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快乐的思政教师(师德师风研究)—— 初中思政教师教研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快乐的思政教师
=
各位老师:大家好。

走上这个讲台,我最想说的两个字就是“感谢”,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在座各位的鼓励。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思政老师,是幸运之神一而再、再而三眷顾了我,是机遇给了我三项珍贵的荣誉:正高级、全国模范教师、湖南省特级教师。

我除了教书,还是教书。

下面,我就把自己32年来的成长经历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做一个快乐的思政教师》。

我的成长主要是五个关键词“学习、心态、教书、思考、引领”。

学习——让我认准前行的方向
心态——让我澄清成长的困惑
信仰——让我认同教书的价值
思考——让我提高育人的品位
引领——让我找到前行的朋友
学习——让我认准前行的方向
导语:我的起点很低,但我爱学习,学习是我的生活常态,是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

1.我的“自学考试经”。

我的原始学历只是中师,我1986年中师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虎山小学教四年级的语文,当时有学历的就在乡镇中学教初中。

我就发誓,我自学,拿文凭,教初中。

我从1986年开始了艰苦的自学考试,漫长的8年时间,自考29门,全部都
是一次性合格,并且有8门是全省第一,还获得了学士学位。

自考,不仅让我拿到了文凭,更练就了我坚强的毅力,为了考试《中国政治思想史》,因为我是本专业的第一批自考生,没有考纲和教材,我每个周末骑单车往返学校与县城之间,在县图书馆看报纸、摘录书籍资料,后来竟然合格了。

在暑假里,白天干农活,晚上挑灯夜战,为了防蚊虫叮咬,上身穿夹克,下身穿长裤,脚穿长雨靴,还灌满水,蚊虫就无从下口了。

我的自学考试经验还上了中国教育报呢。

2.每次进修都有收获。

我很珍惜每次业务进修的机会,不把进修当负担,看成机会。

我参加了四次大型进修活动、三次继续教育。

2002年在怀化学院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2个月;2007年在湖南文理学院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培训,学习半个月;2013年在衡阳师范学院参加一线教师脱产培训,学习半个月;201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湖南未来教育家”高端培训学习半个月。

每次培训学习,除了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外,还给学员们上课,先后在图书馆复印了2000多份学习资料。

就是参加初中教师的网络继续教育培训,我都反复听课、认真思考、做好作业、自写反思,从来不以应付的态度对待网上学习,不复制粘贴培训作业。

我每次学习都被评为优秀学员。

去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学习时我边做听课笔记边感悟,写成了《参加培训是学校给我最大的福利》的文章。

3.不放过外出的机会。

我每期至少要外出到省里、市里学习一次,参加学科教研会、课题研讨会、试卷评析、试卷命制等活动,我与各级思政教研员、各个思政老师广泛交流,对会议的资料哪怕是一张纸片,都收集起装订成册,日后慢慢学习、消化,与思政教研员、老师保持
很好的联系,不懂的地方勤问、细问、深问。

4.多与同行朋友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我的称呼从“小刘”,到“大刘”,再到现在的“老刘”,我的周围也聚集了成百上千的初中思政老师,这些同行老师是我的很好的学习资源,我与他们友好的交流,快乐的交往。

特别是省优质空间课堂、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市名师工作室成立后,1000多位来自全国各个初中的思政老师更是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和空间。

我每天与他们交谈,看他们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争论中进步。

5.学习报刊和媒体资料。

我坚持32年订阅教育报刊,特别是初中思政教学的报纸和杂志我都订齐了,每年订阅《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报刊12种以上,报刊费在千元左右。

我每天都要浏览“全品中考网”、“中学学科网”等其他教育网站,捕捉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如:翻转课堂、互联网+、微课、慕课、同课异构、工作室建设等。

心态——让我澄清成长的困惑
导语:快乐是一种自我体验,与旁人无关,别人无法看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我用平常心态过平静的生活。

有人问我:刘老师,你有过困惑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有过三次大的困惑,一次是20岁时,“考研”的困惑,学校年轻老师读书考研的风气很浓,学校先后考取硕士研究生30多人,我也
可以考啊?可我的外语不行。

