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秦皇岛市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2014·株洲) 下列词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庇护(bì)青睐(lài)一曝十寒(pù)
B . 痴心(zhī)真谛(dī)泉水淙淙(cóng)
C . 湍急(tuān)亲昵(nì)风流倜傥(tǎng)
D . 滂沱(pāng)拯救(zhěng)怒发冲冠(fà)
2. (2分)(2017·深圳)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 . 企业家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 . ×××被评为×××,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 . 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3. (2分) (2019七上·东坡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高考移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录取分数的巨大差距导致的。
B . 通过开展赏月、吃月饼活动,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C . 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了。
D . 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4. (2分)填在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
谊,;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②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④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③①④
5. (2分) (2017九上·岳阳期中)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写的是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
B . 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狗。
C . “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 .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为“喜上眉梢”,蝠来借指“福”,葫芦借指“福禄”等。
6. (2分) (2017八上·丘北期中)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 .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黄庭坚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C .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D .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7. (7分) (2017九上·阜阳月考) 完成下面问题。
(1)【活动一:风流人物知是谁】根据下面的语言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A.他励精图治,赏罚分明,善计谋,通兵法,深得将士爱戴,以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巧借东风等流芳百世。
________
B.他是三国时魏国真正的创业者,一代奸雄,同时他也是卓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观沧海》抒发了苛求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________
C.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他的《岳阳楼记》成为传世之作。
________
(2)【活动二:亲近今朝风流人物】今朝风流人物总让我们感动。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走进他们。
2016年8月21日上午,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中国队进入八强开始“逆袭”之旅,1/4决赛3-2力克小组赛保持全胜的东道主巴西队,半决赛3-1复仇小组赛首战击败自己的荷兰队,中国女排3-1击败塞尔维亚(第一局19-25;第二局25-17;第三局25-22;第四局25-23),时隔12年再夺冠,成为了第三支奥运三冠的女排队伍,而郎平也收获自己执教后的奥运首冠!颁奖仪式上,中国女排获得金牌,塞尔维亚女排获得银牌,美国女排获得铜牌。
面对女排的胜利和精神,你有何感言?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或启示?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
8. (3分) (2019八下·诸暨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________。
(《关雎》)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________。
(《诗经.郑风》)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来表现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朋友之情在于心灵相通,而不在于朝夕相处,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
9. (1分)(2019·百色模拟)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大怒,抢将来。
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小腹上。
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楚,茂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脸上便打。
(1)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A《________》,文中括号里所指的是同一个人,他叫B________ (2)武松是下层社会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除了上文提到的片段,请再说出两个跟武松有关的情节。
A________ B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0. (8分) (2019八下·遂宁期末) 古诗赏析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两句的画面。
这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2)一、二句中的“阴浓”“入”用得好,为什么?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11. (14分) (2018七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太丘舍去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B .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D .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是古代常见的敬词。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
12. (9分)(2018·云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
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
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
④从上空俯瞰港珠奥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批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
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岛。
“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架A380‘空中客车’相当。
”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成岛,创造了世界妃录。
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的海底软基环境下对接安放,难度堪比航天器交会对接,需要精准的遥控、测绘、超算等一系列技术支撑。
面对世界首例深埋沉下管的岛隧工程,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攻关,创造性的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飞跃了这一国际技术禁区。
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
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
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
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
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
大桥
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
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
(1)港珠奥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饰要概括。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⑧段中划线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
13. (9分)(2011·抚顺)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守住心灵的高度
①孙天帅是珠海市工业区一家外资企业的普通工人。
平日里,他目睹了韩国老板对工人们的种种刁难和侮辱,内心极为愤怒。
当那个韩国老板责骂一个因极度疲劳而睡着的女工,甚至令所有工人统统跪下时,只有他拒绝下跪,一个人直直地站着。
孙天帅的行为不仅表现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节,更体现了中国人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豪迈气概。
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强权与暴力面前不屈服,守住了自己心灵的高度。
②无论是谁,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应该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就是说要守住心灵的高度。
③霍英东,在中国的政界、商界、体育界声名显赫。
他从小吃苦,靠着聪明的头脑和不懈的努力,积累了大量财产。
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心公益,多年来为社会捐款多达200亿元。
他说过一句话:“有钱,是上天赐给你做善事的机会。
”霍英东是商界的精英,是精神上的富翁,更是守住心灵高度的楷模。
然而有人却在金钱、荣誉面前,暴露出丑陋的人性。
陕西农民周正龙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制造了哄动一时的“华南虎”事件,就是为了骗取国家的大量拨款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荣誉。
对名利的追逐让他们忘记了生命的最终目标,他们也因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
④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心系天下不甘平庸的情怀。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主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是用生命诠释了理想。
屈原出身贵族,在楚国本来有着较高的地位,生活无忧,但是在“举世皆醉”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真理面前挺身而出,即使被放逐,也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虽然他的生命随着汩汩流淌的汨罗江水一同远去,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令人敬仰,他也成为中国人的光辉榜样,只有那些自觉地把自己生命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人,才是真正大写的“人”!
