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 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 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 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 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 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 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 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 也”,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 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 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 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 好友,愁肠百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 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 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了诗人 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落花, 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 的复杂感情,表达了诗 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 沉沦,始终不忘为国家 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 精神。
课堂小结
这首诗以“落红”自喻,抒发了诗人自 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 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满腔 热情和献身精神。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其五)
叙事——浩荡离愁,黯淡宦情 抒情——不甘退伏,憧憬未来
以“落红” 自喻,寄寓 爱国情怀
诗中落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 煜《浪淘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李清照《一剪梅》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 谁?。——《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 词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 人。——杜牧《金谷园》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慎 虚《阙题》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 花落春仍在。——俞樾试帖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 然《春晓》
己 亥 杂 诗
(其五)
龚自珍其人
龚自珍(1792——1841),字璱 (sè)人,号定盦(ān)。汉族, 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 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任官期间,主张革除弊政, 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 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 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 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 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有《定庵文 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 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 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 正对 着白日西下,
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 天涯。
飘落的花瓣不是无情之 物。
它化作春泥后会更好地 培育下一代。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 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 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 很远。
龚自珍以“浩荡”修饰 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 愁,以“天涯”映衬离愁, 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 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细读感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
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 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 实写照。
诗评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 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 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 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 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 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 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 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 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 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 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 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字词注释
①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 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 形容广阔或壮大。这里形容诗人离 别京城时的无限愁绪。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 吟诗。
③东指:指向东边的故乡。 天涯:形容离 别京都的距离十分遥远。即,走向。
④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⑤花:比喻国家。