二次是30岁时,“发财”的困惑,看到不少的同学、同事转行了、经商了,有的还发财了,而我呢?穷教书,但实践证明我没有经商的头脑。

三次是40岁时,不转行经商的同事也教了有“钱图”的科目,而我教初中思政,别人眼里的副科,这时的我对这个副科已经有感情了。

一个人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教书的,喜欢是慢慢培养的。

我的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贵人,我在此就不一一道谢了,我也遇到、并抓住了三次机遇:第一次是2002年7月,我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在当时乡村学校引起很大震动;第二次是2013年12月评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第三次是2017年11月开始进行的名师工作室建设,我被选为全市20个工作室之一的首席名师,认识了更多的思政老师。

机遇在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是均等的,就看你勤不勤奋,善不善于发现和抓住机遇。

获得了职称和荣誉后,有一位记者问我:刘老师,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同样是快乐地当着普通思政老师,没有什么光环和帽子罩着我,提醒自己要有“归零”的心态。

1.有点阿Q精神。

我们初中思政老师,应该也是心理老师,我们都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也应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心情,有时也要来一点阿Q精神。

教师的收入不如其他行业,而我们思政科又在
领导、老师、家长、学生的眼里是小科目,是一门弱势的科目,没有什么“钱图”,但我们可以这样想,那些有钱人每天也只吃三餐饭,睡一张床,如果他们吃多了,吃好了,还要担心身体健康问题呢。

教育,德育为首,我们思政老师的作用大得很呢。

一个人幸不幸福,完全是一种自我内心的感受,我不喜欢和别人比生活条件,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生活有进步就很满足了。

我们中小学老师的收入不能和高收入人群比,但我们的校舍修好了,生活、工作的环境改善了,各种待遇在逐步提升,我们的孩子不会因为我们外出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我们的父母有了我们的常常陪伴,每每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心中会有无限的幸福感。

2.寻找精神寄托。

我觉得,一个人要有两个寄托,一个是物质寄托,不是指自己的吃穿住用,而是指自己健康的身体;二是精神寄托,就是自己的灵魂栖息之地。

我追求平静的生活,不是要与世隔绝,封闭自我,而是寻找一种慢生活,一种自我内心的安静。

我坚持写人生和教育教学日记35年了,我从1983年7月进入师范开始,坚持每天都写日记,从来没有间断一天,这或许就是我的精神寄托。

女儿读中学,我为她写“育女偶得”40篇;女儿读大学了,我两个月给她写一封“家书”,用白纸黑字写,不是电子邮件,不是QQ留言,我觉得这是慢生活,是在育人。

3.拥有乐观心态。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但我以前是一个很自卑的人,觉得自己起点低,来自农村,家庭不富裕,但在教学上取得一个个小的成功之后,对我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我很乐观,我乐观地对待生活,对待困难,我对同事、学生都是
微笑相对,没有愁眉苦脸、哀声叹气的时候,我的乐观深深地影响着我周围的人。

关爱自己,才能善待他人。

一个连自己生命和健康都不顾的人,怎么样去关心家人和学生呢。

我喜欢媒体宣传阳光、乐观、向上的老师。

我们不能改变社会,我们就改变自己,我们不能做大事,就做点家务小事,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做好一个“三小”老师吧,即:每天学习一小时,思考写作一小时,干家务活一小时。

4.制胜自己所教的学科。

术业有专攻,我们每一个学科老师要有学科自信,要相信自己在所教的学科领域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老师要守好自己的专业阵地,简单的事重复做好你就是专家,教师的常规教学也可以创造性地去做,善于反思是一个老师成长、成熟的必需。

我们学科老师要有学科老师存在的价值。

像我们思政老师不是别人说的什么人都可以教思政,不会教语数外的老师教思政,行政领导兼教思政,我们专业的思政老师所上的思政课,要有自己的特色、特点和特长,学生听了你的课终身不忘,终身受益。

