野和个人魅力的卓越企业家,但具体风格又有不同。
未来两者必有一战,但大战略方向的差异仍会使得两家公司都具有仍然广阔的空间。
数据:阿里全面占优1995年,贝佐斯在西雅图创立了亚马逊,4年之后,马云的阿里巴巴在杭州成立。
两家公司过去的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
亚马逊的收入从2005年的85亿美金增到了2013年的745亿美金。
如果从成立的1995年开始计算,亚马逊的年收入复合增长增长率CAGR达到了94%。
淘宝的季度gmv从2011第一财季的1140亿人民币增长到2014第一财季的34 20亿人民币,天猫的季度gmv从2011第一财季的170亿人民币到20 14第一财季的1590亿人民币,在此推动下,阿里的收入规模也从2012年的32亿美金增加到了85亿美金,净利润更是从不到7亿美金大幅增长到38亿美金。
电子商务平台的跨境交易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平台的跨境交易案例分析在电子商务平台的跨境交易中,有许多值得分析的案例。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跨境交易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挑战和机遇。
案例一: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在跨境交易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
亚马逊提供了全球统一的平台,并通过海外仓储、物流和支付服务帮助卖家顺利完成跨境交易。
通过亚马逊平台,中国的商家可以轻松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同时,外国买家也可以直接从中国购买商品。
这种模式使得跨境交易更加便捷和高效,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案例二: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也是全球著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其跨境交易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为中国供应商和全球买家搭建了桥梁。
通过阿里巴巴平台,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够将产品销售到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商机。
同时,全球买家也能够直接与中国厂家进行交流和洽谈,促进贸易合作。
阿里巴巴通过搭建跨境电商平台,为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案例三:PayPal在跨境交易中的作用PayPal是全球领先的在线支付平台,对于跨境交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借助PayPal,买卖双方可以方便、安全地进行货款结算。
在跨境交易中,由于不同国家的货币和结算系统存在差异,传统的支付方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而PayPal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可以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结算,大大简化了跨境交易的流程,提高了买卖双方的交易体验。
案例四:跨境电商平台面临的挑战尽管跨境电商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不一致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不同国家对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监管标准不同,跨境交易中需要同时满足不同国家的要求,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
其次,物流和海关通关也是跨境交易中的难题。
不同国家的物流系统和海关流程各不相同,导致商品的运输和清关过程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延误。
总结:电子商务平台为跨境交易带来了便利和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

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分析: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一、引言电子商务平台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商业模式,它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物和销售渠道。
在全球范围内,亚马逊、阿里巴巴和京东是最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本文将以竞争分析的角度,探讨这三家平台在市场竞争中的特点和策略。
二、市场规模与地域市场拓展1. 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拥有广泛的市场规模。
其总部位于美国,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亚洲等。
亚马逊通过战略收购、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领域。
2.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交易市场之一。
阿里巴巴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3. 京东京东作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份额。
京东也在海外市场展开业务,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三、经营模式与业务多样性1. 亚马逊亚马逊是一个多元化的电商平台,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电子产品、服装、食品等。
亚马逊还提供云计算等技术服务。
亚马逊主要依靠第三方卖家进行销售,同时也有自营业务。
2.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通过多个在线交易平台,如淘宝、天猫等,提供了广泛的商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还发展了物流、支付、金融等相关业务,构建了全面的生态系统。
3. 京东京东主要通过自营和第三方卖家进行销售。
京东侧重于提供正品保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京东也在实验和推广无人配送和无人仓储等技术。
四、竞争策略与创新1. 亚马逊亚马逊一直以来致力于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和优质的客户体验。
