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植物的家园—土壤教案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植物的家园—土壤教案
反思
1、大班科学植物的家园—土壤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腐烂物质等成分,知道土壤的主要类型(如黑土、黄土、粘土、红壤等。
).
2.了解土壤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爱惜土地的情感。
3.要知道,没有水、空气、肥料和阳光,植物就无法生长。
4.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激发孩子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
(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样本。
(黑土、黄土、粘土、红壤)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总结:引导孩子自己总结。
(鸟爱树林,鱼爱海洋,我们的植物爱土壤。
)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总结:原来土里有这么多宝藏。
它真的像一个聚宝盆,隐藏在空气和湿气中。
土壤是一个大宝库,植物生长营养丰富。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总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也很有用。
五、延伸活动
与“土”交朋友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
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
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
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
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2、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家园—土壤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腐烂物质等成分,知道土壤的主要类型(如黑土、黄土、粘土、红壤等。
).
2.了解土壤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爱惜土地的情感。
3.要知道,没有水、空气、肥料和阳光,植物就无法生长。
4.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
(四人一组)
3.实验用酒精灯、铁架、杯子和带根的干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
(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总结:引导孩子自己总结。
(鸟爱树林,鱼爱海洋,我们的植物爱土壤。
)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有水、有空气、有肥料(树叶、草的腐烂等。
)和植物生长的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总结:原来土里有这么多宝藏。
它真的像一个聚宝盆,隐藏在空气和湿气中。
土壤是一个大宝库,植物生长营养丰富。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
与“土”交朋友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
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
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
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
土壤。
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3、大班科学活动土壤的秘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土壤的乐趣,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探索精神。
2.尝试使用各种工具探索土壤中的成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利用各种工具分离土壤中的不同颗粒,寻找土壤中水和空气的成分。
4.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和经验的准备:孩子通过游戏、操作、实验,掌握了分离不同物质的方法和感受空气存在的经验。
2.老师准备:干土、小勺、一次性纸杯做的筛子(孔大小不
一)、搅拌棒、纸盘(标有大中小)、量杯、卫生纸、透明水杯。
活动过程:
1.组织儿童谈话:我见过的土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曾经在各种不同的地方采集过各种土壤,你们都在土壤里发现过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干燥的土壤,发现土壤中颗粒大小不同
(1)教师提问: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将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分离开?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离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
(1)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工具?
(2)想一想:可以怎么用?
(3)动手:在舒缓的音乐中把孩子分成三组,用勺子、筛子和水把土粒分开。
(4)说说看: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5)比一比: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操作完成速度及质量方面进行比较。
4、引导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探索土壤中里看不见的东西。
(1)引导幼儿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看不见的秘密?
(2)想一想:怎样让土壤里的这些秘密都显示在我们的面前?
(3)试一试:提供水和纸巾,鼓励幼儿探索土壤中的秘密。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5、师幼讨论:土壤里还有什么秘密?怎样发现这些秘密?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
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
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
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
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4、大班科学活动土壤――植物生长的摇篮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让孩子感知土壤中有水、空气、腐烂物质等成分,以及它们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与同行分享经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沙土),挖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的菜苗,一小盆水,三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底部有孔,一个盛水),一个量杯。
活动过程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
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草都干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土壤,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卫生纸包里的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生长在土壤里,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沙子里的水迅速流向下面的板块。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 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 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当孩子拿土用卫生纸包好后,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选择湿润的土。
这样纸张润湿的效果就很明显了。
2.孩子给三杯土浇水时,水不要太多,以免水从杯口溢出,流进菜里,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孩子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存,了解不同的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壤,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
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
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
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
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