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基础知识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2
2
掌握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与最大着陆重量
16
第三节 飞机的平衡计算
第四节 载重电报和随机业务文件
2
2
3
1
了解飞机重心位置
了解随机业务文件
计算P165 1 的最大起飞、最大着陆重量
17
第八章旅客运送责任与赔偿
a)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的责任
b)承运人对旅客、行李的赔偿
2
2
3
1
了解非民航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时的责任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培养适应民航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乘务员及乘务管理人员。通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从事民航旅客运输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严谨的服务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养成意识;具有熟悉航空服务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的能力;具有能熟练地运用航空英语以及能灵活地运用商务礼仪,礼貌得体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交往的能力;具备熟练地使用航空客舱各种设备和应急设备的能力。具备空乘实务、空乘礼仪、语言能力、机舱救护能力、民航运输企业及航空商务管理与服务技能知识。能够为民航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五、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授课顺序
周次
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
教学课时
重点难点
课外作业
合计
讲授
练习
4
第四章 特殊旅客服务与异常情况处理
第一节特殊旅客的运送
第二节旅客运输异常情况的处理
2
2
2
2
掌握特殊旅客及主要内容
掌握旅客异常情况的处理
国际旅客运送流程
中转旅客运送流程
5
旅客订座与客票销售
第一节 旅客订座 第二节 国内客票销售(1)
2
2
3
1
掌握订座的定义
了解RES系统
旅客PNR的建立
6
第三节 国内客票销售(2)
第三节国际客票销售
2
2
2
2
掌握国内客票的类别、掌握电子客票的基本要素、了解运价构成
OAG的主要内容
FG的主要内容
7
第五章民航服务语言
第一节计算机离港系统(一)第二节 计算机离港系统(二)
2
2
2
2
了解CKI的主要功能
了解CKI常用指令
8
第三节 旅客运送(一) 第四节旅客运送(二)
2
2
2
2
旅客运送的一般规定及操作流程
9
第五节特殊旅客服务(一)
第六节特殊旅客服务(二)
2
2
3
学 校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表
授课顺序
周次
授课章节与类容提要
教学课时
重点难点
课外作业
合计
讲授
练习
10
第七节不正常航班的处理(一)
第八节不正常航班的处理(二)
2
2
2
2
掌握特殊旅客的定义及其分类
不正常航班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1
第六章行李运输
第一节国际与国内旅客行李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第二节 行李运输的一般规定
2
2
3
1
12
第三节 国际行李运输(一)
第四节国际行李运输(二)
2
2
2
2
了解行李运输的一般规定
不得作为行李运输的物品有哪些?
13
第五节 不正常行李(一)
第六节不正常行李(二)
2
2
2
2
掌握国际行李的运送规定及其免费行李额
列举行李查询常用缩语
14
第七章配载与平衡简介
第一节飞机配载与平衡介绍(一)
第二节飞机配载与平衡介绍(二)
2
2
3
1
掌握不正常行李分类
P186案例
15
第三节飞机最大业务载重量的计算(一)
第四节飞机最大业务载重量的计算(二)
精品汇编资料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本学期我任266和267的民航服务基本技能教学,这是一学期的学习教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1、教学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航空专业的266和267班大部分是学习民航服务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较浅的学生,其中有少数了解过航空专业的相关知识,学生之间的基础相差较大。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将课程与现学的航空礼仪以及航空地理知识进行连接,将航空服务的知识系统地讲解,使得学生在掌握航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航空礼仪与地理。
18
c)旅客运输赔偿(一)
d)旅客运输赔偿(二)
2
2
3
1
了解国际旅客行李赔偿的规定
了解“免责行李牌”
19
复习 答疑
2
2
3
1
20
复习 答疑
2
2
3
1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模拟训练。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
欢迎下载交流 谢谢!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我校的各专业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武冈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2
2
2
掌握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与最大着陆重量
16
第三节 飞机的平衡计算
第四节 载重电报和随机业务文件
2
2
3
1
了解飞机重心位置
了解随机业务文件
计算P165 1 的最大起飞、最大着陆重量
17
第八章旅客运送责任与赔偿
a)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的责任
b)承运人对旅客、行李的赔偿
2
2
3
1
了解非民航原因造成航班延误时的责任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培养适应民航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于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乘务员及乘务管理人员。通过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从事民航旅客运输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严谨的服务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养成意识;具有熟悉航空服务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要求,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的能力;具有能熟练地运用航空英语以及能灵活地运用商务礼仪,礼貌得体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交往的能力;具备熟练地使用航空客舱各种设备和应急设备的能力。具备空乘实务、空乘礼仪、语言能力、机舱救护能力、民航运输企业及航空商务管理与服务技能知识。能够为民航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五、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授课顺序
周次
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
教学课时
重点难点
课外作业
合计
讲授
练习
4
第四章 特殊旅客服务与异常情况处理
第一节特殊旅客的运送
第二节旅客运输异常情况的处理
2
2
2
2
掌握特殊旅客及主要内容
掌握旅客异常情况的处理
国际旅客运送流程
中转旅客运送流程
5
旅客订座与客票销售
第一节 旅客订座 第二节 国内客票销售(1)
2
2
3
1
掌握订座的定义
了解RES系统
旅客PNR的建立
6
第三节 国内客票销售(2)
第三节国际客票销售
2
2
2
2
掌握国内客票的类别、掌握电子客票的基本要素、了解运价构成
OAG的主要内容
FG的主要内容
7
第五章民航服务语言
第一节计算机离港系统(一)第二节 计算机离港系统(二)
2
2
2
2
了解CKI的主要功能
了解CKI常用指令
8
第三节 旅客运送(一) 第四节旅客运送(二)
2
2
2
2
旅客运送的一般规定及操作流程
9
第五节特殊旅客服务(一)
第六节特殊旅客服务(二)
2
2
3
学 校 学 期 授 课 计 划 表
授课顺序
周次
授课章节与类容提要
教学课时
重点难点
课外作业
合计
讲授
练习
10
第七节不正常航班的处理(一)
第八节不正常航班的处理(二)
2
2
2
2
掌握特殊旅客的定义及其分类
不正常航班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11
第六章行李运输
第一节国际与国内旅客行李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第二节 行李运输的一般规定
2
2
3
1
12
第三节 国际行李运输(一)
第四节国际行李运输(二)
2
2
2
2
了解行李运输的一般规定
不得作为行李运输的物品有哪些?
13
第五节 不正常行李(一)
第六节不正常行李(二)
2
2
2
2
掌握国际行李的运送规定及其免费行李额
列举行李查询常用缩语
14
第七章配载与平衡简介
第一节飞机配载与平衡介绍(一)
第二节飞机配载与平衡介绍(二)
2
2
3
1
掌握不正常行李分类
P186案例
15
第三节飞机最大业务载重量的计算(一)
第四节飞机最大业务载重量的计算(二)
精品汇编资料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本学期我任266和267的民航服务基本技能教学,这是一学期的学习教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1、教学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航空专业的266和267班大部分是学习民航服务基本技能专业知识较浅的学生,其中有少数了解过航空专业的相关知识,学生之间的基础相差较大。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将课程与现学的航空礼仪以及航空地理知识进行连接,将航空服务的知识系统地讲解,使得学生在掌握航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航空礼仪与地理。
18
c)旅客运输赔偿(一)
d)旅客运输赔偿(二)
2
2
3
1
了解国际旅客行李赔偿的规定
了解“免责行李牌”
19
复习 答疑
2
2
3
1
20
复习 答疑
2
2
3
1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模拟训练。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
欢迎下载交流 谢谢!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我校的各专业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武冈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