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废物的排出 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其它途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兴趣。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肾单位的结构,认同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树立卫生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
教学难点: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教学方法:读书归纳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视频。
2.学生准备:预习阅读教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执行什么的功能?
2、每个肾脏由100多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哪几部分组成?
3、血液由哪两部分组成?血浆中有哪些物质?
我们的人体就像一个工厂一样,在制造出对我们身体有用的产品时,也产生了一些废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体废物的排出。
二、新课讲解
(一)尿的形成
1、肾单位
教师讲述:肾单位的结构特征:
①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紧密接触;
②肾小囊腔与肾小管腔是相同的;
③肾小管的周围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肾单位的这些特征都与尿的形成有关。
2、尿液的形成
教师讲述:尿有这样两个形成过程。
(1)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滤过:演示小实验
(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播放视频:《尿液的形成》
学生仔细观察P79表格,回答问题:
要求:小组讨论,规定时间,选代表发言。
取某青蛙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
请分析这些数据。
组织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血液中(克/100毫升)肾小囊中(克/100毫升)尿液中(克/100毫升)水920980960
蛋白质70微量0
葡萄糖 1.0 1.00
无机盐7.07.015
尿素0.30.320.0
讨论
(1)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有什么区别,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作用?
(2)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有什么区别,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3)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结论:
(1)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还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2)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氨基酸。
(3)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想一想】
教师提问:
1、某人的尿常规化验显示,尿液当中含有蛋白质,那他可能的病变的部位是?
2、胰岛素分泌正常,若尿液当中含有葡萄糖,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某人的尿液旁边常有蚂蚁围绕,则此人可能患有什么病?)
3、地震或者矿井塌方较长时间没有水怎么办?
教师讲述:尿液排出的主要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人体将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那人体还有那些排泄途径?
学生自主阅读P81第一自然段和图11-5回答。
(二)其他排泄途径
教师讲述:人体废物的排出,除了由泌尿系统排出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排出废物?
1、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
出示图片
2、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归纳:
(1)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2)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形式由皮肤通过汗腺排出;
(3)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液形式由泌尿系统排出。
三、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课件:填空的形式归纳)
【板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尿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二、其他排泄途径
肾、肺、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