⑤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健康的心态。
在风靡欧洲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美丽的中国女孩李娜,历经多场苦战,横扫众多欧洲劲敌,杀入冠亚军决赛。
万众瞩目之下,她战胜了强劲的对手﹣﹣意大利网坛老将斯齐亚沃尼。
全面扎实的技术、稳定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本次比赛的冠军,作为亚洲获得大满贯赛冠军的第一人,面对如此殊荣,李娜没有忘乎所以,而是用动听娴熟的英语,微笑着告诉世界:只要有底气,没有什么不可以!当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在世上立足的雄厚资本,就会战胜压力与诱惑,直面自己的心灵。
⑥守住心灵的高度,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
悬崖上的松树令人敬佩。
悬崖上少土,需要它拥有刺穿岩
石的力量;悬崖上少水,需要它拥有忍受饥渴的意志;悬崖上少有人照顾,需要它用心灵抚慰自己。
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追寻真理的路上,一定会充满荆棘,充满危险。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罗斯福也说:“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
”只有具备非凡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能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
⑦真诚勇敢地面对生活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
只有让心灵高高地站立着,我们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人生才会更加美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择下面一个人,写出他的事例,用来充当本文④⑤⑥段中任意一段的论据。
陶渊明陆游邓稼先袁隆平成龙何祥美比尔•盖茨海伦•凯乐
①选择________的事例,充当第________段的论据。
②事例: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说一说真正做到“守住心灵的高度”,除选文所论述观点外,还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至少写出三点。
陈文原是福建一名大学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收碗哥”。
他每天饭后都在学生食堂里收拾餐具。
从视频上可以看到,他手臂上下翻飞,原本杂乱的餐具瞬间被分门别类收拾好。
据统计,在两分钟时间里,他收了整整两千只碗盘。
他来自农村家庭,靠助学贷款上了大学,此后没有再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课余凭借在学校食堂收碗赚取学费,现已偿还大部分贷款。
面对许多因欣赏而有意招聘他的大企业,他婉言谢绝。
他计划先把功课学好,把碗收好,毕业之后再自己创业。
14.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读书养气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
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
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
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
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
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
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两脚书橱”。
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
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
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2)第③段中划线句子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第⑤段“厚积而薄发”中“厚积”指的是,“薄发”指的
是。
(4)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
(列宁)
④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
(臧克家)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
15. (5分)【写法借鉴】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这篇文章比较重要的一个艺术手法。
过去:“义务掏粪热”,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一回粪为光荣,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
现在:中学生摇头,大学生也双眼漠然,谁还理会个背粪的,甚至环卫工人经常被殴打,环卫工人难招等。
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人们对时传祥及环卫工人的态度,突出现代社会风气很浮躁,精神家园动荡不定,寻找时传祥就尤为必要,进一步突出文章中心。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对某一人物写一个片段。
16. (5分)(2019·上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待学习,你是习惯于主动探究,还是被动应付?看到垃圾,你是习惯于随手捡拾,还是视若无睹?面对困难,
你是习惯于设法解决,还是绕道而走……
关于习惯,你有怎样的看法和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考点:
解析: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答案:9-1、
答案:9-2、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答案:10-1、
答案:10-2、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考点:
解析:
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
答案:13-4、
答案:13-5、
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答案:14-4、
考点:
解析:
八、作文 (共2题;共10分)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