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博雅问道新高三原创预测试卷(一)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全国博雅问道新高三原创预测试卷(一)
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目前的融媒体环境,既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共生,也有新旧媒体间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从本质上讲是以互联网
新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环境。
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时效性与实效性。
融媒体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使其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二是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一方面,由于技术的变革创新,融媒体打破了旧媒介的生产方式和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体现了强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融媒体解构、颠覆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模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三是具有多维性。
传统文化的传播由单向的传统媒介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维交互传播模式,网络上的任何个体皆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及反馈。
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平台,是基于“一网一台一馆”(中国孔子网、孔子网络台和儒家文化数字馆),以儒家文化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新兴融媒体传播平台。
自上线以来,该融媒体平台实现了网站、微信、纸媒、APP等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打造了《儒学快讯》《儒学联播》《儒林论道》《孔子会客厅》《传承者》等多个品牌栏目。
平台还利用线上线下,全面创新文化活动落地方式,成功举办了“全球同祭孔”“中华经典吟诵大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进行线上线下传播,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尝这,取得了良好效果。
(摘编自李奕悦《融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探析》) 材料二:
融媒体不同于过去单一媒体或者少量媒体的传播,它实现了多种媒体形态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
在新时代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有着积极的影响。
融媒体能够有效记录和保存传统文化的原型,使宣扬传统文化有据可依。
作为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的代表的文物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光明日报《馆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蚀的结与解》说明了我国馆藏文物腐蚀严重,像敦煌莫高窟这些暴露在露天环境中的文物遭受的侵蚀更为严重。
同样,面对时间的洗礼,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例如陕西的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皮影戏、秦腔、木板年画、泥塑等,它们己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作为非物质文化,它们应该受到珍视和保护。
融媒体可以通过图像、视频化、APP、H5、虚拟现实等技术完整保存这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
融媒体能够拓宽宣扬传统文化的渠道,提升社会影响力。
融媒体革除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单一的弊病,将媒体的传播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融媒体产品的多样化造就了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其中,文字、图片不仅能在传统纸媒上完美展现,更能通过客户端、APP等大放异彩;视频、音频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泛传播;H5技术不仅在视听上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还能够兼顾交互性和趣味性;现场云技术革新了传统的采编发场景,使得“同步时空,还原现场”成为可能;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复原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等等。
融媒体还能够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
融媒体宣扬传统文化不是简单的展示与场景再现,而是在全新文化产品中融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创作者感情。
例如,新华社陕西分社创新性推出“穿越秦朝,当你的品位遇上兵马俑”,H5,让用户通过涂鸦的方式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色兵马俑,使得原本已经褪色的兵马俑重焕彩色新妆,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融媒体技术还可以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摘编自王硕刚巨维博《融媒体视域下宣扬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材料三:
目前,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各种新媒体技术、新文化理念营造出了全新、多元的文化传环境。
应该利用融媒体技术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之中,激发民众对历文和文化的热情,实现优秀传文化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传播。
在多元化的融媒体时代,依照以前的发展模式传承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文化发展潮流。
须以创新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各大媒体为了追求利润不惜采用各种手段博取关注,众多娱乐节目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变态邪恶的故事随处泛滥,网络上各种恶搞短视频屡见不鲜,普通民众的品味变得越来越低俗不堪,这就亟待精英群体集体发声。
知识分于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更应该肩负起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前进的义务。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只有与精英知识分子结缘,才能远离媚俗,才能准确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原貌传达出来,又兼具娱乐性,满足当代人对文化的高层次需求。
(摘编自张瑞丽《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融媒体是一种新型媒体,它把不同的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与新
媒体的合作共生和多方面融合。
B.融媒体语境下,网络上的任何个体皆可进行信息的生产、传递、共享及反馈,因此传
统文化的传播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
C.融媒体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迸发出新的活力,而传统文化与融媒体的关系
也日益密切,二者相辅相承,互相依存。
