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减到经过时间的计算学情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减到经过时间的计算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目的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有几个大月,有几个小月,记住每个月及全年的天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年历卡,感受并记住每月天数。

3、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主题分析:
《年、月、日》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相互关系,然后介绍大月、小月的知识和记忆方法。

2、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初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掌握区分大小月的方法。

4、学习难点分析:
掌握区分大小月的方法。

5、教法分析: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激—导—探—放”的教学方式,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质疑,采用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抽象概括能力的目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课学生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

课堂上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
1、问卷法。

使用“问卷星”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认知水平等信息进行采集,结合教师的心理学知识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情信息。

2、观察法。

课前主要是通过预习新课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寻找大部分学生在本节课上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

在课上,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学习心理以及学习风格等学情信息,并适当的做出调整。

在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学习效果,对学情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调整。

3、访谈法。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访谈对话”的方式获取学情信息,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