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平原、山地和高原区的气
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有农业生产自 然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探究三
材料一 东北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合理,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大致 是1:1.9:1.5,表现为农林牧用地比较均衡。但地域差异明显, 耕地集中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林地集中在山地,广大平原地 区则少林,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材料二 教材P62图4.4 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降水量由东南向 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 减
农业布局特点
二、农业布局特点
根据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
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因地制宜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平原地区:松嫩平原、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区
兴安落叶松、红松、樟子 松、蒙古栎、白桦、人参、 鹿茸、柞蚕、苹果
⑴地形条件→农业生产类型
平原地区-→ 种植业 山地丘陵-→ 林牧业
(2)东北地区高原、平原、山 地分布广 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肥沃 黑土、黑钙土,是世界
三大肥沃黑土分布区之一。 (中国东北地区、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Biblioteka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二、社会,经济条件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地貌格局 呈北、东、西 封闭、向南敞开的半环状 (马蹄状)分布
1.气候条件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 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夏季,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能满 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需要, 但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气候条件制约着区域 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 度和生产季节等
2.地形、土壤条件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
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
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2)有关资料表明,甲、乙 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 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 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1)甲、乙两城市气 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 请用图表中的有关数 据加以说明。
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 ↓
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
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目的
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4.1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
一、地理条件
位置:位于我国的_东__北_部,包括黑___吉__辽_ 三省和内__蒙__古_ 东部


鞍山钢铁





大连化工
沈阳机械制造 大庆石化
丹东
交通发达
开发晚 人口密度低

气候条件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条 社会、经济条件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
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布局特点
思考:东北地区 年降水量和年平 均气温分布呈现 什么规律?
我 国
东 地理条件 北 区 域 农 业 发 农业布局 展
雨热同季,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地形类型,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地形土壤)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社会经济条件)
耕作农业区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当堂检测
1.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
探究案展示环节
探究案 探究一
展示小组

探究二(1) ② 探究二(2) ③
点评小组

⑤ ⑥
探究一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 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 素是什么?东西向地域 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它们对东北地区农业发 展有什么影响?
热量 水分 农业的生产品种(喜凉耐寒的作物)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生产季节(春播、夏管、秋收)
2.根据自然条件在地域上的分布,东北地区形 成哪三大农业区?各区域的主要作物及产区分布 有何特点?
耕作农业区: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湿润半湿润的东 北平原去。(利于灌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林业和特产去:樟子松,落叶松,红松,苹果梨,鹿茸, 人参等。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区(充分利用了山区的 自然条件) 畜牧业区:牛,羊,马。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西部高原 区。(有优质天然草场、面积广)
探究二
材料一 东北区土地利用结构比 较合理,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大致 是1:1.9:1.5,表现为农林牧用 地比较均衡。但地域差异明显, 耕地集中在松嫩平原与三江平原, 林地集中在山地,广大平原地区 则少林,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材料二 教材P62图4.4 东北地 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促使东北地区内部农业地域形成的主要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 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马、牛、羊
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探究案讨论环节:(要求)
1,针对探究内容展示积极高校的交流的讨论。 2,纠正错误,完善答案,明确疑问,拓展研讨, 准备提升。 3,小组组长组织控制讨论过程,高效完成讨论 任务,对展示人员分配好任务及组织好语言。
甲地
甲地:90.8-3.6=87.2 乙地:76.5-4.3=72.2
(2)有关资料表明, 甲、乙两城市每年接 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 基本相同。为什么?
纬度相同
(3)据图文信息判 断出C山脉的名称 是__大_兴__安__岭______。
(4)写出适宜A、B、 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 要农业部门。
A地区发展畜牧业 B地区发展耕作业 C地区发展林业和特产业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预习案反馈
优秀小组:






优秀个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 考虑的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量分布图,了 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 特点。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