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湛江市廉江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湛江市廉江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卷
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
B.部分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上含有酶和色素
D.小肠黏膜属于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2. 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
①构成染色体①构成“膜结构”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①组成多种酶①组成各种激素①调节细胞代谢①组成维生素①储存遗传信息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
3. 环境中的汞、铅等重金属随食物、饮水进入生物体内以后储存在脂肪、神经组织中而不容易排出体外。

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测得所含某种重金属的浓度,结果如右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的含量越高
B. 乙营养级摄入的能量多于乙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渠道是丙→甲→乙→丁
D. DDT和重金属都可通过食物链积累和浓缩
4. 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验证Mg是植物必需元素的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B.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
C. 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利用了“减法原理”
D. 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的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
5. 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杂交产生F1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B.P杂交产生F1过程对母本去雄后需要等待1-2天再进行人工授粉
C.F1自交,其F2中同时出现四种表现型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D.F1自交,授粉前需对母本去雄
6.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脂质、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7. 下列有关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膜,无细胞器
B. 蓝细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储存在一条染色体上
C. 蓝细菌是细菌,但其细胞体积比其他细菌的大
D. 蓝细菌等没有细胞核结构的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8.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 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 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9. 科研工作者为了预测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1公顷范围内的田鼠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的第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田鼠种群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 t=N0·,其中为1.15
B. 当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C. 标志重捕法还可用于调查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D. 标记后放回的田鼠更难被再次捕捉,会使调查结果偏大
10. 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生命系统,首先要分析它的物质组成与功能。

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
A.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 糖类是细胞内唯一能源物质
D.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1. 1975年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免疫学时代的到来。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得是以杂交瘤技术为基础的
B.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某些肿瘤、病原体、激素等
C.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
D. 转基因技术开辟了生产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新途径
12.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下列表现型正常的个体是
A. B. C. D.
13. 若用下面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则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A.M和N
B.M和m
C.m和n
D.N和N
14. 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两个个体。

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
A.1/2
B.1/4
C.1/6
D.1/8
15. 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胚芽鞘是重要的实验材料,对于其尖端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够感受光的刺激
B. 生长素能够在尖端内横向运输
C. 生长素能够在尖端内极性运输
D. 能够生长以使胚芽鞘伸长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 种内斗争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减少
C. 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 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则种间竞争加剧
17. 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机制类似于恒温器工作原理。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37①左右。

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使人误感觉到特别冷,导致发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接受冷觉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后,下丘脑产生冷觉
B.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后机体会增加产热
C. 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 下丘脑接受到寒冷刺激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
18. 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

研究人员利用
HepG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对来那度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B.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卫功能
C.HepG2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
D.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
19. 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含有少量的IAA
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的效果最好
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生根数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20. 下图表示线粒体蛋白的转运过程,与细胞核密切相关,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通过差速离心法,可将线粒体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来
B.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①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C.过程①参与合成T蛋白的细胞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D.推测该种抑制性药物最可能抑制了图中①和①过程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列A,B两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①颗粒所指的是______,它是细胞合成______的场所。

(2)图A中细胞如果能够分泌胰岛素,则与其加工、运输和分泌有关系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

胰岛素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依赖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性。

(3)图B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2.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两种细胞模式图是在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绘成的,图A属于________细胞,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A细胞是唾液腺细胞,则该细胞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时,依次经过的含膜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其中后者的膜面积变化可用C图中______来表示(填“甲”、“乙”或“丙”),若A代表人体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则该图存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叙述)
(3)研究表明硒对A中的①和B中①的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成熟的红细胞①平滑肌细胞①心肌细胞①口腔上皮细胞
(4)若B是某些低等植物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可能还有(填图A中相应细胞器的标号),该细胞器在A图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若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

如果其是洋葱的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23. 将人抗体基因插入噬菌体,然后让该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表达的抗体可能和病毒蛋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附着在噬菌体表面,也可能通过大肠杆菌分泌出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人抗体基因时,可从人的B细胞中获取总RNA,逆转录成_________,再通过PCR技术扩增出抗体基因。

(2)在把抗体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中,理论上可以不利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依据是_____。

(3)检验大肠杆菌是否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方法是_________,该抗体可能无免疫活性,从细胞器功能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4)若在抗体基因与噬菌体基因之间设计一个终止密码子(UAG)的对应序列,则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抗体基因的表达产物是_________(填融合蛋白或分泌型抗体)。

(5)与利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单克降抗体相比,用该技术省去了_________(步骤),导入前的大肠杆菌相当于_________(填骨髓瘤细胞或B淋巴细胞),使制备更简单易行。

24. 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

(2)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基,即不加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加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加________、加________。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

①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有____________。

(2)B过程表示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的过程。

(3)该生物为多细胞真核生物,其中A过程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_,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__________。

(5)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B.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C.年轻个体内的细胞不会凋亡
D.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6)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____________(上升、下降)。

(7)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癌变,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B
3. C
4. A
5. B
6. A
7. C
8. A
9. D
10. C
11. C
12. C
13. B
14. C
15. D
16. BC
17. BC
18. ACD
19. CD
20. CD
21.
(1).核糖体
(2).蛋白质
(3).9、3、2
(4).流动性
(5).7、5、3
22.
(1).电子
(2).动物
(3).无细胞壁(无叶绿体、大液泡)
(4).①内质网
(5).①高尔基体
(6).乙
(7).细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或血红蛋白)
(8).①
(9).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0).①液泡
(11).①叶绿体
23.
(1).cDNA
(2).噬菌体可以侵染大肠杆菌,可将重组DNA分子注入大肠杆菌
(3).抗原一抗体杂交
(4).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对抗体蛋白进一步加工
(5).分泌型抗体
(6).动物细胞融合
(7).骨髓瘤细胞
24.
(1).促进
(2).抑制
(3).只加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
(4).加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组
(5).抑制
(6). X>Y,X>Z,Y与Z大小关系不确定
25.
(1).ABCD
(2).稳定性差异
(3).有丝分裂
(4).无丝分裂
(5).减数分裂
(6).间期
(7).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8).C
(9).下降
(10).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