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传勋: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2020年第30卷第1期面,为饮食情况、药物治疗情况、运动疗法和自我监测,每一项
目为10题,每题为1分,总分为40分。

分数>33分为完全依
从,分数>16分,<33分为判定少数依从,分数V16分为不依
从⑶。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
检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依从性对比予以%的形式表示,
行X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见表1)
表1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组别例数十分依从少数依从不依从总依从率(%)
对照组观察组3915915
4425127
61.54
84.09
X2值P 4.89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组别例数眼底病变心绞痛低血糖总发生率(%)
对照组观察组39326
44104
28.21
11.36
£值P 4.69 <0.05
3讨论
多样性护理是以患者自身和患者家属作为考量,根据医院的情况,为患者进行资源协调,提供了多样化的合理的护理,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提升⑹。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总依从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说明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升患者主观能动性,让患者配合医师进行治疗,饮食护理为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保障,合理的饮食可以让患者恢复到理想的体重;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

多样性护理的应用,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同时目前多样性护理在我国应用较少,因此应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O
[参考文献]
[1]王嬪,刘芮寒,巩文花,等•自我效能在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护理学报,2018,25(18):12-15.[2]杨桂荣,肖群•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4):346-348.
[3]刘富娟,邓晓蓉,唐晓筱•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自护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3):58-61.
[4]杨倩,王刚,卢琪,等•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冠脉搭桥手术中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4):759-762.
[5]尚健,黄卫新,王智昊,等•基于运动管理的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4):750-752,
[6]穆晓云,许立薇,丁艳萍•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
(4):373-375.
本文编辑:王霞
品管圈活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的效果评价
孙娟
(沁阳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550)
[摘要]貝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医学科(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ft:以降低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为活动主题开展爲管圈活动,分析现状和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比较实施前后效果。

特審:实施昂管圈活动后对100人次(共计600个项目数)床旁交接班情况进行查检,不规范项目共发生27项,不规范率为4.5%,超过预期目标值,其目标达成率为120.6%,改善幅度为7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全体圈员在品管手法、和谐程度、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责任感、积极性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和谐程度、凝聚力、责任感的活动成长值较高。

排捡:ICU护理中采用吕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ICU 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

[关键词]晶管圈活动;ICU;床旁交接班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756X(2020)01-0125-03
[作者简介]孙娟,女,主管护师,从事ICU护理工作
・125・
』茗壬住健康职业学蔭学旅2020年第30卷第1期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医院高危科室之一,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意外。

ICU各护理班次的床旁交接班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交接班质量对患者护理工作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宜接关系到患者救治成功率。

但临床实践发现,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ICU床旁交接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交接班不及时、遗漏交接班内容等,不仅降低护理质量,还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口T□近年来,各医院ICU对床旁交接班进行规范和完善。

有研究表明,在ICUJF展品管圈活动,能够促使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和解决床旁交接班过程中关键问题,有利于提高床旁交接班质量o本研究探讨了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沁阳市人民医院ICU成立于2007年9月,床位利用率85%~100%,有护理人员19名,年龄22~40岁,平均(33.46±5.73)岁;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护士8名。

1.2方法
1.2.1组建品管圈科内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组成品管圈,圈员包括1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和1名护士。

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整个活动计划和指导以及圈员培训;主治医师担任圈辅导员,负责活动监督和指导;其他圈员主要负责收集和整理资料及落实各项措施。

1.2.2选定圈名和圈徽在圈会上通过投票决定以“爱希优”为圈名,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上级政策、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进行权重评分,选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即降低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

根据活动步骤圈长制定本次活动计划书,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本次品管圈活动,并每周组织1次圈会,每次60min以内。

根据本院ICU床旁交接班查检表,于活动前对100人次(每人次查检6个项目,合计600个项目)床旁交班情况进行查检发现,交班次序混乱发生51次,交接班内容不全发生30次,物品准备不全发生13次,记录不完整发生6次,基础护理不合格5次,仪器管理不规范3次。

根据80/20原则,将本次活动改善重点定为交接班次序混乱和交接班内容不全。

根据品管圈目标值的计算公式设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即将不规范项目发生次数下降至40项。

改善幅度为62.96%。

通过鱼骨图分别从制度、人员、环境和方法4个角度解析改善重点,由全体圈员投票法选出八项要因,即:流程繁杂不易执行、未按规范执行、干扰因素较多、交接班内容多、方法不统一、无人把关、无陪护监督、未按流程执行和培训形式单一。

通过因果关联图、冰山图选定真因,即流程繁杂不易执行和无人把关。

针对真因,全体圈员提出改善对策,根据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分,依据80/ 20法则,拟定实施对策,a)优化床旁交接班流程。