我们的老师总感觉社会变化越来越快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

其实是时代在变,我们当老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已。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是一个平的,社会和家长对教育教学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当老师的只有不断学习,了解社会,了解家长,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信仰——让我认同教书的价值
导语:教师的阵地和价值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是我和学生共有的舞台,学生是我前行路上的朋友和同伴。

2016年3月23日,我拿到了教育部2015年“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的证书,我十分高兴,自己的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考试的成绩优秀,写过几篇文章,而且我的课堂教学组织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我提出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三主教学法”(教师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主动发展)2015年12月获得全国第四届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对于自己的教学,我力争做到:
1.精心导入。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课堂导入很重要。

2013年10月30日上午,我在长沙市周南中学进行晋升正高级的课堂教学。

我上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2课时《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当我看到省教育厅发给我的上课教材时顿时愣住了,我们常德市使用的是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而周南中学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材。

我的新课导入是这样的:“老师我,昨天晚上才知道今天要在你们班上上一节思品课,可当我拿到教材时我就傻眼了,我们常德市使用的是湖师大版的思品教材,可同学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思品教材,人教版的思品教材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怎么办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备课,要写出导学案,要制作简单的课件,要写出答辩的提纲。

我当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我想到一个朋友,他真的帮了我的大忙,同学们说,这个朋友是谁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网络”。

这样,我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同学们的学习气氛很快调动起来了,我开始的那种紧张情绪也放松了。

2.准备充分。

我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好三种资料,一是查找教材上的问题,做好教材学习笔记;二是写出详细的教案,也就是课堂教学的
预设;三是编制好学生实用的导学案。

这三个方面我一点都不会马虎,并且是常备常新。

3.素材新鲜。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所用素材的时效性很强,我一般在课堂上要使用不少的时政热点资料。

特别是在现在的思政教材上的素材落后时事材料的情况下,更应该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根据2011版新的课程标准进行好教材的第二次开发。

4.返璞归真。

我参加各级教研活动比较多,在活动中,我会反思授课者的教学,也会反思自己的教学。

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原生态的,是不是朴实无华的,是不是形式和内容完全统一了。

5.严格宽容。

以往的思政老师上课进教室就是画杠杠,找重点,再就是一个“背”字了事。

思政老师一般都很严肃,多半是兼职的,如果我们犯了错误,他总喜欢上纲上线,罚抄作业。

我当思政老师后,就发誓要改变思政老师的形象,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上课风趣幽默,案例左右逢源,让学生在快乐中有感悟,有成长。

我有一次上试卷讲评课时,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拿到试卷后,随即当着我的面把试卷揉成一团丢进了垃圾桶,我当时很气愤,但没有批评他,我要他与同桌共看一张试卷听我的试卷分析,试卷上刚好有一个主观题的内容是“师生之间”,我在分析时,向这位学生瞟了一眼,在说到“尊重老师的劳动”这句话时我加重了一点语气。

课后,这位学生急忙跑到我办公室承认错误,并且主动地把这张试卷完完整整地抄了一遍,从此,他的学习态度大大地改观了,成绩也进步很快。

6.一同成长。

我觉得老师和学生是在一同成长,学生的精彩折射出老师的精彩。

教书的价值在育人和育己。

思考——让我提高育人的品位
导语: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做了很多事情,累了,要停下来,坐一坐,休息一会,思考一下,思考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前行。

我不主张中小学教师刻意的去写所谓的论文,教师为了评职称、评奖去写论文是劳民伤财,但我欣赏老师,特别是年轻的老师在工作之余,在茶余饭后,能阅读,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

一、选题要“小”。

我认为,我们一线的思政老师写的文章多是一个经验型文章,介绍自己的成功做法和学习体会。

我们的周围处处有选题,选题的角度要小,越小越好,不搞大而全的选题。

如:1.课标和教材研究的选题。

2.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选题。

3.学生学习行为研究的选题。

4.德育和班级工作研究的选题。

二、研究要“深”。

1.问题即课题。

我现在又针对我正在进行的各级名师工作室和全国各地名师工作室开展现状,申报了“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6年6月立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进行比较研究。

