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驾到[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表哥驾到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表哥驾到》这篇课文,一起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1、复习本课词语。
2、谁来回忆一下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哥到我家做客的经过)。
二、默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我和表哥各是怎样的人?
我:灵活、诚实、孝顺、弹跳好、投篮动作又快又标准、动手能力手强、会做飞机模型。
表哥:整洁、聪明、会弹钢琴、会打电脑、会写作文、谦虚、彬彬有礼。
相机引导学生联系13——15段理解孝顺。
三、品读句子,理解我的心理变化。
看来我和表哥各有各的优点。
优秀的表哥他要到我家来做客了,要与表哥见面,我的心情怎样?课文中有一个词(提心吊胆)
提心吊胆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担心害怕)
是谁造成了我的这种心理劣势?(第四段,妈妈对表哥称赞和对我的批评,让我感到十分自卑。
)
于是我对表哥的到来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哪一句话最能体现我的这种想法?
“我真想掌握一句呼风唤雨的咒话,假如现在念上一句,来一场特大风暴,表哥一行就得改变来这儿做客的计划。
可惜,艳阳高照。
”
齐读,体会我不想表哥来的想法。
可惜,事与愿违艳阳高照,天气成全了表哥却没有成全我。
如果让我来写,我就把这句话改成“我不想表哥来。
”这样写意思表达清楚没有?哪一句更好?(运用想象,更生动。
所以我们写作文不但要写清楚,还要写生动。
)如果再让我来写一写,我就把第一段放在提心吊胆的后面。
大家一起读一读,看通不通?可是作者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
所以我们写故事不但要写生动,还要有波澜。
)
让我们再次去感悟这段语言的精彩。
(齐读)
课文中还有一处相似的句子请同学找到。
“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想让老天刮暴风下暴雨,这样,今晚表哥一行无法回旅馆,得住在我家。
天,万里无云,一如既往。
”
前一处表示我不想表哥到来,请同学们齐读这一句,看这一处表达了我怎样的想法?(不想他走。
)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表哥对我的由衷称赞慢慢消除了我对表哥的抵触情绪,我与表哥很快建立了同龄人之间的友谊,称兄道弟,亲如一人。
)如果把这一句改成“我不想表哥走。
”
这样好不好?为什么?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
(运用想象,更生动,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
作者用相似的句子,表达我的心理变化。
三、比较两位妈妈的做法,明确中心
1、通过一天的交往,我和表哥是亲如一人了。
然而故事并没有完。
在晚饭后我还有一个巨大的发现,请大家看到第17、18 自然段,女同学读大姨的话,请男同学读表哥的话。
我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姨妈在表哥面前称赞我,)“这个发现让我像孙猴子一样一蹦老高。
”这时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高兴?(原来表哥也和我有一样,在家中受到批评,也跟我一样没信心)“
2、可是我和表哥真的高兴吗?让我们看看文中的两位妈妈的教育方法就会明白了。
她们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相同?(她肯定别人的孩子,刺激自己的孩子的进步,以期他们完美无缺成龙成凤。
)你们怎样评价这种教育方式?(她们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实现她们的目的,反而让两个孩子失去了自信。
她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不可取。
看来我和表哥并不是真正的高兴,而是对这种家庭教育的反抗和控诉。
他们的内心是无奈的、含泪的。
)
3、总结中心(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两个孩子和两个妈妈的故事揭露了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他们的故事仅仅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
)四、联系实际,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相信大家对家庭教育都有了自己新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位同学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给妈妈写一封信,谈一谈自已对家庭教育的看法,然后说一说)
看来我们和妈妈之间还有许多话语需要倾诉,还有许多的情感需要沟通,让我们课后把这些都写在日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