制作交接班流程图,并放于护士工作台和患者床尾;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该交接班流程,并模拟训练,直至人人熟练掌握;严格要求交接班人员按照流程图逐项进行交接班,如有特殊情况应在交接本上注明,避免遗漏。

b)完善质控检查流程。

健全质量控制制度,设计交接班质量考核表;交接班护士共同参与质控考评,根据考核表自查本次交接班有无漏项;护士长和质控组长应使用该考核表,每日检查检查交接班质量,并将考评检查结果纳入绩效管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前后交接班不规范率。

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问
卷评价实施前、后圈员的自我能力,量表内容包括7个维度,即品管手法、和谐程度、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责任
感、积极性,各维度评分范围均为0~10分,平均分=分数总和/总人数,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为0.802,分半信度为0.857;各维度克伦巴赫系数为0.力8-0.831,^信度为0.791-0.843Q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100人次(共计600个项目数)床旁交接班情况进行查检,不规范项目共发生27项,不规范率为4.5%,目标达成率为20.6%,改善幅度为75%,超过预期目标值。

2.2无形成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全体圈员在品管手法、和谐程度、凝聚
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责任感、积极性等方面的能力均
有所提高,其中和谐程度、凝聚力、责任感的活动成长值较高。

见表1。

表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能力分析分项目
实施前(n=7)实施后(n=7)
活动成长值
总分平均分总分平均分
品管手法3555683
和谐程度21370107
凝聚力1426397解决问题能力2845684
沟通配合3554972
责任感1426397
积极性2135685
2.3标准化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制定了ICU床旁交接班流程、交接班质量考核表标准化作业书,并在科室严格执行。

3讨论
护理交接班是临床各科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患
者进行连续性治疗和护理的有力保证,尤其是ICU病房。

与普通病房相比,ICU患者病情危重,需各种监护仪器以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使床旁交接班内容繁杂,容易导致交接班过程中发生不规范现象,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医疗质量。

为此,如何减少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是临床护理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67】。

ICU传统床旁交接班模式是由护士长引导护理人员进行交接班工作,并且这一过程中交班重点不突出,以致接班人员不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极易相关环节遗漏,不利于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严重影响护理质量,降低患者预后。

・126・
孙娟:品管圈活动降低ICU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的效果评价2020年第30卷第1期
开展以“降低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明确了床旁交接班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如流程繁杂不易执行、干扰因素较多、交接班内容多、方法不统一、无人把关等,针对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优化床旁交接班流程、完善质控检查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设计床旁交接班记录考核表等,并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不规范项目由实施前的108项降至27项,改善幅度为75%,目标达标率为120.6%,超过预期目标值。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全体圈员在品管手法、和谐程度、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责任感、积极性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和谐程度、凝聚力、责任感的活动成长值较高。

但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圈员对品管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仍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杨永,覃惠娟,胡艳宁,等•“八知道-系统交接班”在综合ICU
护理床旁交接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1):94-
96.
[2]吴晓娟,谢友,单孝通,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理床旁交接班效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3):115-116.[3]唐湘红,邙方•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4):3682-3684.
[4]吴静冰,张华瑜,吴婉珍,等•品管圈在规范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6):283-284.
[5]穆林立,冯宇•“品管圈”活动对减少ICU床旁交接班漏项的应用与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4):263-264.
[6]曹文竹,席淑新,石美琴•护理交接班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2):104-107.
[7]张慧娜,刘彦平,赵新雷•品管圈在降低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中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6(3):351-353.
本文编辑:王立钧
护理风险管理对普外科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刘挑挑,路召龙,姚光辉
(襄城县人民医院,河南许昌4617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会对普外科护理管理效果所产生的够响。

方ft:选取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7年1月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时接受护理的患者(160例)为对照组;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时接受护理的患者(160例)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惠者的护理风险率、护患纠纷率、切口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轉異:对照组出现护理风险事件15例(9.38%)、护患解纷20例(12.5%)、切口感染11例(6.88%);观察组出现护理风险事件5例(3.13%)、护患解纷6例(3.75%)、切口感染3例(1.88%)。

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率、护患纠纷率、切口感染率,对照组都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154例)高于对照组87.5%(1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幡捡: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普外科护理管理之中,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出现,可以显著降低护患解纷的发生,还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必要在临床上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普外科护理管理;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6-756X(2020)01-0127-02
护理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对各种突发时间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护理中风险事件进行很好的控制⑴。

本次研究选取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会对普外科护理管理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收治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月未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时接受护理的患者(160例)为对照组;2017年2月~2018年1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时接受护理的患者(160例)为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88例,女72例,年龄区间为44岁~66岁,平均(52.29±2.88)岁;观察组患者男90例,女70例,年龄区间为45岁~67岁,平均(54.13±3.07)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护理风险的管理内容为:细致分析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还要针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并且要建立良好、高效、有序的奖惩机制
1.2.1为患者设计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首先,要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巡查,维护病房环境⑵。

还要对屋内设施进行检
査,比如床铺、轮椅、呼叫器以及卫生间等。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要语气和蔼,询问患者的
[作者简介]刘挑挑,女,主管护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