亚马逊积极采用技术创新,如无人机配送、人工智能等,提高物流效率;同时,亚马逊还通过推出Prime会员计划等吸引用户,提高用户黏性。
2.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致力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
2024年度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深度解析分析

2024年度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深度解析分析
1. 电商平台概览
Amazon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GMV体量。
得益于人口红利,区域性电商平台MercadoLibre居第二。
Temu以低价策略快速打开海外市场,提供全托管服务。
SHEIN起初是快时尚零售商,后转型为综合性电商平台。
AliExpress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以低价和丰富的商品种类著称。
TikTok Shop以内容电商为特色,结合社交媒体影响力。
2. 商业模式研究
全托管模式下,平台承担更多责任,而卖家主要负责供货。
半托管模式下,卖家和平台共享责任,卖家可能需要负责部分运营和物流。
全托管模式适合源头工厂和SKU单一的标品玩家,而半托管模式适合有更多品类和个性化商品的卖家。
3. 核心能力解读
平台发展:通过不断的市场扩张和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用户基础和交易量的增长。
产品策略:构建多样化的商品供应,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选品和供应链优化提升竞争力。
履约能力:高效的订单处理和物流配送系统,确保快速准确地交付商品,提高用户满意度。
营销获客:运用多渠道营销策略,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优化和广告,以吸引和留住客户。
4. 竞争格局
Amazon目前是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占据约36%的市场份额,但预计市场份额将受到新兴平台的挑战。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电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特别是新兴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将逐渐增强。
跨界竞争案例

跨界竞争案例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跨界竞争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许多企业都在不同的行业之间展开竞争,以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跨界竞争不仅仅是一种市场现象,更是一种战略选择,它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跨界竞争案例,来探讨跨界竞争的特点和成功之道。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跨界竞争案例——亚马逊。
亚马逊最初是一家在线书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扩大了业务范围,涉足了电子产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多个领域。
亚马逊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跨界竞争,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技术和物流优势。
亚马逊不仅拥有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还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物流网络,这使得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
此外,亚马逊还不断创新,推出了Prime会员服务、亚马逊云计算等新业务,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跨界竞争中的地位。
另一个成功的跨界竞争案例是苹果公司。
苹果最初是一家专注于个人电脑和软件开发的公司,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苹果开始涉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苹果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实现跨界竞争,主要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苹果不仅拥有世界领先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还不断推出新品种,如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拓展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影响力。
此外,苹果还注重用户体验,通过App Store、iTunes等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这使得其产品更具吸引力。
除了亚马逊和苹果,还有许多其他企业也在跨界竞争中取得了成功。
例如,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最初是一家电子商务平台,但后来涉足了金融、云计算、物流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又如,谷歌公司最初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但后来涉足了互联网广告、智能手机、自动驾驶等领域,成为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综上所述,跨界竞争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成功的跨界竞争案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们揭示了成功的秘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境电商战争全面开启,阿里与亚马逊
上演生态博弈
“双11”刚过,“黑五”又来,今年的这两个购物狂欢节阿里与亚马逊的“轻微碰撞”也许会成为全球电商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从这一刻起,二者谁赢谁输,孰优孰劣,终于不是平行世界的虚拟对阵,而是同一维度的全面战争。
中国的“双11”刚过,美国的“黑五”又来了,今年的这两个购物狂欢节阿里与亚马逊的“轻微碰撞”也许会成为全球电商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从这一刻起,二者谁赢谁输,孰优孰劣,终于不是平行世界的虚拟对阵,而是同一维度的全面战争。
