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_鲁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想别人没想到的(2)_鲁教版【教学目标】:
1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要紧内容,明白得小徒弟的画什么缘故能得到画师的赞扬。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
明白得画师最后说的那句话,体会画师赞扬小徒弟的缘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交流、回忆】
1. 比较11、12两课人们在态度的变化上,11课老师由严肃到和颜悦色;12课画师的态度由不满到赞扬。
11结果: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一生1 2两个徒弟豁然爽朗。
[来源:ZXXK]
2. 提早板书课题:11画杨桃。
老师态度的变化:严肃——和颜悦色做法:砍;结果:教诲受益一生。
[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画杨桃》一课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打开书,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2、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回答要紧内容。
(引导:想想我们是如何样归纳《画杨桃》一课的要紧内容呢?)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要紧内容,粗知文章大意。
】
三、自主识字
(课件出示)
召集恰好密密麻麻许许多多豁然爽朗
骆驼弯弯曲曲连续不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
1、指名领读。
(“驼字本音读“tuó”在“骆驼”一词中读轻声,但“驼”并不是多音字。
强调“召”字的读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挑战读。
【通过让学生向对手发出挑战,激发学生读词语的爱好,提高了经历的成效。
】
4、AABB式的词语你还明白哪些?
5、男女生接读。
四、读文品悟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师问什么赞扬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自学,画出答案。
[来源:ZXXK]
3、小组交流。
4、全班汇报。
交流内容:
学习明白得画师的话。
明白得词语:“连绵起伏”能够换成那个词?“若隐若现”什么意思?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呢?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明白了明白得词语的方法能够依照具体的语境,换一个词语,还能够图文结合来明白得。
】[来源:]
小徒弟的画好在哪里?(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出示:这不恰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句话还能够如何说?
出示:这不恰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恰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你认为哪一句好,什么缘故?
指导朗读画师的话:小徒弟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画师禁不住赞扬。
品悟道理。
①其他两个徒弟如何样画的呢?画师的态度如何?
A 指名读大徒弟画的内容,你来帮大徒弟说一说绘画构思。
(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尽可能多的骆驼,“我”的方法确实是把骆驼画的小一点,如此就能在纸上多画骆驼了)
大徒弟的方法最简单,也是常人的方法
B指名读二徒弟画的内容,他的方法好在哪?
(二徒弟的方法和大徒弟的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他用骆驼的头来代表整个骆驼,如此他画的骆驼数就比大徒弟多了)
大徒弟和二徒弟怎么说能够画多少只骆驼?
(不管大徒弟依旧二徒弟,他们画的骆驼如何说受到纸张的限制,骆驼的数量是有限的。
)
C画师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读一读其他两个学生的画,进一步体会小徒弟能够想别人没想到的这种创新精神;通过画师态度的变化,加深明白得对比写法的表达成效。
】
②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豁然爽朗)他们“悟”到了什么?(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做别人没有做到的。
)
五、广泛摸索,课外延伸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专门多新发觉,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成。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小孩。
下面,老师给大伙儿留一个摸索题:画风,你将如何样画呢?
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如何做?(平常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六、对比学习,强化提升
1.学到这,第12课我们就学完了。
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11、12两课的内容。
同学们,请看板书,这两篇课文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是什么?
差不多上围绕“如何样看问题,如何样想问题”(板书:如何样看问题,如何样想问题)
2.在表达这一主题时,第11课抓住了老师对待同学们态度的变化:那么第12课在表达这一主题时,也抓住了画师对待徒弟态度的变化。
3.小结:两课的主题相同,表达时两课均有态度的变化这一特点。
【设计意图:这是回扣本课开始时回忆的对比教学,将其在内容上得到提升和整合,总结出两课的主题相同,表达时两课均有态度的变化这一特点,凸显对比教学的意义。
】
【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
态度的变化
严肃不满: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和气可亲二徒弟——画许多头
赞扬:小徒弟——只画山、一头骆驼——画师中意
(动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