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
题(无答案)
(本试卷满分90分,答卷时间8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注意:第1-11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
A响度不同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3.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______
A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跳动的情况
C利用声呐测海深
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
4如图1,一个小丑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他看到的像应该是______
图1
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_______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6.如图2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
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
了_________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图2
7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8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______
A初春河面上冰的熔化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9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的凝固图像是_______
图3
10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________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
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
1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提____________
A 9.6nm =9.6×10-3μm =0.96mm
B. 9.6cm =9.6×10mm =96mm
C.9.6cm =9.6÷10dm =0.96m
D.9.6cm =9.6cm ×10=96mm
第12-14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选对不全得1分,选错一项0分
12 图4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_________
A树枝上形成”雾淞” B草叶上露珠晶莹
C草叶上挂满白霜 D玻璃上形成冰花
13.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时听到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___
A听枪声计时,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B听枪声计时,会使运动员成绩偏低
C听枪声计时,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较多
D听枪声计时,运动员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较少
14在下列现象迥,能用蒸发吸热来解答的是________
A.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B在医院打针时,擦酒精消毒的地方感动凉
C游泳的人上岸后,如果风大,不马上穿衣服很容易感冒
D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有降温作用.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15—22题每题2分,23、24题每题3分,共22分)
15.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人,看到铁道旁边的树和房屋向后”飞去”.若选择人为参照物,火车是__________,道旁的树是___________.
16.如图5,所示是某同学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他所用
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结果可记录为
___________
17.用久了的黑板会”反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从不同方向,我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______________现象(填写光的反射类型)
18.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_______,一位初二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_____ 19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形成的.
20.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米,他在镜子里的像离镜子的距离________,当这位同学远离镜子时,他在镜子里的像大小_______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
21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___________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寒.
2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
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23.如图7所示,OB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
24.如图8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图7 图8
三.计算题(本题3小题,共18分)
25.(5分)图9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票,在小明乘坐的全过程中,出
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26(6分)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5秒后收到回波.
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米/秒.求此处海水深多
少米?
图9
27(7分)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火车的速度是108千米/时,火车在隧道前某
处鸣笛,3秒后站在隧道口的人听到火车的鸣笛声.求:人听到鸣笛声再过多少时间,火车可
以到达隧道口?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8.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为什么人类听到到大象的”声音?”
29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你学过的物理知
识解释这个现象.
五,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30(6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其他三个图使用温度计不正确的原因归结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温度变化特点:
①水沸腾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沸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分)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某同学做了如下操作: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进行的操作是______,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A”“B”“ C”“D”)
(2)某实验小组测出入射角为40°,由此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他们的做法是否科学?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会沿着OA方向射出,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4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的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
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
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厘米处,能清晰地听见表的”嘀
嗒”声,表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厘米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_______(入射角/反射角),耳朵仍在原来的位置,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了表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平面镜依然放在原位置,将筒内的棉花换成泡沫塑料、木板、金属板等,重复上述实验,听“滴嗒”声强弱,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