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满母爱的腊八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满母爱的腊八粥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做腊八豆腐,腌腊八蒜,吃腊八面,喝腊八粥的习俗。

“老婆儿老婆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句民谚,活脱脱地把七八十岁的老婆婆描绘成馋得盼过年的小孩儿。

这样描写不无道理。

你想啊,在过去社会还不发达的年代,老百姓日子过得很清贫,熬到腊月,人们翻缸倒罐,把所有的粮食集合起来,浓缩了粮食之精品,熬制一锅热腾腾、黏糊糊、香喷喷腊八粥,供一家人享用。

大人孩子一想到过腊八节,哪个口上不立马生成甜甜腻腻的感觉呢?
腊八粥也叫“八宝粥”“八味粥”,又因熬出的粥颜色发红,有的地方叫“红粥”。

民间常见的是以八种配料煮粥,与腊八的“八”相对应,寓意吉利。

当然,许多地方的腊八粥并不局限于八种配料,也有的地方叫七宝粥,九宝粥,十宝粥,但在腊八那天统称为腊八粥。

我的故乡,除了腌制腊八蒜,就是喝腊八粥。

做腊八粥都在早上,民间有“谁家灶火早冒烟,谁家五谷堆成山”的俗语。

我记得小时候,腊八节的前几天,母亲就把做腊八粥的原料凑够八样,头天晚上便开始忙碌,淘米、泡豆、红枣去核,莲子挖心,红薯切片,天不亮就起床,把食料分期分批下到砂锅里,大火烧开,文火熬煮,母亲手拿铜勺不住地搅拌。

锅里的食材先是上下翻滚跳跃,后来越跳越慢,最后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只在锅面上咕嘟,咕嘟,偶尔会嘭的一下爆发,溅到锅台上一馉饳。

屋内热气缭绕,粥香弥漫。

天亮了,花生胖了,小米开花了,豇豆开膛破肚了,薯片碎得没了魂,粥也熬得搅不动了,小米的金黄,大枣的紫红,莲子的乳白,把一锅粥点缀得色香味俱全。

我们姊妹躺在被窝里,瞪着黑溜溜的眼睛,见母亲要起锅了,就急忙穿衣服。

母亲盛上第一碗粥,甩在院子的北墙上半勺,再用菜刀把老枣树砍伤,将粥糊在伤口上一馉饳,母亲一边做着这些事儿,一边喃喃自
语:腊八粥早点做,甩到北墙一馉饳,老鸹不蹬俺家谷。

枣树吃了腊八饭,枣儿结得干连蛋。

鸡子吃了腊八饭,一天一个大白蛋。

母亲说着,嘴唇一包,“叭叭叭”,一群鸡跑来了,母亲便把粥撒到地上些,鸡一阵哄抢。

腊八粥比干饭稀,比稀饭稠,喝不到嘴里,用筷子又夹不起来,只能用筷子往嘴里拨拉,发出泼啰泼啰的声响,母亲说这叫抄抄流,喝喝稠。

我们姊妹大口大口的喝,大碗大碗的装,嘴里嘴外都是黏糊糊的,好在我们舌头很灵动,能伸能缩,舌尖伸出口外,转一圈,嘴外就干干净净的了,直到把肚子撑得滚圆,打着饱嗝,眼睛还滴溜溜地在锅里打转。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母亲为啥要喝腊八粥,而且还要往墙上甩,树上抹,给鸡吃,这是不是迷信?对于第一个问题,母亲的回答很含糊,关于后边的问题,母亲说是供奉天地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长大以后,看了《民俗大全》,才知道吃腊八饭的传说很多。

其一,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小夫妻好吃懒做,全靠父母死后留下的八屯粮食过日子。

粮食越吃越少,转眼到了腊月初八这天,粮食全吃完了,夫妻俩只好把散落在囤底的杂粮熬了一锅粥。

夫妻俩记住了这个教训,改掉了坏毛病,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人们知道这件事,为了教育孩子,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各种杂粮混合在一起熬一锅粥,边吃边讲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习俗。

也有与佛教有关的传说。

南宋陆游有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此粥可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据史料查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我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

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时代进步了,各种粥棚应运而生,现做的,灌装的,啥时候想吃啥时候吃,想吃啥粥吃啥粥,人们也没有了吃腊八粥的期待。

但是,每年腊八节,我还是老规矩,不管孩子们喜欢不喜欢,总要熬制一锅腊八粥让一家人喝,让孩子们知道,腊八节吃腊八粥,除了传承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比粥还浓的血脉亲情。

因为母亲熬制的腊八粥,是营养最丰富的粥,是一锅盛满母爱的粥,这锅粥使儿女终生享用不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