D.融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把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激发民众热情,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大众化传播。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兴融媒体传播平台能实现交互媒体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亭,能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B.社火表演、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更难传承全貌,利用融媒体保护非物质文化比保护
物质文化难度更大。
C.利用H5技术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参与创作,创作出自己心
目中的全新作品。
D.在融媒体时代,媒体过分追求利益、普通民众品味低俗等问题亟待解决,精英群体更
应肩负起引导义务。
3.下列说法中,不能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媒体融合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性的基础服务,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扩
大了其传播的广度。
B.将全息投影技术运用在傩文化的保护、展示、商业应用等多个方面,使傩文化能突破
时空的限制得以传承。
C.《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受到一致好评,并掀起了全社
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
D.借助“活力网格”融媒体平台,市民用手机APP上报各类问题,网格管理中心第一时
间收到信息,及时反馈。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
5.融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
静默。
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描绘的是乡村常见的图景:秋天,收割好的
水稻被捆成一束束,立在稻田里。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皱”写出了母亲的衰老,“美丽”蕴含着诗
人对母亲的讴歌。
C.“收获日的满月”与“金黄的稻束”两个意象都是饱满、丰硕的,是承载了诗人情感
和思考的客观自然物。
D.“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中,“这”指上文描写的满月、树巅、暮色、远山等
稻田的周边环境。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与结尾“而你们,站在那儿”前后
呼应,具有形式美。
B.“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是实写,描绘了暮色中远山环绕的景象,营造出
静谧的氛围。
C.“肩荷”“低首沉思”等词语将稻束人格化,把稻束与母亲的形象进一步联系起来,
生动形象。
D.诗歌节奏舒缓、从容,与柔和的色调、静默的氛围十分吻合,共同营造出诗思与哲思
相交融的艺术境界。
8.“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9.诗中“稻束”和“母亲”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
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
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
..,让位季札。
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
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十三年,王诸樊卒。
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意致国,令以渐至焉。
季札封于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
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
无邑无政,乃免于难。
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
”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去齐,使于郑。
见子产,如旧交。
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
将至矣,政必及子。
子为政,慎以礼。
不然,郑国将败。
”去郑,适卫。
说蘧瑗、史狗、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于宿,闻钟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于戮。
夫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
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
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
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曰:“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
..皆富,政将在三家。
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
”季札之初..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
使,北过徐君。
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
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
..,未献。
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
B.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
C.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
D.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臧之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丧,指守孝期满,除去丧服,与“服阙”“除服”含义相同。
B.吾子,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表示亲近或敬爱的意思。
C.大夫,先秦时代职官分三级,大夫为最高等级,高于卿、士。
D.上国,春秋时期称中原诸国为“上国”,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札出身显贵,遵守礼制。
季札为吴王幼子,吴王生前想让他继位,他避让不答应,
坚持长幼有序,让长子诸樊继位,执掌国政。
B.季札思慕圣贤,坚守节义。
吴国人坚持立季札为国君,季札学习子臧的节义,抛弃家
室财产去耕种田地,吴国人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C.季札知人知事,富有远见。
他预言齐国的政权将要有变动,提醒晏子交出封邑和官职。
后齐国发生栾高之乱,晏子因听从建议得以幸免。
D.季札守诺重信,始终不渝。
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季札明白徐君心意,约定将宝剑赠
给徐君。
徐君去世,季札把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有命授弟余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
(4分)
(2)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4分)
14.季札对子产和叔向分别提出怎样的忠告?请简要说明。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注]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元佑三年,钱穆父获罪出知越州,元佑五年徒知灜州,于次年春启行,途经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与钱穆父京城一別后,时隔三年再次重逢,今又将分别,令人慨叹。
B.钱穆父如春风般温暖的笑容,与他辗转天涯、踏尽红尘的辛劳形成对比。
C.作者以古井水、秋竹作比,表达了对友人品性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D.“淡月微云”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情景交融,烘托作者惆怅、感伤的心情。