全家狂欢欲挤坏商场的“黑色星期五”对于国人终究是陌生的,就像全球的消费者可能从今年阿里上市后才关注中国独自狂欢默默想剁手的“双11”。
但近日,亚马逊宣布要把网购版“黑五”这个新型欧美购物狂欢节带入中国:11月28日下午四点,亚马逊中国的“海外购”版块将于亚马逊美国同步开启“黑色星期五”促销,中国消费者将能够用中文使用美国亚马逊网站来购买商品,同时享受相对便捷的配送与亚马逊中国提供的本地售后服务。
这意味着,亚马逊希望用跨境电商这个增长疯狂渐成气候的“敲门砖”,再次敲开中国消费市场的大门,将中国消费者重新纳入到亚马逊在全球建立的电商生态当中。
实际上,在“海外购”黑五促销之前,基本实现“殖民式大一统”国际化的亚马逊就已开始在中国尝试全新的“走进来”战略,将引入海外商品进入中国作为一项电商事业的重要战略,亚马逊中国于2014年下半年确定了新任总裁葛道远,选择了主打海外商品的差异化路线:
8 月 19 日宣布四大国际品牌馆上线;
8月 20 日与上海自贸区达成合作,入驻跨境通平台;
10 月 29 日亚马逊美国、德国、西班牙、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网站开通直邮中国服务;
11 月 11 日亚马逊中国“海外购”上线,希望能从“双11”国际购物领域分一杯羹
而阿里的国际化则是根据不同商家和消费者群体建立不同平台的“走进来与走出去”双重战略布局。
先说阿里的“走进来”布局。
其跨境电商业务分为: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和一淘网。
在电商君看来,天猫国际将是除亚马逊中国“海外购”之外,未来国内消费者能买到全球商品的主要电商平台,其入驻商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零售商和品牌商。
但是,天猫国际虽然阿里官方宣称有20多个国家的海外商家入驻,但商品数量和质量目前远不及亚马逊,其唯一优势就是得益于国内跨境电商进口保税模式的开启,与保税区合作的天猫国际可享有货品过关便利,且税率较低的优惠。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天猫国际要求入驻商家必须要有海外的零售资质,全部商品海外直邮,并且提供本地退换货服务。
换言之,除了海外商品的丰富度阿里处于劣势,其实与亚马逊中国处于同等级的平台对手。
而淘宝全球购的商户主要是一些中小代购商,一淘网则推出海淘代购业务,通过整合国际物流和支付链,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海淘服务。
但二者在阿里“走进来”的战略布局中,可能只是不甚重要的棋子,因为随着天猫国际和亚马逊中国“海外购”及“跨境通”直邮中国服务对国人消费者的逐渐普及,以及商品海外直采的兴起,“海淘”这类购物方式将愈加变得“边缘化”。
再来看阿里的“走出去”战略。
阿里走向海外的国际化道路与亚马逊各国建立“殖民地”式的分站模式不同,它分别针对海外外籍人士和海外华人市场,推出了“速卖通”和“淘宝海外”两个出口式B2C电商平台,当然淘宝海外很难称得上是电商平台,本质上是作为国内淘宝卖家的速卖通入口。
从平台模式上看,速卖通更像天猫,典型的B2C商家开店模式,理论上更偏向于正规的品牌厂商和具备一定实力的零售商家。
但在商品结构上,则更像是进入了淘宝世界,价格第一质量第二的便宜货大行其道,高仿货成为主流,假货则难以禁止。
更为关键的是,速卖通在各国开通的分站并非是亚马逊的本地化模式,即经营当地的商
品,也经营海外商品,而是专门经营中国卖家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大多也在国内的天猫和淘宝平台销售。
换言之,速卖通是“走出去”的跨境电商,可以称之为阿里为其生态下的中国卖家建立的全球镜像分销渠道,模式一样,卖家群体相似,商品品类与质量趋同,仅仅换了一波消费者。
在电商君看来,阿里与亚马逊这一系列决策和战略布局的背后,浅层次的理解是双方在增长迅速渐成气候的跨境电商市场展开的一系列直接竞争,而深层次的理解其实是双方在进行哪家模式和生态更具实力和潜力的终极博弈。
那么,问题来了,阿里与亚马逊在电商领域甚至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和生态本质上有何不同?
表面上看,阿里与亚马逊最大的不同在于商业模式——亚马逊是典型的线上零售商店模式,阿里则是众人所谓的典型线上商业地产模式。
但详细对比分析后,你会发现二者实际上构建了不同的商业文明和生态:
亚马逊可以定义为是B2C自营电商;阿里则是无所谓是否为B2C的非自营电商。
亚马逊强调集权和控制,从商品到物流,几乎全部自己来做,不能做的,再与人合作,并且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共享利益;阿里则注重分工与合作,从商品到物流,全都依靠别人,与商家合作伙伴分享利益,但控制了用户、资金以及物流背后的大数据。
亚马逊的营收主要来自于消费者和少数商家的利益分红,以及通过一系列围绕会员服务的衍生互联网业务来实现营收,是典型的to C;阿里则是典型的to B,主要赚取商家的交易佣金和广告、技术等服务费用,并围绕用户规模和大数据进行移动支付和互联网金融等商业基础业务来实现盈利。
也就是说,亚马逊基于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建立了一个提供商品、内容和服务的封闭式商业运营平台,而阿里则基于如何为消费者提供生活服务建立了打造商家、服务商和基础设施生态一个开放式商业协同平台。
这两种不同的商业生态构建思路,决定了二者未来的企业属性和发展边界必定截然不同,亚马逊可能永远是一家提供多元消费服务的电商公司,而阿里则可能成为连接基础服务的互联网公司。
但归根结底,商业之竞争,本质上都是效率高低和规模大小的竞赛,而在电商领域,则更是如此。
关于效率与规模的问题,我们也许无法以目前双方的发展现状和各种数据来分析出到底谁会最后成为电商界的全球老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在具体扩张和战略选择上的决策好坏和运营成效,但谁更具潜力,还是可以做出基本的判断:
我们先来谈效率,亚马逊的效率来自于优化管理,始终会存在“管理半径”,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效,因此我们看到,亚马逊实际上是在全球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开设了线上“连锁店”,并依靠自己建设的物流体系,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来维持商品的互通有无。
而阿里则是依靠围绕电商生态的支付、物流、仓储、配送以及IT系统的逐步完善,来
提高其效率,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阿里的商业运营效率要比亚马逊更为稳定和节约成本。
而从规模扩大的角度来看,亚马逊的规模扩张受限于其商品的运营成熟度、物流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其他会员服务的开展情况,且存在盈利增长的压力,换言之,规模越大,其扩张的速度越慢,且理论上,它是有扩张边际的。
而阿里的增长边界,实际上取决于其围绕电商所构建的生态基础服务能够覆盖到多少用户,这些用户是否会使用这些服务及在阿里电商平台上购物,尤其在目前阿里无需再扩展更多商家群体的前提下。
所以,理论上,阿里的规模增长边界,也许是没有极限的。
【作者介绍:电商新知;微信公众号:dsxinzhi】
文章来源于:/article-30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