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效
果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评
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MA、MBI指标均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获得良好的护理预后,全面提升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心理机能,减少焦虑抑郁
指数,加强其身体机能恢复进程,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骨外伤急诊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焦虑抑郁指数
现如今,随着交通行业不断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
来了不少危险因素,导致每年因车祸而造成股外伤的患者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
促使患者出现部分或是全部微循环器官衰竭,剧烈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
良影响以及负面情绪[1-2]。

因此,护理人员予以患者护理干预的时候,还要对其进
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本研究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骨外
伤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外伤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骨外伤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45-61)岁,平均(53.13±8.23)岁;病程(1-3)年,平均(2.48±1.68)年。

观察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4-54)岁,平均(49.27±5.17)岁;病程(2-4)年,平均(2.74±1.52)年。

纳入标准:
1.2 方法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

具体操作:
1.3.1 常规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康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3.2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

术前,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骨沟通交流,及时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包扎处理等工作,并且详细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

然后护理人员得到有效的信息予以患者相应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对于担心手术不能的成功的患者,护理人员向其例举成功案例,并积极鼓励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促使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家属予以长时间的陪伴,陪伴患者多多聊天,选取患者喜欢的方式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让患者感知到人文关怀的温暖。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MBI情况。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评分总分为百分制,SAS以50分为分界值,SDS以53分为分界值,分值越高焦虑或抑郁越严重。

1.4.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MBI情况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MB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MBI情况()
组别


FMA(分)MBI(分)
观察组39
护理前13.58±2.4910.64±2.46
护理后38.29±7.23ab20.02±3.64ab 对照组39
护理前13.34±2.449.53±1.13
护理后29.14±3.46b15.43±2.56b 与对照组比较,a P<0.05;与护理前比较,b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均低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SAS SDS
护理前74.39±1.3475.39±1.57观察组
护理后36.49±1.46ab30.12±2.10ab
护理前85.39±1.4186.23±1.43对照组
护理后56.23±1.13b48.38±2.42b
与对照组比较,a P<0.05;与护理前比较,b P<0.05
3.讨论
据有关数据调查后,发现每年造成骨外上的几率较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逐
步下降。

骨外伤具有突发性,致病率较高的特点,给患者心理以及生理带来双重
的伤害,如果患者的接受治疗后护理效果不理想,将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出现病情恶化[3-4]。

目前,我院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MA、MB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均低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心理护理
具有众多优势:它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予以患者最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手段,确保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双重得到保障,从而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
的护理技巧以及工作水平,促进患护友好相处。

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心理干预,可
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临床护理依从度,可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针对骨外伤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获得
良好的护理预后,全面提升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心理机能,减少焦虑抑郁指数,加强其身体机能恢复进程,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艺. 疼痛护理干预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临床影响[J]. 山西
医药杂志, 2020,24(7):888-890.
2.
金敏, 张建芬, 杨亚林,等. 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护理疗效及负性心理的
临床效果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9, 26(1):269-270.
3.
胡雪玲. 支持性心理干预在急诊科外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25(28):3670-3673.
4.
Verma M , Grover S , Chakrabarti S . Effect of clozapine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istant schizophrenia[J]. Nordic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2(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