16.“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了乡村中常见的声音。
(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出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
(3)苏轼《赤壁赋》中“”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一句,则直抒胸臆,悲叹人生短暂易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早春,屋外尚有几分寒意,薄薄的,挥之不去。
母亲从窗台上拿下一根老丝瓜,用一把剪刀,把絮状的丝瓜皮剪开,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儿,一窝蜂地从里边涌出,粒粒饱满,满是淘气劲儿。
傍着院墙起个小土堆,趁绵绵春雨,把乌黑的丝瓜种子埋进土里。
不出几天,,戴一顶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边,是一张娇小嫩青的笑靥,含羞带怯,探头探脑,俏皮可爱。
挣脱帽子的束缚,幼弱的瓜苗伸展身子,在春风细雨里茁壮成长,渐渐地,绽出绿叶,抽出瓜蔓,昂扬着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机。
转眼进入夏天,丝瓜藤蔓撒开了欢儿,爬上木桩,爬上草绳,缠缠绕绕,密密交织。
院子里,肆意绽放的丝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号角,随风吐出丝丝缕缕的芬芳。
烈日当空,暑气蒸腾,瓜荫笼罩处,地上光影斑驳,丝丝凉意沁入心田。
落日西坠,斑驳的影子,斜斜地映在院子里。
忽然,,瓜叶随风摇曳,瓜荫
随风漾动,暑气随风飘散。
红通通的夕阳,泊进莽莽苍苍的群山。
晚饭后,一家老小,喜欢在瓜架下乘凉。
劳作一天的大人们,斜靠在竹椅上,一边低低地絮谈,一边轻轻地挥着蒲扇,赶走几只蚊子。
小孩子们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凉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怀里。
宁静的庭院,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虫声,繁密如雨。
18.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拟、比喻、排比
B.比拟、比喻、夸张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宁静的庭院里流萤点点,重重叠叠的瓜荫里有繁密如
雨的虫声。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在情防控常态化的首个5天假期,为了既能满足大部分游客假日出游旅行,②又能防控疫情、防止人员聚集,③并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快速回暖,④旅游景区普遍大幅度提高智慧防疫的能力,⑤实现首次预约旅游的大范围应用。
⑥据国家研究院发布的大数据研究报告,⑦“五一”节期间,民众旅游消费信心显著增加,⑧全国旅游产业复苏态势向好,
⑨除明确规定暂不开放的演出场所外,全国旅游产业复工率达96%以上。
22.疫情防控期间,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应如何就诊?请参照下面的流程图进行说明。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意连贯。
不超过90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耀华中学学生会举行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其中一项是综合素质考查。
考查内容是根据上幅漫画内容和寓意确定主题,进行演讲,评委当场打分。
请你以陈明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参加竞选。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
2.B
3.D6.D7.B10.B11.C12.D15.C18.A
(共30分,每小题3分)
4.①论证结构上,整体为总分结构(1分),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并列阐述(1分)②论证方法上,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2分)
【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
5.①媒体、传播者应综合运用融媒体技术。
②更新理念,创新发展模式③普通民众自觉提升文化品位,增强辨识能万,④精英群体引导传统文化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评分标准】6分,第一点2分,后三点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得4分。
意思对即可)
8.将历史比作流去的小河,写出历史的流逝、变幻(2分),与稻束、母亲静默、永恒形成对比(1分),深化主题(1分)
【评分标准】4分。
意思对即可
9.①疲倦
..。
稻束金黄,收割后站在田里;母亲的脸庞“皱”而“美丽”②静默..而美丽
而伟大。
稻束、母亲“比雕像更静默”,又“肩荷着伟大的疲倦”③奉献精神稻束、母亲都牺牲自己,安于奉献。
【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1)诸樊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弟弟余祭想按次序传位,一定要把君位交还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
【评分标准】4分授:传给;欲传以次:按照次序传位;致:交还、归还;称:符合,满足。
每点1分。
(2)当初我心中已经答应(把剑给)他,怎么会因为徐君死去就违背我的心意呢!【评分标准】4分。
始:当初,起初;许:答应,同意;岂:怎么,难道;倍:通“背”违背。
每点1分
14①季札告诫子产,要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②季札告诫性格刚直的叔向,要考虑如何避免祸惠
【评分标准】3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16.体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分)作者和友人宦海沉浮、身世飘零,但作者认为人生犹如旅店,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体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分)
17.(1)狗吹深巷中鸡鸣桑树颠(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横槊赋诗哀吾生之须臾
【评分标准】6分。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9.(1)①原文多用短句,有强调作用,句式灵活,节奏明快;②原文表述与全文语言风格一致,更生动自然,更具诗情画意(更有画面感,更具诗意美)
【评分标准】4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20.①丝瓜种子就发芽了②阵阵晚风吹进小院
【评分标准】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 ①“旅行”后面加“的需求”;⑤“首次”调到“实现”之前:⑦“增加”改为“增强”⑨“达”或“以上”删除。
【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22.先到预检分诊处分诊,排除感染的患者到普通门诊就诊;(1分)疑似感染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1分)确诊患者转至定点医院治疗,(1分)疑似患者进行医学留观,(1分)直至解除观察或确诊。
(1分)
【评分标准】5分。
答出关键信息,意思对即可。
23.评分规则:
(1)审题提示
【材料驱动】材料由漫画和写作要求两个部分构成。
漫画上猎人和熊处于平衡木的两端,保持着脆弱的平衡。
【写作指令】写作主题围绕漫画内容和寓意:写作文体为演讲稿
【常规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写作提示
寓意分析:
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人类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②世界是平衡的,也是对立统一的。
伤害他人,有时也意味着毁灭自己平衡一旦被打破,就预示着危险的到来
③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任意破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平衡关系,都将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