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公开课一
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主题:我与自然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三年级语文老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与写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书,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与写字:三年级学生有独立写字能力,但短时间内用钢笔完成一篇写作,有一定书写难度。
基于阅读:学生有自主阅读的基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出示的句子,默读习作要求。
评议作文时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基于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能够把句子说完
整,把意思表达完整,也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
但是部分同学不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个别学生会出现语句不通、书写简单的情况。
基于口语交际:三年级的学生自尊心意识增强,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说话、爱说话,但很难用生动的语言、简练的讲述内容。
部分学生与别人交谈时声音小,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怕说不好,所以不答的现象。
要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发表意见。
3. 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想法》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此次习作的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教材第一部分,阐释了积极发表自己想法的实际意义——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激发学生发现想法的兴趣。
提供的两则例文片段,示范了可以针对哪些现象提出想法,以及如何提出想法。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也可以写下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后和同学交流。
本课的重难点: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问题以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通顺。
教学目标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语句通顺,能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评价任务
1. 通过网络评论、课本例文,说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
通过出示例文,当堂练写,写出自己对此现象的想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通过交流明确习作要求,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5分钟)活动一(5分钟)出示新闻中最近出现的比较普通的一些现象或问题的图片或文字介绍,学生观看。
(2分钟)想一想,对这些现象或问题你有什么看法?(1分钟)出示来
自网络的一些评论,了解别人都有什么样的想法。
(2分钟)环节二写法指导(15分钟)活动一(15分钟)学生自由默读课本上的两篇例文,想一想,文中讲的是一个什么现象或问题?作者的想法是什么?(3分钟)2.小组讨论。
(9分钟)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2分钟)4总结。
(1分钟)___ ______ (完成目标一)联系生活,谈出个人看法和观点。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自由习作(20分钟)活动一(20分钟)学生自由习作。
(18分钟)具体要求:要用事例来描述现象。
关于自己的想法,要写出一些理由。
(3)如果有改进的建议或办法,也可以写下来。
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2分钟)____________ (完成目标二)明确习作要求,在写作时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
(评价目标二)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想法
现象想法建议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版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主题:我与自然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三年级语文老师/郑州市二七区苗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与写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书,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基于识字与写字:三年级学生有独立写字能力,但短时间内用钢笔完成一篇写作,有一定书写难度。
基于阅读:学生有自主阅读的基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出示的句子,默读习作要求。
评议作文时能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
基于习作:大部分学生能够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能够把句子说完整,把意思表达完整,也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
但是部分同学不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
个别学生会出现语句不通、书写简单的情况。
基于口语交际:三年级的学生自尊心意识增强,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敢说话、爱说话,但很难用生动的语言、简练的讲述内容。
部分学生与别人交谈时声音小,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怕说不好,所以不答的现象。
要鼓励学生积极勇敢发表意见。
3. 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想法》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
此次习作的话题是“我有一个想法”,教材第一部分,阐释了积极发表自己想法的实际意义——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激发学生发现想法的兴趣。
提供的两则例文片段,示范了可以针对哪些现象提出想法,以及如何提出想法。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下自己发现的或同学列举的现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也可以写下改进的办法或建议,写后和同学交流。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和同学交流习作,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感受和自己的习作。
评价任务
1.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提出自己的建议,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2.写好后自读习作,改正错别字,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学会在交流中修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小组交流(5分钟)活动一(5分钟)1.在小组内交流,读给同学听,看看他是否明白你的想法。
(2分钟)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所写的想法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分钟)(完成目标一)和同学交流习作,能把自己写的现象和想法表达清楚。
(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全班交流评改(15分钟)活动一(15分钟)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
(5分钟)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吗?(5分钟)3.集体修改。
(5分钟)(完成目标二)能根据习作要求提出个人意见,不明白的地方能主动与别人交换意见。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再次修改(20分钟)活动一(18分钟)1.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在同伴给的意见基础上再次进行修改。
(5分钟)2.誊写作文。
(15分钟)(完成目标二)能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习作,完善作文。
(评价目标二)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想法
交流评改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