我广泛地阅读2002年—2017年连续16年的全国中考题,特别是关于主观题分类解析的文章,我都会收集,我还针对常德市中考主观题的特点和答题要点,进行加工改造,写成了《初中思
品主观题十六种题型分类解析》的文章。

3.掌握第一手素材。

我们写出的经验型文章,要有血有肉,要有人看,必须要有活生生的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也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这些素材在于我们平时的积累,我喜欢准备一个“乱写文稿”本,一有什么好的教学案例,或者成功的教法,或者教学的失误,我都会及时记录在案,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会找到写作的灵感,会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4.筛选有用的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收集信息,但要注意进行信息的甄别,辨别它的真假,辨别它的有效度。

就连我们思政老师写一个教学总结,或者是个人总结,或者是述职报告,都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要把最新的信息写进你的材料中,你的材料才有亮点,才有看点,如现在就要出现“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互联网+时代”、“立德树人”等字眼,写出的东西才有新意。

三、材料要“新”。

1.收集时政材料。

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电影等媒体收集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给自己所写的文章增加新鲜血液。

2.搜集学生的热门话题。

不同年代的学生的热门话题会有所区别,不管怎样,他们始终代表着我们的未来。

3.符合思政课的特点。

我们思政课具有双重功能,我们在写文章时所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思政课的特点,要么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言行;要么这个材料能够说明你的观点或道理,材料表达的方式以叙述为主,不宜选择文学性太强的材料。

4.形式可以多样化。

材料的形式以文字性为主,但也可以灵活多样,
如漫画、表格、图示等形式都可以,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很活泼。

四、文字要“顺”。

1.总分总式。

2.边述边议。

3.层次分明。

4.供人学习。

我从20多年前开始发表“豆腐块”开始,写过不少的文字,从写小文章开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主张——“教育就是服务与引导”。

为了记载自己成长足迹,我从1986年参加工作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成长档案便于自己材料归类,也激励自己。

引领——让我找到前行的朋友
导语: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1.感恩大深柳,不忘小科目。

我清醒地知道,是深柳中学成就了我,在我名字“刘业庆”三个字的前面永远都有“深柳中学”四个字,我感恩深柳,感恩周围的人和事。

我感恩大深柳,也不忘思政学科这个小科目,小科目也可以做出大文章,我引导老师们认识到初中思政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学科自信和强烈的育人责任感,端正老师们教学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老师们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在平时的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考试阅卷、试卷分析、交谈中,给年轻老师们以积极向上的影响,时刻传递一种正能量。

2.搭建教师成长的工作室平台。

2011年9月,湖南省网络名师工作室
在安乡县深柳中学正式成立。

2017年11月常德市名师工作室在深柳中学成立。

工作室现有成员386人。

工作室建立起“首席教师→核心成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研修教师”的教师研修网络,健全了《名师工作室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

工作室成员自主开发或二次加工的资源有3000多条,其中:文章数640篇,资源数2200条,视频数120个。

工作室分组成人员、工作制度、工作简报、疑问解答、聊天记录、建设日志、主题研讨、通报指导、课题互动、上传资源等12个资料盒保存。

3.扶持青年教师的成长。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和依托,我会给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告诉他们学习和修炼自己,分享自己成长的体会,在课堂把握、教学预设、论文写作、课题研究、试题命制等环节中给青年教师手把手的指导,我周围的青年教师成长很快。

我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名师工作室6个。

4.尽力推行集体备课制度。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契机,面对整个世界是一个“平”的现实,我们要想提升我们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只有强力推行集体备课,发挥合作的效应,降低不合理竞争的负影响,我们分年级分学科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形成共性教案,每个老师的第二次备课,形成个性教案,这样既减轻了老师们的伏案量,也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和中考复习的效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教师工作,特别是对我们乡村教育和教师更是高看一等,厚爱一分,出台了一系
列利好政策。

我要把握这个大好机遇,更加勤奋,为安乡教育的“五个年”建设出一份力。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